首页 理论教育 安装埋藏式起搏器工作规程

安装埋藏式起搏器工作规程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脏变时能力不良,患者活动力较强。找到静脉后,进行插入电极导线的操作,头静脉和颈外静脉采用血管结扎固定导管,颈内静脉采用荷包线固定导管。颈内静脉穿刺取位于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形成的三角区内。导线在心房内留有适当长度。经颈静脉放置电极者,必须做2个切口,导线经皮下隧道引入起搏器囊袋内。3.电源耗竭的更换指标,各类起搏器有其规定标准,应掌握各起搏器的特殊性。3.切开原囊袋,取出起搏器,卸下。

一、适应证选择

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特别是His束以内或以下阻滞,伴有明显的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

2.仍有进展可能的室内3分支阻滞,特别是H-V>80ms。

3.窦房结功能障碍,心室率经常<50/min,有明显症状。

4.间歇发生长R-R间歇>3s。

5.颈动脉窦过敏所致反射性心室率过缓,有明显症状。

6.采用其他治疗方法,需保持合理心室率。

7.以折返为机制的阵发性心动过速,特别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暂不施行手术:①周身性感染疾病;②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败血症;③局部化脓;④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⑥严重心功能障碍;⑦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⑧急性疾病的极重期;⑨慢性疾病的临终期;⑩未获患者同意。

二、选择起搏方式

(一)VVI

1.一般的心室率缓慢。

2.间歇性长R-R间隔。

不适宜应用者:①VVI起搏时血压下降2.66kPa以上;②心功能不良;③有起搏综合征。

(二)AAI

1.心房调搏130/min不发生心室脱漏。

2.H-V间期<55ms。

不适宜应用者:①房室传导阻滞(包括潜在性的);②慢性心房颤动;③心房不能应激。

(三)DDD

房室传导阻滞伴病窦综合征。

不适宜应用者:慢性心房颤动。

(四)频率应答型

心脏变时能力不良,患者活动力较强。VVIR:慢性房颤;AAIR:心脏变时能力不良,心房有起搏反应,房室传导无障碍;DDDR:心脏变时能力不良,心房有起搏反应,房室传导有障碍。

(五)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折返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能被期外刺激终止而无不良反应,反复发作恶性室性心动过速者选用AICD。

(六)VVI临时起搏

预计患者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属可逆性,而有昏厥症状者一般选用VVI临时起搏。

(七)DVI

心脏手术术后为防止心率过慢或低排综合征,一般选用DVI。

三、设备条件

(一)正规导管室要求

消毒环境,无菌手术操作。需配备:影像增强器,心电监测仪及记录仪,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及电极导管,呼吸、麻醉机,气管插管,急救药品,急救及常规医疗护理物品等,确立科学管理制度。

(二)起搏术专用器材

小手术器械包,起搏器及配套电极导线,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起搏器分析仪(PSA),各种起搏系统附属零件,加长线。

(三)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

医师2人,技师2人(心电图及X线),护师1人。

四、术前准备

(一)术者看望患者,全面了解病情,做好思想工作,指导患者如何配合。

(二)选择安装起搏器系统的位置与途径。

(三)核实各项设备器材完备无损。

(四)患者少进饮食。

(五)手术野备皮。

(六)建立下肢静脉输液通道。

(七)有关药物皮试。

(八)特殊情况下可用镇静药。

五、安装手术

(一)起搏器埋藏位置选择

左利者优先右侧,右利者优先左侧。

(二)选择静脉

静脉切开法首选头静脉;其次为颈外静脉;再次为颈内静脉。穿刺法首选锁骨下静脉;其次为颈内静脉。

(三)患者监护

连接监测导线,安排护理措施。

(四)手术

术者刷手,术野消毒,铺巾,透视机头包裹无菌巾。

(五)静脉切开法

1%利多卡因局麻,切开皮肤,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头静脉位于肩关节沟内,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颈外静脉位于颈阔肌下,胸锁乳突肌之中段外缘。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外侧。

找到静脉后,进行插入电极导线的操作,头静脉和颈外静脉采用血管结扎固定导管,颈内静脉采用荷包线固定导管。

(六)经皮穿刺法

患者取头低足高位,锁骨下静脉穿刺取位于锁骨中点至中内1/3交点间、锁骨缘下2cm。局麻至锁骨膜。穿刺针平行于胸壁,指向锁骨上窝,在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刺入,边抽吸边推进,达到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取位于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形成的三角区内。穿刺针与皮肤约成30°,针尖略指向外侧,边抽吸边推进,不要太深,达到颈内静脉。穿刺入静脉后,插入导引钢丝,必须在X线透视下肯定导引钢丝已进入上腔静脉-右心房,才拔去穿刺针,送入血管扩张器与外鞘管。外鞘管进入上腔静脉后,拔去血管扩张器及导引钢丝,把电极导线从鞘管内插入心腔,然后退出鞘管撕掉。

(七)在X线透视下安放电极

心室电极置入右心室心尖部,侧位观在前下方。心房电极如用翼状头者必须置于右心耳内,侧位观在前上方。正侧位观电极都随心跳而左右摆动。若用螺旋电极者不一定置于心耳内。导线在心房内留有适当长度。血管外导线用塑料小套缝合固定于皮下组织。

(八)测试

以心内电极为负极,皮下无关电极为正极,测试单极起搏指标;双极导线以远端电极为负极,近侧电极为正级,测试双极起搏指标。要求心室起搏电压阈值振幅<1V,电流阈值<2mA,心内R波振幅>5mV,R波斜率>0.75V/s,导联阻抗500~1 000Ω。心房起搏电压阈值<1.5V,电流阈值<3mA,心内P波振幅>2.5mV,P波斜率>0.6V/s,导联阻抗500~1 000Ω。测试过程中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咳嗽、翻身动作,以考验电极安置牢固与否。

频率应答型起搏器按各种类型要求进行测试。抗心动过速起搏器做诱发-终止测试。

(九)做皮下囊袋

起搏器应埋于胸大肌外,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电极者,在锁骨中段下缘2~3cm做一横切口;经头静脉切开放置电极者,在锁骨中线至肩关节沟间做一斜切口。亦可做2个切口,一个顺肩关节沟纵切,寻找头静脉;一个锁骨下横切口,埋起搏器。经颈静脉放置电极者,必须做2个切口,导线经皮下隧道引入起搏器囊袋内。囊袋做在胸大肌的肌膜外松软组织间隙内,大小与起搏器配合,以皮肤张力勿太大为度。

(十)固定

将导线连接到起搏器上,接起搏器的接插方式固定牢靠,将起搏器塞进囊袋,电极面向外,多余的导线盘绕在起搏器的后面。

(十一)缝合切口

分两层缝合,敷料包扎,压以小沙袋。1周后拆线。

六、术后监测

术后卧床1~2d,身体勿作大翻动;观察心率、血压、体温变化,局部及周身反应,可用抗生素3~5d。

七、随诊

1.填写起搏器登记表,寄回经营公司。

2.出院前做一次详细检查,包括照正、侧位X线胸片。

3.出院后每3~6个月随诊1次,做好随诊记录,发现问题,增加随诊频度,及时解决问题。

4.随诊除观察起搏器功能状况外,应根据患者的电生理特点,调整起搏器的有关参数,使起搏器的工作最适合患者的病理-生理要求,起搏器的输出能量降低到既有安全余地,又能节省能源,延长起搏器使用年限。

八、更换指征

1.起搏器出现各种障碍,不能用无创性方式解决者,属于故障性更换。

2.起搏器电源耗竭,如符合设计要求,属于自然寿限更换。

3.电源耗竭的更换指标,各类起搏器有其规定标准,应掌握各起搏器的特殊性。但日常工作中有些共同性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起搏频率减慢,若起搏频率减慢10%,就需要更换。其次为脉宽增加,按需功能丧失等。

九、更换手术要点

1.用胸壁刺激法观察患者对起搏器的依赖程度,依赖性强者,要在临时起搏保护下做更换手术。

2.更换手术前要准备好原起搏器配套工具,以拆卸起搏器。

3.切开原囊袋,取出起搏器,卸下。测原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心内R(P)波振幅,导线阻抗,符合要求者原导线仍可用。不符合要求者,应另插新的电极导线。

4.新换起搏器与原电极导线接头不配套者,采用连接器或铆接法相连。

5.最好切去原切口瘢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