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着色芽生菌病

着色芽生菌病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数着色芽生菌病患者也可由其他暗色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在组织中表现为深棕色、厚壁、分隔的硬壳细胞。P.Esterre等检测了40例着色芽生菌病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抗体,发现菌体糖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IgG、IgM,而IgA产生较少;抗体水平与感染菌种有关,卡氏枝孢霉感染患者体内抗体水平低于裴氏着色霉感染患者。着色芽生菌病在男性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和儿童。着色芽生菌病的临床特征相似,且与感染的病原体无关。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亦称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是由多种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局灶性感染,形成结节、疣状斑块、化脓、溃疡和瘢痕。病程发展缓慢,初起损害常局限于单侧肢体的某一部位,逐渐向外扩展,最后可累及肢体大部或整个肢体,亦可经淋巴和血行播散。

一、病因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由五种暗丝孢科真菌引起。按对人类感染率的多少,常见的病原体依次为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紧密着色霉(F.compacta)、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m carrionii)和播水喙枝孢(Rhinocladiella acquaspersa)。少数着色芽生菌病患者也可由其他暗色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在组织中表现为深棕色、厚壁、分隔的硬壳细胞。

这些菌在自然界主要分布于泥土和腐烂的植物上。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孢子从皮肤或黏膜破损处植入。主要的病理过程是机体对真菌的排斥反应,具体表现:①为真菌跨表皮被排出皮面而形成的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②为拮抗和消灭真菌而产生的混合性肉芽肿;③为促使病灶愈合而发生的纤维化形成。这三种主要的病理现象常同时存在,亦可因病程的不同或个体差异而表现为以某一种或两种变化为主。当病原菌侵入皮肤后,如机体免疫力正常则该菌可被排出体外,如不能及时将菌排出,则在局部形成排斥反应的病灶。如病原菌侵入淋巴管或沿组织间隙发展,则形成周围播散型或泛发型损害。

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致病性真菌的分生孢子可产生类黑素样复合物(melaninlike components)颗粒,其产生能力与真菌致病性有关,它可抵抗机体的微生物氧化剂,影响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干扰补体的激活,并降低真菌细胞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Daniela等发现裴氏着色霉可产生细胞外可溶性黑素颗粒和黑素影子颗粒(melanin ghost),这些颗粒能防护宿主免疫细胞的攻击。

机体免疫反应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认为主要是细胞免疫,包括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Avila等发现患者细胞免疫反应类型与皮损形态有关:疣状斑块皮损患者以Th2型细胞反应为主,而红斑萎缩型皮损则以Th1型反应为主。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的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增殖不同。严重感染病例中IL10的产生占主导地位,IFNγ量较少,T淋巴细胞的产生较多;而中度感染患者中以IFN-γ为主,IL10的含量则较少,T淋巴细胞的产生量较少。P.Esterre等检测了40例着色芽生菌病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抗体,发现菌体糖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IgG、IgM,而IgA产生较少;抗体水平与感染菌种有关,卡氏枝孢霉感染患者体内抗体水平低于裴氏着色霉感染患者。

本病于1911年由Pedroso首先在巴西发现,以后世界各大洲均有报道,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高,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根据致病菌种对地理与气候的适应性不同,各地流行的主要病原菌不同,如在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多雨潮湿的国家以裴氏着色霉为主,其次是疣状瓶霉;在澳大利亚、非洲南部和亚洲地区则以卡氏枝孢霉多见。目前世界各地报道的病例中,紧密着色霉较少见。

我国于1951年由尤家俊报道首例,曾命名为“黄色酿母菌病”,至今已有14个省、市或地区陆续报道400多例,但以山东省和河南省患者最多,形成地方流行。据1977年调查,山东省章丘县的发病率为0.23‰。山东省及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致病菌是卡氏枝孢霉,长江以南的报道多为裴氏着色霉和疣状瓶霉。

国外多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出这些菌。我国万俊增亦曾从土壤及麦秸、杂草中分离出该科病原菌。着色芽生菌病在男性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和儿童。此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据报道最大85岁,最小11个月,但以20~50岁患者多见。

二、临床表现

着色芽生菌病的临床特征相似,且与感染的病原体无关。损害好发于身体暴露部位,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小腿和足部;其他还有手、上肢、背部、头部。多数患者的病灶为单侧性。潜伏期多在2个月左右,也有长达1年者。

初发病灶为在病原体植入部位出现的单个小的粉红色无痛性丘疹。若未处理,初发病灶将增大,形成一个大的角化斑块,形成表面粗糙,边缘高起的损害。表面疣状或乳头瘤样增生,呈污褐色,常有溃疡并结褐色的痂,压之有少量脓液溢出。皮损表面常有黑点,为一重要病理现象,称“通过表皮排除现象(transepithelial elimination)”,即真皮中被破坏的结缔组织、异物和病原菌移向表皮并通过表皮最后被排除,以达到自愈的目的。黑色的病原菌被排除到表皮形成黑点,故在此处查菌容易阳性。

疾病后期,沿淋巴管播散或自体接种,常在原发病灶周围形成一些卫星状病灶。无痛,但常有痒感。一些病灶呈蒂状损害,表面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溃疡、并有恶臭物排出。即使病灶广泛、累及整个肢体,病人的全身健康状况也不至于受影响。在长达数十年的病程中,损害最终可波及整个肢体,引起淋巴回流严重受阻而形成象皮肿和畸形,丧失劳动能力。因病程极长,所以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致表现为结节性梅毒疹样、银屑病样、疣状皮肤结核样、乳头瘤样和瘢痕象皮肿样。长期增殖性病变有可能癌变。

偶有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肝、脑或其他组织转移灶病变,偶可侵及黏膜,眼睑受累时可侵及结合膜。甲受累常因甲周损害波及甲床而引起,甲板变厚、浑浊,有明显嵴状隆起,甲下鳞屑堆积。本病不侵及肌肉和骨组织,但可因关节部位的皮损瘢痕挛缩造成关节强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继发损害。一般不侵及内脏,偶有特殊致病菌可经血行传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脑脓肿和脑膜炎病变。

三、实验室检查

(一)真菌镜检

直接镜检可见单个或成群的棕黄色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孢子,有的中间分隔,又称为硬壳细胞(sclerotic cell)或裂殖体(fission body)。在痂下或表浅的脓液中可查到厚壁孢子长出粗短菌丝。

(二)真菌培养

25~30℃培养1~2周后,可见卵圆形棕绿黑色丝状菌落。但培养物必须保留4周方可丢弃。鉴定致病菌种颇为困难。显微镜下形态:菌丝粗大,棕色,分枝分隔。分生孢子呈圆形、椭圆形。各菌的产孢方式不同:裴氏属有喙枝孢型、枝孢型和瓶型三种;瓶霉属为瓶型产孢;枝孢霉属为枝孢型产孢,孢子呈链状排列。

(三)病理学

此病的病理学包括三种主要形态变化,即为真菌经表皮排除而发生的假上皮瘤样增生;为拮抗和消灭真菌而形成含中性粒细胞的混合性肉芽肿;以及为促使病灶愈合而发生的机化。这三种主要的形态变化常同时存在,可因病程的不同和个体的差异而表现为以某1种或2种为主。

损害一般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组织反应似皮肤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和孢子丝菌病,为混合性化脓性肉芽肿性反应。真皮中有小的不规则的但常融合的肉芽肿性结节。皮下组织较少累及。结节含上皮样细胞、大的多核巨细胞、Langhans巨细胞和异物巨细胞。结节内可有微脓疡,含中性粒细胞或坏死的细胞碎片。在细胞内或细胞外的脓疡中可见单个或成堆棕色圆形厚壁孢子,称硬核体(sclerotic body),直径为5~12μm,有时呈新月形,可在多个平面上分隔,故有时呈砖墙样。硬核体天然棕色,HE染色病理片观察十分清楚,无须其他特殊染色。结节外周肉芽肿组织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因为纤维化形成,真皮和表皮有角化过度和微脓疡,且表皮溃疡常伴有继发的细菌感染,故真皮内可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外伤部位发生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或疣状损害,尤其在鳞屑表面分布针帽大的黑点时应考虑本病。依靠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和真菌学检查,对此病不难做出诊断。病理切片和涂片直接镜检查见棕色分隔厚壁孢子,培养出暗色真菌,这三项至少有1项阳性才能确定诊断。

(二)鉴别诊断

本病早期无典型症状,晚期皮疹呈多形性,应通过病理学及真菌学检查加以鉴别。着色芽生菌病应与其他真菌感染性疾病,包括芽生菌病、罗伯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孢子丝菌病相鉴别,也需要与原藻病、利什曼病、皮肤结核及某些麻风损害、梅毒、银屑病和亚急性或盘状红斑狼疮进行鉴别。

五、治  疗

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易于治愈。病程较长,病变范围较大并形成肥厚瘢痕者则治疗困难。对于小病灶应予手术切除。但此举有较大的危险性,易导致局部播散,只有在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时方可尝试手术治疗。

至今尚无治疗着色芽生菌病的理想药物。据报道长疗程口服伊曲康唑(200~600mg/d,12~36个月)对相当比例的病人有显著性改善。在伊曲康唑问世之前,氟胞嘧啶[100~200mg/(kg·d),分4次]是治疗着色芽生菌病的首选药物,但常出现耐药性。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B[0.5~1.0mg/(kg·d)]或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25mg/(kg·d)]联合使用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在达到临床治愈后仍应持续治疗至少1个月。

另外,物理疗法可采用CO2激光、电灼、电凝固、冷冻等,主要用于小面积损害。亦可采用局部蜡疗、辐射热等方法加温至40~50℃,使真菌停止生长,有一定疗效。

(石建萍 吴绍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