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蒌蒿满地芦芽短

蒌蒿满地芦芽短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髓,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东西,我们当浸润之,继承之,发扬之。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不仅能开启心智,更能修养品行,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文化人格。没有自己的兴趣和内在的动力,其实学习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更为重要的是,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有我的以身示范,儿子的学习会快乐和有趣得多。“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髓,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东西,我们当浸润之,继承之,发扬之。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不仅能开启心智,更能修养品行,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文化人格。

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更是我们灿烂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涌动着耀眼的光华和不竭的生命。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深以为然。今天,传统文化在回归,甚至兴起了“国学”热,少儿读经也方兴未艾。儿童读经究竟合适与否,有待商榷,但我认为,让儿童读一些浅显易懂的唐诗宋词,感受一下唐诗宋词中语言文字的韵味和魅力,是必要的。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汲取现代多元文化、文明,孩子的生命才会更显丰厚。

我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深知传统文化中诗词的意境、韵味、琅琅上口的音律,对孩子语言的浸润和积累,对传统文化底蕴的积淀都将产生深远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一直想把诗词背诵引入到对儿子的语言积累当中来,引入到对儿子的家庭教育中来。

奈何,儿子小,对它不甚感兴趣,我也只好作罢。今后再看时机吧!学习,是要靠兴趣;教育,也是需要契机的。如果“霸王硬上弓”,搞不好会引来倔强儿子的不合作,或者强烈的反弹。如果这样,兴趣不在,没有了积极性,积累的目的也没有了实在的意义。

这件事一直盘桓在我心头。

儿子上一年级了。我兴致勃勃地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心中充满了期待。

一天,好说歹说,儿子算是勉强同意了。我心中一阵窃喜。殊不知,“强扭的瓜不甜”。没有自己的兴趣和内在的动力,其实学习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儿子把他当作一项任务在完成,其效果当然也就大打折扣。再加上我也不想让他这样勉强下去。读诗、背诗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这件事,也就压在了我的心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一年级下期,儿子的班上开展了积累背诵古诗词的活动,真是天赐良机,天助我也。

这下有了班上老师的要求,我又把那本沉睡已久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找了出来。

儿子欣然同意积累背诵古诗词了。

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看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得益彰是一门艺术。我们如何抓住学校教育的契机,来更好地达成家庭教育,确实是需要我们家长用心探索的。儿子之所以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是因为学校有要求,老师有要求。学校要求是圣旨,孩子们回家都会按要求认真完成,关键是我们要抓住学校教育的要求为我们家庭教育所用,更好地达成教育孩子的目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看,儿子读得多投入,背得多带劲。稚嫩的童音在客厅飘荡,让人听来感觉是那么的舒畅惬意。

我没有让儿子为背而背。这样的背,只是一种机械的记忆,虽然同样可以达到积累语言,受到文化熏陶感染的作用,但这样的积累和感染显然效率太低。这本《小学生必背古诗文》的好处就在于有注释,有译文。在儿子读诗的时候,我让他先结合注释看,然后再看看下面的译文,这样,整首诗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这个时候,我再要求儿子背,由于对诗的意思有了理解,背起来也就容易和得心应手多了。是的,理解的背比机械的记忆,就效率而言,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常常看见孩子们机械地背诵课文,其苦状不可尽述。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告诉孩子:先理解,再背诵。这样的背诵不仅容易,而且记忆也会变得十分深刻和长久,甚至还会融入你的生命和血液,成为你奠基文化素养和人格的一部分。

我也爱好古诗词。当儿子在我面前得意地背完一首诗的时候,我会告诉儿子,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浑黄奔涌的黄河水,流经华夏大地,消失在远处的蓝天白云之间。苍茫的大地,萧瑟寂冷的边城。羌笛声声,时高时低,如怨如诉,抒发着边塞戍边战士思乡的凄苦和忧愁。

儿子听得很认真,我也讲得很尽兴。在融洽的氛围中,我们父子俩一起摇头晃脑地又吟诵了一遍。我想,这平平仄仄的音韵,那旷古苍茫的画面,将会在儿子的耳畔萦绕许久,在儿子的脑海回旋许久。文化的浸润,不正是这样一点一点,悄然无息地进行着的吗?

开始的时候,儿子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儿子有一天登上了讲台,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学习”了一首诗。小小的成就,足以激发孩子更大的热情。

就这样,我们把背古诗词这件事坚持了下来。尽管后来学校没再要求,但背诵诗词已经成了我和儿子的一个习惯,成了我和他的一个自觉行动。

儿子在背,有时,我也和儿子一起背。这样不仅儿子背诵了,获得了,我也增加了诗词的积累,进行着文化的浸润和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有我的以身示范,儿子的学习会快乐和有趣得多。

背诵,是会遗忘的,因为记忆的保持是有时间长短时限的。为了让儿子把这些诗词深深地刻在心底。每次在背新的诗之前,我都会抽背他前一天背的。前面背诵过很久的诗词,我也会不定时地抽背。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遗忘的问题。它们,应该深深地扎进了儿子的心底。

就这样,儿子背的诗一天天增多。

在背诗的过程中,我发现儿子的记忆比较好。一首诗,同龄的孩子可能需要好长时间才能背下来,儿子只需要几分钟。我歪打正着的背诗,居然还发现了儿子的这个潜能。是啊,孩子的潜能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细心发现,然后耐心引导、培育,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就会越来越优异。

背诗没有给儿子增加负担,反而还增强了孩子的成就感。每天一首,这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当学习成了一种自觉的习惯,我想,学习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需要我们的家长耐心地引导和培育。

诗言志,歌咏言。连孔子都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言,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虫、鱼之名。”当然,孔子说的诗可不是今天我们读的唐诗宋词,而是指的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管这个诗究竟指的是什么,但诗歌都有让人认识事物,“多识于鸟、兽、虫、鱼之名”的功能。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春天到了,青草泛着泥土的芬芳,绿叶闪烁着生命的光华,万物都显得那么的蓬勃和熠熠生辉。

我们一家欢快地走在路上,一旁的儿子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快活得如林间的小鸟。也难怪,这大好春光,谁不是满心的愉悦?

那草的绿,花的香,谁都想轻轻地抚摸,触碰一下。我随手摘下一片野草的叶,凑到鼻边,不禁深深地赞叹,好香!这种香,是儿时那种熟悉的香。

“青蒿!”我不禁叫出了声。儿子显然听到了我的叫声,连忙好奇地凑了过来,夺过我手中的那片叶子,也凑到了鼻子边。

“真的也,好香,好香,还有一种药的清香。爸爸,这叫什么?”儿子一脸的好奇。

“青蒿。”我肯定地回答道。

“青蒿!”儿子停顿了一下,“是不是苏轼写的那个蒌蒿呢?”儿子把脸侧了过来,扑闪着眼睛望着我。

“什么?”我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等,什么苏轼?什么蒌蒿?你可把我给搞糊涂了。”我一脸的茫然。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儿子随口而出,“爸爸,苏轼写的那个蒌蒿是不是就是这个青蒿呢?”

哟!生活中的一个平常的事物,就能激活儿子储藏在脑海中的信息,看来,儿子把知识和信息与生活链接的能力还不错嘛!我赞许地肯定了儿子。

“青蒿是不是就是蒌蒿呢?”我支支吾吾,老实说,我也不清楚。凭直觉,青蒿不会是蒌蒿,但我可不能随便乱下结论。但我又不能随意扑灭儿子的好奇、求知的欲望。

“儿子,这样吧,爸爸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下去查一查好吗?”

儿子听了点点头。

教育就应该是这样,呵护孩子求知的欲望比什么都重要。有些问题,可能我们一时答不上来,但我们千万不要搪塞,或者以为丢了家长的面子,损害了家长的权威,其实对知识和真理的尊崇和追求的态度,比你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更重要,因为家长求知、求真的态度是塑造孩子精神、人格基座的重要榜样。

生活有时真是忙!回到家以后我们也没有及时地上网查蒌蒿的资料和图片。儿子似乎也把这件事渐渐地淡忘了,但“蒌蒿满地芦芽短”的诗句一直在我脑海盘旋,挥之不去。

一个周末,我叫过儿子来,“儿子,上一次你不是想知道青蒿是不是蒌蒿吗?我们今天来查一查好吗?”

“好吧!我差点都忘了!”儿子有些不好意思。

这可不能怪儿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及时的教育有时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及时教育取得的效果最好,而且记忆会非常深刻。问题的关键是,有时候我们不够用心,或者我们往往错失了最佳教育的契机。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通过查找资料,证实了我的猜测。我们那天见到的青蒿不是蒌蒿,蒌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有柄,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更分裂,末端尖,叶背密生灰白色细毛,茎上部叶有时全缘。又叫芦蒿、水艾、香艾、水蒿、藜蒿等。嫩茎可以食用。

虽然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是,儿子又多知道了一个知识。看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言,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虫、鱼之名”,此言不虚呀!

为了让儿子对蒌蒿有更感性的认识,我们又搜索了很多图片。为了让儿子近距离地接触它,我把他带进了超市,去看看真实的蒌蒿是什么样子的。

“蒌蒿满地芦芽短”,儿子收获的不仅仅是背了几首诗,进行了语言的积累和感受,更重要的是通过诗,他认识了更多的食物,感受到了更多人的情感。

儿子每天一首,一年级上期完了后,一百二十多首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也许他现在不知道这些诗的妙处,但是,我想这些刻在他心底的诗,以后会成为他源源不断的一笔财富,会滋养他的语言和整个生命。

家庭教育,不在于我们为孩子做了多少,而在于面对孩子的潜能,你坚持做了什么,坚持做了多久。人贵有恒,孩子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我想和儿子把读诗、背诗坚持下去。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看,儿子又在背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