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病脉证并治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阴者,胃家虚寒也。谁说《伤寒》经方不能治疗脏腑病呢?太阴病证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里明确提出太阴病,说明证具学生:后面却出现脉浮,一般太阴病虚寒为主,脉应以沉为多。与太阴病本病脉是不相符的,就是提示这不是单纯的太阴病。阳明和太阴对比,阳明中风外证,大热的白虎汤证。下利还不渴,属于太阴病。不完全是太阴病,有太阴的寒饮参与,就说系在太阴。

今天讲太阴病。太阴病,是对比着阳明来讲的。阳明为三阳的里证,太阴是三阴的里证,它两个是一对阴阳矛盾。它和阳明病正相反。阳明者,胃家实热也。太阴者,胃家虚寒也。这样理解就容易了。阳明是里热津液亏,太阴是里寒津液不化而水饮盛。

阳明叫胃家,太阴呢,从医经家的角度说,可以叫脾家,这没什么不可以。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这是医家的原始的脏腑基础理论,很宝贵。可以参考一下,太阴病论的和这个脾的证候十分相似。包括方剂都相同。谁说《伤寒》经方不能治疗脏腑病呢?该痛斥不是?简直就是不深入经藏,智慧如沤!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这是太阴病的提纲,见到这个系列证候,就要考虑是太阴病。

伤寒用脏腑的名词,也是一种表法,绝不能用脏腑理论来考虑和分析。

里面虚寒有水饮,寒饮上逆,就要腹胀腹满,要呕吐的,这个吐,多数是无声的寒吐,不是“呕”,那是有声的。我说的是多数,也有发出声音的呕吐的。

食不下。是有寒啊,不消化啊。能食,消谷善饥,那是阳明实热。内里有寒饮停聚,就不能食。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中有寒饮,水饮泛滥,就是成了阳明大便实硬的反面了,就是腹泻频频。有寒饮,气机凝滞不通,就要时时的腹痛,一阵一阵的缠绵不止。

你们看看阳明篇有个阳明中寒不能食。这个中寒就类似太阴病。但是和太阴不同的,是人家本为阳明里实,不过是中焦“胃”里有寒,大便还是硬,这个中焦胃寒,从临床上看,多是过用寒凉搞的。比如见到阳明病里实热,不敢给下,给用大剂量三黄苦寒直折,伤了胃了,大便不通还是大便不通。这一点,大家课后仔细推敲一下阳明条文就会有发现和感触的。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见到人家患者腹胀满,不问大便如何,不好好看看脉象和舌质舌苔,就鲁莽辨证,以为是实证,给用了下法,好了,中下焦更是虚寒的厉害,水饮更加多了,中焦不固,拦不住了,就上逆上冲,和上焦的阳气抵触,就会结成“痞”了。

太阴病,舌质淡胖,苔白腻水滑,脉沉迟或沉濡等。这个要注意。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这条啊,各家解释的也很有意思。胡老说是太阳中风转入太阴了。那么,有些人用经络来解的话又是怎么说的呢?

脾足太阴: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肺手太阴: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从经络上找不出什么有关的东西来。

你们看,阳明有个外证,相比下,太阴是否该有外证?事实也是如此。太阳和少阴的表证相对,阳明的外证和太阴也该是相对的。阳明外证是热啊,口干舌燥,烦躁汗出不怕冷,伤津液。太阴呢,该是恶寒,不发热,没有汗。肌表表寒,饮不化,要身重,津液不达四肢,就要烦疼。一般也会出现口干不欲饮,舌质和舌苔没有热象。

这个情况,要用什么方子呢?桂枝汤或桂枝加附子汤。是轻发汗,还要顾全虚寒。兼有些许太阴里证的,可以加干姜。脉长的可以不治,脉短的要治,脉长了,就不要给乱治了。

“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阳微,浮取无力,阴涩,沉取脉偏小而微迟,是表有虚寒,里也不足。但是真个的脉是长,微出寸尺,这是正气要恢复的表现。《素问》叫“长则气治”,自己能够治理。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这条不论。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要汗,也有不可汗的。少阴太阴不可汗,也有可汗的,要微汗。临床见到疾病,把症状一定都搜集全,一个细微的症状都不要放过,然后辨证分析六经,细查方证对应,或者单方,或者复方,搞准了,立竿见影。

学生:276,太阴病证具,但在临床中见到脉浮情况,也暗未有表证存在,在仲景书中有时常用一个症暗示),可发汗的太阳证,说明是太阳中风,当然用桂枝汤。太阴病证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表现。这里明确提出太阴病,说明证具

太阴本病,要温的。

学生:后面却出现脉浮,一般太阴病虚寒为主,脉应以沉为多。与太阴病本病脉是不相符的,就是提示这不是单纯的太阴病。

太阴本病就是沉弱或迟。

学生:脉浮者主上主表。仲景用一个脉浮把表证提示出来。这个可发汗,进一步告诉我们,这个病可以发汗的,在太阳表证中,可以发汗的代表方子就是桂枝汤。

但是,有说太阴病不可汗的。

学生:仲景再次告诉我们,在表里证具备时,先后顺序问题。先解表,再治里。

你说的?太阳阳明同病是这样的,下不厌迟,先解表。

学生:在太阳阳明合病时,也是这样的。在里证时这样解恐怕不对。病在三阴,病重的。

是的,原则是先温里,少阴除外。少阴本是表,如果合太阴,才行。

学生:老师说得对,少阴表阴。这条用桂枝汤也是告诉我们不能发大汗以伤阳吧。因为太阴本以里寒。

这条本是中风,伤寒就用麻黄了,即使伤寒,也是要造成少阴病,不会入太阴的。你们一起分析,谁分析的好,给谁奖励。

学生:276条是不是说太阴病夹有表证时,在温里的同时可以用桂枝汤解表?

只说解表。考考你们的自学能力

学生:脉浮者,说明还有阳气,还可以发表,但是不能大汗,只能微汗,故用桂枝汤?

太阴病不许发汗,有里虚寒要先温里。

学生:那么这里桂枝汤的作用不是发汗了?

太阳太阴并病,先温里

学生:桂枝汤本身就是温的作用。

它温的表。你们看诸家解释更难理解。

前面似乎讲过,病在里不可发汗。但是,在表的伤寒和中风,是可以汗的,如太阳的伤寒和中风,要麻黄和桂枝来解。在阴的伤寒和中风呢,在少阴的伤寒和中风,可以用麻黄附子细心汤类和桂枝加附子汤类,微发汗,微似汗的感觉才行,不要大发汗,会亡阳的,本是阴证,是有虚寒存在的,这一定注意。

阳明和太阴对比,阳明中风外证,大热的白虎汤证。太阴呢,太阴中风是外证啊,外证也是表证,为了不和太阳少阴的那个表混淆,就称为外证。太阴本是虚寒,它外证也是个虚寒而有水湿不化的,因此,恶寒不厉害的话,可以桂枝汤解决,寒的也厉害,就加干姜、附子,温阳祛风,微发汗散邪。

学生: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是什么意思呢?

阳微是指浮脉,浮取无力啊,没有表邪。阴涩,是沉取也不足,不流利,也是代表津液不足。但是它有个脉长,这个很重要。《内经》有一句叫脉长则气治。什么叫气治?就是说,胃气还有根,可以自我治理恢复。没有表邪,津液虽然不足,但是胃气又有根,好了,见到这个症状,就要恢复了。脉长是脉幅长度超过三指。这个东西没有绝对化的,要根据具体情况看。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里有虚寒,水饮多,要下利的,不渴,有两个情况,一个是不口渴,一个是口干不欲饮,但漱口润喉而已,这都是水湿不化津液造成的。这里是又提供一个辨证的诀窍。下利还不渴,属于太阴病。是因为里有虚寒了,应当温里化水饮啊,要用四逆汤一类的温里化水药。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这个该是阳明太阴外证的情况。

太阳伤寒,该是脉浮紧,向阳明传的时候,传到阳明会大实热,而这个病人,原本就有些里虚寒的,因为里面阳气不是很足,肌表还有不少水湿参杂,阳明的热也不盛,就这样夹杂了,手足温暖,没有大热也没有四逆。这里有太阴的外证水湿存在,叫系在太阴。

脉浮缓,浮在表在外,缓,就是阳明的热不盛,太阴也有寒湿夹杂。不完全是太阴病,有太阴的寒饮参与,就说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入阳明的热夹杂太阴的寒湿结聚肌表,会出现湿热黄疸。如果小便自利通畅,说明水湿能够排出,除了尿,汗也一定会有的,能够通彻出去,就不至于黄疸。

这两段,说的都是外证,不是里证。阳明篇的里面黄疸条文,可以再参考这个来理解: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可以茵陈五苓散根据情况加减药症。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这是讲里证了。七八天病入里了,阳明里热,加上太阴还有些寒湿,合起来就是湿热,因为没有入太阴本位,和太阴家有些寒湿的联系,病还在阳明啊,这就要体现阳明的烦躁,有水湿夹杂,就要下利。这个烦厉害,下利也厉害,反而巧合的把阳明的热和太阴的水湿同时利出,病邪利出,叫腐秽当去。省下大承气汤了,自己就泻出去了。这其实也是身体素质好,胃气还是不弱,赶上这个机会自己处理了。其实这条的理解就应该这样,说多了官腔术语,更加会糊涂。

这次,我们再把187条拿来对比着讲,这两条该是放在一起的。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上条是七八天腐秽自去了。这条是没有去,热的厉害,转为阳明里实了,大便干硬了。需要辨证,用承气汤类解决了。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去皮,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太阳病,要汗法解表,医生反而误治,给了下法,不是下得厉害了,就是病人本身有些许的太阴寒饮。病邪入了里,传阳明了,也夹带一些里虚寒水饮。不过还是以阳明里实为主,不是大热大实。腹满时痛,和“腹胀时减复如故”一样,是实而还有不足。阳明实,太阴虚,以阳明为主,有太阴连属,夹杂。同时太阳中风表证不解。这个情况,说是“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很合适。脉应浮缓有力,舌淡或胖,苔厚腻微黄。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里实,有热,热的不盛,实得也不厉害,没有大便硬。不敢大下,表里双解,桂枝加芍药解决。解表加轻微去里热,利尿利水,还通腹中血痹止痛。加芍药用量就是这个原因。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这个就比上面情况重了。里实有热,腹痛不减,持续疼,拒按的。大便偏硬,在上面基础上加大黄,通腑泻浊清热。大黄不配合芒硝枳实等,不会大泻的。这个证,一定要看舌脉细辨,他书上没说舌脉,见到舌脉异常,不是十分的阳明证,就要考虑是否有太阴的寒饮问题。

关于表里双解问题,以前讲过,就不重复了。有人认为伤寒没讲表里双解,是不好好看条文的缘故。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是说典型的太阴病证候。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这句搞的很烦人,乱解的也不少,这条要和上条连起来看。上条是阳明为主,这条是太阴为主,有些阳明的热也随着下利清出去了,没有多少热,不要再清了,减去芍药大黄不用。就是桂枝去芍药汤就行了,也可加白术、茯苓等。

太阴里证合并表证,前人说要先温里,后解表,也有说不可汗,都不是绝对的,汗要微汗,像桂枝汤那样的微似汗。也可以表里双解,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是。

太阴病的很多治法都包含在少阴篇,太阴少阴常混在一起,细分没什么意义。

再总结一遍: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系在太阴。属太阴也。一个意思。

有太阳病。阳明有腹泻吗?那么太阴呢?太阴有实证吗?对比。阳明本病为实,可是,还有下利。太阴本病虚寒,可是,会有实邪。

“系在太阴。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系在太阴。不是太阴本病,客居太阴的实邪而已。开窍没有?兴你阳明有下利的虚证表现,就不兴太阴有实证?阳明那个利,还是真阳明。太阴的这个,是假太阴。假太阴是哪来的?系在太阴,传变过来的。太阳表证不消,续入太阴或者阳明,阳性表现是阳明,阴性表现,像太阴。

两条合起来看,就清楚了。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大实痛者,很像太阴,但不是太阴本病。这种情况,津液不虚,里也不虚,可以表里双解。这是特殊情况,也是防风通圣散的适应证。时方也要对方证才可以。

系在太阴,病位。是实证状态。病性嘛,外表虚,内里热。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大黄芍药。明白用意否?寒实就用巴豆了。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大黄帮助去腐秽。脾指内脏之里。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这才是太阴本病。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是告诉你,不要乱理解和假设,大黄、芍药不要用。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痞)硬。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也有外证中风,风邪入肌表深处,四肢烦疼而沉重。

太阴篇讲完了,明天开始细讲少阴。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