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胡证与少阳证的区别

柴胡证与少阳证的区别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半表半里”为少阳所主,从《伤寒论》条文来看主要部位是胸胁,诸窍。笔者赞同刘渡舟老先生的看法。究其原因,少阳为三阳之半表里,阴阳之半表里。笔者认为前者的分类方法比较科学,用之于临床较清晰。前面提及二老将半表半里证作了阴阳的区分,笔者推测这样区分是来自于二老多年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这个分法是科学的。

(一)“半表半里”的定位——少阳

笔者认为“半表半里”为少阳所主,从《伤寒论》条文来看主要部位是胸胁,诸窍。胆经、胆腑发生病变时可连及它脏、它经,范围较广。刘渡舟老先生认为:“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统属于里。”笔者赞同刘渡舟老先生的看法。

1.少阳主半表半里之依据 少阳证对应半表半里证已经是诸多医家公允的,争议较小。《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仲景论中提到的此“半在里半在外”证,又言其“必有表,复有里”的传变过程,此证用小柴胡汤,因其为少阳病之主方,所以可以推论,仲景将此“半在里半在外证”意属少阳。

究其原因,少阳为三阳之半表里,阴阳之半表里。有以下论中条文可参。第97条中“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此条言卫表失司,邪气因入,则为太阳之内。又第164条中“潮热者,内实也,先宜小柴胡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此条言,小柴胡解外,为阳明内实之外。所以小柴胡汤证为太阳之内,阳明之外,为三阳之半表里也。

少阳病篇置于三阳病之最后一篇,下接三阴病,第269条言:“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此条讲阳经传尽,邪入三阴的症状。且第98条中:“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则哕。”此言胃中虚冷,已非柴胡剂所宜,此时当用治胃中虚冷“食谷则哕”的温药治之。而270条中:“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此说明“食谷则哕”乃胃中虚冷,阴分受邪,此不能与柴胡剂,则柴胡剂又在三阴之外。郑钦安云:“少阳与太阴接壤,系阴阳交界之区,故曰半表半里。”则柴胡证不属于三阴,而为阴阳之半表里也。

仲景原文中惟有一处提及半表半里之证,出现在少阳之方证内,所以,按仲景原意,半表半里证者有,其为少阳。

2.往来寒热之解——定位在无形表里 半表半里证特殊热型,为往来寒热。论中“往来寒热”见于6处,1处无方,5处分别为:小柴胡汤3处、柴胡桂枝干姜汤1处、大柴胡汤1处。均为柴胡剂。从寒热的程度来讲,伤寒太阳表证为恶寒发热,少阳半表半里证为往来寒热,阳明里热证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三阴里寒证为畏寒不发热。正好半表半里之往来寒热为热型的中间状态,阳证机转则发热不恶寒,阴证机转则畏寒不发热。俞昌《尚论篇·卷三》言:“其邪入而并于阴则寒,出而并于阳则热,往来寒热,无常期也。”仲景自己的解释是:“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即正邪交争,并于阳,正胜邪衰则热;并于阴,邪胜正衰则寒,柯琴言:“少阳为风藏”,往来寒热又像风之无形,又正合半表半里之热型。

3.胸胁苦满之解——定位在膈 (胁下)胸胁苦满为少阳半表半里证的另一大特征。胸胁为膈之所居,为胆经循行之处,为少阳地面,其上为心肺,其下为六腑及三阴。

首先,心肺为太阳之里,柯琴言:“营卫行于表,而发源于心肺”“人皆知太阳经络于背,而不知背为太阳之所主,竟言太阳主营卫,而不究营卫之所自,只知太阳主表,而不知太阳实根于里,知膀胱为太阳之里,不知心肺为太阳之里”。正因心肺为太阳之里,故李时珍言:“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是证虽属太阳,而肺实受其邪”“麻黄虽发汗重剂,实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故胸胁之上为太阳。

《素问》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是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伤寒论》云:“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胸胁之下为至阴之类、阳明中土。

论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则可病“胁下硬满”“胸胁苦满”“胸胁满微结”“胸满胁痛”。且膈紧连肝、胃,又仲景言:“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故胁病则其下部可有症,如“心下支结”“心下悸”“心下急”“或腹中痛”,胃气不和、肝气不舒可见“默默不欲饮食”“干呕”。

第230条中“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亦说明上下不通的病机,此应责之于膈(胁下)。

故膈为人身上下之枢,表气传里之径,胁病为半边半里证关键处,半表半里症状中多与之有关,其累及范围较广。

4.口苦、咽干、目眩之解——定位在诸窍 柯琴《伤寒来苏集》云:“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奇而至当也。盖口、咽、目三者,不可谓之表,又不可谓之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处,所谓半表半里也。”根据《说文解字》《礼经》所云,自然之孔窍有出纳地气的作用,应之于人,《素问》言:“清阳出上窍”,所以头之诸窍,出纳清阳之气,沟通人身之内外,为人与外界之枢。“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当相火郁于膈上,必从诸窍而出,燔灼诸窍,而见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诸窍者,为内外之半表里也。

5.非表非里还是亦表亦里 刘渡舟认为半表半里证是既与表相关,又与里相关,而又不同于表里的非表非里证。另有些学者认为,病位不是表就是里,哪里来的非表非里,非表非里就是没有病位,模糊了病位的概念,所以认为应该是亦表亦里。笔者认为,两者之所以产生此分歧,是由于站的层面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刘渡舟先生的说法,强调了少阳病的一些典型症候是表证和里证所没有的,用的是三分法;后者用的是二分法,强调少阳与表里皆有关系。笔者认为前者的分类方法比较科学,用之于临床较清晰。反而后者亦表亦里的说法,让病位更加模糊不清,无从可辨了,很容易理解成表里两证的简单相加、随机抽取了,其实半表半里作为一个过渡态、一个枢机提出来,就是强调它已经具有自身的特点,不是表里两证的简单相加,这样就不得不提出来讨论了。《伤寒论》第257条中:“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无表里证”表示非表非里。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仲景此说,充分说明了柴胡证的特殊性,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这些症状既不是表亦不是里证。

(二)少阳半表半里阴阳之辨

前面提及二老将半表半里证作了阴阳的区分,笔者推测这样区分是来自于二老多年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这个分法是科学的。恽铁樵曾经指出:“夫三阳既有表有里有半表半里,则三阴当亦有地位可言……何以于三阳则言之凿凿,于三阴则绝口不谈?”《内经》言:“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为八纲辩证的总纲,我们谈半表半里,为一个病位概念,怎能避及半表半里之阴阳病性呢。半表半里证的阴证在哪里呢?如果按笔者前面的论证,能作为半表半里的只有少阳,哪来阴阳呢?

其实笔者认为是更下一个层面了。少阳虽然是三阳之一,但是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少阳之下可再分阴阳,且少阳为阴阳之枢,临床上可以出现病连其余两阳、病及三阴的症状。少阳证的特点主要为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不舒。少阳之阳证,特点为郁热偏盛,而见目赤、心烦喜呕、偏头痛,可以兼见邪入于阳明而热结便秘、谵语,或者热入血室之“独语如见鬼状”。少阳之阴证,特点为心下满未结、微呕、小便不利、疟之热微寒多者。

半表半里证确实应该有阴证的,但是笔者认为不能等同于厥阴或者是少阴,寻找一一对应,未免牵强。而应该归在少阳这一层次以下,毕竟观冯世纶老师的用药,也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主方,既然为小柴胡汤化裁,为何不归纳到柴胡剂之下,而另立门户呢?

(三)少阳半表半里之治

在少阳病篇中仲景明确指出了少阳病禁用汗、吐、下,而创立了小柴胡汤为主的一系列以和法为大法之方。因邪居于半表半里,汗法难趋,下法不及,吐之无物,汗吐下皆不能因其势而利导,且此三法伤正,为防邪陷入三阴而生它变,仲景创和法以示后人,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似人居于天地气交之中,以和为顺。此大法被诸多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行之有效、屡试屡验。小柴胡汤为少阳半表半里的代表方,上面谈到少阳之阴阳两证,偏阳,即阳证多一点,则用小柴胡、大柴胡、调味承气之类;偏阴,即是阴证多一点,则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龙骨牡蛎汤之类。总之半表半里证特点为阴阳表里俱病、气机失调,少阳半表半里之主方是小柴胡汤,寒热并用、舒畅气机、沟通表里阴阳,临床上根据病性阴阳之偏颇,灵活加减。

(四)小柴胡汤“无麻桂而能汗,无硝黄而能下”

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之主方,谈及半表半里证,则必谈此方证。

《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陈瑞春认为据此可将小柴胡汤的病机定为:上焦不通,津液不下,胃气不和。关于上焦,《灵枢·决气》言:“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灵枢·五癃津液别》言:“故上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邪犯少阳,结于胸胁,使上焦不通,上焦不能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津液停而不行,既有上焦津液不宣,又有津液不降,致使胃气失和,而出现类似阳明病里实的不大便、潮热,还有148条的阳微结“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等。此时应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解邪通上焦,半夏降津液以顺胃气,姜枣参和胃安中、宣上焦、实腠理。所以刘渡舟云此方“无麻桂而能汗,无硝黄而能下。”和解半表半里,则上下得通,表里得和,不用汗法、下法,亦能使病邪得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