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竞技体育中的人际效应

竞技体育中的人际效应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运动员认为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与教练员发生争执、教练员错误的技术指导、教练员缺乏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等。不言而喻,要想推动理解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以及相关内容,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对于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的界定,因为这种理论框架将为深入理解其所涵盖的关系提供极大的便利。
竞技体育中的人际效应_当代体育社会心理探索:从理论到实践

7.2 竞技体育中的人际效应

在运动训练与比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参与个体。教练员的训练、指挥和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运动表现等方面早已成为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也从不同角度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是,有关“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却显得相对薄弱。事实上,“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于运动员的竞技表现、训练满意度乃至运动生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练员的信任、友好和反馈,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励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运动能力。例如,著名游泳运动员Summer Sanders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举夺得4块奖牌,与他同教练Mike Hastings亲如父子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不仅如此,良好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还能促进运动员的个人和社会能力的发展。运动员刘翔与教练员孙海平之间建立的师徒关系,既在训练上,又在生活上表现出了和谐融洽,这为刘翔事业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并伴随着冲突的形式。近年来,这种现象也开始凸现,并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例如,2006年都灵冬奥会速度滑雪项目的金牌得主弗雷德里克松因与教练员不和而拒绝代表瑞典参加在日本札幌举行的2007年世界滑雪锦标赛。一项2006年的研究针对10年前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表现欠佳的运动员自我归因调查发现,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已成了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主要原因。其中运动员认为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与教练员发生争执、教练员错误的技术指导、教练员缺乏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该调查还发现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紧张不仅会导致运动员缺乏自信心、过度压力及对运动员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会延长运动员的“运动低潮”期,提前终止运动生涯等。所以,“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在运动员身心发展和运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一系列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人际事件的问题,使得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课题,并逐渐成为运动心理学中发展较快的研究领域。

近10年来,众多从事人际关系和普通社会关系研究的学者纷纷呼吁,运用理论框架来推动现有知识的系统化、相似化。例如,Bercheid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即当主要的理论无法在整个心理学中持续、良好地使用时,“人际关系的研究可能就要得益于一种更宏大的关系理论的发展了”。Rock认为,鼓励更多的描述性研究,与鼓励发展理论并不矛盾。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描述性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和推广理论研究。此外,许多学者也赞同,并认为理论之所以需要,其原因在于,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善于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想法,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组织自己的思维,并协助我们进行研究。在体育社会心理学中,Carron和Hausenblas通过强调运用概念框架的必要性来解释运动团队中的关系。最终,他们得出,一个概念性框架不仅可以研究一个复杂的领域、识别一些具体的假设,而且还有助于弄清某一现象的已知和未知知识。不言而喻,要想推动理解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以及相关内容,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对于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的界定,因为这种理论框架将为深入理解其所涵盖的关系提供极大的便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