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当下应结合省情进一步推动俱乐部与邻近区域内的普通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俱乐部提供资金和专业的技术指导,普通中、小学校负责文化教育和日常管理,相互合作培养青少年儿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其培养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俱乐部有优先选择权。
研究结论_四川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10—2013年度成果概要汇编

一是以输送后备人才为目的,改革竞赛体制,提高各个项目的普及推广。比赛的内容可根据项目和年龄的不同对其专项成绩、身体素质、基本技术采用不同比例的综合评分法来确定名次,以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理性选择,使各运动项群人数规模平衡发展。

二是鼓励职业体育俱乐部、业余体校与大学、中学、小学合作,提高双方综合实力。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将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重点逐渐转移到大学、中学、小学,不仅能解决经费上的问题,也可有效增加在训人数,提高各项目被选择的概率。政府部门应允许和鼓励社会力量对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行投资,从而充分挖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资源,以解决经费短缺问题。制定税收、经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国内外社会力量开展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

三是鼓励、引导职业体育俱乐部与普通中、小学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根据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当下应结合省情进一步推动俱乐部与邻近区域内的普通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俱乐部提供资金和专业的技术指导,普通中、小学校负责文化教育和日常管理,相互合作培养青少年儿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其培养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俱乐部有优先选择权。

四是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向优秀运动队转移的“有偿输送”机制。建立健全青少年儿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流动的法规制度,通过政策法规对青少年儿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向各种职业体育组织和业余体育组织流动进行规范管理,这一方面能保证培养者得到经济实惠,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地方保护,避免恶性竞争,同时也满足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刘青,温建,李以庆,等.新时期四川省业余训练走向研究[J].体育科学,2010(7):3-15.

[2]四川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03-31)[2012-01-16]四川省体育局官网,http://www.scsport.gov.cn/bencandy.php?fid=172&id=3750.

[3]孙岩,马襄成,王健.当前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福建体育科技,2003(27):6-9.

【注释】

[1]第一作者简介:王斌(1964—),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