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退变性腰椎骨关节病

退变性腰椎骨关节病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退行性骨关节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55~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40%。在腰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及2个小关节组成椎间关节,即三关节复合体,加上其间的韧带、关节囊、内在肌,则称为脊柱的功能单位,或叫做活动节段。腰椎增生引起的根性痛较少,可见于增生导致侧隐窝狭窄,嵌压其中的神经根,产生与椎间盘突出相似的放射痛;椎

本病为骨质的退变和增生,不是炎症改变,宜称骨关节病。

一、病 理

椎间盘退变脱水椎间隙变窄,退变的软骨终板变簿、破裂、不完整和囊样变性,附着在软骨终板的纤维环松弛,退变松弛的纤维环向周边膨出,椎间盘退变失稳使小关节的应力集中,促进小关节软骨的磨损,关节突边缘增生,滑膜炎症。椎间盘、两侧小关节(腰椎三关节复合体)退变松弛,导致腰椎节段间松弛,产生水平移位、角度移位及旋转移位,造成腰椎退变性曲度失常(侧弯及旋转),失去原有生物力学的运动及稳定功能,导致结构性腰痛。

腰椎曲度失常牵拉纤维环,增加其张应力和损伤,造成渗血、机化、骨化形成水平牵拉性骨赘(traction spur),牵拉骨赘发生在纤维环最外层,椎体环形骨骺下的椎体边缘见图3-3,即离椎体上下缘0.1~0.2cm向外平行生长的骨赘。

骨质增生性骨赘(spondylophytes)。由于椎节间动力性不稳、位移,将椎体上、下缘骨膜掀起,造成该处渗血、机化,骨膜下新骨形成,开始为粗的骨小梁,继之形成骨松质,最后形成坚硬的骨赘。

椎节间动力性不稳如伴有髓核突出,可引起骨膜连同后纵韧带与椎骨间分离,出现韧带-椎间盘间隙(图16-1)。有损伤性渗血、血肿,同时纤维母细胞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入血肿内,渐以肉芽代替血肿。如果此间隙不断有新的撕裂及新的血肿,则在该间隙做显微镜检时,可见新、老病变并存现象。

随着血肿机化、骨化,形成突向前、后、两侧的骨赘。

骨赘好发于受压较重处。

1.椎体前方骨赘 椎间盘退化变窄后,腰椎生理前凸在轴向压力下,椎体向前倾斜,且腰椎的运动轴在椎体偏后,使椎体前部受压较后侧重,纤维环向前的张应力最大,最大应力为0.94N/mm2,即使受坚固的前纵韧带所阻,骨赘仍多见于椎体前方。

2.椎体侧方骨赘 椎间隙退变狭窄不稳,产生水平位移、角度位移及旋转位移,按上述机制,是侧方骨赘形成的原因。

3.椎体后方骨赘 在8Nm的屈曲位载荷下,应力主要集中在椎体后侧部分,最大应力为6.67N/mm2。是后侧骨赘形成的原因。而8Nm的扭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最大,最大应力达12.46N/mm2,主要分布在椎间盘的侧后方,扭力与压缩力一起作用时,造成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经破裂处突出。

图16-1 韧带-椎间盘间隙

4.脊柱凹侧骨赘 骨赘容易发生在生理曲线离重力轴较远部位,如C5、T8和L3、4,其凹侧受压力大而易形成骨赘,而T1112,L5、S1在重力线通过处,所受压力平均,骨唇发生率低,各种原因造成脊柱侧弯的病人,其凹侧常见有骨赘。

退行性骨关节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55~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40%。很多人并无症状。椎体后缘的唇样增生较少见,但凸入椎管内,合并椎管内其他退变,易出现症状,故比其他部位增生的临床意义重要。

Nathan(1962)按骨唇增生的程度分为4度。

Ⅰ度:为孤立的增生点,椎体上、下缘密度增高略隆起。

Ⅱ度:骨唇呈水平突出,位于骨骺线下纤维环外层附着处。

Ⅲ度:骨唇末端呈弯向椎间盘的弧形鸟嘴形,相邻两椎体边缘骨唇有相互连接趋势,为接触性增生,表示该处承载力异常。

Ⅳ度:相邻椎体骨唇接触,融合成骨桥。

二、病 因

退行性骨关节炎病(osteoarthritis,OA)因增龄、磨损、肥胖外、从分子水平阐明OA的发病机制,如生化、遗传等因素均可抑制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合成,促进蛋白多糖、透明质酸和胶原酶的降解。另外,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免疫因素等都可能与OA的发病有关。

1.内分泌紊乱 OA好发于女性,尤其绝经后的女性,性激素对关节软骨代谢有调节作用,雄激素和雌激素对关节软骨及OA均有保护作用。

胰岛素可促进35SO4进入软骨细胞,有利于蛋白多糖的合成,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胰岛素含量不足,容易发生OA。

生长激素对软骨有刺激作用,若生长激素不足,可导致软骨退行性改变。

2.酶的作用 OA中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表现在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胶原的减少和水分的增加。有研究发现,在关节软骨破坏最重部位中性蛋白酶和胶原酶的活性最高,此种酶可降解软骨基质中的蛋白聚糖与胶原纤维网络,使软骨结构破坏、水肿、粘弹性降低,进而侵蚀软骨下骨,刺激边缘骨质增生与滑膜炎性肿胀。

3.免疫学异常 软骨原是一个无血管的封闭的屏障,软骨组织大多处于机体自身免疫监视系统相隔离的状态。免疫调节T细胞缺陷被认为是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基础之一。OA的T细胞系统在外周血似乎没被激活,而在滑液中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明显异常,提示OA可能是一种依赖T细胞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

4.细胞因子(cytokine,CK) 在OA的发病过程中,加速软骨基质的分解代谢,加速软骨退变,如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子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

三、小关节退变

在腰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及2个小关节组成椎间关节,即三关节复合体,加上其间的韧带、关节囊、内在肌,则称为脊柱的功能单位,或叫做活动节段。3个关节中任何1个关节异常,必然波及另外2个关节,影响活动节段。

椎间盘退变狭窄发生较早,小关节退变多为继发性

Kirkaldy-Willis将三关节退变过程列表(图16-2)。

图16-2 椎间盘退变导致三关节退变的病理

腰椎小关节负荷量越是下位椎体越大,L5、S1占总负荷量的60%,L4、5为15%~20%,故此两处小关节最容易,也最早发生退变,成为脊神根受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节突关节退变及骨唇形成的高发区为C6、T2~5、L2~4

关节突关节的骨唇,在斜位X线片上易看出。

四、黄韧带退变

黄韧带分为椎板部及关节囊部,正常厚度为0.3~0.4cm。黄韧带多在椎板和关节囊退变的基础上开始退变,早期松弛,继而增生、肥厚,可达0.6~0.8cm,并突入椎管,当腰后伸时,增生的黄韧带皱叠,突入椎管,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而引起症状,黄韧带退变晚期可出现钙化或骨化。

五、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退变

表现为韧带本身的纤维增生与硬化,后期形成钙化或骨化而失去其韧性和抗张力,同时也有保护性制动作用,减缓了腰椎失稳而进一步退变。

脊柱关节中还有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同样可发生退变。棘上、棘间韧带及关节囊等,也可因退变产生钙化或损害。椎板呈叠瓦状重叠增厚,有些厚达1.5cm。

六、病 象

主要为腰痛,脊柱变形,下肢发紧,疼痛和不全麻痹。

脊柱退变与腰痛的关系见上一节,临床所见骨唇绝大多数属Ⅰ度,有腰痛者多为Ⅱ度以上,两者虽无直接成比例关系,可骨性增生肥大可限制脊柱活动、僵直,容易受伤,但有稳定的支撑刚度。

椎体前外侧唇样增生可刺激脊神经前支分支及交感神经分支,胸椎增生可放射到胸腹壁,腰痛可放射到臀部及大腿,但疼痛多不重,半夜、清晨加重,活动可减轻,劳累、弯腰加重。

椎体后缘及后外侧唇样增生:因力学关系增生较少,但相邻结构为硬膜和神经根,故出现症状较多。胸椎椎管较窄,其后缘及后外侧增生可压迫脊髓及肋间神经,产生传导束障碍和肋间神经痛。腰椎增生引起的根性痛较少,可见于增生导致侧隐窝狭窄,嵌压其中的神经根,产生与椎间盘突出相似的放射痛;椎间盘变薄后,下位腰椎的上关节突向上移位进入上位腰椎椎弓下切迹,使椎间孔狭小而嵌压其中的神经根;椎体后方的骨唇、松弛膨出的椎间盘与后方退变增生的关节突、厚的黄韧带,从前后双方压迫神经根,产生神经根炎,或嵌压粘连使神经根变性,产生腰及下肢痛,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马尾神经瘫和LIDH。

椎体边缘增生可伴有韧带及关节囊钙化,后纵韧带钙化可造成椎管狭窄。相邻椎体间松弛不稳,腰椎活动时各韧带受到较大的错位牵拉和劳损,会出现纤维织炎样疼痛、无力以至不能支持。待腰椎增生相邻椎体面接触增大时,纤维环及韧带钙化或骨化后,腰椎间活动减少,疼痛则减轻。Leavitt(1972)报道40~49岁年龄组腰背痛最多,50~59岁则下降了1/3,60岁以下者下降2/3,其比率恰与骨唇年龄组的出现率相反,可能与上述原因有关。

椎间盘的退变再生过程中,随修复进入椎间盘的血管神经末梢也可以产生一些深部疼痛。由于退变物的刺激,可使腰部僵硬,休息后重,少活动后反觉减轻,但过劳后则更加重。

小关节软骨退变磨损、边缘增生、碎裂软骨脱落在关节腔内、关节突与椎板的冲撞,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剧并受限,因关节内游离体或增生的关节易产生交锁。早期可有根性刺激症状,后期因骨赘直接压迫出现多为S1次为L5神经根刺激症状。

七、检 查

1.腰部板直 各种方向活动均受限,但在早期椎间盘变薄韧带松弛时反可增大,有酸胀感及疼痛(不像其他腰痛以痛为主)或晚期增生明显时,则各方向活动均受限。

2.退变重者 可见脊柱侧弯,躯干偏歪。

3.压痛 多无明确的固定压痛点,诸小关节和韧带僵化,故叩击下腰部有舒适感。后期小关节损伤性关节炎时,棘旁有明显深在压痛、叩击痛、传导痛和肌紧张。

4.神经受压症状 仅少数病人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神经根嵌压症状。有马尾受压者,可有间歇跛行及不全瘫。小关节退变增生多压迫S1,故可有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X线平片: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椎间盘退变早期脊柱的过伸和过屈时侧位片,可见椎间隙前后不等宽,小关节密度增高或有半脱位。椎间盘退变晚期,软骨板变薄后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硬化、变锐及骨唇形成。有时骨唇较长,但极少在间隙平面连接融合,此与强直性脊椎炎骨唇连接形成竹节状不同。正常椎体间没有移位,如腰椎板上缘、横突上缘及上腰椎的下关节突尖部不在水平线上,说明有移位,表示椎间隙不稳定。也可在侧位片的过屈位见上位椎体前移,而过伸位则后移。正常屈曲时,各椎体成一直线,伸位时各椎体相继后移,但L5椎体因呈楔形,其移动相反,屈时稍向后移,伸位稍向前移。

小关节退变后有间隙狭窄、松动,渐渐在关节突处增生,形成尖形骨刺,后期呈肥大接近上位椎体横突,且其周边部有骨赘,并使椎间孔变小。斜位X线片可见关节面边缘不整。

八、诊 断

根据以上所述诊断多无困难。需鉴别的有风湿、类风湿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骶髂关节病变。常见的问题是一见X线片有骨质增生,尤其较重时,则症状体征都往增生联系。

某62岁农妇左腰腿痛半年,行走需手扶左腿,不能下蹲。来诊时让医生看X线片,发现骨质增生虽大,但没有直接压迫神经根,就不一定痛。详细询问病史,才知并非骨质增生应有的慢性过程,而是一次跌伤后引起。常规检查,见L4棘突左旁有肌紧张和压痛,不放射,左髂后上棘较健侧略隆起,伴压痛,且比棘旁的压痛重,4字试验弱阳性,再看X线片未见骶髂关节异常,乃应考虑骶髂关节向后半脱位。

让病人右侧卧位,左侧在上,助手握左踝上,嘱第3次由屈髋屈膝位迅猛拉伸,病人也做好准备,术者掌按左髂后上棘,在第3次拉伸时用力前推,如此拉伸推顶,病人感一次比一次好,第4次已不再痛,下床、行走、下蹲已完全不痛,而Ⅲ度骨唇无变化。

九、治 疗

脊柱退变增生是随年龄增长的正常生理过程,中老年都有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易受外伤、劳损、风寒湿侵袭,因而常有腰酸背痛,中老年也常有体验,但一见X线有骨刺,怕被“刺”伤而不敢活动,见有骨质疏松以为病重,故应解除顾虑,避免过劳,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逐步进行适合个人的活动、腰背肌锻炼、晒太阳、补钙,应为治疗预防的主要措施。

出现骨关节病诸症状时,宜用中西药内服外用、牵引、理疗、按摩。李纯志(2001)报道椎管造影使痛缓解而免于手术17例。

痛点局部封闭:棘突旁压痛点,L3横突骶棘肌外缘痛点,髂嵴后缘肌附着点,股骨大粗隆后上缘痛点,坐骨结节后上方痛点。如伴有与坐骨神经痛相似的症状,应认真检查分析。

常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低浓度加地塞米松。让病人侧卧,痛侧在上并屈曲,使痛区软组织拉紧,痛点变浅,便于触诊和封闭。触诊勿过重,以免出现假阳性,应两侧、上下、深浅对比。穿刺本身也痛,而病变痛则有酸胀,原来的疼痛加重并诱出原有的放射痛,并注入局麻药后痛即消失,4~7d1次,3次无效即应改选其他方法或重新考虑诊断。

小针刀疗法:在压痛点进针,至肌肉或韧带骨附着处遇疼痛点时,注入激素局麻药,贴骨附着处用针刀切开铲剥松解。

1.棘突旁压痛点松解 棘突痛点进针,贴棘突压痛点表面切开剥离附着在棘突的棘上韧带。移针至棘间压痛点,贴棘突上角或下角切剥附于其上的棘间韧带。退针至皮下,斜向进小关节背面压痛点及其内外两侧,贴骨面纵行切开剥离,将附着的横突棘肌、黄韧带等痛点松解。

2.横突旁区压痛点松解 在横突压痛点进针,至横突尖部痛点将之切剥,再沿腰肋韧带向上、向下进至横突尖部痛点行铲剥。退针至皮下,再斜向进至小关节后外侧压痛点,贴骨面划痕剥离,松解附于上关节突副突韧带等痛性软组织。如第12肋下缘痛,则退针至皮下,再斜向进至第12肋下缘,松解腰肋韧带附着的痛点,如髂嵴后部有压痛点则铲剥髂嵴后缘。

3.髂前股区痛点松解 髂前上棘、髂耻隆起、髂嵴前段痛点,贴骨面铲剥松解。

4.髂后腰骶部、小关节背部痛点松解 硬膜外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述疗法无效的重症病人。小关节综合征者,3d1次,6次为1个疗程,不宜久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