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离不良嗜好

远离不良嗜好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是“生活习惯病”,是因为任何疾病的起源都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不良嗜好累积而造成的。这充分说明了古人对吸烟是一种不良嗜好的认识。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八大致死主因中有6个与吸烟相关。男性吸烟者寿命比不吸烟者平均短13.2年,女性吸烟者寿命比不吸烟者平均短14.5年,吸烟导致死亡中33.5%是心血管死亡。平均每天吸烟10支,能使男性心血管死亡率增加18%,女性增加31%。

【引经据典】

“酒性大热,伤元气。”——《脾胃论·论饮酒过伤》

【读典感悟】

有人把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中风等“中老年病”称为“生活习惯病”。其实,不管把这些病症称做什么,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是毋庸置疑的。说是“生活习惯病”,是因为任何疾病的起源都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不良嗜好累积而造成的。并不是每一位中、老年人都会有疾病。相信不少人都会目睹或遭遇过这样的经历,某日因身体稍有不适去看医生,一量血压才知道有了“高血压”。更糟糕的情况是一看医生就被诊断为“癌症”。其实,不管是高血压、糖尿病或是癌症,一旦发病,药物就只能起到控制不再恶化的程度,要根治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生活习惯病带给人的痛苦。

生活习惯病的最大特征是,当它侵犯人体时,不声不响,完全没有任何征兆与感觉。而是慢性进行,重复恶化。就以最常见的高血压为例,若是经常暴饮暴食、嗜酒、缺乏运动、忙于工作而休息不足、熬夜等,这些糟糕透顶的生活习惯将会使原本家族病史就有高血压的年轻人,提早患有高血压。长期具有如此的生活习惯,会促使病情恶化且很快并发脑中风、心脏疾病或肾衰竭。

人们以往的预防观念“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生活习惯病的预防效果却并不理想,生活习惯病的病因,是由生活陋习反复作用、累积恶化的结果。即使在未有症状之前就提早发现诊断也是无法根治与恢复的,一旦确诊,完全治愈就很难。定期地进行全身的综合健诊,生活习惯、健康及病史调查、身体状况等等,对身体异常的早期发现,生活陋习的及早纠正,将疾病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方法。

【经典妙招】——戒烟

我国受封建礼教的束缚颇深,历来讲究和注重人的行为举止。吸烟者被认为有伤风化,难登大雅之堂。其自我享受别人既难以苟同,而其嘴衔火、鼻喷烟的神态更不被欣赏。康熙皇帝即认为吸烟属于不良嗜好,李调元《淡墨录》(卷六)载:“上南巡,驻跸德州,命侍卫传旨:朕平生不好酒,未能饮一斤,总是不用。最可恶的是用烟,诸臣在围场中看我竟日曾用烟否?每见诸臣私行在巡抚帐房偷吃,真可厌恶。且是耗气的东西,不但我不吃烟,太祖、太宗、世祖以来都不吃烟,所以我最恶吃烟的人。”事实上,对不吸烟者来说,扑面而来的烟雾大都会令人厌恶的。因为古人虽不知道被动吸烟的害处,但至少感到那不是好气味。明清学者袁枚在《小仓山房尺牍补遗》中感叹:“烟草是何味?女子足小有何佳处?……举世趋之若狂,……悲夫!”陈琮《烟草谱》中记载:“汪有堂氏一生不吃烟。人问其故,对曰:‘兰惠至香,有烟而兰惠不香,是夺其香也;屎溺最臭,有烟而屎溺不臭,是臭甚于屎溺也。奈何以清洁肠腑藏彼臭草?’凡食烟者,宾朋宴会,云雾塞空,不特俯仰唾涕,恶态毕具,往往余灰未尽,延烧物件。”这充分说明了古人对吸烟是一种不良嗜好的认识。尤其“往往余灰未尽,延烧物件”这句话,论证了现今的许多诸如森林着火、库房燃烧、气液体爆炸等现象往往与吸烟有关。

烟草烟雾中有超过4000种化学物质,包括40种致癌物。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八大致死主因中有6个与吸烟相关。男性吸烟者寿命比不吸烟者平均短13.2年,女性吸烟者寿命比不吸烟者平均短14.5年,吸烟导致死亡中33.5%是血管死亡。吸烟对心血管的影响,一般认为与一氧化碳、尼古丁及镉等有害物质有关。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释放,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吸烟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下降且有量效关系,暴露于烟中的自由基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平均每天吸烟10支,能使男性心血管死亡率增加18%,女性增加31%。吸烟可增加动脉瘤,特别是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吸烟可使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从而增加血小板反应性,诱发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增加血黏度。同时长期吸烟也会损伤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

【经典妙招】——限酒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后来也许人们发现了酒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因此成了人们的宠爱之物。酒文化也由此发展起来。

但是,酒作为一种深得民心的饮料,自古就有有益及有害两面性之说。中国古代的中医学认为,酒为水谷之气,味甘,性热,入心、肝二经。适量的饮酒有畅通血脉、活血行气、祛风散热、健脾胃等功效。今天的医学研究认为,酒对人体有害还是有益主要取决于饮酒量的多少。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正常人体血液中,平均酒精含量为0.003%,当人体达到0.7%左右时为致死限量,因此,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过量酗酒则有害健康。中医学认为,慢性酒精中毒者多里蕴湿热,嗜酒过度则酒食助湿生热,而酿成痰浊。痰浊可以上扰清窍,神志迷乱,烦躁不宁,谵妄。《脾胃论·论饮酒过伤》中认为:“酒性大热,伤元气。”湿热之邪上蒙清阳,则头晕、头昏重、失眠,甚至出现幻觉、错觉。

科学研究证明,少量饮酒对冠心病患者有益,但大量饮酒可损害心脏。有研究资料报道,少量饮酒可以提高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这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利;大量饮酒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率加快,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导致心绞痛的发生,甚至会诱发心肌梗死。

过量饮酒或酗酒对健康有害,而对酒精中毒、酒精依赖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戒酒。目前,国际上多采取行为疗法、替代疗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戒酒,有的国家则发布强行戒酒令,但收效均不大。西医对因饮酒所致的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50%的葡萄糖,而对于预防酒醉、治疗宿醉及酒后的保健药物仍然很缺乏。不过,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可通过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及脏腑偏盛偏衰,使体内阴阳平衡得到恢复,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解酒剂包括单味中药解酒(如人参、葛根、葛花)、传统方剂解酒(如五苓散、小柴胡汤、黄连解毒汤)等。《本草纲目》中对酒醉不醒者,生葛根汁饮二升,便愈。《千金方》云葛根:“……开胃下食,解酒毒”“消酒毒……藏器”,“……解酒,去烦热……开宝。”陈藏器《本草》中言:“嗜酒不已,毡中苍耳子七枚,烧灰投酒中饮之,即不嗜。”

【经典妙招】——寻找业余爱好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至绿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骸。”有一两项业余爱好对一个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都是有好处的。业余爱好,它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它可以帮助你减轻压力、性情释放、苦恼排解、能力表现、时间打发、扩大交友。尤其对于老年人,生活圈子缩小,生活孤单,更容易增加心灵上的痛苦。从心理角度讲,老年人容易产生三种消极情感:一是过分沉湎于往事,二是依恋、想念年轻人;三是害怕死亡。而业余爱好,就能够帮助老年人减少心理上的负担与担忧。对于那些具有强烈的爱好,其活动又都恰当适宜,并且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人们,成功地度过老年决非难事。如果你的兴趣既广泛又浓烈,而且你又能从中感到自己仍然精力旺盛,那么你就不必去考虑你已经活了多少年这种纯粹的统计学情况,更不必去考虑你那也许不很长久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