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包炎的6大表现症状

心包炎的6大表现症状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起病隐匿,常于急性心包炎后数月至数年发生心包缩窄。1.限制性心肌病 二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2.肝硬化缩窄性心包炎 可表现为腹腔积液、肝功能改变、低蛋白血症和下肢水肿,与肝硬化相似。3.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右心衰竭时需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此类患者在右心衰竭症状出现之前有呼吸系统病史,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无心包叩击音,辅助检查可帮助鉴别。

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是各种心包疾病的最终结果,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钙化的心包缠绕,在心脏舒张期不能充分扩张,以致产生一系列的循环障碍症状。患病年龄以20~30岁最多,10~20岁次之,男多于女,其比例为1.5∶1。

【病史】

1.病因 最常见病因为结核性心包炎,非特异性心包炎其次,少数为化脓性心包炎和创伤性心包炎。其他尚可见于尿毒症、肿瘤、放疗以及结缔组织病等。

2.如有下列情况应注意本病 ①急性心包炎后心影缩小,但静脉压不降低或反而升高。②放出相当数量心包液后,心脏压塞症状无好转或无明显好转。③“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纤颤者用洋地黄无效,或用药后心室率减慢,但“心力衰竭”症状无好转或反而加重。④腹腔积液和静脉压升高明显,但无明显心肺疾病。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常于急性心包炎后数月至数年发生心包缩窄。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腹部膨胀、乏力、肝区疼痛,常伴有疲乏、衰弱、食欲减退、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体征有肝大、颈静脉怒张、腹腔积液及下肢水肿。有Kussmauls征,即吸气时颈静脉更为扩张。心脏体征有心尖冲动不易触及,心浊音界正常或轻度增大,心音减低,心率增快。有的患者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以听到心包叩击音。晚期可出现心房纤颤、动脉压减低,脉压变小。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心影正常或轻度增大,心脏搏动减弱。半数患者中可见心脏边缘上有钙质沉着,以在左前斜位的左心室壁上最多见。

2.心电图检查 QRS波群示低电压,T波平坦或倒置,可出现双峰P波。有窦性心动过速,可发生心房纤颤。少数病例中可见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右心室肥厚图形。

3.超声心动图检查 除增厚的心包膜外,可见有矛盾的心室间隔活动,二尖瓣前叶舒张期坡度正常或增加,同步并呈平行活动的脏层与壁层心包膜被一很小的液性暗区所分开,右心室腔大小一般正常。

【鉴别诊断】

1.限制性心肌病 二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但限制性心肌病患者体检无心包叩击音,常可闻及室性或房性奔马律或第4心音以及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心腔常有扩大,无心包增厚、钙化,心电图较少见到低电压,有T波变化,有时可见病理性Q波,并可依据右心导管检查进行鉴别。

2.肝硬化缩窄性心包炎 可表现为腹腔积液、肝功能改变、低蛋白血症和下肢水肿,与肝硬化相似。但肝硬化有腹壁和食管静脉曲张而无上腔静脉压升高,无心包改变,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

3.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右心衰竭时需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此类患者在右心衰竭症状出现之前有呼吸系统病史,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无心包叩击音,辅助检查可帮助鉴别。

【治疗】

1.手术治疗 有效的治疗为早期心包切除术,以避免发生心肌萎缩、心源性恶病质及严重肝功能不全。术后约75%的患者可获得持久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改善。疑有结核病者,术前应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4周,并在术后继续用药1年。

2.防治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忌盐或低盐饮食。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的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饮食与维生素,增进食欲,必要时小量输血。

(2)症状轻微者可暂不手术,并定期随访观察。

(3)术后补液及输血均勿过量、过快,以防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