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治疗的概述

认知治疗的概述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治疗是随着20世纪60—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些具体的认知治疗尽管在治疗程序、治疗原理及治疗重点上有所差别,但是治疗形式、原则具有一致性。认知治疗要解决的是错误的认知,而不是改变患者的人格。

认知治疗是随着20世纪60—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所谓“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个对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和看法,如对环境的认识、对事件的见解,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等。个体认知的产生总是离不开自身的情感、意志、动机、行为;同时它又反过来强有力地影响着个体的情绪、行为等。

(一)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

认知治疗认为:人总是以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来感受、理解、评价和预测周围事物和自身,同时作出相对固定的行为反应方式。如果个人的认知评价中存在错误和歪曲的成分,就可能产生各种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或加重心身症状。因此,帮助患者改变认知不合理成分,调整其错误、歪曲的思维、想象、信念,摆脱消极观念,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以消除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反应,是认知治疗的着眼点。

如果说行为矫正治疗是根据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直接对个体的外部行为进行改造,不涉及个体的内部思想过程;那么认知治疗在针对行为、情绪的外在表现的同时,着重分析患者的认知,找出错误的思维方式、歪曲的认知,并加以纠正,以达到治疗目的。

(二)认知治疗的种类

认知治疗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贝克(Beck)的认知疗法,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梅肯鲍姆(Meichenbaun)的自我指导训练,戈德弗雷特(Goldfried)的应对技能训练,考特拉(Cautela)的隐匿示范,德苏内拉(Dzurilla)的问题解决技能等。这些具体的认知治疗尽管在治疗程序、治疗原理及治疗重点上有所差别,但是治疗形式、原则具有一致性。

(三)认知治疗的原则

1.目标 认知治疗家认为错误的认知导致情绪困扰和行为适应不良,认知治疗的根本目标就是发现错误的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并加以纠正。认知治疗要解决的是错误的认知,而不是改变患者的人格。

2.途径 在认知治疗家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评估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运用外部积极有益的事例,调动患者潜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消除不良认知。

3.治疗者-患者之间的关系 认知治疗认为,治疗者和患者必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达成密切合作协议。在治疗目的、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以及治疗时间等方面都要共同制订计划,提倡医患关系的共同合作模型。

4.客观化 在实施治疗时,关键是让患者对自己和外部世界采取一种较为客观的态度(贝克,1976)。要设法使患者学会客观化地看问题。

(四)认知治疗的适应证

认知疗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及人格障碍偏头痛、性功能障碍、酒瘾、某些特殊场合(如考试)的紧张状态等,同时认知治疗也已被临床证实对那些趋于稳定,但有明显抑郁症状的慢性患者,尤其是慢性疼痛持续存在的患者是有效的。拉什(Rush,1984)研究表明,认知治疗对控制癌症疼痛、焦虑、饮食障碍及抑郁有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