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

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拿的治疗原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推拿在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的特点,制订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则。根据整体观念的原则,在推拿临床中,分析局部症状时,要注意机体整体对局部的影响;在处理局部症状时,要重视机体整体调整。因此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所以扶正祛邪也是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

推拿的治疗原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推拿在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的特点,制订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则。与中医的治疗原则相同,但又有自身特点。

1.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根据整体观念的原则,在推拿临床中,分析局部症状时,要注意机体整体对局部的影响;在处理局部症状时,要重视机体整体调整。辨证论治在推拿临床表现为辨证施术,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疗法则,根据治疗法则选择穴位和部位及手法的操作,进行具体的操作治疗。辨证施术的原则表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种疾病采用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这是因其具体的病机不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选用的推拿手法及穴位、部位就因之而异。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推拿手法治疗,这是因为它们的主要病机相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可以选用相同的穴位、部位及推拿手法。

2.治病求本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推拿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并正确辨别疾病的本质、主要矛盾,针对其最根本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现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并不都是反映疾病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病之所在,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标本主次之分,因而在治疗上就应有先后缓急之分。一般情况下,治本是根本原则。治标只是在应急情况下,或是为治本创造必要条件的权宜之计,而治本是治病的根本之图。

3 扶正祛邪 疾病的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因此治疗疾病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一般讲,具有兴奋生理功能、作用时间长、手法轻柔的轻刺激,可起补的作用;具有抑制生理功能、作用时间短的重刺激、可起泻的作用。

在临床中,要认真观察、分析正邪双方相互消长盛衰的情况,根据正邪在矛盾斗争中所占的地位,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先后,或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为主,或是扶正祛邪并重,或是先扶正后祛邪,或是先祛邪后扶正。并要注意扶正祛邪用时,采取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的原则。

4.调整阴阳 《景岳全书》曰:“医道虽繁,可一言蔽之,曰阴阳而已”。疾病的发生发展,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所以调整阴阳,是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

阴阳偏盛,即阴或阳邪的过盛或有余。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治疗时应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阴阳偏衰,即正气中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虚不能制阴,多表现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虚而致阳亢者,应滋阴以制阳;阳虚而致阴寒者,应温阳以治阴;若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

由于阴阳是相互依存的,故在治疗阴阳偏衰的病证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也就是在补阴时应佐以温阳;温阳时,配以滋阴;从而师“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疾病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因此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所以扶正祛邪也是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正盛衰决定病变的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扶正即用补法,具有温热等性质的手法为补,用于虚证;祛邪即用泻法,具有寒凉等性质的手法为泻,用于实证。一般讲,具有兴奋生理功能,作用时间、手法轻柔的轻刺激,具有补的作用;具有抑制生理功能、作用时间短的重刺激具有泻的作用。

扶正与祛邪,虽然是相反的两种治疗方法,但他们也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抗御和和祛除病邪;祛除了病邪的侵犯、干扰和对正气的损伤,而有利于保存正气和正气的恢复。

5.防治未病 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中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按摩就是依据中医理论原则,结合具体情况而分别运用不同手法,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

治未病的原则是按摩推拿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早在《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论述。《五十二病方》中载药巾按摩法,即先秦时期运用的养生保健和性保健方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膏摩、导引、吐纳、针灸一并列入养生保健方法;葛洪《抱扑子》提出固齿聪耳法;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有熨目、搔目等养生保健按摩法;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中所载自我推拿内容,多是关于养生保健的,说明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孙思邈注重日常保健,“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思危,预防诸病也。”“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风寒。”将膏摩列为小儿保健按摩方法。现代临床多运用五官保健、五脏保健和肢体保健等自我保健推拿以预防疾病。

6.三因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的体质、年龄等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区别对待,酌情施术。

《万寿仙书》中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