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棘状突起征

棘状突起征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棘状突起征为肺癌的重要征象,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均可见,以周围型肺癌的出现率最高,其次可见于良性结节,如结核、炎性假瘤及其他机化性的炎症等。棘状突起征在CT上表现为肿瘤边缘凸凹不平,呈花瓣状突出,当分叶突出部位与扫描层部分相切时,可见肿瘤边缘向肺野突出的尖角状棘样突起,一个或数个,如小三角形,近端宽、远端窄。王云华等认为CT上瘤肺交界面的恶性征象主要包括棘突征与毛刺征。

【英文】 The spiculated sign;the spinous protuberant sign

【又名】 棘突征。

【表现】 在CT片上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的边缘有一个或多个尖角状棘样突起,使病灶边缘不规则,称为棘突征;若棘状突起密集排列,形成锯齿状者,称为锯齿征(the serrated sign);若棘状突起较长,且其粗细、长短不一时,状如蟹足,称为伪足征(the pseudopodium sign)。锯齿征与伪足征实为棘突征的不同表现而已。

【解释】 恶性肿瘤细胞产生肿瘤血管形成因子,诱发肿瘤新生血管。通常生长活跃的恶性肿瘤有丰富的血管,且纡曲粗大。一般认为肿瘤的分叶棘突是由于肿瘤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上瘤体各部位所受阻力不一且各部位血供不同,导致生长速度不均所形成的。

【讨论】 棘状突起征指介于分叶与毛刺之间的一种较粗大而钝的结构,有时也称为一种特殊的分叶,靶扫描能够很好地显示肿块边缘及棘状突起,而3D也能较好地显示这种“槌状”结构,近端宽、远端窄,呈三角形软组织突起。棘状突起征为肺癌的重要征象,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均可见,以周围型肺癌的出现率最高,其次可见于良性结节,如结核、炎性假瘤及其他机化性的炎症等。

主要病理基础是恶性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肺癌的血供多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少数来自于肺动脉及其他侧支血管。在肿瘤的周边部的血管较丰富且密度大、数量多,癌细胞增殖活跃,因此癌瘤周围的分叶棘突处是肿瘤生长的前端部位。由于肿瘤内各部分血供不同,故部分组织生长迅速。在邻近支气管、肺动脉周围的结缔组织内浸润或沿淋巴管蔓延,使邻近肺组织瘤巢或肿瘤浸润,使结缔组织水肿、纤维化、增厚等形成棘样突起;其次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受到空间位置各部位的阻力,如小叶间隔等结缔组织的阻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良性病变中,也可出现棘样突起征,其病理基础是由于干酪样物、炎性分泌物侵入小叶间隔,导致局部支气管、血管呈急性或呈亚急性炎症反应而成。

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灶直径<3cm,在X线平片上只能平面显示结节的大致形态,由于摄片的种种限制,对于瘤内密度变化及灶周征象不能全面显示。X线平片检查只能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棘状突起征在CT上表现为肿瘤边缘凸凹不平,呈花瓣状突出,当分叶突出部位与扫描层部分相切时,可见肿瘤边缘向肺野突出的尖角状棘样突起,一个或数个,如小三角形,近端宽、远端窄。在肺窗上,此征象显示边缘模糊;在纵隔窗上观察其边界轮廓清楚。崔海龙等报道,棘状突起征在周围型肺癌中出现率约66%,在良性结节中出现率约20%,良恶性比约1∶3.3。其认为该征象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Trigux也认为肿瘤边缘的分叶棘样突起为肺癌的可靠征象。田芳等认为结节边缘的棘突征为肿瘤边缘突向肺野的尖角状突起,用纵隔窗观察。当数目较多,呈锯齿状排列,并在肺窗上延续为细毛刺时,则可认为是肺癌特征,数目较少时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王云华等认为CT上瘤肺交界面的恶性征象主要包括棘突征与毛刺征。张燕群等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60例(肺癌42例、良性结节18例)的CT像,发现9例结节边缘有锯齿征,病理证实均为肺癌,此征与癌灶边缘不等速浸润生长有关。CT-病理对照结果显示锯齿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很重要的一个CT征象。

近年来出现的螺旋CT加快了扫描速度,患者在一次憋气时间内(20~32s)即可完成全胸部扫描,理论上层面间无间隔,避免了呼吸不均造成的微细病变丢失,加上薄层扫描技术,更利于肺内小结节病灶的检出。螺旋CT还可通过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如三维重建(特别是MIP、SSD、VR重建)不仅能清晰显示病灶结构,而且可直观完整地显示棘样突起征象,MPR重建可多平面地显示肿瘤边缘的征象表现,对于棘样突起更为全面地显示,可避免由于CT平扫造成的位置、切面的影响。

图2-3-17 胸部CT平扫示“棘状突起征”

A.男性,53岁,腺癌患者,薄层CT示气管分叉水平右肺上叶有22mm大小的结节灶,可见棘状突起边缘;B.女性,78岁,HRCT示右肺尖一肿块,边缘向外突起,呈蟹足状

(王维青 龙从杰)

参 考 文 献

[1]Trigux JP,Gevenois PA,Goncettel,et al.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Eur Respir J,1996,9(1):11-16

[2]崔海龙,王国彬,禇盘兴,等.CT棘突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2,3(3):190-192

[3]田 芳,周燕发.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放射学实践,1999,14(1):57-59

[4]王云华,李代强.周围型肺癌P16蛋白表达及与CT表现的关系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9(12):799-802

[5]张燕群,黄敏华,王克勤,等.60例3厘米以下肺内球形病灶瘤-肺界面CT-病理对比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1994,13(4):212-215

[6]陈 广,马大庆,李铁一.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小肺癌的基本征象检出.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2):109-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