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激相关障碍病人健康教育

应激相关障碍病人健康教育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引起这类反应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不愉快的处境;二是患病个体的易感性;三是文化传统、教育水平及生活信仰。主要病症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服药前应向病人说明用药的意义和作用,取得病人的合作。

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引起这类反应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不愉快的处境;二是患病个体的易感性;三是文化传统、教育水平及生活信仰。应激性生活事件常引起情绪反应或某些精神异常,但严重程度未达到抑郁症或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主要病症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疾病特点】

1.急性应激障碍 以严重的精神创伤为直接原因,病人在遭受刺激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症状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可表现意识障碍为主、精神运动抑制为主或精神运动兴奋为主等症状单独或混合出现,在不同病人的表现上有很大差异。

2.创伤后应激障碍 以严重的精神创伤为直接原因,是对创伤体验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是在创伤后经过一段无明显症状的间歇期后才发病,间歇期为数日、数月甚至半年以上,症状一旦出现则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核心症状为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3.适应障碍 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和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应激相关障碍。通常在应激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健康教育要点】

1.住院健康教育

(1)饮食及生活指导:对伴有躯体化症状的病人,在饮食上应用暗示性语言引导缓慢进食,或分散注意力,避免其全神贯注自己的进食障碍而妨碍进食。同时应在少量进食后,用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事实,鼓励其进食。帮助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指导病人使用促进睡眠的方法。

(2)精神症状护理指导:对有自伤的病人,以真诚、友善态度关怀、体谅、尊重病人,当病人的认识与情绪获得满足后,其自伤意念随之减轻或消失。对有妄想的病人,指导进行自我控制、自我中断和自我对抗,以减轻症状。

(3)心理指导: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不断与病人进行目光接触,对病人的症状表现进行耐心的解释,讲明应激事件在一生中是难以避免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发挥个体的缓冲作用,积极地应对应激事件。指导病人学习应付压力的有效策略和减轻焦虑的方法,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摆脱困境。告知病人及其家属,要学会利用社会支持资源解决应激问题,缓解应激反应,使心理功能尽快恢复到病前状态。

(4)用药指导:急性期对那些表现激越性兴奋的病人,采用适当的精神药物,可使症状得到较快缓解,便于进行心理治疗。服药前应向病人说明用药的意义和作用,取得病人的合作。

2.出院健康教育

(1)康复指导:说明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康复过程,消除家属对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的过分担心,在心理上给病人以积极的支持,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困境,既关心和尊重病人,又不要过分迁就或强制病人。在生活上协助病人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帮助恢复自制力、定向力和社会功能,促进早日康复。

(2)复诊指导:告知病人和家属,应激相关障碍的康复除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出院后应接续进行心理治疗,定期复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