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休克的护理

休克的护理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压逐渐下降,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证据。有时血压虽然仍低,但脉搏清楚,手足温暖,往往表示休克趋于好转。休克时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表明病情较重;皮肤色泽逐渐转为红润、出汗停止、肢体转暖,说明血流灌注良好。对消化道出血致低血压休克患者应先纠正休克后进行根本止血。

休克的抢救和护理必须争分夺秒,以快速补充有效血容量、改善脏器功能为原则。

1.病情观察

(1)观察意识:15~30min1次。休克患者的意识状态可出现表情淡漠、烦躁、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有时在较短时间内患者的意识状态表现不同,护士除按时巡视,观察患者外,准确判断和描述患者的意识状态对抢救患者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者由兴奋转为抑制,表明脑缺氧加重,病情恶化,患者可出现谵妄、昏迷。治疗后患者从烦躁转为平静,从淡漠、迟钝转为对答自如,提示脑循环改善。

(2)监测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10~15min1次。血压逐渐下降,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证据。血压回升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表明休克有好转,待血压稳定后方可延长测血压时间。脉搏细速常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有时血压虽然仍低,但脉搏清楚,手足温暖,往往表示休克趋于好转。测量呼吸30~60min1次,注意在严重酸中毒时可出现深大呼吸。测量体温1~2h1次,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大于40℃)或低温(小于36℃)。高热时,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结合,头部戴冰帽,降温后30min复测体温,注意有无大汗或虚脱,大汗后及时更换衣被;低温时根据四肢末梢温度可加盖棉被。

(3)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观察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15~30min1次。休克时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表明病情较重;皮肤色泽逐渐转为红润、出汗停止、肢体转暖,说明血流灌注良好。如胸前、腹壁出现出血点,提示可能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四肢冰凉用热水袋保暖,热水袋水温60~70℃,小儿、老年人、昏迷、感觉迟钝者温度不超过50℃,水量为1/2~2/3,倒提不漏水后用薄布套装好。

(4)准确记录尿量:尿量每小时少于25ml、比重>1.020,表明肾血管收缩仍存在或血容量仍不足;血压正常,但尿量仍少、比重降低,则可能已发生急性肾衰竭。建议留置尿管以便准确记录尿量,尿管每日早晚用碘伏各消毒1次,患者休克纠正,尿量稳定>30ml/h,意识清楚后可拔除,留置时间>7d更换尿管。

(5)呕吐、排泄物:对消化道出血、大量失液患者应观察其每次呕吐物及肠道排泄物的颜色、量、性状、次数及伴随症状。

(6)菌痢伴感染性休克者应注意观察其意识状态、发绀及四肢末梢循环的改善情况。有胃肠痉挛者腹部置热水袋以缓解疼痛,必要时按医嘱予镇痛药,以缓解患者痛苦。

2.保证快速安全扩容治疗 低血压休克期的抢救,强调首先快速扩容,最初1h的措施是否得力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要“一早、二快、三适量”。

(1)休克患者需迅速建立两条或以上静脉通路,一路选肘部大静脉,使用留置针头,供快速输液、输血,另一路选表浅静脉,均匀而缓慢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或其他需要控制滴数的药物。有条件时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至上腔静脉,既可做快速输液,也可监测中心静脉压。

(2)输液速度开始时宜快,必要时静脉注射以达到0.5~1h使血压回升,2h内完成扩容,24h达到血压稳定,一般来说,第1小时成年人为1000ml,儿童为10~20ml/kg。在以后的12h内,可输入液体2000ml左右。血压与输液快速程度呈正相关。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要加温(温度以35℃为宜),否则易加重休克及引起输液反应。另外快速输液时应严密监测,防止气体栓塞、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发生。

(3)用药要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临床上补液常用平衡盐、高渗盐、右旋糖酐-40等。大量补充生理盐水可造成稀释性酸中毒,而低分子右旋糖酐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如寒战、发热、胸闷等症状。出血后难治性低血压休克应用高渗氯化钠不但效果良好,而且不增加颅内压,对心脏功能无不良反应,但在静脉注入时应警惕因血钠、血氯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引起的神经症状。

(4)升压药从最低浓度、慢速开始,测血压5~10min1次,血压平稳后30~60min1次。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时严防液体外渗,以免引起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即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或用复方地卡因外敷。

3.保证营养供给 一般休克患者可给予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菌痢、霍乱等所致休克,予低脂饮食,待粪便正常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对上消化道出血休克者,急性出血期严禁饮水进食,止血后24~48h可予温凉流质饮食,限钠盐和蛋白质,防止发生水、钠潴留,加重腹水,诱发肝昏迷。昏迷患者鼻饲或TPN。

4.保证氧合 面罩或鼻导管高流量(6~8L/min)吸氧,必要时采取气管插管和呼气末正压通气。

5.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因消化道出血呕血者的血液吸入气管,呕血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血块,以免窒息。

6.保持环境安静,卧位舒适 患者住单间病房或监护病房,保持安静。采取平卧或中凹卧位,伴烦躁者加床栏,休克未纠正时避免搬动。

7.保证合理安全用药

(1)对消化道出血致低血压休克患者应先纠正休克后进行根本止血。常用止血药有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奥曲肽、酚磺乙胺、凝血酶粉等。使用垂体后叶素时一般按0.1U/min的用量持续滴注,速度过快可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故心脏病高血压孕妇患者禁用。去甲肾上腺素一般为口服或胃内灌注,但1d总量不超过24mg,如长期应用可导致胃黏膜缺血。止血药的应用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在呕血量大、一般药物无效时,需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

(2)合并脑水肿者可用脱水药,一般为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在30~40min输入,选用较大血管输注,勿外渗。应用呋塞米等强利尿药时,由于大量利尿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准确记录出入量并警惕低钾、低镁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

(刘春梓 辛绍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