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笔者的理解

笔者的理解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筋出槽与错骨缝一样,都是传统中医骨伤科原创、特有的诊断病名,不但在临床上有确切疗效,同时也得到现代医学知识的支持。

1.筋出槽与错骨缝一样,都是传统中医骨伤科原创、特有的诊断病名,不但在临床上有确切疗效,同时也得到现代医学知识的支持。

2.与错骨缝相比,对筋出槽的认识、应用和研究远远滞后,应该奋起直追,继承、提高和宏扬。

3.筋出槽,主要是强调损伤时肌束、肌腱、周围神经等软组织发生了解剖位置的改变,出现疼痛不适、局部形态异常和影响活动功能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4.筋出槽与错骨缝关系密切,筋的移位可导致骨缝错开(如“大抵脊筋离出位,至于骨缝裂开崩);而骨缝错开又会引起筋的移位(如“背骨突出外,伛偻似虾弓,骨缝必开错,脊筋定起陇”)。为此,筋出槽与错骨缝既可单独发生,又可同时发生。治疗同时发生时,尽管有先治筋再整骨之法(如“推筋捺骨归原位”),以及先整骨再治筋之法(如“轻轻搦骨归原处,骨若还原筋已痊”),但一般都是按“先治筋再整骨”的原则治疗。

5.筋出槽属“伤筋”(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范畴,其中筋强、筋柔、筋正、筋断、筋粗、筋寒、筋热属解剖位置没有改变的“伤筋”;筋走、筋翻、弛纵、翻转属在有槽处的筋有解剖位置改变的“伤筋”(即筋出槽的一种);而筋歪、卷挛、离合则是在没有槽处的筋有解剖位置改变的“伤筋”(即筋出槽的另一种)。

6.临床上有不少关节与软组织损伤后,除疼痛外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局部出血、渗出、肿胀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关节和(或)软组织失去正常解剖位置更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按筋出槽或错骨缝手法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声响和筋骨的移动感,症状大都立即得到改善而肿胀并未改变,尽管对响声有不同阐释,但这种情况不得不让我们支持是出槽的筋或错缝的关节回复原位的指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