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后发热(例)

产后发热(例)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后一旬,发热7天,口渴引饮,大汗出,烦躁不安,形体消瘦,面色晦滞,目炯有神,大便数日未下,小便黄赤。产后4天,发热,口渴,少腹疼痛拒按,恶露不下。此为产后血虚,阳浮于外。水肿以下肢为甚,检查尿蛋白质,入院待产。产后次日即高热恶寒,头痛无汗。至4日病情加重,突发寒战、高热、呕恶等症。产后7天发热,体温39.5℃,经用药数天无效而邀余诊治。病史:产后2日,因感风寒而发寒热往来,周身困痛。

案例一

陈某某,女。1971年9月25日初诊。

产后一旬,发热(体温39℃)7天,口渴引饮,大汗出,烦躁不安,形体消瘦,面色晦滞,目炯有神,大便数日未下,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有力。证属阳明气分热盛,阴津耗伤。治当清热生津。

【处方】 生石膏30克 知母15克 山药24克 麦冬9克 玄参30克 粳米1撮 2剂。

二诊:症多好转,体温38℃,惟口仍渴,大便未下。虽增液清热,而其结不解。拟加生地黄30克,玄明粉15克。继服1剂。

三诊:下燥屎数枚,病减大半。去玄明粉,加西洋参。连进2剂,热退身凉,渴止便调,告愈。

案例二

窦某某,女。1977年4月3日初诊。

产后4天,发热(体温39.5℃),口渴,少腹疼痛拒按,恶露不下。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证属败血瘀滞,阳明气分热盛。治宜活血化瘀,清热养阴。

【处方】 生石膏30克 山药24克 葛根30克 天花粉30克 玄参30克 当归15克 川芎15克 红花6克 桃仁9克 甘草10克 2剂。

服2剂,症去七八。守方再进2剂,热退渴止,恶露畅下,六脉和缓,告愈。

按:张锡纯云:“从来产后之证,最忌寒凉。而果系产后温病,心中烦热,舌苔黄厚,脉象洪实,寒凉亦在所不忌……愚治产后温证之轻者,其热虽入阳明之府,而脉象不甚洪实,恒重用玄参一两或至二两,辄能应手奏效。若系剧者,必用白虎加人参汤方能退热。然用时须以生山药代粳米,玄参代知母,方为稳妥……盖以石膏,玄参,本经皆明言其治产乳……”(《医学衷中参西录》)此二例,均为产后温热。症见阳明气分热盛,故用生石膏、山药、玄参,清热生津。兼症不同,加药亦异。例一胃肠结热为甚,症见津枯肠燥,大便难下,故加知母、麦冬、生地黄、玄明粉,增水行舟,以救欲绝之阴。但当大便已下,大热已去,玄明粉必减之。继用西洋参大补元气,使深陷之热邪,徐徐上升外散,消解无余。例二为败血瘀滞于胞宫,热邪郁遏于阳明气分,故加葛根、天花粉,清解阳明,桃仁、归芎,活血化瘀。瘀祛热清,诸症愈矣。是以治产后不能远虑,然有是证又当用是药者,不可囿于产后虚焉!

案例三

王某某,女,26岁。1974年4月16日初诊。

产后3天,高热,体温40℃,微恶寒,无汗,不思饮食。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重按无力,口不渴,二便自调。某医用解表清热药,汗出辄复热。此为产后血虚,阳浮于外。治宜补气养血,收敛浮阳。方用当归补血汤加味。

【处方】 黄芪30克 当归10克 川芎8克白术10克 茯苓12克 炮干姜6克 白薇20克甘草6克 红糖30克(冲服) 童便1杯 3剂。

4月19日二诊:身热下降,体温37.5℃,出汗较多,脉转和缓。此乃表虚不固,治宜固表止汗。

【处方】 黄芪30克 当归10克 白术10克防风6克 甘草6克 煅龙骨、牡蛎各30克 小麦30克 大枣5枚 3剂。

4月22日三诊:脉静身和,汗止热退,食欲渐增,停药告愈。

按:此例为新产亡血,导致阴虚不能敛阳,阳浮于外而发热。薛立斋说:“新产妇人,阴血暴亡,阳无所附而外热。”前医误用解表发汗之剂,更伤阴血,使阴愈虚而阳愈越,故热更甚。但患者口不渴,二便自调,知非实热也,治宜大补气血,收敛浮阳为最。李东垣曰:“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他病,以末治之。”故方中当归、黄芪,大补气血;白术、茯苓,培土健脾;川芎、炮干姜、红糖,温经活血;白薇以退血中之虚热;童便以收浮越之阳气;甘草调和诸药。使气血复,浮阳敛,则热自除矣。二诊身有大汗,此热退而表虚不固,故方中用玉屏风散加龙牡、小麦,以固表,健脾,养心,敛汗,而诸症告愈。

案例四

谢某某,女,26岁。1978年7月15初诊。

病史:患者产前先兆子痫。头晕头痛,血压180/130mmHg。水肿以下肢为甚,检查尿蛋白质,入院待产。产后次日即高热恶寒,头痛无汗。服西药消炎、解热镇痛药后,略为缓解。至4日病情加重,突发寒战、高热、呕恶等症。经用抗生素类药2天,无效。病情危重,邀余诊治。

诊见:除上症外,体温41.5℃,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大渴引饮,烦躁不寐,谵语,时发搐搦,白痞密布,尤以颈项及胸腹为甚,色如枯骨。少腹胀痛拒按,恶露量少,其色晦黯,气味秽臭。小便黄赤,大便腥臭而干。舌苔黄燥,脉弦数。综上诸症,此为湿温化燥,气营两燔之证。治宜气营两清,佐以开窍息风。方用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处方】 生石膏500克(先下) 知母15克犀角10克(另燉) 黄连10克 牡丹皮15克 生地黄30克 玄参40克 麦冬20克 钩藤30克(后下) 金银花50克 赤芍12克 大黄10克 菖蒲10克 甘草15克 鲜地龙5条 鲜荷叶2张

【用法】 1剂。水煎2次兑匀徐服,嘱其夜半子时服完。

另取生石膏500克,甘草15克备用。

7月17日二诊:热退、神安,诸症若失。遂改用益气养阴,佐以活血化瘀之品,以善其后。

按:本例素体脾虚肝旺,临盆时适逢暑夏酷热湿盛之时,加之产后气血受挫,正气不足,复感暑湿之邪,郁遏于肌肤,蕴结于阳明,化燥伤阴,迫及营分,湿热交炽,导致气营两燔,故见诸症。治疗采用气营两清之法,佐以开窍息风之品。药证相合,速获捷效。

古人有“产后宜温”“湿温忌润”之说,本例虽为产后,但热已化火伤津,湿已化燥入营,此时必用大剂清营泄热、生津救液之品而弗能效矣。若不详辨其证,而拘泥于“产后宜温”“湿温忌润”之禁锢,必致水涸火焚之恶果。余霖《疫病篇》云:“若产后禁用凉剂,则误人性命。”因此,余才放胆应用清凉滋阴之法。本例一昼夜用生石膏达千余克,不但无害于人体,反为救命之圣品耳。

案例五

杨某某,女,38岁。于1976年5月初诊。

产后7天发热,体温39.5℃,经用药数天无效而邀余诊治。病人发热,午后较重,恶露不下。舌苔薄稍白,脉浮数,重取脉滞弦涩。证属新产血虚,感受风寒,营卫不和,瘀血阻遏。治宜扶正逐瘀,活血祛风。

【方药】 黑荆芥10克 黑柴胡15克 黑山楂20克 潞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炮姜炭3克 大枣5枚

【用法】 3剂。水煎服。

复诊:服药后热退,体温正常,恶露行。气短心悸,四肢倦怠,六脉和缓无力。邪去正尚未复,治以补气养血,宁心安神。改服人参养荣汤调治,连服4剂而愈。

按:产后发热症,与一般发热治疗不同,产后用药且忌寒凉,以温散化瘀为其大法。本例为正虚感寒,治疗采用扶正化瘀汤加黑荆芥宣散风邪;黑柴胡和解清热;焦山楂化瘀消滞。由于药证相合,3剂热退。邪祛正虚改用补益气血之人参养荣汤,调理数剂痊愈。

案例六

李某某,女,32岁。1959年9月15日初诊。

主诉:发热5日。

病史:产后2日,因感风寒而发寒热往来,周身困痛。后住某医院,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金霉素等5日,体温仍波动在37.8~40.1℃。无奈出院并邀余诊治。

现症:患者面色虚浮萎黄,呈急重病容。寒热往来(体温39℃),微有汗出,周身关节酸楚疼痛,恶露已下,但量减少。少腹痛,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口苦咽干,但不欲饮水。舌质黯、苔薄白,脉弦细数无力。

辨证:新产血虚,瘀血内阻,复感风寒,邪热瘀结,营卫不和,而致发热。

【治则】 养血祛风寒,活瘀调营卫。

【方药】 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

【处方】 醋柴胡12克 酒黄芩9克 姜半夏6克 潞党参12克 酒当归9克 酒白芍9克 黑姜6克 黑荆芥9克 红花6克 焦山楂15克

【用法】 2剂。水煎服。

9月17日二诊:上方服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减,恶寒发热均轻,体温38℃。面赤,汗出,微喘,脉虚大无力。仍宗原方加黄芪20克,熟附片9克。续2剂。水煎服。

9月19日三诊:服上方喘、汗已消,发热明显好转,体温降至37.5℃。精神转佳,饮食增加,但仍感身痛乏力,微汗出。舌苔薄,脉虚缓无力。宜益气养血为法。

【处方】 当归15克 酒白芍9克 川芎6克醋柴胡9克 党参12克 秦艽9克 鸡血藤30克 黄芪12克 桂枝尖6克 甘草6克 生姜6克大枣5枚

2剂服后诸症尽除。

按:产后发热一证,原因甚多。症状各异,治法有别。但应充分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治疗总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选方用药必须照顾气血。虽云发热,仍需慎用苦寒药,以免血被寒凝,使证情加重。本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口苦咽干,脉弦细为少阳病。故仿小柴胡汤之意,以和解表里阴阳,使内而气血,外而营卫,升降开阖,和调畅达,其热自退。诸药熟用,使热退而不凉血,对经期产后阴道出血用之犹当。生化汤以治血祛瘀生新;加黑荆芥善疗产后风疾,发散而不伤正;芍药敛阴血以防疏散太过;丹参安神散结;黑楂和瘀开胃进食。尤妙在黑姜一味,辛苦大热,配补气养血药取其“阳生阴长”,又能引血药入气分而生血,故血虚发热,产后大热者宜之。

二诊时,病人喘、汗并见,乃阴血虚甚,浮阳外越之象,故加黄芪、附子,益气敛阳,以防阴竭阳脱。三诊时,病人身痛乏力,乃血虚汗出,阴津不能濡润筋脉所致。故益气养血合桂枝汤调和营卫而收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