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胸(例)

结胸(例)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如清热开窍之药,殆已遍用,然神昏不苏,时延月余,神志稍清,于清醒时,常言胸下疼痛,某医据大便多日未解,处以硝黄,胸下更感硬痛。治用大陷胸汤攻下结热,缘于昏迷2个月,全赖输液维持生命,中气虚馁,不宜峻下,权衡其治,投以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之。服药后时许,患者突然出现战栗,即而全身大汗。故出现战汗,应严密观察,以防病情之变。

案例一

赵某某,女,50岁,1971年12月3日初诊。

病史:1971年9月上旬感受风寒,服药不愈,反致神昏,急住某医院,疑为“乙脑”。诸如清热开窍之药,殆已遍用,然神昏不苏,时延月余,神志稍清,于清醒时,常言胸下疼痛,某医据大便多日未解,处以硝黄,胸下更感硬痛。

12月3日邀余会诊。症见神志昏迷,表情痛苦,时时皱眉,胸腹拒按。舌苔白微黄,厚腻,脉象寸浮关沉,此乃热实结胸。治用大陷胸汤攻下结热,缘于昏迷2个月,全赖输液维持生命,中气虚馁,不宜峻下,权衡其治,投以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之。

【处方】 柴胡9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 生大黄9克(后下) 炒枳实9克 白芍18克 全瓜蒌30克 黄连9克

【用法】 水煎,分2次鼻饲。

服一剂,大便下白黏液颇多,胸腹疼痛大减,神志清醒,原方加芒硝9克,续服3剂,便下白黏液益多,最后泻下一白黏团,大如鸡卵,坚硬异常,胸腹疼痛顿失。里邪即解,下药随停,易甘寒养阴,调理善后,渐臻康复。

按:结胸证,有热实结胸和寒实结胸两类。前者多因表证误下,邪热内陷,或邪热自行传里,致水热互结,呈现从心下至少腹石硬而痛不可近的大结胸证;若痰热相并,正在心下未及胸胁按之痛未至石硬,此乃小结胸也。后者多因胸胁、心下部位素有寒饮相结而成,症见胸胁或心下硬满而痛,大便不通等症,但无口渴、心烦,苔燥等热象。《伤寒论》132条云:“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本例初起感受外邪,缘于误治,邪热内陷,叠用清热开窍,一误再误,致神昏不苏,更医见数日不大便随投硝黄,然非阳明腑实,岂能中的!徒见昏迷,迁延月余,并无抽搐,焉为“乙脑”?揆度证情,寸脉浮,关脉沉,胸腹拒按,按之蹙眉,苔白微黄、厚腻,故为大结胸汤证。治宜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乃因体虚不任峻下,权衡其治,酌斟再进三。方予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通下里实,涤痰开结,服药3剂,泻下黏液胶痰颇多,神清痛除。邪去正衰,自当扶正,故易甘寒养阴以善其后,使病体日臻康复。

案例二:温病兼结胸

刘某某,男,30岁。

于1956年春发热数日,用药无效,求余诊之。身热无汗,心下痞闷,按之则痛,舌红,苔微黄,脉象浮滑而数。

患者发热不恶寒,无汗,舌红,苔黄,脉浮数,此属温病;心下痞闷,按之则痛,脉浮滑,属小陷胸汤证,此证多为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心下痰饮相结而成。

诊断:温病兼小结胸证。

【治则】 解表清热,涤痰开结。

【处方】 柴胡9克 黄芩9克 青蒿15克杏仁9克 黄连6克 半夏9克 瓜蒌15克 枳实9克

【用法】 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柴胡解表退热;黄芩、青蒿除温清热;杏仁宣肺化痰;枳实破气行痰,散积消痞;小陷胸汤其中黄连苦寒,清泄心下结热;半夏辛开化痰蠲饮;瓜蒌甘寒滑润,具有开结涤痰之功。

服药后时许,患者突然出现战栗,即而全身大汗。汗后病人安静,热退身凉,全身略有困倦,欲睡,脉缓和。次日心下痞闷已除,按之不痛,但饮食尚差,后改拟养阴健脾和胃之品以善其后,而告痊愈。

按:发热患者突然出现战栗,即而大汗出,此为战汗,是正气与病邪相搏的一种表现,如正气强,正能胜邪,则病随汗出而解,是顺象;若正气不足,战栗而不能汗出,则邪有内陷的趋势;或虽能汗出而正气也随之外脱,则是危重证候。故出现战汗,应严密观察,以防病情之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