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七十名中医临证特效方1990版

七十名中医临证特效方1990版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将其《温病条辨》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加以比较就可看出,《温病条辨》中相当数量的条文和方药选自《叶天士医案》。可见,吴氏在学术上完全继承和借鉴了《叶天士医案》之精华。运用数理统计,对中医医案这一总体进行抽样调查,从大量个案经验中揭示疾病的诊治规律,是研究医案的一条重要途径。“古今医案的整理与应用研究”课题,是一项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手段研究古今文献及其临床应用的科研项目。

(一)借鉴验证的方法

学习名医医案,最重要的是自己在临床上的借鉴和验证,做到学以致用,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和创新

如今人彭建中先生尝治一老妇,素有痰嗽,时值秋令,小便数日不通,经利水通淋无效,每日维赖导尿以缓急。其舌面光净无苔,脉细弱无力,且知尿闭后咳嗽若失。经查《古今医案按》尿闭门有李士材治郡守王镜如一案,痰火喘嗽正盛时,忽然小便不通,自服车前、木通、茯苓泽泻等药,小腹胀闷,点滴不通,李曰:左寸数大,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惟用紫菀五钱、麦冬三钱、北五味十粒、人参二钱,一剂而小便涌出如泉。两相对照,其病机基本相同,俱为“金燥不能生水”,遂仿其方意,用生脉散加紫菀、杏仁、桔梗,二剂后小便畅通如常。这是一则直接从医案中借鉴方法取得疗效的案例。

再如清代医家吴鞠通在学术上遥承仲景,近师叶氏,充分借鉴前贤经验,然后才自成一家。我们将其《温病条辨》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加以比较就可看出,《温病条辨》中相当数量的条文和方药选自《叶天士医案》。有人作过统计,《叶天士医案》中湿案58则,吴氏选用了28则,占18.3%;疸案10则,选用了3则,占30%;痢案110则,选用了26则,占23.60%;疟案185则,选用了18则,占9.70%。可见,吴氏在学术上完全继承和借鉴了《叶天士医案》之精华。

有人统计分析,《临证指南医案》痰饮门84例医案(共处94方),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有茯苓、桂枝、半夏、甘草、姜(生姜姜汁或干姜),而这几味药物组合起来,恰好是张仲景用以温肺化饮的茯苓甘草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可见叶天士治疗痰饮之法,乃师承于医圣张仲景。

(二)分类比较的方法

综观历代中医医案专辑或选辑,或以医家为纲,或以科目为纲,或以病证为纲,或以治法为纲,或以方剂为纲,或以药物为纲,或以学派为纲,或以朝代为纲,或以地域为纲等,均是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比较的方法,明代江瑾的以证类案、分类比较的方法,最为实用,从而推动了医案研究的发展。当代大量医案,多是以病名为纲进行分类比较的,有以中医病证名称为纲者,也有以现代医学疾病名称为纲者。通过类比,同中求异,可以看到同一类病证由于其类型不同,不同医家采取的治法不同,从而学到灵活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三)统计分析的方法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数学方法的应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运用数理统计,对中医医案这一总体进行抽样调查,从大量个案经验中揭示疾病的诊治规律,是研究医案的一条重要途径。

例如,姜良铎(董建华教授指导)完成的题为“温病诊断指标及证治方药规律的研究”的博士论文,通过对古今700多位医家温病医案10 009例次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病流行特点为四季皆可流行,但以秋夏为多;男女老幼成人皆可发病,但以男性、成年、儿童为多;统计得出温病常见症状有123种,舌象25种,脉象26种,及常用中药182种;明确了28种温病的诊断指标、证型辨证指标、基本方药和治疗效果。此项研究为探索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辨治规律,掌握古今医家诊治温病的临床经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在统计数学中,样本(如收集的医案)是偶然的,有误差的,不稳定的,而总体则是必然的,无误差的,稳定的。中医医案尽管医家众多,流派不一,体裁各异,且年代相殊,甚至难免有鱼目混珠,瑕瑜掺半者,但总体上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记录,其理法方药具有相对的恒定性。因此,根据一定理论分布的数学模式,借助于概率,可以对推理的不确定性进行较为精确的测定,淘汰那些个别的虚假成分,从而使所得到的结论在一定置信程度内保证它的正确性。

(四)信息系统的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学面临着世界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挑战。既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又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在这种形势下,吸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对中医理论与经验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近年来,运用“三论”的理论和方法,模拟中医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程序设计,输入电子计算机,研制成专家诊疗系统,已取得可喜成果。如模拟我国著名老中医关幼波对肝病辨证施治的程序,按照他的思维方法,根据患者的证候变化,在200多种症状、化验指标以及170种药物的基础上,让计算机从19个实用处方中选出针对病情的处方,编制病历卡,计算药价,开具假条等。从数据输入到诊断结束,总共需14秒钟。

专家系统的研制成功,给了我们一个重大启示:通过对历代医案(特别是著名医家的医案)的统计分析,找出名医的诊治规律,然后进行程序设计,分类编排,同样可以研制成“古今医家诊疗咨询系统”。

“古今医案的整理与应用研究”课题,是一项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手段研究古今文献及其临床应用的科研项目。目前,已基本建成的“古今医案文献数据库”,包括伤寒、温病、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9个分库,收载古今医案16 356首,涉及古今1 206位医家,89个病类,740个病证,总计约600余万字,可谓集古今医案之大成。

历代医案是一个汇集中医临床经验的巨大的信息库,而且,随着中医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信息量正在迅速增长。如何迅速、广泛、准确而有效地储存、处理、利用这些宝贵信息,传统的方法如总结归纳、借鉴验证、分类比较及文字出版等,已显得非常有限,必须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这一高效率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相信,信息系统的方法将为中医医案研究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