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整好你的心态

调整好你的心态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引发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稳定而良好的情绪,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而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人的理智水平,导致心理危机。毕业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一项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毕业前夕,大多数毕业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

山东省某著名高校的5名女大学生择业受挫,几人结伴酗酒而醉卧街头,不省人事。湖南某学院刚满21岁的吴某参加了一次人才交流会后,就心灰意冷,整日郁郁寡欢,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沉默寡言,4日后的一天,吃过晚饭后,称总是失眠,到校医院买安眠药,没买到,坠楼自尽。

这样的事件每年就业时都有发生。其实,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心理比较脆弱,稍受挫折,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抱怨、焦虑等,易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甚至有生命危险。

实事求是的说,毕业生的择业是在交织着多种冲突与障碍的状态下进行的。要缓解冲突,解除障碍,就必须从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自我调节与完善,努力使自身的愿望与社会需要相互协调,达到和谐,以保持自已的心理健康。求职不但是一场专业知识的竞争,更是一场综合素质的比拼,尤其是心理素质,毕业生在争取就业时要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案例中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心理承受差,不能正确看待择业问题。那么遭受挫折时如何排除呢?

一是要正确面对就业心理问题

焦虑和沮丧是一种心理障碍。焦虑常常表现为晚间难以入睡,心中烦躁不安。抑郁者常有消极观念,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严重者会自杀。刚刚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就业经受稍许波折之后,常出现心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疗“就业焦虑症”应该从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入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应该过分看重就业,对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从毕业生个人角度来讲,要知道找工作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竞争剧烈,毕业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求职中遭受挫折是不足为奇的。

二是要学会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1.发泄法。心理学研究表明,都市人群最大的困惑就是无法实现人与人的沟通。这是引发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了挫折,要学会与人沟通,与人交谈,倾诉困惑。一次招聘的失败,只能说明这个单位不适合你的发展,丝毫不表明你自身的能力的缺陷。也可使用转移法,去做些有意义的事,充实自己的生活。比如锻炼身体、练练书法听音乐等。

2.学会调控情绪。稳定而良好的情绪,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而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人的理智水平,导致心理危机。在择业中,每个人难免出现一些情绪反应。所以必须学会调控情绪,使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可采取如下办法:告诫、提醒自己制怒;及时脱离现场;接受他人的劝解;让自己试着换个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些做法都可以对不良情感起到一定的疏泄作用。

3.学会自我激励。大学生不能因为暂时遇到困难就悲观失望,而要通过自我鼓舞与激励,树立信心,在择业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相信总会有所收获。在择业产生自我挫败感时,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校正。比如,在择业忧愁时劝说自己“愁也没有用”。在焦虑、怯懦时,给自己壮胆“不要怕,没什么可怕的!”。在择业挫败时激励自己“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而重新树立起自信。

4.学会放松心情。放松是通过积极的休息达到静心的目的,可使用深呼吸或瑜咖放松法,肌肉放松则焦虑水平下降,而心静自然少烦恼,静心是避免不良心境困扰的有效方法,在挫折后冷静分析,调整自己的择业行为,为下一步的成功打好基础。

5.寻找职业心理咨询。咨询的实质就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关系,即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向求询者提供帮助。因此,主动地寻找心理帮助,进行职业心理咨询,是每一个求职者释放心理冲突,调适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障碍及对策

一、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毕业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毕业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首先,这些被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毕业生的普遍要求;其次,毕业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指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他们的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容易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造成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很多毕业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二、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毕业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以及女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缺乏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3.怯懦。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5.冷漠。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三、对策与措施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毕业生应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提高自身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要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学习择业技巧,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毕业生自身积极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社会发展状况,并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掌握人才供求信息,使自身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参加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还可参加心理咨询,对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自己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

4.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主要应做到:(1)自我反省。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毕业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3)心理测验。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5.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1)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2)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3)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4)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5)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