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救”“合”衔接机制

探索“救”“合”衔接机制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研究医疗救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救”“合”工作衔接机制,实现了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无缝衔接。我市通过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制度的有机衔接,有效提高了两种医疗保障制度对农村贫困群众的覆盖率,提高了农村贫困群众享受两项政策实惠的可及性。
探索“救”“合”衔接机制_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实务

湖北省钟祥市低保局 罗先荣

湖北省钟祥市民政局 郑德慧

钟祥地处鄂中江汉平原,是人口过百万的县级市,现有农村贫困群体4.96万人,于2004年被湖北省确定为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研究医疗救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救”“合”工作衔接机制,实现了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无缝衔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制度设计紧密对接,确保贫困群众有病能医

2004年下半年,我市分别出台了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施行之初,两项制度存在各自为阵、独立运行、相互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实施效果。为确保贫困群众有病能医,2005年6月,我们主动与卫生部门联系,合力排解“救”“合”不够协调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贫困患者无力支付“新农合”起付线费用和自负费用,被挡在“新农合”受益门槛之外,进而导致民政部门资助参合的资金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对此,民政、卫生两家迅速调整政策,相互“削足适履”,初步实现了两种制度之间的紧密对接。

民政部门积极创新医疗救助方式,先后推出了事中比例救助、事中定额包干救助、事前定额包干救助三种新的救助办法;取消了救助病种限制和救助起付线;提高了救助比例和救助最高限额;建立健全了施救网点,把18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全部纳为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实现了农村贫困群众就近入院治疗、减少费用支出、享受优惠减免;同时继续资助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农合”。这些政策的施行,消除了农村贫困群众因缺钱而“医前却步”的障碍,帮助他们越过了“新农合”起付线关口,起到了“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

卫生部门也从维护贫困群众利益出发,适时推出重症患者非住院补助、重点对象二次补助、特殊对象零起付补助政策。为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新农合”开辟了“绿色通道”。

二、管理运行协调统一,促进医疗救助有效开展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有效衔接医疗救助和“新农合”两种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为使管理运行达到协调统一,我们与卫生部门形成共识,建立了三大日常工作衔接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上,可相互通报情况、征求意见、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对两种医疗制度施行及衔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近三年来,双方已先后召开14次联席会议,并多次联合到定点医院现场办公,对促进定点医院规范、高效开展工作给予现场指导。市低保局和市合管办在实际工作中更是相互支持、精诚合作,经常联合修订完善制度、评估实施效果、研究具体措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是建立信息互动机制。民政部门每月底向市合管办提供救助对象资料,作为市合管办开展“三补”的重要依据。民政部门依托市合管办的信息管理系统,于2007年7月开发了农村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无缝传输和信息共享,两部门可随时掌握和监控救助对象治疗情况,随时在终端查询、汇总救助情况。

三是建立医疗救助定点医院管理平台。争取市政府支持,协调卫生和劳动保障部门,在医疗救助定点医院统一设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管理“三办合一”的管理服务窗口,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一门式”服务,有效解决了服务窗口过多、入院手续复杂、费用结算繁琐等问题,顺利实现了管理平台共享。

三、救助程序简便易行,为民提供便利及时有效

为减轻农村贫困群众住院治疗的费用压力,方便患者住院前后申办合作医疗补助和医疗救助,我们对医疗救助和“新农合”补偿均采取事中进行方式,程序上尽量简化:需入院治疗的医疗救助对象,凭《农村低保金领取证》、《农村五保供养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等相关证件,到定点医院“三办合一”窗口办理住院手续;定点医院核准救助对象身份并诊断后网上填写《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入院通知书》,通过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传送到市低保局;市低保局核实救助对象身份和当年救助情况后,实行网上审批,并回复定点医院服务窗口;定点医院按审批意见给予垫资治疗;出院结算时,定点医院按照“新农合”政策和医疗救助政策,分别剔除“新农合”补助、民政部门医疗救助、定点医院优惠减免等费用后与患者结算,剔除的费用由定点医院与市合管办和市低保局结算。整个程序均在一个窗口操作,结算过程全部依靠终端的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救助管理系统,导入基础数据后自动生成其他数据,各项金额在结算单上一目了然。同时,在定点医院各病区及显眼地方张贴有关医疗救助的温馨提示,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

我市通过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制度的有机衔接,有效提高了两种医疗保障制度对农村贫困群众的覆盖率,提高了农村贫困群众享受两项政策实惠的可及性。三年来,市民政部门共支出98.3万元资助农村特困对象65535人次参加“新农合”,受益11078人次187.9万元;支出237.3万元对1567名农村贫困群众提供住院医疗救助,人均救助1514元;支出45.7万元为2110名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中的300名慢性病患者提供门诊救助。定点医院共为942名农村贫困患者提供优惠减免89.4万余元。全市农村贫困群众从两项制度中共获得救助和补助658.6万元。目前,农村贫困患者住院补偿、救助、减免额度已达到其费用总额的82%以上,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群众治病难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