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继续改革和完善新教材

继续改革和完善新教材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教材是具体化了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精神。所以,应该适当降低新教材的总体难度。让新教材的内容设置更加合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使新教材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新教材实施的过程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提倡各级各类的学校要大力开发和使用

要改革和完善新教材,就得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的要求,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全面反思旧教材中存在的弊端

过去,我国对教材建设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但由于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因此改革的成效不大。具体来说,原来的教材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内容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难、繁、偏、旧。旧教材虽然在编写思想上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多年来“学科本位”和“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编写时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忽视了学生学习多门学科的负担;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旧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该学科的系统知识,体系极为完备,但这是为学科专家设计的,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过难,也过深。

第二,教材编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逐步探索各方面的知识。教材给学生呈现的是抽象的知识点,而不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设置一定的活动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学习也不应该脱离生活。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必然视学习是枯燥的活动,这无形中就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三,教材编写质量不高。我们鼓励教材多样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教材。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并不具备编写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也纷纷编写教材,出现了一些教材低层次的重复编写,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成教材市场的混乱。一些家长和学生辨别能力差,购买一些重复性教材,既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又浪费了金钱,学生的学习能力却得不到丝毫的提高。

第四,教材做不到择优选用。教育部许多要求择优选用教材教辅的文件在地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教材教辅的选用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有的编辑和出版单位以不正当手段推销自己的教材教辅,严重影响了教材教辅的选用工作。另外,一些书商在教材教辅的征订、发行和宣传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给教材教辅选用工作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使得一些质量较好的教材教辅不能为更多的学校选用。

二、正确处理知识、学生和社会的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要兼顾三大要素,即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要。

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不意味着提倡学生中心论。以学生发展为本,应当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品德陶冶的互动性,注重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互动性。

第一,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满足社会需求,也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第二,在师生关系上,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但学生发展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辅导和教导。第三,在智能发展与知识的传授上,一方面,智能(包括智力、能力)发展有赖于知识的传授,没有丰富的知识,智能就无从发展;另一方面,知识也只是智能发展的基础,如不能转化、升华为智力、能力,这样的知识再多,意义也不大。第四,学生发展包括智能发展,也包括人格发展,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总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应当同素质教育完全一致,不仅要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要注重差异性、互动性、持续性。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其任务不是培养学生成为某门学科或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为学生成长打基础,应当给学生传授最基础、最一般、最通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广的适应性、最长的时效性、最快的迁移性,这些知识应该是终生难忘、终身受益的。

三、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教材是具体化了的新课程标准。因此,能否把握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成功与否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理念、目标体系、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这就必然会对教材编写提出新的要求。能否准确把握这些崭新而具体的要求,决定了教材编写质量的高低。

新课程标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精神。本次新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强调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其核心目标在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课程结构上强调体现其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减少了课程门类,调整了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在分科教学中,要求改变过于重视学科本位的现状、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贯通,强调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加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注,大力倡导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本次改革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与考试制度等方面也有不同的创新和突破。

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改革方向与基本精神必须为教材编写者所遵循,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科学确立编写的基本原则。

(一)激发学生动机

新教材力求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提高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挑战性。教材设计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保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获取知识,激发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获得满足感。

(二)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教材编写者们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严格控制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此,编写者们合理设定学业负担,科学配置负担结构,大大降低了语、数、外等有课业负担的学科在课程计划中的比例,例如,“六三制”的语、数、外学科比例由原来的58.9%下降到50.4%~51.2%。

四、适当降低新教材的总体难度

我国地域辽阔,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都很大,这就导致了不同区域的学校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悬殊甚大。目前的新教材相对于一些发达的中、东部地区来说,难度并不大,甚至偏于简单;但对于较落后的地区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简陋、教师素质不高,新教材对于他们而言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应该适当降低新教材的总体难度。

五、让新教材的内容设置更加合理

让新教材的内容设置更加合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使新教材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虽然新教材在编排上已经很重视这个问题,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半幼稚和半成熟是初中生的总特征,比如在前面提到的初中生身心发育已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有一重要特点就是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秘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但书上有些问题的设立却与之矛盾,所以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第二,让新教材更贴近该区域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在新教材实施的过程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提倡各级各类的学校要大力开发和使用校本课程。但笔者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真正有校本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有的学校开发出来了,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并未投入使用。所以,笔者认为把弥补地区差异所带来的适应性欠缺的希望放在校本课程上,就目前来说,只是一条看似可行的路,真正有用的,还在于所选新教材自身的改进。就拿人教版的教材来说,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一些子版本,如人教版(东部)、人教版(西部),甚至更细一些。此外,新教材在内容的详略安排和衔接上,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虽然目前开发校本课程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但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相信其前景会逐渐向好。

再好的教材也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和运用,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教材本身的容量有限,主要还在于教师的发挥。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知道如何将教材的意图贯彻到教学之中。所以,要提高教师在新课程中的适应性,首先得从教师本身抓起,教师应树立“工作就是生活”的教育态度。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够幸福的生存状态与其说是源于“生活的异化”,不如说是“工作的异化”。因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生活”中(尽管有的人是为了谋生,有的人是为了自我实现),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每个人如果把工作当作生活去享受,无论是幸福感还是适应性都会显著的提升,而当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是浮夸的社会风尚,而职业生活中面对的又是绝对“形而上”的道德洗礼,从而容易陷入这样的泥潭:或者在课堂中去教学生连自己都不清楚甚至都不相信的道德信条;或者在职业生活工作中信守一套道德行为准则,而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生活实施的又是另一套准则。这种工作与生活割裂的教育态度本就是不去主动、积极适应或在潜意识中不愿意去适应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潜在的抗拒才是其不能去适应新课程主观的内在的原因。

综上所述,新教材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是在原有教材上的重大改进和突破。但是,任何新事物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新教材亦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