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精神,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校企合作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和建议,供有关工作与研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有着很大的启发,党和政府、高校已经逐步意识到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_思想文化新论

袁 媛

摘 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是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举措。本文结合国际高等教育有关校企合作模式的启示,深入研究了我国校企合作的背景、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研究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牵动着无数个家庭,涉及方方面面,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党和国家及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高度重视,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教育部明确要求,“要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1]共青团中央出台了《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试行)》(中青办发[2009]3号),提出了“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帮助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2]“见习基地由团中央、省级团委、地市团委和高校团委面向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外资(合资)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建立”。[3]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加强高校、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增强大学生的实践体验,综合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本文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精神,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校企合作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和建议,供有关工作与研究参考。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

1.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社会精英”转变为社会的普通公民,成为整个社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去向已由以前的党政机关(部门)为主转向企事业单位、农村、自由职业等渠道。在这些渠道中,企业已经不可替代地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指出:绝大多数企业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71.17%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高达29.85%的毕业生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其次为国企,有25.80%的毕业生把国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单位。[4]因此,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从企业着手,在高校与企业中寻求合作,实现两者的互通。

2.企业期望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存在巨大差距

越来越多的高校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兼备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识型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企业在用人时将是否能够立刻“上手”,为其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作为是否聘用的主要标准,但现有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一些媒体的采访调查中,聘用单位对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在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表示出忧虑。《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指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价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为11.93%,表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47.91%,表示“一般”的比例为29.93%。[5]报告还指出,从对高校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6]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校企合作实践,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与实际能力的欠缺,提早深入社会,熟悉社会,了解企业运作,将所学知识初步应用于企业,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忍耐、受挫、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也让企业切实了解、选择大学毕业生,这是高校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校、大学生、企业“三赢”的有效途径。

二、国际高等教育有关校企合作模式的启示

校企合作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德国“双元制”教育中,并在英、美等国的合作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完善和体现。如今,它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教育模式,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实践创新研究上明确的职能分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其实质是通过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具备一定创新精神的市场所需人才。[7]在教育发达的美国,采用的是“交替式”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即在大学生入学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将企业的实战训练融入到大学教学内容中,以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为跨度,交替进行,直至毕业。加拿大的高校则专门设有合作教育部,负责校企合作的种种事务,主要体现为高校、企业与学生的合作,其主要做法是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英国则将校企合作称作是“三明治”教育,实施中学校根据专业需求与相关企业签订合同,学生用一部分的时间到企业去参与实际训练。

西方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有着很大的启发,党和政府、高校已经逐步意识到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意义。自1979年起,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分高校在暑期里就开始组织优秀大学生开展以学习考察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走上街头,以“我学知识为人民”为主题,兴起了社会服务活动,而后,又出现了以北京大学等高校的155名农村学生利用寒假开展“百村调查”活动为代表的社会调查活动。这些高校第一次跨出高等院校的围墙,走向社会,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在我国大学生中树起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旗帜。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通知,号召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得到全国各地高校团组织和学生的响应。历经一代大学生的辛勤耕耘和求索,走出了一条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指导方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道路。

虽然这只是从高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还不能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但是我们从这段历程中看到了对实践教育的重视。而今,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已在不断地扩展与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实践的重要性,逐步与企业取得联系,在企业中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组织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熟悉企业。目前,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少高校还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三、我国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对本科生的校企合作教育认识不够深刻

高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一方,责任重大,其思想观念直接关系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与成效。但是,一些高校认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校内专家、教授、教学科研人员的事情,最多延伸至博士生、研究生,认为本科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个必要,仍然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点定位在一些课题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上。本科生作为高校培养对象的主体,往往被束缚在理论性的课堂教学中,与企业的联系少之又少,即便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有所安排,也往往是走过场,并没有将本科生到企业去参与实践的环节与教学环节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学生也没有做过多的硬性要求。而多数大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就比较弱,再加上入学不久,对就业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与企业少有的接触中也表现出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2.校企合作流于走过场

当前,不少高校仍将校企合作定位在第二课堂的范畴,按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来组织实施,主要体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采用“游击战”的组织形式,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短短几天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简单的“走马观花”后便草草收场。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响应号召时做得热热闹闹,而平时不抓不问冷冷清清;活动开展时点上轰轰烈烈,面上却鸦雀无声。为了应付评奖,许多高校建立、发展了一大批有名无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教学实践基地,实际上却有少往来,基地“长流水”成为一句空话。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另一方,与高校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也只停留在项目的技术合作上,对于接收大学生来企业参与实践多是流于形式。他们认为短短的几天干不了什么活,反而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管理,因此并不安排实质性的生产实践任务给大学生,大学生到了企业常常是无事可做,只能帮着打扫卫生,倒倒茶水。认真一些的企业也只为前来参与实习实践的大学生介绍企业情况、参观生产现场,并没有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运用。有的企业负责人本身就是学生家长、是关系户,企业接纳学生参与实践,只是为了维护关系,将吃好、陪好,玩好作为最终目的,这样的校企合作只是走过场,缺乏实际的意义。

3.校企合作的模式比较单一,与就业无关

一些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工作者看来,校企合作通常指的就是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表现为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在校期间的工厂实习,或是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帮扶。这样的合作模式十分单一,没有考虑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将校企合作的概念狭隘化了,不利于它的创新发展,也不能发挥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此外,如经费保障、企业接待学生人数等问题也没有切实、有效地解决,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并没有从建设人力资源、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方面达成共识,建立相关政策与制度。这需要党和政府全面、切实的统筹协调,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的建议

1.加大重视力度,与就业切实挂钩

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关键在于高校与企业双方的态度问题。一方是劳动力的输出者,一方是劳动力的使用者,只有在这两者中寻求到合理的平衡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实现彼此之间的“双赢”。作为高校,应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将校企合作纳入到教学制度、教学体系中,建立完善、严格的实施政策与考核制度。结合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点培养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作为企业,应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意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不应等待接收人才,而应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共同培养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

2.创新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1)教学实习、毕业设计与研究合作模式。教学实习与企业合作列入教学计划,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任务进行。高校提前与企业协商实习计划、安排落实。要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确保学有所用。毕业设计或毕业课题研究与企业合作,即从大三或大四开始,与企业协商指定毕业设计或研究生产、经营管理的实习计划,内容应与企业生产或经营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设计或研究成果、专利可用于企业,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技术与研究的能力,切实提高毕业设计或研究论文的质量;也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也有利于企业选择优秀毕业生。

(2)暑期社会实践合作模式。利用社会实践的时间,与企业合作培养本科生。实践内容可以广泛些,不同年级有所侧重。一、二年级学生以了解企业实际与生产劳动、明确企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为主,激发学生适应就业而自主创新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主动性;三年级学生以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能力的实践为主,加强就业实训、提高实际设计、生产或研究能力。笔者所在的高校从2004年暑期起就推行校企合作“试就业”实践实习活动。学校和有良好关系、经常往来的接收学校毕业生的企事业单位签订“社会实践、就业实训”基地协议,开展“试就业”实践实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用人单位增进了解、提高社会工作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切实增强自身就业体验。用人单位可在活动中发现人才、考察人才、提前预录人才,缩短正式就业时的磨合期。这种校企合作赋予了实践实习新的内容,增强了实践实习的时代性、针对性和生命力,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也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深得企业和学生欢迎。

(3)校企合作办班模式。结合专业与企业的特点,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办专业班共同培养大学生。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同时为学生授课,企业负责学生实习,由高校单方面培养人才升级为校、企双方发挥优势互补培养人才,由高校推动就业工作转变为企业拉动就业工作,有利于大学生能够提早接触实际工作,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笔者所在高校有的专业与企业联合成立了以企业名称命名的班级,如“圣奥班”、“太兴班”等。一方面企业安排技术骨干人员定期到学校给学生授课,教给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在班级内设立企业奖学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深入实习、体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对班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优先录取,实现与就业工作的直接挂钩。

(4)校企文化融合模式。文化是大学生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根本。大学生从高校到企业是一个跳跃式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对企业的不适应有多种因素,但文化因素是潜在的、主要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是校企深层次合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环境、融入企业的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同属于社会文化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但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学校中的学生进入企业很不适应,“书生气”难改,“架子”放不下,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要实现两种文化在大学生身上的融合。企业文化进高校,以冠名、共同承办等方式与高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文化,应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的必修科目。高校文化进企业,组织大学生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体验企业文化,密切与企业员工的关系,而且有利于企业提高文化层次,发展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社会声誉。校企文化融合模式,有的高校还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并以企业进高校为主,因此还需要深入、广泛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3.建立校企合作的机构

校企合作在我国高校与企业中实施、发展并不平衡,对其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的认识还并不一致。建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应是当务之急。这种专门机构不仅仅应建立在高校与企业之中,国家各级政府都要设立校企合作专门机构,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尤其要制定有关政策与规范,确保校企合作广泛、持续有效地实施。高校、企业则应设立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的机构,规划、协调具体的实施与考核。

4、设立专项资金

资金是校企合作的主要保障。目前,高校虽有专项实习经费,但明显不足,而多数企业则还没有专项资金,这些问题成为校企合作长期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一些大中型民营企业,比较注重经济效益,支付合作经费积极性不高,想与高校合作也难如愿以偿。这些问题困惑着高校与企业,需要国家通盘研究,制定切实的财政措施,给予必要的政策和有力的资金支撑,单靠高校、企业自身是难以解决的。

校企合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一种主要途径,是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技术水平、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会经济、造福人民、振兴民族的一项主要措施。目前已经初步得到了实施,但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扎实、广泛、深入地促进校企合作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号,2008年11月21日.

[2][3]共青团中央《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中青办发[2009]3号,2009年1月11日.

[4][5][6]和谐就业从观念对接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6-04-26(5).

[7]构建“五位一体”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