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助多重语境,揣摩精彩语言

借助多重语境,揣摩精彩语言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揣摩语言的第一步就是朗读。由此可见通过虚拟语境指导朗读的魅力。李镇西善于运用知人论世法,通过介绍朱自清生平,激发学生触摸《荷塘月色》语言的欲望。李镇西善于借助上下文语境,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读懂相关语句。“荷”“月”两个意象在我国文学发展中,积淀了特定的浓郁的文化内涵,在汉语文化语境中,有了相对固定的内涵。通过补充材料,促进学生融会贯通。

李镇西善于指导学生借助多重语境,指导学生揣摩语言。

(一)利用虚拟语境,学会朗读揣摩

揣摩语言的第一步就是朗读。怎样通过朗读才能真正品味作者的语言和情感?李镇西指出,就是要将把自己“放进”作品中去,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做到“你就是朱自清”。要读出语气,“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要求学生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朱自清,就好像是朱自清在自言自语,如此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

当然,学生究竟做得如何,李镇西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使文本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显现不一样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接着指读,在发现问题时让学生范读,教师范读并点拨,如“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象,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通过这样点拨,再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结果,大多数学生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读出文章的句子。学生沉醉其中,从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的文章中了,与朱自清化为一体了。再指定学生起来读,读的效果大有进步。特别是易维佳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学生感到自己仿佛已经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了。由此可见通过虚拟语境指导朗读的魅力。

(二)运用知人论世法,激趣明意

李镇西善于运用知人论世法,通过介绍朱自清生平,激发学生触摸《荷塘月色》语言的欲望。通过介绍相关背景,帮助学生读懂相关语句。如当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李镇西介绍了多种背景:或认为源于对蒋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或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或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或认为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等。并指出正因为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唯一答案,《荷塘月色》成了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如此,既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创造性阅读的乐趣。

(三)借助上下文语境,揣摩语言

李镇西善于借助上下文语境,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读懂相关语句。如在分析写《采莲赋》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中,引导结合课文分析课文的情感历程,认识到作者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认识到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当学生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这是独处的妙处”,认识到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当学生问“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中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时,教师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探索“清香”与“歌声”之间的相似点,学生结合句中“缕缕”“渺茫”,发现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而且是朦朦胧胧的。当学生问“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时,指导学生看前后文,学生马上回答是指“流水”,因为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李镇西继续追问学生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同学们能迅速回答出“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四)结合文化语境,揣度作者用意

朱自清在文中选择“荷塘”“月色”意象写是有用意的,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这一点。其原因在于学生不明白“荷塘”“月色”意象的文化意味。“荷”“月”两个意象在我国文学发展中,积淀了特定的浓郁的文化内涵,在汉语文化语境中,有了相对固定的内涵。李镇西则明确指出: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上之月色。这固然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李镇西又结合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进一步指出:由此可以读出荷月美景与作者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可见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这样,将“荷”“月”放到汉语文化传统中,帮助学生理解“荷”“月”的文化意蕴,再结合作者名字的蕴意,揣度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补充相关素材,丰富学生认知视界

当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时,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就模糊不清。为此,教师就要运用认知语境教学法,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如深化学生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中用了通感手法时,教师就举了一些例子: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等等。通过补充材料,促进学生融会贯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