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德方能树人

立德方能树人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立德树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更需要自身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部分高职、高专师资缺乏和职业道德下滑的现实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两方面入手,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从

摘 要:本文从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出发,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师德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意义,提出了 “立德先立师”的理念。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提高现有师资的师德,进而通过教师隐性与显性的德育教育,为学生的 “立德”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少数民族地区 高职高专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一、引 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党的十七大提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指出把 “要坚持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作为我国根本的教育目的。2014年4月24日发布的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针对传统教育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从各个学习阶段推动深化课程改革,强调立德树人。[2]近几年迅速崛起的高职高专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不仅承担着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高校的基本职能,而且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民族发展的职责。[1]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立德树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更需要自身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的核心要素,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 “高”则首先体现在教师的高师德的水平上。

二、立德树人与高等教育的联系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可分为 “立德”和 “树人”两个层面。“立德”语出战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的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此 “三立”全面地体现了古人所追求人生目标。 “树人”则语出 《管子·修权》,“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立人先立德。育人之道,立德为先。当前,把立德树人作为现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既传承了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给立德树人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立德树人”把学生的道德构建提升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对传统教育片面注重教师的自我道德的提升的与时俱进和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立德是教育的行为指南,树人是教育的价值目标。这是符合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是符合教育规则和教育导向的。

(二)师德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5]这明确指出了德育在育人中的特殊和重要任务。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树己。高校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态度、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在与学生接触中都会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对国家和党的认同和热爱,才能在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具有正确国家意识和政治观念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新时期的立德既注重教师师德的“立”,也注重学生学"的 “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 “学德”的 “立”。因此,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问题对于人才强国战略、对于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国梦的实现都起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高职高专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加快改革进程。近年来,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有较大的量的扩张,但“质”的提高却相当的滞后,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缺乏适合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师资

随着高职高专的规模扩张,几乎所有教师的本专业实践工作经验少、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实践指导示范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都突出出来。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是有差别的,既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首先,高职高专教师的来源单一。虽然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也重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在不同程度上对专任教师参加专业社会实践做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教师主要来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客观上还是形成整个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偏低的状况。其次,学校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心态较浮,不愿到一线岗位参加实践操作,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甚至知之甚少,缺乏责任感。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教师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偏低的第三个主要原因。当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条件等还是停留在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上,几乎很少与实践能力相挂钩。从而造成了 “双师型”教师极其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水平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二)存在部分高职高专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现象

《礼记·大学》上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胡锦涛也对教师做出了“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2]的要求。学生的 “立德”,不应该也不可能只由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培养,若此,则收效甚微。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范围最广,信息最为全面的教育工作者。教师所面临的是求知欲旺盛和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隐性的影响。因此,不论是从教学层面上的显性教育,还是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层面上的隐性教育,都应该给学生积极的、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然而,当前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下降和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高职高专教师也不例外。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是部分教师却不能作为学生的道德表率,他 (她)们职业道德水平滑坡、缺乏责任感 (上课迟到,提前下课、不备课、误人子弟;带学生实习、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不严、应付了事)、思想亚健康,追求名利、学术上弄虚作假等,既损害了教师自身的形象,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件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事。在大家谈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滑坡、职业道德缺失时,不妨想想,这是否与教师的 “言传身教”有关?

四、提高高职高专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部分高职、高专师资缺乏和职业道德下滑的现实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两方面入手,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从而带动整个高职高专教育系统良性循环。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高职、高专师资过硬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为用人单位所用,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同,国家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视和资金投入才会使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产生良好的效应。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道德素质

高职、高专院校要广泛深入学习,抓好全体教师对师德的思想认识问题,即师德是什么、提高师德为什么的问题。定期组织理论学习,通过集中培训、讲座和自学等形式,对教师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知识灌输,使其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支柱,应该在教师师德教育的全过程中,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提供理论保障。

(二)加强实践锻炼,提高业务水平

第一,通过 “理论+实践”的形式,切实提高高职、高专教师教学实践素质。组织教师交流、相互学习以及出国进修、访学,到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素质。第二,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搭建高职高专教师交流实践平台。为教师提供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向教育教学办得好的兄弟学校学习经验,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本地区大中型企业合作,改变师生传统的就业观念,为企业培养 “订单式”的学生,进一步缓解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现状。

(三)完善考评机制,激励内生动力

针对高职、高专教师的学术浮夸、学术不端等不良学术道德和风气,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一个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作为教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加大其在考核中的比例。在教师进修培养、职务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将教师实践经历和能力纳入教师考评晋升体系,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师评价体系特色,调动教师对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视程度,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五、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争取外部资源的同时,重视现有师资队伍的德育构建,促进学生的 “立德”,为“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科学健康地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雄伟.民族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思考 [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5.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中国教育报, 2011-04-25(1).

[3]周如东,张东,李晓静.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涵和理论基石解析 [J].前沿,2013(21):37-39.

作者简介:

杨雪姣,女,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中国教育报,2014-04-25.

[3] 杨伯俊.《春秋左传注》(三).北京:中华书局,2009,188页.

[4] 黎凤翔.《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55页.

[5]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中国教育报,2010-09-0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