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探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阐释、思想引导、活动切入、舆论氛围、考核评价等途径是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中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1]这为指导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摘 要:高职院校是直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战略基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和职业道德教育。理论阐释、思想引导、活动切入、舆论氛围、考核评价等途径是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 “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中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为指导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高职院校是培养国家和社会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教育阵地。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密切结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发展要求,紧密联系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紧密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密切结合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创新方法,找准路径,探索理论阐释、思想引导、活动切入、舆论氛围、考核评价、产教渗透等实现途径,确保取得实效。

一、理论阐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有学者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高校生根落地,关键就在于遵循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内在机理,坚持知行合一,在增强认知、促进认同、推动践行上下功夫,从而构建起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认知和践行三条路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2]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是向广大师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提高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教学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教学内容,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课教学考核的内容,从学理上向学生阐述清楚 “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提高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科学回答了 “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富强”是经济建设的目标。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还处于世界80位左右。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追求 “富强”是我国发展的最主要目标。“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专政的民主,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少数人的、金钱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发展中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有些时候人民还不能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一些地方或领域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还不时受到侵犯,民主仍然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目标。社会主义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我们不仅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和谐”是建立在 “富裕”“民主”“文明”基础上的更高追求。社会和谐是国家建设的最终目标,又是国家其他方面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社会从本质上是和谐的,但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倡导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它科学回答了 “我们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自由”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倡导和追求自由。社会主义的自由不是资产阶级鼓吹的绝对自由,也不是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自由。社会主义的自由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运行规律前提下的自由。由于受生产力发展制约、个人条件制约,广大人民群众还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自由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平等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和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在制度上已经实现了平等,但在社会发展中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差距。这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各种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公正”是公平与正义的合意。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一条法则,公正是社会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所有制,导致人们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存在差异;社会主义法治不健全,行使权力的人员素质不一,导致各种不公正现象的存在。人们寻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我国受封建 “人治”影响深,公民的法治意识不强,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缺位、错位、越位现象还比较突出。党的十八大强化依法治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作为主要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倡导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落脚点和归宿,它回答了 “我们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公民”。“爱国”是要求公民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爱国是国家对任何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爱国不是抽象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骨肉同胞,就是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做到先国后家、先人后己,必要时要为国牺牲个人的一切。“敬业”是对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敬业就是做到热爱职业、精益求精。“诚信”是对公民经济往来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市场经济讲求诚信,社会交往讲求诚信,诚信是质量和信誉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在利益的驱使下,当前我国还存在各种不诚信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国家和个人形象。所以诚信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友善”是对公民待人待物的态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善待万物的优良传统,主张 “取之有道”“善待万物”。友善要求公民以人为本,发扬仁义,心存善念,行善举义。

“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不同的价值要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社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民,都离不开对公民个人道德的教育。有人认为 “三个倡导”还不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还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结论,而是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的理念基础。[3]笔者认为,“三个倡导”是当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现目标。

二、思想引导,增强高职院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高职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党务工作人员要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价值认同教育。价值认同就是 “价值主体在实践中通过对话、交往、互动,不断调整自身价值结构以顺应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价值规范的自觉接受”[4]。

高职院校要在阐释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的基础上,增强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总结古今中外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着密切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关系到我们要举什么样旗帜、走什么样的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基本特征,更具有操作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殊途同归。高职院校,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济全球化不能取代国家和民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社会发展价值目标上是永远不一致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永远不会终结。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审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高职院校的党员干部应当自觉引导广大师生辨明是非、看清前途,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三、活动切入,丰富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普遍性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师生中落地生根,必须加强实践教育。实践证明,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到学校教育各个方面,高职院校要找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体验和理性领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内心信念,引领校园思潮,关键在于落实到实践中。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活动主题,融入到校园内外活动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群团优势,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社团文化艺术节、学术竞赛、专题报告、青年志愿者服务、实训实习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与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等融合起来,创新实践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渗透到学生思想灵魂,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

四、舆论氛围,营造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气氛

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较大。对于较少机会直接接触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校园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很大。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项目,融入到学校 “三风”建设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在学校显著位置标识出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通过校园电视台、广播台、网站、校报、校刊等形式进行展示,营造学习、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郁氛围。特别是要充分运用QQ、MSN、Email、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高职院校要发挥全员育人职能,大力营造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融入学校教育的各方面。学校每位教职工都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时时、处处带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在教学中、管理中、服务中,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五、考核评价,构建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校德育评价的重要指标,融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要内容。道德教育的成效取决于科学的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指标,加强监督和考核。

建立和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是确保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一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高职院校党委要切实履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党委议事议程,列进党委工作计划,研究制订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案,制定长效机制,构建学校—二级学院 (系部)—班级 (党、团组织)机构,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常态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以制度进行规范。高职院校建立健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每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做到上墙建章、入眼入心。三要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可靠的物质保障。高职院校要从每年的党建经费中划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项经费,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开支。四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党的十八提出的 “三个倡导”还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的理论,必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的理论的不断创新,其内涵和实践要求会不断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要紧跟理论发展和实践运动变化,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和价值观的新知识、新要求融入学校培育和践行体系,转化为师生的内心信念、道德认识、行为规范、奋斗目标,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生态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晏昱、周俊武.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路径 [J].求索, 2014(5).

[3]本刊记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研究员 [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4]唐凯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N].光明日报,2007-08-14(9).

作者简介:

史祝云,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