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以“素养”为核心实施课程的方针

认识以“素养”为核心实施课程的方针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制定和实施为满足所有苏格兰儿童和年轻人增长学识和才能的“卓越课程”。课程制定的整个思路和流程是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设置的八个课程领域各自为“核心素养”提供终极独特的贡献,规定了每个课程领域的“经验和结果”。这是研究制定我国化学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性文件。许多专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

当今世界进入了全球化和信息时代。人们从“惧怕无知”的时代跨入了“容易知道一切”的时代。人们已经很容易获得各种信息和知识,成为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同时,这也让人陷入大量难以验证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信息或知识泥潭之中,真伪难辨、虚实难分。过去,我们常对自然、自己和社会认知不足,知识积累不够,而常常感到困惑,不知所措。那时,人们渴求通过教育掌握知识,成为饱学之才,传授知识技能就成为教育的主要任务。而现在,知识和信息来得太容易、太快、太多,也太混杂、太矛盾。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快速多变,许多事物显得模糊,充满不确定性。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这样形容当时的社会:“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21世纪的今天,似乎又重回那样的时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容易被数据信息冲昏头脑,因之而困惑、恐惧,陷入“知识很多和太少同样危险”的境地。因此,人们希望自己有能力不被信息海洋吞噬,能分辨真伪,清醒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能驾驭信息的野马,轻松自如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在信息社会和全球化时代,每个公民,包括即将步入社会的未来公民,都应该学会学习,学会正确对待知识,既能在自身知识缺乏时,认识自己的无知,有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要在波涛汹涌的知识信息海洋中,在受到知识、信息、数据爆炸的冲击下,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能辨明方向,能有自己的创见

教育是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变化。教育的任务不应当仅是传承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把知识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教育的任务更应注重公民素质的提升,培养有创造性、有个性,能适应全球化社会信息时代的人才。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发展素养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为了应对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都在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定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

纵观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可以看到,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国情、文化传统、教育制度各异,但都认为,基础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起着奠基的作用,基础教育要以课程载体育人,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具备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健康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公民。

[案例2-1] 苏格兰以“核心素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

蔡文艺、周坤亮在《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苏格兰的经验和启示》[1]中介绍,教育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沿的苏格兰,在21 世纪的最近十年,为了提升经济实力、减少贫穷、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公民,进行了一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广泛而深刻的课程改革。改革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制定和实施为满足所有苏格兰儿童和年轻人增长学识和才能的“卓越课程”。

课程制定的整个思路和流程是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设置的八个课程领域各自为“核心素养”提供终极独特的贡献,规定了每个课程领域的“经验和结果”。课程设计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确定了苏格兰公民所需的四大核心素养,即:成功的学习者(successful learners)、有自信的个体(confident individuals)、负责任的公民(responsible citizens)、有效的贡献者(effective contributors)。希望使所有年轻人成为:

成功的学习者。具有:学习的热情和动机;取得高成就的决心;能够接受新事物的新观念。能够:运用读写、交流和数学技能;运用技术辅助学习;创造性地独立思考;作为团队成员进行自主学习;善于合理评价;在新的情境中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

有自信的个体。具有:自我尊重;身体、情感和精神感觉良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有抱负。能够: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保持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自我管理,发展并表达自己的信仰;尽可能独立地生活;识别危险和随机应变;能在不同领域赢得成功。

负责任的公民。具有:尊重他人;负责任地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能够:发展对世界与苏格兰的认知和理解;理解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定;评估环境、科学与技术问题;发展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

有效的贡献者。具有:积极进取;达观;自信。能够:善于沟通与交流;与人合作;积极主动;具有领导意识;运用批判性思考;适合新环境;创造和发展;解决问题。

卓越课程并没有将知识、技能、态度分开来加以描述,而是整合在一起加以阐述,体现了“素养”的特征。因为孤立的知识、孤立的技能、孤立的态度的学习都是片面的,唯有彼此融合统整才能最终体现在“行动”上,成为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

苏格兰卓越课程提出的“核心素养”,从学会学习(成功的学习者)、学会做人(有自信的个体)的角度切入,要求通过课程的修习,使受教育者能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负责任的公民)、有能力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有效的贡献者)的人。要求各个课程的修习必须为育人服务。要求各个课程的修习都要把青年培养成有学习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并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的人。

2014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解决问题的素养与关键能力,立德树人。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党和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依据上述要求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课程都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学科(跨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育部在组织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中,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确定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制定了各学科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的核心素养体系,并结合各学科内容制定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学业质量标准。这是研究制定我国化学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性文件。

许多专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3]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目的在于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建立健全的社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和指标的确定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015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教育部组织了一场“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的教育沙龙,与会的教育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 教育部正在根据核心素养的体系,组织力量“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学校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和考试”。 教育专家介绍,教育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4]。9大素养包括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9大素养可以分解为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例如,“学会学习”素养包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2个基本要点。其中“乐于学习”包含“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持之以恒,具备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3个关键表现。又如,“公民道德”素养包括“品德修养、 社会责任、法治信仰、生态意识”4个基本要点。其中“社会责任”基本要点包含“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热心公益,乐于志愿服务;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5个关键表现。“科学精神”素养包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2个基本要点。其中“实事求是”包含“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弘扬理性,能运用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2个关键表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形成的70个关键表现,描述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核心素养发展上实际达到的状态或结果。它描述了个体在面对复杂程度不等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在教育、训练和实践中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获取、加工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修养和品质。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各个学科教育教学所形成的具有本学科特质的素养的综合体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科特质又含有跨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如何构建,不同的专家可能提出不同的指标,用不同的文句来描述,但都要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都应该是学生通过各学科课程的学习形成的(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学科核心素养是从学科教育的角度对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集中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科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否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描述学习的结果,描述学习者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在分析情景、提出并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了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是学科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学科核心素养要反映学科最基本、最重要、最具特征性的特质。可以从不同维度描述素养的内涵、在各个学习阶段应达到的水平。从学生在学科素养的质性变化来确定各水平具体内容,描述特定学段的素养发展情况。不同发展水平之间是递进的,不同水平的差异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表现于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对应问题(情景)复杂程度的差异。

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确定,是制定课程标准和学业评价标准的基础。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出发,制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可以明晰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要求;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水平,选择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为各级各类考试和评价研制具体的考纲提供上位的理论框架和水平依据,指导命题。学业质量标准,要结合内容来编写,但是需要统整,呈现学科能力、观念的培养要求。学业质量等级水平的标准的描述应把学科素养的内容和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避免按知识点来描述学业质量。

【注释】

[1]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苏格兰的经验和启示[J].辽宁教育,2014年第7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教育部文件,2014年4月

[3]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4]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教育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第15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