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对话与辩论

认识对话与辩论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辩论的反面是对话。此外,各种社会问题、宗教信仰问题、道德行为问题等等,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都很容易引起激烈的辩论。对话的目的是寻找共同点。对不同的行为发出不同的指令,让学生学会与人对话,这需要时间,没有人马上就会成为一个专家。无论我们之前关于辩论和对话的经验如何,我们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对话的指导,促成对话的开展。如果与会的人开展对话而不是展开辩论,那就需要使用更多的个人语言。

——当学生的经历告诉我,作为一个老师,学会倾听是多么重要。

辩论的反面是对话。辩论多用信息语言,是一个有输赢的比赛。在辩论中,我们听对方说话的目的是要抓住他的缺点或错误,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加以利用,来证明他的论点是错误的,这样来破坏他在辩论中的整体地位。我们最熟悉的辩论无外乎各种政治辩论,不过除此之外,辩论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象一下,校长召集了一个全校会议,讨论新的阅读课程。尽管这是一个讨论会,但实际上是一个小小的辩论会。老师们来到这个会上,心里都有着各自的想法。他们都想说服别人,表明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认为的最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他们之所以相互听取意见,只是想找个机会展示相关资料,以显示某种教学系统优于别的教法罢了。在这里,每个人都在陈述或是准备陈述自己的观点,并没有谁真正想倾听别人的意见。

类似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课堂上。一次讨论很容易就变成一场辩论。有时是关于休息的时候玩什么游戏,有时是关于期中户外旅行的事。此外,各种社会问题、宗教信仰问题、道德行为问题等等,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都很容易引起激烈的辩论。

要把一场辩论转化成一场对话,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要辩论的双方对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觉得在辩论彻底展开之前,有必要专门讲讲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其中一个差别就是:它们的目的完全不同。在辩论中,听者的目的是要抓住对方的弱点以便对其进行攻击,而在对话里,听者的目的是要去了解对方,理解对方的深刻观点或真实的生活经历。

对话的目的是寻找共同点。对话还有一些显著特征,首先是沉默,这是一场对话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次是问题的澄清;最后是对别人的付出表示赞赏等等。在对话里,别人对你的观点的反应是:“这很不错,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待过这个问题。”这是不是让你感到很受尊重?还有一种反应是:“恐怕我还没怎么懂,你能再说明一下吗?”

如果学生明白了辩论和对话这两个概念,并且在情绪平静的时候体会过两者的区别,在课堂上只需稍加提示,如“我们现在从辩论换到对话吧”,或是一句“停,停!现在没人在听别人的意见”,就足以使他们的会话在这两者之间切换自如。对不同的行为发出不同的指令,让学生学会与人对话,这需要时间,没有人马上就会成为一个专家。不过这是一种可以通过各种场景学习和练习的技能。

与人对话,最难的部分是双方要有开放的心态,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我承认,我自己有时并不是那么开放,相信很多学生也很难做到这点。对话需要耐心和精力,需要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进行。而学校和社会环境并不总是让人感到安全可靠。即便我不想与人争辩,想与人对话,但如果我感觉没有人听我的,我会很容易进入辩论模式,变得焦躁不安,甚至对人指指点点,这样就会使对话变得越来越糟糕。

无论我们之前关于辩论和对话的经验如何,我们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对话的指导,促成对话的开展。还是回到刚才假设的阅读课程会上吧。如果与会的人开展对话而不是展开辩论,那就需要使用更多的个人语言。老师可以谈谈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经历,某个家长可以分享一下使他孩子受益匪浅的某个学习项目,另一个家长也可以谈谈他孩子使用的另一种学习方法。没有必要只有一种声音,不同的观点和声音都该受到尊重,得到倾听。每个人都在听取对自己有益的观点。人们认真倾听,努力摆脱自己的偏见,在思想上留一片空间,用于接纳某个凝聚了众人智慧的解决办法。要达到这个结果,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认真倾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