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的差异教育

#学校的差异教育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觉得CFI#84学校的老师很辛苦,高年级是走班,一个老师要上6、7、8三个年级的课。除了上课的数学老师,班里还有一名助教和一名作为志愿者的辅导老师,一起参与各个组的孩子的学习指导。什么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如何进行“选择与交往”,在这样的课堂里都能找到答案。回想起前几天听的数学课,也不乏差异教育的体现。是的,确实,这些都是摆在我们中国老师面前的困难。

一直觉得CFI#84学校的老师很辛苦,高年级是走班,一个老师要上6、7、8三个年级的课。虽说是同一科目,但不同年级需要准备不同的学习材料,每天需上4至5节课。低年级像包班,一个老师要上自己班的不同的科目,例如既要上数学课,又要给孩子们上阅读课……似乎除了艺术与体育,其他课都由班主任包办了。

今天要听的是Ms.Meager的班级的课,里面是三年级的孩子。我特别喜欢教室里的学具柜,柜子里有很多整理箱,每个整理箱是一种学具,供孩子们选择使用。对于我这个数学老师来说,无疑像见了宝贝,爱不释手,并立马拍成照片,发给我们学校数学组一年级的老师,希望为他们布置数学实验室提供一些参考。

教室里的学具柜

开始上课了,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多位数的大小比较。老师拿出一张练习纸,让孩子们在数轴上找出505、535、560,比较它们的大小。接着又出示630、305和555,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这题的比较过程需引导孩子分三个步骤进行:先把630和其他两个数进行比较:630>305,630>555,得到630是最大的;再把305和555进行比较,并分析为什么555>305,把比较的结果用“<”或“=”连接,强调“尖尖对小数”;最后得出三个数的大小。

其中的一个学习小组

志愿者在个辅

原以为接下来的时间老师会安排孩子们完成练习,没想到老师将孩子们分成了人数不同的各个小组,开始了分项活动。有的组利用台秤给物体称重,巩固克与千克的相关知识;有的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借助学具复习多位数的组成,理解53可以是5个十3个1,也可以是4个十13个1……;有的孩子自觉地两人组成一组,在地毯上用口算卡片练起了加减法和乘法的口算;还有的拿着刚刚下发的练习纸开始了独立作业。除了上课的数学老师,班里还有一名助教和一名作为志愿者的辅导老师,一起参与各个组的孩子的学习指导。看着教室里热闹却又有序的场面,我不由地暗自叫好。什么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如何进行“选择与交往”,在这样的课堂里都能找到答案。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结合每个孩子学习上的弱项,利用和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各个学生的活动,满足个别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不正是我们的差异教育所追寻的吗?

回想起前几天听的数学课,也不乏差异教育的体现。在5分钟的口算练习时间里,每个孩子拿到的口算练习会有所区别,加法不行练加法,加法过关练乘法;孩子们活动时,老师会在一旁仔细观察,记录每个孩子的表现,为他的后续学习设计更合理的方案……

也许我们会说,我们班级的学生数量太多,很难照顾到个体差异;也许我们会说,我们只有一个任教老师,怎么可能进行那么多组的个别辅导。是的,确实,这些都是摆在我们中国老师面前的困难。但是我想说,如果我们有了差异教育的理念,我们就会在学习前借助前测、访谈等手段了解孩子们的基础与需求;我们就会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我们就会在课后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练习资源……也许,所花的时间更多;也许,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那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地发展。

差异教育,让我们一起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