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院研究项目

学院研究项目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十五”期间,学校确立了教学、科研并举,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同步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工作导向。“十五”期间,我校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开始注重原创、体现个性,创造精品的学风逐渐上升,科学研究中产生的精品成果不断涌现。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此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一、“十五”科研工作概述

“十五”期间是我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也是我校科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十五”期间,学校确立了教学、科研并举,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同步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工作导向。五年来,学校上下统一,齐心协力,认真落实学校“正确定位,坚持创新,突出特色,服务云南”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把科技强校作为学校发展战略,使得全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促进了我校学科建设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至2005年,我校在网大的“中国大学排名榜”综合排名已由200多位上升到了162位,学校成功地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

1.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十五”期间,学校组织的“转变科研观念”系列活动营造了浓烈的科学研究氛围,同时通过学习和调研,发现了制约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因素,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出台了《云南师范大学科研统计与评估办法》等26个管理文件。这些科研管理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完成“十五”计划提供了政策保障。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从原来的零散型的管理向系统性、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2.学术氛围得到加强,学校的对外影响力有所上升

“十五”期间,为促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率先在云南省内组织召开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繁荣和发展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和“第一轮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等若干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这些活动的举行和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促进了校内学科的学术交流,提升学校学术地位,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科研队伍不断充实壮大,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科技工作的主力军和带头人

“十五”期间,我校人才队伍发展迅速,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产出了不少成果,显示了他们的研究实力,这支队伍的形成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我校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新增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8人,使我校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增至17人。

4.学科建设水平有了迅速提高

“十五”期间,我校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以学科交叉、人员整合、凝练方向、强调重点、突出原创、服务云南和加快学位点的建设为目的,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校“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哲学与民族文化”被认定为“云南省重点学科”。此外,“汉语言研究”、“心理学”被纳入省院省校教育合作计划进行建设,学校在原来一、二批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又投入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我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位点建设、学校学术地位的提升。

5.科研项目增幅较快,承担了一批有影响的高层次项目

“十五”期间,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辛勤耕耘和在职能部门的协调与努力下,我校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增幅较快,研究经费提高很大,凸显了强盛的发展势头。我校新增各级各类项目801项,经费合计6507.52万元,科研经费连续5年达千万元以上。与“九五”时期相比,我校科研经费增长了177%。

在高层次项目的获得方面,我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单列学科教育学项目10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1项、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科项目5项。

6.研究成果丰硕,精品成果增多,成果获奖突出

“十五”期间,我校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开始注重原创、体现个性,创造精品的学风逐渐上升,科学研究中产生的精品成果不断涌现。2000—2004年,共出版著作610部;发表论文4735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12篇,占总论文数的28%,与“九五”相比,我校著作和论文的数量增长率为67%和25%,在国家重要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明显增多。

在获科研成果奖励方面,我校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共获得115项省级以上奖励。其中,中宣部第八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1项、“高校青年教师奖”2项、省级荣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84项。

7.初步建立了科技工作校院两级管理制度

“十五”期间,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科研工作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学院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发挥学院对本单位科研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初步形成了科技工作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加强了学校对科技工作的宏观调控和规划引导工作。

二、“十一五”科研工作概述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以及《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等精神为引导,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下,按照“坚持创新、突出重点、增强特色、服务云南”的科技发展思路,在学校“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指引下,通过全校全体教师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辛勤的工作和努力,云南师范大学超额完成了学校“十一五”科技工作规划的任务和内容,开创了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1.科研强校意识深入人心,学校综合实力显著上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上下统一,齐心协力,认真落实学校“正确定位,坚持创新,突出特色,服务云南”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全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规模和科研水平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根据“2005年和2011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的对比分析显示,2011年,我校在中国大学800强排名榜中综合排名第154位;全国师范大学排名第17位,比2005年的25位向前跃升8位;全国省属重点师大排名第11位,比2005年的19位向前跃升8位。目前,在西部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中,我校排在西北师大之后,名列第二位。

2.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如下成绩:

2011年,我校人文社科领域拥有重要的科研平台5个,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社科研究基地4个。这些重要的研究平台构成了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支撑体系。

2010年,我校的“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立项建设,这是云南省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文社科问题的第一个教育部文科重点实验室。

3.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充实,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积极组织,组建了校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校级人文社科研究团队4个。通过培育和艰苦的努力,新增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

学校文科类教师中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省文科类共6人)。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的有6人,5人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科专家”称号,2人获得霍英东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此外,尚有16人进入“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4.科研规模逐年保持稳定增长,承担了一批有影响的高层次项目

2006—2010年,我校对外争取各级各类项目1534项,经费合计1.47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共获得经费4384.15万元,占总经费的30%;横向项目共获得经费3114.17万元,占总经费的21.1%。无论从科研项目的数量、层次、申报渠道,还是获得经费上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其中,2010年,伍雄武教授申报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投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成功获得立项,结束了我校人文社科领域从未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历史。

5.科研产出大幅度增加,精品成果数量增多

2006—2010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共出版学术著作681部,其中,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著作96部,在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789篇,较“十五”增长了33.4%,是“九五”时期的7倍。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99项、一等奖6项。

“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共获得145项省级以上奖励。其中,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99项。一等奖的数量从“十五”的2项,增加为6项。

6.对外合作交流领域扩宽,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主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0余次,其中,国际会议14次,全国性会议26次。仅2010年度,学校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人文社会各类学术会议十余次,到会人次累计达到2000余人。2011年7月,亚洲社会心理学大会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国内外学者近千名来自亚洲各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究和探讨相关学术问题。这些活动的举行和开展,促进了我校与省内外、国内外高校间的学术交流。

7.文理交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色和优势日益彰显

“十一五”期间,学校按照“坚持创新、突出重点、增强特色、服务云南”的人文社科发展思路,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导向,特色学科群的综合集成构建为载体,重大基础理论和重要现实问题研究为引领,通过创新型科研平台的聚合作用,在民族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边疆历史地理、边疆文化地理、边疆经济地理、民族社会管理、多边区域合作发展等多个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文理交融、多学科交叉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群,并逐步聚合起了一支优秀的研究团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正逐步提升。

三、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

这十年间人文社科工作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该校对该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一是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条件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使得学校整体基础实力不断增强。二是坚持科学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练集成相关学科,打造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组织重点研究工作方面不断创新,并凸显科研工作的纽带作用。三是积极调整管理制度和措施,主动进行相关制度的优化调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该校也清醒地看到我校人文社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优势学科未能充分展示;高层次科研项目偏少、高层领军人物较少等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加以改进。

四、“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期间,该校将以积极慎重的态度,认真分析自身的学科发展现状,加强学科建设规划的系统性,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突出学科建设特色。主要工作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亮化“西南联大研究”的学术品牌

集中开展“西南联大”与云南省文化形象工程建设研究;重点推进多学科共融的“西南联大”交叉整合研究。

2.突出研究的前沿和特色,继续做好云南的教育发展研究

具体是“桥头堡”战略与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云南教育均衡化发展研究;云南民族教育信息化研究;现代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和特色化研究。

3.整合校内资源,加大对特色学术领域的扶持培育

西南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边疆稳定安全:中国西南边疆安全研究;社会突发事件预警预处理研究;边疆民族地区舆情问题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边疆稳定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关系的研究;云南城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研究;跨文化心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云南实践研究;云南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术工程建设;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娱乐休闲研究。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发展和资源环境补偿研究;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人力资源支持系统研究;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供需分析及均衡对策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及遗产地与旅游产业发展关系问题研究;非政府组织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