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信工具在“资本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工具在“资本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微信可以应用于大学课程的教学,解决以往教学过程的疑难问题,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微信平台工具应用于“资本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经验和效果与大家分享,以期将微信工具推广到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微信红包奖励实际操作有效果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以及股票大跌时沉着冷静的学生。

林瑞基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摘要】微信平台自从开发以来深受广大用户所喜爱,用户已达到5亿以上,并且在商业、营销、创业、金融、信息沟通、媒体广告等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样,微信可以应用于大学课程的教学,解决以往教学过程的疑难问题,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微信平台工具应用于“资本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经验和效果与大家分享,以期将微信工具推广到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微信 大学课程 教学 资本投资学

资本投资学课程是管理学院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要学好这门课程并加以应用,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数学社会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学生有天分,对盈亏局势的敏感知觉、对数字的感觉、冷静和理性的性格、浓厚的兴趣、应对风险局面的良好心理素质等;更需要学生有综合判断能力、因果关系分析能力、冒险精神和规避风险的平衡能力、快速计算与反应能力等。最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经常性的实际操作、切身亲临实际盈亏情境,学生才有亲身的感觉和深刻的理解。为了进一步拓宽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本学期开学时(2015年3月)正值中国股市突破3 000点前夕,在十分有把握牛市将来临的判断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实际股票操作或模拟操作进行亲身实践。结合去海通证券营业部实地考察学习,运用微信平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操作、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经常性和实时性的交流和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使他们快速理解和掌握资本投资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该课程感兴趣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将终身受用。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Tencent)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最早只是一个社交通信工具,但随着用户的增加和更新改进,功能不断强大起来。朋友之间可以发送即时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通过“朋友圈”,朋友之间还可以做到信息共享,具有了公共媒体的类似功能。通过社交插件和服务插件:“二维码”“扫一扫”“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朋友圈”“公众号”“语音记事本”“各种应用App下载使用”“微信红包”“消息推送”“绑定QQ号、手机号、银行账号”“语音、视频聊天”等,微信实现了其超媒体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一对多传播功能、交易与支付功能、娱乐功能、创利性功能等,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社交好奇心、社交便利性、社交广泛性、“信息资源共享性”等方面的要求。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全球超过6亿登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使用语言超过20种。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 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微信公众平台更是实现了微信的自媒体功能和一对多媒体传播行为功能,一时间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热潮汹涌,微信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颠覆性的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方式。

教学显然是一对多的互动信息传播活动,微信既然已经实现了超媒体的一对多互动传播功能,那应该在教学特别是高层次教学活动中有特别好的应用。上学期(2015年3月1日—6月30日)在资本投资学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微信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开学第一天: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加入微信群,两个班级分别命名为“资本投资1”和“资本投资2”两个微信群。并且要求学生使用自拍真实头像和真实姓名,这点很重要,在下面应用效果中会谈到。

(2)在牛市确立的情况下,开学第一天就鼓励学生开户炒股。开户可以利用微信扫描证券公司二维码远距离进行,快捷方便。股票实际操作买卖则可以下载证券公司的App在手机上进行。对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生,添加到微信通讯录,进行个别辅导和分析研究,避免他们在股票投资中产生大的损失。

(3)通过微信群,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交流问题、发布财经资讯、交流投资心得体会,老师可以回答问题、发布个股和财经信息、与学生讨论问题、解释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微信群的师生信息互动,可以掌握许多情况:哪些同学比较有兴趣、比较活跃、实际操作频繁、经常提问题,老师当然会记住他们的头像形象,在课堂上可以寻找、对比头像和真人增进对学生的了解。

(4)通过朋友圈发布每日股评、个股资讯、财经资讯、投资知识等供学生学习参考、分析依据和实操应用,这部分内容很多,相当费时费力,但效果不错。学生阅读后一般会点赞或给出评论,这为老师提供了很多判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信息。

(5)通过公众订阅号“林博士股票研究中心”和“林博士投资研究中心”向学生发布有关投资理论、知识、方法的文章和资料,推送个股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每日股评、财经资讯等资料供学生阅读学习,定期回答和讨论学生的问题。公众号推送的资讯一般更有价值,对学习更有帮助,当然也更加私密。

(6)通过微信红包奖励实际操作有效果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以及股票大跌时沉着冷静的学生。这对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效果良好。

通过一个学期微信平台在“资本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学生反映良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解决了学生课堂出勤点名、课堂表现印象、平时成绩考评难题。深圳大学学生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比例相当高。平时成绩一般由学生三个方面的表现来评定: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如何从这三个方面的记录或结果来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一直是困扰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其他高校也应该有类似情形,学生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30%~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70%)之和组成。期末考试成绩是由改卷定量评定的,没有什么误差,而平时成绩的评定带有主观印象,其中考勤是最难的一部分。传统的方法是老师点名、签到表、学生干部记考勤、固定座位空档等,能准确记录出勤率的当然是点名,但点名是相当费时费力的,特别是在上大课的时候。本来在校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有着成熟的心理行为以及学习的目标,自觉到堂上课、学习知识是大学生不需要别人监督的主动性行为。但在学风渐下的时代,学生到堂上课倒成了要经常强调的学生行为准则。课堂表现具有外显性,与学生的内外向型性格,以及师生互动有关,老师一般喜欢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学生,对他们的印象较深。平时作业也是可以精确评定成绩的,所以最模糊的部分是课堂出勤率的问题。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在投资学课程中应用,使师生互动的频率、范围和时间大大增加,学生的名字、模样频繁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使老师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和形象。研究表明,当老师认得学生并能叫出他们名字时,学生旷课的概率就小多了。通过微信中学生名字、头像的重复记忆,老师上课的时候自然会留意到哪些学生经常没有出现在课堂上,有个有趣的现象是学生每次上课都会习惯性地坐在教室里的同一个位置,这个现象也有助于老师确定学生的出勤率。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拍照回去对比一下微信群里的姓名头像,谁没有上课也就一目了然了。

(2)课堂教学无限延伸到课外。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没有伸缩性,能传授的知识量和传播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但课外的时间和空间十分广阔。微信工具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课堂到课外的延伸,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都可以实现课程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阐述,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微信工具的应用还可以即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加强了教学中的答疑环节,学生有问题可以在课外的时间里提出来,通过老师的解答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应用微信工具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可以推送或发送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文章、每日股评、财经资讯、个股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应用实践,许多学生对证券投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以及股票投资实际操作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3)教学互动在形式、内容、范围上都发生了改变。教学活动从来都是一对多的双向传播互动过程,互动性教学最好的办法是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老师针对问题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来讲授,学生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微信工具的应用不仅使课堂互动延伸到课外互动,师生双方都可以提出问题让对方解答或思考,重点问题、关键知识点可以带到课堂讲解和解答。微信上传授的知识范围更加广泛,有些知识在课堂或书本中是无法学到的,例如每日股评、个股分析报告等。

通过一个学期微信工具在“资本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解决了以往大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难题,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教学范围,加强了教学互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微信工具在“资本投资学”课程能够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样也可以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加以应用,笔者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微薄借鉴作用。当然,微信工具还具有其他方面强大的自媒体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在今后大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使微信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刘兆洁. 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从IM到电商微信:开启腾讯全新时代.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585691-all.html.

[3]微信公众平台.www.baidu.com.百度百科,201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