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课程建设机制”研究报告

“学校课程建设机制”研究报告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杨浦区各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指导,厘清“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本课题研究采取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框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用行动研究法组织开展研究,在行动中构筑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愿景并形成系列机制。

一、研究背景

(一)学校课程建设是区域教育创新与均衡化发展的核心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课程来展开的。课程建设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契机,也是校长课程领导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更多建设课程的权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进行学校课程建设更是实现学校积极自主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杨浦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围绕课程体系、创智课堂、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这四大主题开展。创新试验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在形成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理解、依托高校推进资源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系列、研制评价指标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此外,学校发展因各种原因,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会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建设为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化的发展。

(二)区域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目前,关于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多是基于学校层面进行探讨的,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关注到了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强调了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并探索了基于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式和途径。然而,当前对区域加强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区域在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职责、作用、意义等尚待厘清,为丰富区域层面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本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三)学校的课程领导和建设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杨浦区各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课程的管理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全区各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区域内各校课程计划编制不够严谨规范,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减课时数情况仍有发生;拓展型课程的多样性和研究型课程的过程性体现不充分,其独特内涵和独立价值没有获得彰显。反观区域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思考其内在逻辑关系,发现区域层面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尚不明确,特别是在对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缺乏有效监控。基于此,重新思考区域如何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在分析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杨浦区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将本研究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探索推进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与特点,并进行愿景构筑;

(2)建立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的四大运行机制;

(3)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机制运作效果,并进一步完善。

(二)研究内容

1.区域课程建设的愿景研究

近年来,我区一直致力于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的相关工作,但较为合理且具有现实基础的课程理念尚未形成。本研究中,根据现实中全区各校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理论探索,草拟基本的行动方案,并邀请专家、领导、行政人员、教研员、教师等对方案进行评议,讨论其理论成熟度与现实可行度,并根据评议意见对草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再将其细化成具体的行动路径与实施策略,进行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愿景构筑,为今后区域整体把握学校课程建设方向、架构聚焦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指明了道路。

2.区域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

确立了区域课程建设的愿景之后,区域加强课程建设如何运行变成了最实际的问题,因而,本研究将重点探索区域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重点包括区层面的区域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机制,以及学校层面的学校课程规划机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机制和校本课程建设机制。通过四大机制的系列化运作与整体化思考,推进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的运行,真正将研究落到实处,进而促进全区范围内学校课程建设的显著提升。

3.区域课程建设运行机制的运作效果及完善研究

成效分析需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基于研究推进的历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研究推进一段时间内的具体成效加以总结、分析和反思,并将其整合到下一阶段的研究推进过程中,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提升。此外,在总结阶段,需要对本研究的整体实施情况作整体分析、系统思考,总结并提炼研究成效。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

确立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形成研究团队。一方面,完成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对区域学校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指导,厘清“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

2.实施阶段

组织市、区专家对“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与特点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拟定草案和评议草案的方式将其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的愿景,并将其细化成具体的行动路径与实施策略。按照调整、完善后的课题方案,在区、校两个层面中进行实践操作研究。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对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形成“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系列机制,并探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系列机制的实施路径。

3.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就研究过程中的过程性效果和实施的整体结果进行效果调研,做成效分析。最终通过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案例等方式,并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评审鉴定,形成物化成果,进而推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作为资料搜集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探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通过考察了解客观情况直接获取有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为全面了解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帮助学校更好地实现课程建设的“规范、适切、特色”发展,区域层面将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调研工作。另外,本研究还将使用这一方法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性效果和实施的整体结果进行效果调研。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加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取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框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用行动研究法组织开展研究,在行动中构筑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愿景并形成系列机制。

(三)研究路径

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对区域学校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现状调研,并结合文献研究进一步厘清“区域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然后,通过行动研究构筑“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愿景,形成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相关机制;最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其实施成效。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学校课程建设运行机制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初步构建旨在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我的创智天地”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主要以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以及基础教育内部学校和区域共同开发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架构,致力于营造尊重个体的课程环境,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为个性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

1.创智课程的内涵

创智课程,即创生智慧的课程。在本研究中,创智课程具体指的是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学生主体的思想,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一系列学习机会。

2.创智课程的特征

(1)创生性。创智课程不是预定知识的堆积,而是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教师和学生运用智慧创生课程的过程。已有课程文本因而不应被视为创智课程本身,而应被视为创智课程创生过程的资源之一,只有经过师生的共同解释,转化为真实体验到的教育经验的时候,才具有意义。基于此,创智课程是师生运用智慧联合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它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创造中主体性得以解放、个性得以发展的机会。

(2)开放性。创智课程是区域资源与学校系统良性互动的结果。它是一个开放的课程系统,而不是一系列固定的课程门类。创智课程跨越学校边界,深入社区的不同角落,使社区、学校和家庭都成为课程开发之地或课程实施之所。同时,系统中的每一门课程亦追求跨越学科边界,在相关的学科与学科之间、在学科与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以便为学生提供开放而多元的成长境遇,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3)选择性。智慧的获得并没有一个既定的程序、步骤或模式,关键在于维系主体自由自觉的发展状态,因而以创生智慧为目的的课程必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不仅使学习者能够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机会中弹性认知、自由领悟,激发直觉灵感,获得转识成智的机会,亦要尊重学校的课程选择权,使学校课程建设成为彰显学校文化的重要契机。

3.创智课程的理念

(1)注重学生参与。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而非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在创智课程的建设中,学校无论在开发校本课程还是在选用区本课程时,都应充分关照学生的课程意愿,使创智课程建设基于学生的需求之上。同时,要赋予学生适度的课程权利,引导学生参与创智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估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

(2)践行集体审议。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决策的过程。创智课程的开发应凝聚集体智慧,践行集体审议的原则。集体审议集探究、决策、行动于一体,其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民主的协商氛围有助于激发课程集体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课程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3)彰显学校特色。学校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在创智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对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作整体关注。在课程的目标、结构和实施诸方面,思考其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使之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的要求。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每一所学校都应从整体的角度规划创智课程的开发,使其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契机。

4.创智课程的结构

基于课程开发的经典框架,创智课程的构成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程目标是期望借助创智课程而达成的学习结果;课程结构指的是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体系;课程实施指课程计划转化为课程实践的过程;课程评价指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创智课程涉及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两类课程。由于区域创智课堂的理念引领,创智课程的实施都将遵循儿童立场、探究取向和创新旨趣的倡导,同时,学校在开发、选用具体的创智课程门类时,会根据校本的情况将其纳入拓展型课程或探究型课程予以实施,因而在课程类型上对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不做严格区分。基于目前课程开发的成果,创智课程的整体框架如图2所示,以综合性的创新思维课程为核心,以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语言与文学、体育与健康为四大主题领域,在各领域之下开发相应的具体课程门类,并要求所开发的课程门类要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为核心,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图2 创智课程整体框架

(二)机制创新

1.区域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机制

整个课程建设遵循“多元主体、整体规划、两重路径、双向转化”的理念。“多元主体”指的是课程建设的多元主体,即区域层面的专家、行政领导人员,学校层面的校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基层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将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整体规划”指的是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各校基于对区域教育发展及学校实际的理性分析,主动思考和积极规划学校三类课程建设体系。“两重路径”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建设这两条路径。“双向转化”则指的是校本课程与区域共享课程的双向转化,区域将优质的校本课程作为区域共享课程进行推广,区域共享课程随着实际的变化也会优胜劣汰。基于此,创智课程的主要运行机制主要包含以创智课程资源库建设为核心的课程资源框架,以共建共享机制和平台建设为重点的优质课程资源配送机制,以校本研修为主渠道的区校联动校本课程建设教研机制设计和以提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质量的区校联动课程建设评价机制。

2.学校课程规划机制

在区域的培训、指导、推动下,在课程建设“规范+适切+特色”的目标引领下,各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能基于对学校实际的理性分析,主动思考和积极规划学校三类课程建设体系。近几年以来,各校都能较为规范地执行上海市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基本做到“开齐、开足、开好”三类课程;积极进行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各校还严格遵照“规范、适切、特色”的目标编制了自评表,对课程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参见表1);多数学校能主动拓宽教育渠道,联动高校、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形成了一批特色较鲜明的校本课程。从课程规划、研发到课程的实施、评价、保障,学校基本能把人员、制度配备齐全,推进课程的有序运行,促进课程团队的建设,保障学校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区域层面,成立了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审核小组,制定课程计划审核指标,组织力量开展课程计划的审核工作,对于审核通过的学校课程计划发放审核认定书,准予实施。与此同时,督导室牵头,行政、教研室参与,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情况开展飞行调研,对课程计划执行存在问题的学校实行跟踪与回访。如,初中、小学“课程建设试点校”和“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立项学校”的调研工作,邀请上海市知名专家领衔,组成5个小组,对12所“课程建设试点校”和12所“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立项学校”进行了调研(其中7所学校兼属两类)。调研期间,共观课171节;召开干部、教师座谈会31个,共276人;学生座谈会35个,共481人;访谈干部、教师242人次;进行教师问卷503人次,学生问卷532人次;并查阅了有关文档资料,各调研小组完成了“一校一评价”“一校一报告”和“一组一报告”。基于此,区域形成了“一校一计划、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点评、一校一督导”的学校课程规划机制。 目前,汇编了《课程成就学校——杨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12例》一书,出版了《用课程办好每一所学校——杨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建设17例》。

表1 高中学校课程方案实施情况自评表

(续表)

3.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机制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适合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特点和需要,也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定位。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学校)制宜”“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改编和再开发,体现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智慧。高中以“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试验项目”为载体,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小学和初中确定了“打一”小学等12所区“课程建设试点校”、鞍山初级中学等12所区“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试点校”;幼儿园确定了课程建设试点园,同时以园长培训班为平台,加强关于课程建设的有关培训。另一方面,区域各部门联动,聘请专家开展项目的结题评估工作,形成了“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试验项目评估指标,如表2所示;及时总结,并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课程成就学校——杨浦区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与实践》一书。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杨浦区中小学校主要形成了校际合作机制、US合作机制和资源保障与共享机制。

表2 “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试验项目评估指标

(1)校际合作机制。

A.比较对等的合作:两点入手、联合突破。

比较对等的校际合作机制指的是不同学校间以学科联合体的方式进行研究,共同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最优方法。合作中,采取“两点入手,联合突破”的方式,“两点”分别指的是学科难点和学校课程载体难点,这种联合体的方式打破初中的薄弱局面,以解决教师资源不足和同质性的问题。主要分为如下两条路径:学科难点联合突破路径和学校课程载体难点突破路径。前者聚焦于选择特定的学科难点,进行整合突破,转变学习方式,然后辐射到其他学科教师;后者聚焦于确定各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主题,形成一套运行和管理机制,然后辐射到其他学校。这两条路径在小学和初中同时共存,其中,小学组以第二条路径为多,比如“打一”“杨浦”“控二”都是这种类型;而初中组则以第一条路径为多。

B.拖带式的合作:学科高地建设。

拖带式的合作在本区域内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学科高地建设上。学科高地建设即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依托,加强理科学科建设。在中学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组建学科高地建设联盟体,构建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学科管理体制,以及学科高地建设运行机制。与此同时,在中学教研室的协调安排下,利用承担学校学科优势开发促进区域学科发展的教研培训项目,通过项目引领区域更多的教师共同提高。 目前,我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英语等学科上,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高地建设体系。

表3 学科高地结对高中学校

(2) US合作机制(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理科实验教学。

杨浦区坚持基础教育与高校合作办学,探索教育模式的创新。区域内有15所高等教育院校,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其中有充分的可利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课程资源。实验教学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前沿阵地,还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方法与技能、提高科学素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担负着推动和促进教育整体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理科实验教学项目充分利用高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发挥和完善现有的机制和项目平台的作用,形成比较成熟的能有效促进高中理科实验教学的多样化路径。

目前,杨浦区部分中小学与大学二级学院签订了联动工作协议。杨浦区政府先后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和研究院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大学与基础教育学校相联系的学生创新素养课程,提升课程品质。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共享高校设施资源。加强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学生的框架范式研究,充分发挥区域大学集聚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内高校先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做实验,师生到高校图书馆借书阅览。截止到现在,区域拥有市级创新实验室6个,申报新一轮市级创新实验室15个,区域绝大多数高中已拥有或正在建设创新实验室。除此之外,还成立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沪东分院,聘请由高校和科研院所32位专家组成上海市青少年科学院沪东分院科技导师团,成立沪东分院科技科普基地会员单位协作团,在高校中设立一批“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沪东分院培育基地”,建设了创意梦工厂实验室,开发了“科技社团活动”系列课程,成功举办五届上海市“赛复——创智杯”青少年创意大赛。

在理科实验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杨浦区还鼓励国际学校间的交流。2013年6月,区教育局邀请美国班克洛夫特学校的两位优秀教师来沪教授实验教学课程,全区来自各高中学校理化生学科的35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经选拔,其中7名教师于同年12月赴美国班克洛夫特学校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所有学员积极参与,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培训课程,每一位学员都表示收获颇丰。此外,针对理科实验教学,还鼓励教师进行自制教具的设计,形成了《实验教学优秀自制教具方案设计汇编》,供全区教师分享、学习。

(3)资源保障与共享机制:创新实验室、创新拓展日。

杨浦区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源保障和共享机制,主要体现在创新实验室和创新拓展日项目中。

创新实验室建设是各基层单位自主办学、特色办学的重要抓手,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目前,杨浦区已建造了一批能适应学校开展教学和科学实践双重功能的、与现代化技术接轨的实验室。高中阶段,创新实验室建立情况如表4所示;义务教育阶段,13所初中、15所小学拥有创新实验室,其中市级14个、区级12个、校级4个。对创新实验室的调研,杨浦区也已形成相应的标准(表5),组织专家开展基于课程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情况专项调研。区课程资源建设中心统筹协调区域内外各类课程资源,为建设创新实验室提供资源保障,有助于研发创新实验室区本课程,促进资源共享。

表4 高中学校创新实验室一览表

(续表)

(续表)

表5 高中学校基于课程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情况调研提纲

2012年,杨浦区教育局为进一步加强区各中小学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推进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工作,印发了《区校联动,共建共享“创新拓展日”课程资源库专项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这一文件,要求各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目前,“创新拓展日”在小学已全面铺开,初中先以8所学校为试点,现在发展到18校。学校结合区情、校情制定“创新拓展日”活动方案,根据区域和学校课程资源制定活动菜单与安排表,动员和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和报名。学校和活动基地单位及时采集学生活动信息,积累相关活动资料,探索建立并完善“创新拓展日”活动课程的运行机制。区域定期展开学生问卷调查、启动“创新拓展日”活动子项目、教学展示专题研讨会、组织调研与指导、评选优秀项目组与个人,积极推广“创新拓展日”活动典型经验,鼓励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联合开发了《杨浦之旅12站——小学博物馆课程》以及《书香致远——初中图书馆综合阅读课程活动设计》两门区本课程,并配套编写了同名读本。通过“创新拓展日”课程开发与实施,形成了区校联动、共建共享课程资源的课程建设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阶段成果交流及研训活动,促进了资源共享。

4.校本课程建设机制

校本课程建设是区域课程变革的重要路径之一,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共享和课程推广三个主要环节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首先,进行课程开发组织建设,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定期进行研讨,根据调研需求,结合学校实际,以及区域内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开发适切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然后,进行区域内的交流及阶段性的成果展示,进行课程共享。最后,对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调整与完善,以点带面,进行课程推广。

(三)实践成效

1.初步建立起区域与学校联动的课程建设体系

(1)区域层面。

杨浦区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在区级层面强调各部门的合作,形成行政推动、教研专业引领、督导评估保障的“基、督、教”紧密配合的局面,并且将这种合作衍生到课程建设的不同群落。在区域层面,进行区域课程共建建设和社会资源平台建设,形成了课程建设的教研机制和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评价机制。例如,在研究过程中,杨浦区在对创新思维培育过程及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等理论进行深入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教师能力建设项目”。 目前,共形成区本课程22门,如表6所示:

表6 区本课程建设情况

(续表)

(2)学校层面。

在杨浦创新文化的熏陶下,绝大多数学校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学校提倡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参加课程建设,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提供分领域的、选修的课程内容。80%的学校开设了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每个学校都形成了具有校本课程特色的课程计划。学校课程计划经审核通过才能予以实施,对审核意见为“基本合格”的学校,专家给予一对一的辅导,使之整改合格。调查表明,各校都建设了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方案,并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课程。比如鞍山初级中学的书法课程,建设中学的茶艺和陶艺课程,“延吉二初”的围棋和舞蹈课程,鞍山实验中学的德育单元课程、年画、大课间体育活动等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的建设表明绝大多数学校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学校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具备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3)区校联动。

杨浦区建设和推广了一系列区域共享的校本课程,形成了区校联动共建共享的机制。这一机制调动了区域内各校结合自身实际,依托高校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丰富学生课程经历提供了保障。同时,区域在监控学校课程实施的质量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组织专家力量研制审核指标,开展审核工作,规范学校课程计划编制与实施,建立课程计划审核备案制度。区域通过课程资源建设中心组织协调,一是由区教研室、德育室和科研室牵头,先后研发了《让我们一起玩儿》《漫游星空网络课程》《初中图书馆综合阅读课程》《初中人文行走》《心灵体操》等多门区域共享课程;二是把优秀、成熟的校本课程加以提升并提供给区域学校共享,结成了多个共享课程的试点学校联盟,先后推广了《儿童哲学》《男孩女孩》《创意思维》《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金融创新实验室》《小小电子工程师》《陶艺》等四十多门共享课程;三是整合利用高校和社会教育场馆等课程资源,区校联动开发了《小学博物馆课程》《走进高校》《制冷技术》《航海技术》《动漫设计》等多门共享课程;四是成立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课题协作组,开发了《牛牛上学记》《生存宝典》《零起点英语》等系列课程,在协作组10多所学校共享;五是依托幼小衔接、初小衔接课题研究,开发了《杨浦区幼儿园“入学预备期”课程》,课程资源网上共享,整体推进我区幼小衔接“入学预备期”活动实施;开发了《初小语文衔接课程》《初小数学衔接课程》《初小英语衔接课程》《初小心理衔接课程》,在课题协作研究学校试点实施。

2.初步构建了开放性的区域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在课程资源建设中,优质校本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是丰富学校课程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以区课程资源建设中心为平台,集聚区域优质校本课程资源,建立区域课程资源库,将这些课程资源集聚和辐射,供区域中小学校共享。2014年,进一步畅通课程资源共享的渠道,注重数字课程资源建设,发挥区域信息化平台的作用。运用云技术,在杨浦教育网上建构区域创智课程的数字资源平台,将众多区域优秀共享校本课程资源挂网介绍,旨在加强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提升课程资源建设中心的服务能级。 目前,我区优质校本课程成为区域推广共享课程的共有36门,相应的一些课程成果也进行了共享和推广,正式出版的课程教材有:《书香致远》《与大师对话(一)》《儿童哲学》《男孩女孩》《创意思维》《博物馆12站》《创新+》等近十本,其中,《漫游星空》课程成果《听大师讲课——中学通识教育名师讲坛》已由江苏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并有25所初中使用。

表7 区域优质共享课程情况

(续表)

每门区域优质共享课程都有明确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保障等。例如,《性别教育》课程还特别针对小学低、中、高不同学段确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定丰富而适合的课程内容。

表8 《性别教育》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作为区域性共享课程项目,建立运作机制和明确团队职责有利于课程的良好实施。同样地,以《性别教育》课程为例,区教育局制定方案,行政促动,全面协调;区德育室、“上理工附小”具体负责推广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开展教师培训;区德育室、师训部具体负责教师培训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工作管理;区域各小学分批参与试点到全区共享,总结学校经验,协助评价。区教育局牵头成立性别教育课程区域推广工作小组与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讨工作,为课程共享工作明确区域和学校的工作内容与分工。

表9 《性别教育》课程分工

3.促进了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师团体的课程领导和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

区域内各校都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进行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一成果背后,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校长、教师是课程主要的建设者和执行者。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建设技能,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提高了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教师团体的课程建设能力,促进了课程及课程管理模式的变化,促进了教师课程研究及执行力的变化,促进了行政领导方式的变革。

在研究过程中,杨浦区多次邀请专家为校长和教导主任开设专题讲座,指导编制学校课程计划,并汇编了高中学校课程计划及课程调研资料;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杨浦区校长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班”,汇编了《课程成就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12例》。校长们通过学习、培训,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能带领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自主研发方案,把原来单纯的学校“质量观”意识发展成为统整的、多元的学校“课程观”意识。

学校在课程实施与建设中都能关注教师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鼓励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平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学校通过校本研修,以课题合作组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经验交流等多形式的培训与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学校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的推进,重组教材、整合资源,提升教师对于课程的驾驭能力;通过跨校(学科)的教研联合体,基于教学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或困惑进行的合作研讨,成就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鼓励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潜力的认识与挖掘,来尝试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相关问卷调查也反映,74.63%的教师认为课程建设已经在学生成长方面显现成效;70.90%的教师认为课程建设有助于教师自身发展;73.13%的教师认为课程建设在学科特色方面有成效。

学校课程建设也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平台,充分发挥校长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学校课程建设。创新实验室、创新拓展日、图书馆课程、小学博物馆课程、漫游星空、茶艺陶艺、儿童哲学、体验式作文、校本作业研究、课程整合等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实现了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拓展型课程的可选择、有特色以及探究型课程的重实践、有创新的要求,各课程建设团队百花齐放,引领学校课程领导的提升,提供区域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特色与创新

(一)形成与区域定位和教育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杨浦区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为每一位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基”的教育核心理念,按照“建设成为上海市基础教育高地,形成优质教育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围绕建设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的主线,加强统筹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素质教育,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目标。近年来,杨浦教育围绕“培育学生创新素养”这一中心目标,牢牢把握住区域定位及教育发展目标进行学校课程建设,并且全面深入推进各项创新试验项目。本研究中,创智课程这一理论成果就是在这一大的教育背景下产生的,旨在形成创生智慧的课程。此外,我区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创新试验区建设内涵的认识,认为创新试验区的核心价值是培育学生创新素养,这与教育发展目标是匹配的。

(二)集聚区域优势特色资源开展课程建设

众所周知,杨浦区是大学集聚区,这是区域最独特的优势课程资源。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依托高校,集聚各类社会教育资源,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平台,充分利用高校的文化精神资源、课程信息资源、教师人力资源、学生人力资源、自然科学的物质资源与人文科学的物质资源等资源,丰富并优化了我区中小学的课程资源。杨浦区各校在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主动依托高校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丰富学生课程经历提供了保障;在课程创建特色方面,各校都注意借助杨浦区创新教育试验区的机遇,通过利用高校和其他社会资源,创建符合校本特色建设的项目,并在特色项目的基础上建设特色课程,进而努力向学校课程特色的方向发展。

(三)推动学校优质课程资源由独享走向共享

1.谋求优质课程资源的区域辐射与效益最大化

三年来,杨浦区建设和推广了一系列区域共享的校本课程,形成了区校联动共建共享的机制。区域建立了优质课程资源项目发育机制和区域优质课程遴选机制,鼓励学校积极选择区课程资源库相关课程,并根据学校实际对资源库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实现课程的特色化。人力资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第一要务,“教研训一体”实现了教师人力资源的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成果辐射共享机制旨在积极挖掘学校优质校本课程资源,提高资源的整合力度和开发水平,完善优质课程共享学校的牵动机制,组建优质课程共建共享校际联盟,实现区域学校特色课程的资源共享,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2.强调对教育均衡化的追求

近年来,杨浦区秉持“为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奠基”的教育理念,按照“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通过“区域推进、校本实践、发展内涵、创新转型”的思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是均衡发展的实践主体,也是教育公共服务的直接供给者。本研究中,将以学校课程建设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校际联动、优质资源共享等方式追求教育均衡化。为此,杨浦区努力探索校校合作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机制,致力于区域内优质校本课程的推广,构建了开放性的区域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 目前,杨浦区通过建立学前联盟园、小学教育集团、初中教研联合体、高中教育联盟和学科高地联动机制建设,以及建立少科站、少年宫在课程资源开发上与学校联合共建机制,实现了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各合作团体为实现“均衡、优质”的教育目标,在“辐射引领、交流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工作。研究依托高校办学,通过引入课程、培训师资、资源共享、文化熏陶等,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方式。优质资源广为辐射,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有内涵”的特色学校。通过这一研究,区域学校已初步呈现学校教育多元发展的态势,探索出形式更多样、内涵更丰富的优质均衡发展模式。

六、问题与展望

(一)进一步弥合学校课程建设需求与区域课程建设能力之间的落差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共享课程还不足以满足区域各校对共享课程的需求。因而,今后还需要:

1.激励学校进一步开发多样化的优质课程

目前,区域内各校均已具备自己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也已进行了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然而,部分学校拓展型课程仍停留在以学科拓展为主,学生自主选择余地较少;有些探究型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不详,不能体现出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为了进一步弥合学校课程建设与区域课程建设能力之间的落差,还需继续进行课程开发,注重课程开发的多样性,保障所开发课程的质量。今后,需要大力推进特色学科建设与特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团队建设,完善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健全提升学校课程领导的专业支持体系。

2.推动区域挖掘学校特色课程并将之纳入课程资源平台

在各校多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区域层面更应重视对已开发课程进行督导与评价,进一步挖掘各校的特色课程并将之纳入课程资源平台,拓宽区域优质共享课程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区校共建共享机制。与此同时,加大优质课程资源的配送力度,建立区校联动“云课程”实施机制,借助网络平台及各类实体平台,将各个学校开发的精品课程上传至“云端”,供区内课程用户选择使用,实现更及时、有效的课程共享。

(二)进一步提升学校情境化实施区域共享课程的能力

研究过程中,通过现状调研我们发现有的学校不能根据校情对区域共享的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有的学校没有对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导致课程的校本化程度不高。这也提醒我们,在关注什么样的课程能够进行共享、如何共享的同时,需要进行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的效果分析,重视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情境化实施区域共享课程的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自主建设的能力

在强调课程资源共享,追求课程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及教育均衡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各校课程自主建设的能力,要促进整个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需要区域内每所学校贡献自己的智慧。新课改赋予了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应当充分发挥区域机制、平台、资源的效能,让学校成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主体。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期开展对中小学校课程计划及其实施绩效评点,通过专家评点与网络开放性评点,不断完善学校课程计划,增强课程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相关动力机制的研究,采取措施,提高教师们进行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