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美育的管理和制度

第一节美育的管理和制度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实际上,人的感受兴力、想象力、创造欲等一系列人文素养的陶养也是美育的内容,情感教育还仅仅是其中之一。说美育是个体的审美心理的建构的教育,是实践美学对美育的看法,而且在当代中国比较流行。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美育的概念及历史渊源

美育的概念

什么是美育?这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说,美育是德育的部分,或者说,美育是实施德育的手段(工具);也有人说,美育是一种艺术教育,是关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还有人说,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更有人说,美育是个体的审美心理的建构的教育…………

以上林林总总的说法都有道理,然而都有小小以偏概全了。美育和德育在性质上和社会功用上都有区别,两者不能等同,更不能相互代替。德育在某种程度上以美育为手段,而美育在某种程度上也以德育为内容之一,两者有联系,但绝对有区别,不能划等号。

说美育是艺术教育,在逻辑上就不通。毫无疑问,美育既然是与美有关的教育,其具体的实施必然要体现在诸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教育上,但我们只能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美育的实施并不排斥其它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却不能说美育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仅是美育的一个类而已。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吗?康德的哲学体系将人的心理能力分成“知”、“情”、“意”三部分,并认为美是专门研究情的部分。王国维、蔡元培等都直接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将美育当作了情感教育。而实际上,人的感受兴力、想象力、创造欲等一系列人文素养的陶养也是美育的内容,情感教育还仅仅是其中之一。

说美育是个体的审美心理的建构的教育,是实践美学对美育的看法,而且在当代中国比较流行。审美心理的建构,人性的完整与自由的实现,这就是审美教育的实质,亦即终极目的。然而,审美教育终究不能包括美育,相反,它被美育包含着。

综上所述,美育是使主体在审美实践中,受美体的陶养感发,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进而建构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和自觉创造美的意识,并最终使人格得以完善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中其它教育内容得以更好地实施的辅助手段,它讲究情感性、趣味性、和谐性和主动性。

美育教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美育的历史

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课题。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在城邦保卫者的教育中就有艺术教育的内容,而我国春秋时期更是十分重视“诗教”与“乐教”。但美育这一概念和对它进行独立进行研究的理论,则是由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席勒还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而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席勒作为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者,尽管不可能给美育以真正科学的论述,但他却不仅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而且首次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从而给了美育以不同于德育与智育的独立地位,在美育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来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美育是一个近代的概念,是近代教育的特有范畴,是为了解决近代工业化社会给人类提出的诸多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深刻理解美育的现代意义并建立美育的学科理论,就必须从美育的情感教育本质和它作为近代教育范畴的事实出发。

美育随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和艺术的产生而产生,人们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始人最初的歌唱就是他们的劳动号子。他们的舞蹈、壁画、雕像等,也往往是原始部落劳动生活的再现,是他们生产实践的美化形式。在原始社会中,有了原始的审美活动和艺术,也就有对年轻一代的原始审美经验的传授。

在奴隶制社会,随着学校的产生,美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中国西周的学校把“乐”作为“六艺”之一。孔丘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对于诗和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在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为了把奴隶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坚强的战士,教他们学唱各种赞美歌和战歌,并把音乐、唱歌、宗教舞蹈跟军事、体育结合起来。雅典的奴隶主阶级为7~14岁儿童设立弦琴学校,教他们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篇。古罗马的修辞学校也教音乐。在那时,美育的目的,都在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中国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儒家经典成了封建教育的神圣教材。其中《诗》、《乐》也都继续受到重视。东汉末期创设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宋代曾设有专门的画学。欧洲中世纪,世俗封建主的骑士教育中有“七技”,其中吟诗是为歌颂领主的功德以示忠心的。僧侣封建主的教会学校中有七艺,其中音乐是适应教会做礼拜和赞美上帝的。在封建社会里,美育都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扩大了美育的领域。在小学中设立了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把艺术用作宣传启蒙思想的手段,美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美育也随之变成了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工具。中国自实行近代学制以后,中小学里也开设了唱歌、图画、劳作等课程。1912年,蔡元培任临时国民政府教育总长时,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特别强调美育的作用。

2.美育的内容和作用

美育的内容

艺术美: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

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

中小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文学、音乐、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

美育的特点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美育过程中存在专职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如美术和音乐。但我们千万不可将美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同起来,美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几堂音乐、美术课能够完成的。音乐和美术只是我们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主要还是体现四个方面:

(1)形象性。形象性是美育的显著特点。美育是从观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让受教育者通过美的形象来领悟美的内蕴。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它们首要的特征就是形象性。

(2)娱乐性。娱乐性是美育的鲜明特点。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强调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3)自由性。自由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一般来讲,智育、德育等教育方式,都或多或少要采用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智育、德育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大多采用老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形式。而美育的特点,恰恰是采取自觉自愿的自由方式进行。

(4)普遍性。美的普遍性,决定了美育的普遍性。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美育也就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尤其是现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美和美育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只是在学校的课堂或校园中进行,而是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完全可以说,美育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服饰打扮、家居装饰等等,都离不开审美和美育。审美教育在现当代社会的生活化趋势,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随时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美育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教育或人生教育。

美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美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获得终极幸福。美育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养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美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美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使人生丰富而有意义。美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普及性,能给人的情感以抚慰,使人的心灵纯洁高尚,给人类以温情的精神家园。

3.美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原则

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美育的基本任务是:

(1)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要求在培养他们敏锐的感觉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感;还要求培养学生审美的比较及分析能力,以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他们审美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艺术形象。

(2)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为了使学生具有艺术修养,就要使他们掌握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和审美标准;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和社会上的美好事物,以培养他们审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感,抵制各种精神污染

(3)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要使学生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把美体现在生活、劳动和其他行动中,养成他们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要注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尤其要注意发展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

主要原则

社会主义美育的主要原则是:

(1)思想性和艺术性

(2)美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美育的内容须富有生活气息;并渗透到学校全部生活中。

(3)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在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中,焕发高尚的情感,使学生通过逻辑思维来分析作品,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4)艺术内容与表现方法的统一。既要使学生钻研艺术内容,加深理解;又要使他们了解艺术的表现方法,掌握表现的技能、技巧。

(5)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要使全体学生都学点绘画、唱歌和其他艺术,有一般的艺术修养;也要适应学生艺术才能和兴趣的不同,因材施教。

4.美育工作管理的意义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就使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法律确认。《决定》还指出: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到底什么是美育?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给美育下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是高度概括的说法,具体地说,美育又称陶美或美感教育,它是培养人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美育,分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其中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才能。如何实现这个基本任务,有赖于学校管理者的美育素养。美育既是审美教育,就有个审美观点问题。由于人们生活经历、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当然也就各异。审美观点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有高尚的、有低级的。这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等。至于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才能,要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进行培养。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看,美育仍是学校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这与人们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也与人们把美育实施途径局限于美术课程这一狭窄范围有关。学校教育中的各个学科、各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如果我们能充分地挖掘并利用这些因素,那么将极大地丰富美育的内涵,拓宽美育实施的途径,获得很好的美育效果。而要挖掘和利用学校教育中的各种美育因素,美育就必须主动地、积极地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美育和学校其他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美育和智育的关系

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鉴别,要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所以美育依赖于智育。但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越丰富,智力的发展越快,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也就越深刻。所以美育和智育相结合,是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美育和德育的关系

美育是靠形象、靠感情的力量来感染人的。它在学生鉴赏与品味美的过程中,显示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在美的享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美育中的优美的艺术形象和事物,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感染力和教育力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离不开美育。

美育和体育的关系

美育和体育的结合,体现在“健”与“美”上。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受到美的教育,如动作的协调、身体部分形态的健壮与匀称,各种体操中的优美动作和节奏感等,都含有美育因素。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产生追求美的欲望。所以美育和体育是互相联系的。美育可以促使体育收到理想的效果,体育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学校开展审美教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在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又含有劳动技术教育的因素,如手工劳作、美化环境等。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劳动技能,受到了劳动教育,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总之,美育和其他诸育有着内在联系,它们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学校通过美育,可收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陶情、以美健体的效果。

学校美育管理工作就是要使美育努力与智、德、体等其他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实践模式。这就是学校美育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

5.美育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美育能丰富审美的感情,发展审美的能力,能给人带来活泼舒畅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美育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充分感受健康的、进步的、革命的事物的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通过美育的途径,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吸引学生、振奋学生并扣击他们的心弦,使学生在欣赏、认识和理解多项活动内容的同时,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起到“以美启德”、“以美育德”发展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渗透美育、发挥美育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人的审美观是随着社会进步而提高的一种社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各种社会进步,唤醒了人们沉睡多年的社会审美需要,使学校美育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适应新形势变化需要,要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美育工作的认识,更新观念,确立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教育思想,把美育工作视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4)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1978年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优化环境,以形育人

(1)美化教育环境。学生的审美趣味的习惯,是在优美的环境中形成的。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美化绿化校园的工作,增强学生创造校园美的意识,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与能力。从而以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又以学生美的行为习惯为校园增添光彩。

几年来,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了校园的改造和建设,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建造了具有传统造型特色的校训屏风墙;别具一格的名人名言德育教育长廊;树立起具有本校特色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的不锈钢“扬帆”标志;建起了一座清净优雅造型别致的读书亭和金鱼池、假山;扩建了宽敞明亮、环境舒适的学生公寓楼;装修了一栋造型独特,具有一流水平的色彩协调的多攻能的教师办公大楼;安装了富有艺术造型特色的路灯和磨菇型的草地音箱;辅设了规范整齐的升旗场地;同时,扩大了校园的绿地面积,种树、育花、种草等等,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使校园环境充分发挥了美育中的“以美引善”、“以形悦目”、“以情感人”的作用。

在教室布置方面,教室里贴的各种条幅、功课表值日生轮流表、评比表还有墙报以及各种扫除用具的布置与陈设都做了统一安排,使教室布置得典雅大方,文明舒适,卫生整洁,使学生置身于教室便有一种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之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

(2)完善教师形象。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优化师德风范,要求教师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体现为人师表的美德,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无声的美的楷模。

首先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以完美的人格教育学生,使学生产生敬爱感、敬佩感、敬重感,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的塑造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其次,要求教师要有美的仪表。这是教师形象塑造的最直接的自我展示,教师要有自然、潇洒的举止,给学生以轻松舒畅的感觉,以稳重大方的姿态,给学生的踏实,可靠的印象,以整洁合适的衣着,给学生体悟朴实、整洁的真正的美。

再次,教师要有美语言。正确运用语言是教师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语音、语调、语气来表情达意,做到侃侃而谈,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带动学生使用美的语言。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学校以教学为主,美育必须以教学过程为主要途径。

(1)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学科的美育作用。各科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艺术教育学科的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加强艺术学科教学业务管理,开设艺术课和美学讲座,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中学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格调高雅,内容健康,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教育。通过各种艺术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一定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因此,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揭示教材的内在美,讲授要准确、简明、生动活泼,善于创造美的情境,启迪学生的审美心境,促进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感受美;要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清晰准确的发音、流畅悦耳的语调、工整美观的板书、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做到声、形、情并茂,让学生欣赏美;同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参阅,吸取众长,充分准备,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体会创造美。

一些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在提高原有的艺术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请专家到学校进行美学讲座,普及美学知识,培养中学生的美学理论素养,使他们爱美、懂美、会美。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歌曲《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滚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伟大性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我们始终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激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

(2)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确立各学科的美育标准,并强调教师要把美育自觉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政治课教学可直接讲授美学知识,向学生展现社会美、信仰美、心灵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

历史课和地理课的教学,可通过介绍历代的文化艺术珍品、时代的丰功伟业、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事迹、祖国壮丽的河流山川、丰富的地矿宝藏、优美的风光景致,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

语文课教学,使学生体会本民族语言所具有的音、形、义的文字美;从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美;通过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领会文章的主题美和结构美。语文课中有优美图画,优秀作品,不但要讲字、词的含义还要运用艺术手段和电教媒体创造情境,化人于情,把那些生动、具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到一种美的意境中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真、丑,从而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数理化学科,可以其准确清晰的数字、柔美流畅的线条、立体形象的图形、精炼严谨的语言、规范整洁的作业、系统严格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抽象美、逻辑美、运动变化美。

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通过动作示范之美、场地设计之美、队形排列之美,使学生掌握准确、协调、矫健、灵敏的动作、组合变化的造型,形成健美的体魄,进而培养学生勇猛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奋进的精神。

教师还要关注各种社会渠道向学生输送审美的信息,把握学生审美情趣的变化,提高对家庭、社会审美影响的应变能力。要对学生实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生活方式美,教育他们健康、朴素、大方,充分体现“青春美”。善于运用各种美的因素,培养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提高他们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课外活动中的美育渗透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学校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制订并建全课外美育活动的管理制度,配备辅导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或艺术活动小组,定期举办专题艺术讲座,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健美体魄,发展艺术兴趣和个性特长,丰富精神生活,优化教育环境。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延伸和补充。学校这几年来特别重视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先后从学校经费中拨出专款,并根据学生的爱好,组织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学生记者团、文艺队、合唱队、管乐队、民乐队、声乐队、电声乐队、书法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板报小组、读书小组、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电脑培训班和各学科的兴趣小组。组织学生看电影、看小说、看作文、欣赏音乐或美术作品学生抱着一种深的情趣去欣赏。在不知不觉的欣赏过程中,由感性到理性地受到教育,这种由美感得来教育一旦留在心上,就不会轻易逝去。

6.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只有三个问题:美育的地位和作用;美育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品格;美育与人生境界。

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仅从一个方面谈。1999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德智体美”,这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对21世纪将有巨大的推动。有三个理由。

(1)德育不能包括美育。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第一,性质。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第二,社会作用。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2)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第一,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第二,美和“真”的关系。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第三,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3)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第一,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二,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

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1)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2)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第一,培养审美能力。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第二,培养想象力。

第三,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第四,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第五,培养对个性的尊重。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第六,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第七,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第八,培养超越的精神。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

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人生有三个层面:

(1)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

(2)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

(3)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7.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它是对审美对象形象直观的情感体验,是采取完全自由、没有任何强制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的教育。它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鉴赏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学校美育是切实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美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操

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情感支配的。人们的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指令,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当它成为人们的内心信仰和内在需求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不仅从理性上认识应该这么做,而且从内心情感上也心甘情愿地去这么做的时候,人们的道德信念才能是坚定的、稳固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正是依靠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美德教育,通过情感的变化来分辨美丑,自觉地趋善避恶,实现道德情操的升华。

美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很强的艺术气息,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融美于心灵”,在感化、启发和诱导下,通过对美的欣赏,使感官接受审美对象发射出来的信息,使其与大脑中原来储存的审美经验相联系,引发联想,与审美对象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从而得到感官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理智上的启迪,进而荡涤灵魂,追求美好,摒弃卑微与自私,自觉扬起追求社会理想和高尚人格的风帆。如但丁《神曲》中的女神贝阿特丽采,表现了追求崇高真理的精神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热情,把人们引向无限丰富的美的境界。

因此,对学生实施美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提升美好的人生境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并不仅仅在于吃喝玩乐,除此之外还有高尚愉快的精神生活可以为人所享受,放弃这种精神之乐,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美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不可避免地会被自己所创造的成果所困累、所束缚,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去追逐世俗,本身独立自主的人格反倒成了这些身外之物的奴隶,人格被现实利益所瓦解,呈现出分裂的趋势。在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生活中,人们还没有被现代工业文明那样的经济秩序所束缚,还有一定的自由;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经济生活的运转,以及伴随而来的人生的劳累奔波,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平庸单调、百无聊赖。许多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完全受制于现实的物欲,而迷失了对于生活意义的领悟,不能回转内心,升华精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格相对于过去的年代要自由得多,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少了很多的人身依附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受商业利益的驱动,适者生存,优胜劣态,是市场经济的铁定法则,它使人格成为其臣民,所以市场经济中的商业活动对于包括学生在内的当代人格的解构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美育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对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由于生命的需要,艺术作品融合了人类的真情实感和审美理想。高尔基曾经这样论述人的创造与人本身的关系:人所创造的一切东西,每一件物品中,都包含着他的灵魂。

美育有别于其它教育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教育的功用在怡情养性”,“文艺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关照和了解”,“能帮助我们建设更完善的道德基础”。美育可以给人的心灵以本质的定性,一切的美育活动都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心灵主要是指人的思想与情感。美育给人的心灵以本质的定性,就是指美育要为塑造美的灵魂而奋斗,使人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有正确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要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心灵,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实际生活中去,并形成一种健康的、自觉的心理力量,引导人生不断走向完美境界。

美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如此,只要我们睁开眼睛,印入我们眼帘的有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形形色色的生活美与斑驳陆离的艺术美。可是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发现它。如何才能善于发现美呢?这就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它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的实践能力,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而美育的主要着眼点正是通过美的教育来培养主体审美方面的能力,也就是提高主体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世界、鉴赏世界、美化世界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我们的人越来越美。正如卢梭所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审美感受力是审美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所谓审美感受力是指主体的审美感觉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觉和把握,只有首先感到美,才能进一步鉴赏美,才会引起情感的波动。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美,审美感受力是需要后天通过美育来培养和训练的。

在美育实践中,审美感受力的提高一是通过审美观察力的培养,即培养主体善于从不同的对象中发现它们各自的特殊之点,也就是说找到每一审美对象独具的特点。比如,通过美术教育就能够提高视觉感受能力,美术家能分辨一般人分辨不了的上百种颜色,能觉察一般人觉察不到的线条、形体之美。二是通过审美态度的培养,即在审美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一方面要能“神与物游”,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到审美对象中去,完全进入审美的境界;另一方面又能保持静观的态度,即采取非实用、非功利的欣赏态度,也就是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能保持一种审美距离。比如,对于一个以实用为目的的人来说,面对着兰花、水仙花和油菜花、南瓜花,其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对于前面这两种花,他可能会无动于衷,因为它不可能从经济实用上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对于后面这两种花,他却会产生由衷的喜悦,因为盛开的油菜花和南瓜花,将是预示着丰收和生活的改善。在这里,审美主体缺乏一种自觉观赏的态度,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完全变成了一种功利的实用的关系,因此他不能够欣赏客观对象的美。可是,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四种花都是能够一视同仁地引起他的无限喜悦之情,因为在这里他都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美。

当然,审美能力不仅是感受力,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的强弱往往最终要在审美鉴赏力上体现出来。所谓审美鉴赏力,就是对事物的审美价值鉴别和欣赏的能力。现实世界中鱼龙混杂,若不鉴别就会美丑不分,进入审美和人生的误区。审美鉴赏力标志着一个人在审美修养、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思想觉悟、知识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水平。美育正是使受教育者在审美欣赏中情感受到洗涤、净化的过程。审美鉴赏力是在审美实践中不断提高的。

在美育中,通过树立高标准的审美规范对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有些学生只满足于读通俗小说,唱流行歌曲,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审美鉴赏力却提高不大。如果指导他们多欣赏那些堪为典范的名著、名画、名曲以及自然界的名山大川、历史上的伟人伟事,这样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境界、思想境界就会大大提高。

美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生理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是完整的有机系统组织,脑的左右两半球有明显分工且又相互密切配合。左半球以管理语言、数学即抽象思维为主,右半球以管理音乐、图画即形象思维为主。若片面发展抽象思维,而不发展形象思维,就会造成大脑左右半球发展不平衡。大学美育活动正是以大量形象直观的自然形态和艺术形态作为其主要内容,这就使左、右两半球的智力得到充分运用开发,使各种思维能力得以平衡谐调发展。美育在促进智能发展方面,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智力结构的整体发展。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经常拉小提琴,音乐常常使他思如潮涌,不断产生新的想法。的确,小提琴乐曲等古典音乐体现的和谐美,同大自然的和谐以及反映客观规律的物理理论的和谐确有相通之处。一个懂得并能欣赏音乐和谐美的人具备着得天独厚的直觉、敏感和特质,并使其去发现宇宙的和谐结构。爱因斯坦的研究方法被人们认为:“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应该把“外在的事实证明”和“内在的完美”作为选择物理理论的要求。他认为,如果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种是更美的,一种似乎是更合理的,他宁可选择前者。

学生阶段是人生中最富有创造才能的时期,这时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广泛开展的美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情感,调动审美机能,更好地打开思路,发挥想象,从而融会贯通,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仅从一个方面谈。1999年3月5日在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德智体美”,这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对21世纪将有巨大的推动。有三个理由:

(1)德育不能包括美育。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从性质上来说,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从社会作用上来说,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2)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第一,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第二,美和“真”的关系。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第三,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1)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第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二,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

总之,美育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追求美好理想,积极面对人生,从而培育高尚情操,提升人格境界;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性格,从而培育健康心理,提升心理素质;有助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增强鉴赏能力,从而培育审美情趣,提升生活品味;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充分发展,拓展知识领域,从而培育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学校美育当前的任务

美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

然而长期以来美育在我国学科教育中的处境却比较窘迫,现实状况令人忧虑。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些教育主管领导)对美育的地位认识不足,在理论上还有不少问题需加深理解,在实践上有很多做法值得探讨。本文拟就我国学校美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做引玉之砖。

我国学校美育现存问题透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校美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学校美育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薄弱的美育理论导致美育的底气不足

建国以来,美育理论的建设是薄弱的。其间,美一度被视为资产阶级情调,那时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已无地位可言,就更谈不上理论研究了。现在,美育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领导人在有关教育的讲话中多次谈到美育的重要性。但薄弱的美育理论导致了美育的底气不足,与现实需要相距甚远。

最突出的是对美育内涵理解上的片面性。什么是美育?现在有多种回答,美育是“美感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美的教育”等等,这些理解把美育内涵界定在较狭窄的范围内。认识上的局限性让人们很难把握住美育与美学,美育与教育的关系,最终也就无法确立美育的独立目标。我国对美育理论的阐述主要散见于教育学、部分思想教育课教材以及部分学术刊物中,教育学教材一般把美育作为一章来安排,把它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德、智,体、劳相并列。从教育学科的体系组合来看,这种结构是合理的,但由于理论不系统,文字太简约,很难看出其理论的深刻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就其份量而言远不能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因而,在教学中,美育往往处于次要的地位,有的教师甚至对此视而不见,概不讲述。部分大学思想修养课教材中虽然也有独立的章节,但强调的是人生与审美,突出趣味性与实用性。在国内的美学著作中,有的对美育只字不提,有的略作阐述也只局限于审美方面。由此可见美育理论的建设与现实需要还相距甚远。

现在对美育较为常见的表述是“美育即审美教育”。这种提法比较接近美育的本质和特点,但仍不能涵盖美育内容的所有方面,如美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因而不利于保证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地位,也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审美素质。现在有人提出“美育是美学方面的教育”,我们认为这个提法很有道理。因为“美学方面的教育”,“绝不是美学的某一个方面,而是所有方面。在总体上也包括一切美学知识方面,一切审美方面和一切艺术方面。”这就能够更好地阐明美育、美学和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美育与审美、与艺术、与美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之间的关系。可惜,这种提法还未被教育理论工作者广泛采纳,未能形成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共识。

由于对美育内涵理解的局限,现在关于美育功能的认识,美育途径的探索都还难以深入下去。

(2)美育师资的短缺与浪费形成美育怪圈。

师资问题是制约我国美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美育师资数量和素质状况不理想,另一方面是具有一定素质的美育师资的断层问题十分突出。现在,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没有受过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在农村教师队伍中还占有较大比重,其中不少人既教语文、数学,也教音体美等其它课程,一个人“包打天下”,但其音乐、美术等美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是很不尽人意的。农村中学,兼职教师任音乐、美术课的情况也相当普遍,从年龄结构上看,文革以前系统地受过师范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大部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现在起骨干作用的中年教师,他们上中小学时正值美作为资产阶级情调遭批判的时期,致使他们失去了很多接受美育的饥会,因此也就缺乏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知识和能力。总的说来,如今美育师资是非常缺乏的。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方面美育师资紧缺,另一方面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到了中小学却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教学,学校为了升学压力都拼命把音、体、美课程压缩下去,有的农村中小学甚至根本不开音乐、美术课。目前艺术类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人不安心于教学,而热衷于教学以外的一些活动(如搞第二职业等),或者跳槽,这种师资流失或隐性流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克服,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美育师资的短缺与浪费这个怪圈的形成,根源还在于人们对美育意义的认识有限,以及相应的政策滞后,措施不力。

(3)升学率重压下岌岌可危的美育地位。

反思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有人形象地概括为:“文革前只学课本,文革中只背语录,文革后只奔‘科举’”。这虽有几分夸张,但也切中要害。特别是现在,奔“科举”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越演越烈。在如此重压之下,美育的地位就更加岌岌可危了。首先,美育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得不到保证。以升学考试为指挥棒,有人把中考、高考科目称之为主科,升学不考但须会考的科目称之为副科,而音乐、美术、体育被称之为“小三门”或“小儿科”。现在很多省市已在中考中加试体育,“小儿科”就只剩下音乐和美术了。因此,作为学校美育重要手段的艺术教育,成为最薄弱的环节。其次,美育课程教学条件差。由于认识的不足和师资短缺,加上设备简陋,不少中小学的音乐、美术课完全成为一种摆设,领导、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教学手段极其落后和简单。由于条件艰苦,又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任课教师也就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信心。再次,一些重视美育的学校中存在着美育的智育化倾向。美育过程中,美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美育中也有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学中偏重于艺术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正确审美观的养成,这与美育的宗旨是有距离的。在艺术类师资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的另一种倾向是,偏重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技(艺术技能)之长的人,而不够重视全面素质(特别是美学素质和品德修养)的培养,所以有的学生在校是高材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专业方面也不错,但就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美育教师。

(4)狭隘的美育观是美育的瓶颈。

不少校长和教师都认为美育是美术课、音乐课老师的事,这是一种狭隘的美育观,这种认识主要源于“美育即艺术教育”。在凯洛夫的理论中也几乎把艺术教育当作美育的同义语来使用。艺术教育无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美育比艺术教育要丰富、广泛得多,把美育限于艺术教育,就不利于非艺术方面(如自然美、崇高美、人生美等)的审美素质的培育。

狭隘的美育观必然影响着音乐、美术以外教师实施美育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审美教育可以寓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如数学学科中几何图形的美、思维过程的美;生物课、自然课中的自然美;语文课中的语言美、文学美等等。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应具备必要的美学知识和审美修养,具有明确的美育意识,应自觉、主动地把美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此外,教师还应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自己美的修养和风范,以身教来达到潜移默化的美育效果。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的动作、语言、衣着、板书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万万不可忽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学校美育的另一特征是,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充满着美育成分,如文体活动、团队活动、参观、郊游、劳技、社会实践等等,因此,美育需要全校教职工齐抓共管,而共管的前提是共识,只有形成“美育是大家的事,美育与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相联系”的共识,才能开创美育的新局面。

(5)学校、家庭和社会美育的错位现象。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美育同样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

学校美育以其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就现实情况而言,能够按教育方针要求把握住美育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来指导教学,但同时也面临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问题。

家庭是美育的摇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时代错过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明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到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美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对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父母对子女审美观的形成具有导向性和制约性。作为父母,应该当好孩子的第一位美育老师,因此,父母应当正确引导、为孩子设计一个美的环境、训练孩子发现美的眼睛和耳朵,塑造美的心灵。遗憾的是现实情况离这些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在我国,不少父母自身的文化知识和审美修养还不高,在这样的父母怀抱里就很难培养出美感丰富的孩子,因为不懂艺术的父母不可能在孩子心田播下艺术美的种子,知识贫乏的父母更难在他们与孩子之间架起美的桥梁。由于经济转轨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特别是市场经济建立的初期,人们的心理产生不平衡现象,捞足了的侍财气傲,目空一切,奢侈腐化;赔了本的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满口脏话;不少观望者也被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所感染;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传播媒介客观上给美育带来不少消极影响。许多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和庸俗不堪的音像制品在严重地腐蚀着青少年。在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下,致使一部分青少年审美情趣低下、美丑不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审美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面的消极或滞后,都会使美育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美育走出困境的思考

美育要走出困境,必须在对美育现状进行透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之所在,采取一些有力措施。我们认为,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美育理论的建设是美育上新台阶的基础。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当前美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理论建设。

首先是对美育概念的正确诠释。现在关于美育内涵、美育功能、审美的心理过程等等还存在多种说法,作为学术争鸣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对美育基本概念的认识长期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之中,势必影响其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目的性。

其次是美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这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过去人们论述美育一般只有功能论和途径论两部分,显得没有根基。因此,从全息性的审美实际出发,按照现代美学和现代教育学的要求来构建美育的体系,美育也应该象德育一样引起人们对其基础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视。最后是美育理论的宣传和普及,美育理论如果没有其忠实的实践者和爱好者,那只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美育理论的宣传和普及应从大众的审美兴趣、美学知识和审美能力入手。当人们美育认识普遍提高,美学知识和审美能力成为大众的必需品之时,也是美育找到归宿之日。

(2)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是学校美育走上正轨的政策保证。

片面追求升学率客观上成为学校美育建康发展的拦路虎。现在国家教育决策上已提出,要从过去的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冷静地分析,由于国情所限,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中、高等教育还不能满足众多求学者的需要,追求升学率的状况也就难以彻底解决,目前的素质教育只能是既注重升学率,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中考、高考加试体育或音美的做法或想法无疑只是一种应急措施,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也是供追求升学率来解决人才的片面发展问题,是治标而不是治本,因此,弄清素质教育实质,从政策法规上给予保障,使之真正落实,学校美育才能走上正轨。

(3)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和艺术类教师数量的增加是美育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应当是广大教师的共识。十年文革造成的师资断层,我们无须怨天尤人,而今天刚走出师范大门的广大教师审美素质依然先天不足,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重视和加强师范院校的美育课程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应当着重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实和加强教育学、思想道德修养这两门课中的美育教学内容;二是开设选修课和系列专题讲座,加强课外美育活动;三是力争在师范院校开设美育必修课程。

艺术类师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美育的发展水平,因此,一方面要充分挖掘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潜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类师资;另一方面又要消除艺术类师资流失与浪费的怪圈,充分发挥艺术类课程在我国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以此带动学校美育的全面开展。

(4)学校、家庭、社会的互相配合可以给学校美育以强大的推动力。

显然,学校无力承担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责任,也无力对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负效应进行全面的补救。因此,家庭、社会必须与学校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而现在家庭和社会中对美育的消极影响还十分严重,如何提高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美育的认识和美学修养,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此,国家应加强社会文化艺术行业的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建立和完善艺术教育的法规,充分发挥国家宣传媒介的积极作用,开展广泛的美育活动,调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文化艺术团体,为青少年提供充足的精神营养,现在不少有识之士正积极编写这方面的家长丛书和开办家长学校,这对提高家长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能力无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相信,当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之时,美育必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9.学校美育的价值

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一方面是一个合规律的存在,体现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又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所以美是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包括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艺术形象)。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进行鉴赏,从而发展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良好的审美能力,主动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由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人们在欣赏艺术或其他美的事物时,其想象、情感、认识等各种心理能力便被激发而活跃起来,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或悲哀、或喜悦、或愤怒、或警觉、或感到崇高,或觉得渺小,然而最终都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也就是说,获得了审美享受。恩格斯这样描述文学作品给劳动者带来的审美享受:“……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碜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这是文学作品的娱乐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艺术欣赏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娱乐方式。

优秀的艺术作品还可以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情感和理智相和谐的精神活动;在审美活动中,由于艺术形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真与善、个性与社会、必然与自由的分裂和对立在它内部得以消除而实现了和谐的统一,即实现了美。所以,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学到了真,习得了善,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了趋向真善美的意愿,陶冶和提高了他们的情操,从而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美育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挖掘优秀艺术作品和美的事物的价值,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教育和发展。

审美教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以潜移默化的、“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实现净化人的心灵的目的。因为它寓理于情,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活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学生乐于接受。19世纪俄国作家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曾指出艺术典型对人的巨大影响:“在新的典型的影响下,同时代的人不自觉地养成了新的习惯,接受了新的观点,有了新的姿态,一句话,渐渐把自己改造成一个新的人”。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树立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对于一个学生的一生和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它与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密切关系。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向人们昭示出人生的意义。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青年学生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学生的一种精神素质发展过程,使之养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使不同内容的教育在学生身上形成有机的统一、整合,使外在的影响,内化为学生协调的心理因素,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循序完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有利于拓展学生认识领域

“艺术反映生活”道出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它终究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我国清初文学家黄宗羲说:“诗之道甚广,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说明艺术反映着客观世界,或客观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的客观进程,也反映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思想、情感、情绪等。宇宙和人生中的任何领域凡成为人类活动的对象都可以成为艺术描写的对象,因而也都可以在艺术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反映。在现实主义的叙事性作品中,不仅生活的本质规律得到深刻的揭示,而且生活的存在形式也得到尽可能真实的描绘。这就在为人们提供审美价值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近乎历史文献的价值,后人也就可以既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它们,也可以从历史的、经济的、民俗学的或其他的角度来研究他们,赞赏他们。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既从审美道德角度,又从历史的角度来称赞狄更斯、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高度成就的。同样,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既从审美的角度,又从历史的角度和民俗学的角度去欣赏或研究。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得到美学上的享受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一千多年以前的开封百姓的生活等。浪漫主义艺术不能像现实主义那样提供对客观生活外观的忠实描绘,但却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时代人们的理想、幻想和激情的生动表现。它同样可以给欣赏者以知识和智慧的启迪。

无论是何种艺术方法、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的作品,无论它多么怪诞,都有其相应的现实基础,因而也必然以不同的方式折射出现实生活的某些特征,表现出艺术家精神世界的某些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认识价值。通过学校美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扩展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

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的教育和培养。美的具体存在形式,丰富的艺术作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具体形象的认识对象,对这些具体形象的研究和把握,能丰富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效益

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整体性教育原则对于提高教育效益、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很好的作用。充分发挥美育的组织功能,在美的欣赏和创造过程中,培育和发展学生的阶级和民族意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情,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纪律精神和能力对提高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和学校管理工作效益,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无比的优势。因为,一方面优秀艺术作品融注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需要广大观众、听众和读者的共鸣。共鸣就意味着思想感情的沟通,意味着艺术家与大众在对生活的某些方面的见解和态度上取得一致。正如高尔基说的:“任何艺术,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启发人的某种感情,培养他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艺术的这种社会组织功能,使它成为联结阶级、民族或人类的精神纽带,在启发青少年的阶级和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情感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集体性艺术活动的形式也具有良好的组织功用。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认为,群众性的艺术活动,与群众性的庆祝或礼仪活动一样有着类似的社会效用,即能使人们“直接地深切地体验到把他们作为社会团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力量”。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也认为:“在部落的盛大集会中,共同舞蹈和歌唱时审美经验的沟通,装饰艺术和名贵品的展览,有时甚至于食物的积累中,都可以把一个团体在强烈情感之下团结起来”。艺术或美的事物的这种作用,在美育过程中,一旦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就可以对他们的纪律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提高他们在集体性的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一致性,从而降低教育管理的投入,提高教育管理的整体效益。

六、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

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美是运用客观规律以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创造的实践活动的实现;是在合目的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或结果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改造世界的能动的创造性、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实现的肯定。当客观规律不仅为人所认识,而且被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感性具体的存在形式成为人的能动创造的活动必须掌握的东西,并成为对这种活动的肯定的时候,才具有了美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创造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审美教育过程中,青少年通过审美知识学习、艺术作品的鉴赏,领略艺术创造者的创造智慧、才能和能力,加深对艺术品所反映事物的理解,提高自己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对事物理解的旧有的思想和方式。这样长时期的熏陶,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能力,按照美的规律开展社会工作。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学校美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美育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塑造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10.学校美育的现代建构

当前学校美育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建构的紧迫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乃是基于对时代条件、文化背景和教育领域发展趋势的认识,有着非常现实的依据。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一特殊的历史分界线上,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正在坚定不移地将人类社会推向工业化的进程,这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同时也为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困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物质与精神彼此失衡的情况愈演愈烈,高新技术带来的物质奇迹淹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隔膜压抑了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和相互对话的天然需要,日趋精细的劳动分工导致人的能力的片面化、单一化,人的精神生活已经失去了对于物质生活的对抗性、超越性和批判性,反而被物质生活所同化、所收买,文化艺术变成了为物质需要进行辩护和论证的单面领域。中国的现代化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正在奋起直追加入这一世界性的进程,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一幅热气腾腾、有声有色的壮观场面,同时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所遇到的困惑在我们这里也开始露出端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向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高新技术与深厚感情的平衡,谋求以情感的柔性来调剂技术的刚性,呼吁以个人价值体系的发展来弥补技术的非个人性质。西方不少有识之士对此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但是问题最后都归结到教育。约翰·奈比斯特提出学校教育应加重价值观教育的份量,以期“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阿尔温·托夫勒认为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作为选择目标和决定行动之标准的价值观,以利于在未来生活中技术与价值之间相互产生积极影响。路易·多洛指出,当今学校教育“应该再一次回到人的身上来”,使学生有可能选择最适合于自己个性发展的价值观,技术进步只有纳入一定的价值体系,才能全面推动文化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决不是多余的。由此可见,当代西方未来学家、文化学家大都趋于这样一种共识:在工业化社会中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促进人的情感、个性、价值观得到健全的发展,使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和谐地协调起来,构成一种合理、完满的文化品格。当然我们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体制不同、国情各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上述西方学者所揭示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供的方案,对于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显然不无意义。

目前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这是一个大众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市场经济、商品大潮为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大幕。大众文化是一种以经济实效原则为杠杆,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消费性文化,这一文化特质决定了大众文化的许多长处,同时也造成了它的某些缺陷,在大众文化背后起着操纵作用的工具理性、技术统治和市场权力正在严重地消解着文化的精神性而代之以物质性,降低了文化的人文含量而不适当地提高其技术含量,例如商品广告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日益专断蛮横的侵占和控制正是物质无情地挤压精神这一现状的生动写照。这种物质与精神相互失衡的情况有可能导致物本位倾向的抬头。另外,大众文化的商品性一旦失去约束而发展成为商品化的倾向,事情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出于赢利的目的,大众文化往往追求娱乐性、消遣性和刺激性,以提高上座率、收视率、发行量和畅销度,对于人们的官能快感、感性欲望、原始冲动的过度纵容和曲意迎合有可能孵化出一种浅薄、粗陋、萎靡、弛懈的文化风尚,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将产生严重的消解作用。凡此种种,对于青少年危害尤烈,成为目前青少年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的深层原因,同时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再从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的认识已日趋明确、日趋一致。党的“十四大”制定了“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宏伟战略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郑重告诫全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一次地重申了上述基本精神。由此可见,从中央开始,已经明确认识到,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应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中心。另外,在《纲要》关于美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以看作是上述认识在学校美育中的具体化。这些基本精神和思想对当前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出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这一目标,也是针对以往美育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首先,建国以来,学校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几经起落,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况。在50年代初期(1952)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三个《暂行规程》中,都将美育列为与德、智、体育同等的地位,强调美育在整个教育机制中的重要意义。但在1957年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却取消了美育的位置,后来在越来越左的政治路线影响之下,导致了当时学校教育中忽视甚至取消美育的后果。在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1961)以后,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针对教育领域中左的倾向,人们又重提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不久后“文革”一起,美育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而遭到无情的荡涤,在十年浩劫中,美育在教育领域中几乎绝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使得教育领域万物复苏、百废待兴,而美育也再次被提上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内容,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当时的教委负责人对该法所作的说明中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特别要提到的是,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专节论述了美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美育的内容尚未被列入教育方针,还没有取得立法的地位,目前教育方针仍然采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提法,与《纲要》的精神还存在着不相一致之处。

其次,对于美育的本质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流行的观念还未得到有力的纠正。一种观点认为,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从属于德育,美育是实现德育的工具、途径和辅助手段,这种观点过于强调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但忽视了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区别,以至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否认美育在目的、内容、功能、方式上的特殊性,不利于美育的展开。另一种观点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是关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这种观点的不足在于将美育的功能限度缩小和降低了,仅仅局限于培养具体的技能、技巧的范围,而没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就美育与德、智、体育的分工而立论的,即认为德育是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知识、能力的教育,体育是身体素质的教育,相对于此,美育则是情感的教育。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又是不够的,因为美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情感教育,还在于人文品格的塑造,人文品格的丰富内涵并非情感生活一端可以囊括,故仅谈情感教育有以偏概全之弊,有可能取消美育的丰富性。

再次,目前学校美育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而目前学校美育之困境的造成,既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又与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分不开,同时也是由对于美育本质的模糊认识所致。其一,目前学校美育受到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干扰,而学校美育的力度与这种干扰的强度不成比例,形成较大反差,学校美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落后,其作用和效果相对有限,中小学教师在一个学期中苦口婆心的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可以在一个假期中丧失殆尽,大学教师辛辛苦苦教了四年所达到的效果抵不上毕业分配所带来的思想波动。其二,学校美育在学校中受到智育的排挤,而所谓“智育”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试和升学率,由于目前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升学率成了支配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普遍存在以升学率评校、评教、评学的情况,相形之下,美育变得可有可无,其重要性在思想上得不到确认,甚至在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上都得不到保证。其三,目前学校美育的目的和内容不明确,一般偏重于初步的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人文导向的目标感不强烈,造就新型文化品格的目的尚未真正确立,同时美育的形式也偏于陈旧、落后和单调,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够,严重影响到美育实施的水平和效果。

最后,当前学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如前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人的文化品格的重建尤显急迫,但是目前学校美育并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

总之,明确当前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这一目标,并将其落实在培养和造就新型的文化品格之上,这不仅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而且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通过以上关于学校美育重新定位和建构的客观依据和必要性的考察,我们对于美育的本质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更加确切的认识。

首先,美育并不是具体的艺术教育,也不是单一的情感教育,美育有着更高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它是美学这门“人的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充分体现着美学的人文精神。美学以对于永恒的宇宙之谜和深邃的人生真谛的思索、追踪和破解为使命,它通过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于存在价值的不断追问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而为人类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文导向,为历史发展增添巨大的精神动力,美学关心的是人的本质、价值、潜力、目标、成就等一系列终极性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和优化人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旨趣等根本性的问题。美学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得美育的重新定位具有了内在的依据,当代学校美育应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以培养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为神圣使命。

其次,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也就把美育与德育区分了开来。德育偏重于思想观点、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而美育则偏重于精神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与德育相比较,美育进入了更为宽广的文化的领域,更富于文化的意味,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美育与德育在内容、形式和性质上的重大差别:其一,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它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理智力和意志力,使之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而美育则是一种发展教育,它注重在审美过程中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建构力,并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引导他们发展个性和人格。其二,德育是以理服人,重在说服、训示和灌输;而美育则是以情动人,重在引导、启发、劝诱,它要调动学生自身的感受、体验和领悟,依靠学生精神的自我建构,来达到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在美育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其主动性和自由度。其三,德育注重社会性人格的培养,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服从;美育则注重个体人格的培养,更多关心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更多强调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个人潜力、健全个性心理和提高个人素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建立一种更加合乎人性的合理完满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准则。总之,拿德育与美育作比较,前者偏于社会尺度,后者偏于个性尺度;前者遵循现实性原则,后者遵循理想性原则;前者持社会本位,后者持人本位,因此尽管美育与德育可以相互渗透、补充和辅助,但是二者却不能相互包容、取代和排斥。

再次,美育的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形而上的、理性化的,带有很强的理想色彩,它常常表现为一种人文理想。这种人文理想只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不完全属于知识的领域,而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信念、信仰的领域,是一种价值的界定、意义的界定,它通过提供某种信念和信仰的概念、范本以凝聚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使得时代精神、社会心理和民族风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使得人们的社会行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行为保持一种健全、合理、向上的趋势,进而有效地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

一般说来,健全的社会价值体系必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现实价值观,一是理想价值观,这二者相互抗衡、相互制约,使得整个社会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也必须有这两个部分,现实价值观讲究功利性、实效性、自主性和本位性,凭借这种现实价值观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是也可能导致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良风气的滋蔓,这就需要理想价值观来加以制约,加以引导,以信念、信仰的冲动力来制衡经济的、物质的冲动力,理想价值观并不强求人们必须如何行事,而是靠信念、信仰的精神力量感召人们应当如何行事,进而形成一种既讲究实效、又承担道义,既主张竞争,又鼓励互助,既承认利益原则,又强调义利并重,既保护个人利益,又明确社会义务,既重视行为的目的性,又提倡手段的合理性这样一种整体社会价值体系。

学校美育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人文理想便归属于理想价值观的范畴,它通过向青少年提供某种审美理想的概念和范本,对其人生态度、人格境界、心理结构、文化素养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进而培养和造就一种新型的文化品格。

第四,当代学校美育不应全盘照搬西方模式,也不应简单地回归传统,而应立足于当代,立足于中国,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社会文化环境带来的变革和进展,应善于发现和大力弘扬当代精神结构中那些具有生长性和生命力的因素,那些具有超前性和未来性的质点,例如当代人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风险意识,当代人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优化的知识结构,当代人的创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务实精神,当代人勇于选择、勇于实现自身价值、勇于承担责任的胸怀,当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等等。当前学校美育应以这种新型的时代精神为核心、为基点,去凝聚和整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因素,“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达到一种既体现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又融汇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现代建构,形成一套可供具体实施的新体制、新规范、新内容。

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关系需要很好解决:

其一,要解决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思想原型深深地凝结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中,其中许多因素已经不适合于现时代,尤其是不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属于死去的东西,如保守主义、平均主义、中庸之道等,但也有不少方面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属于仍然活着的东西,例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重义轻利的人格境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等等,当代美育的一大任务便是以当代新型的精神结构为标准,激浊扬清、去芜存菁,在现代条件下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得到发扬光大。

其二,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同样存在着一个现代转换的问题,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着与现代生活和现行体制不相一致的方面,这就需要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使之与新的时代精神相互接轨。

其三,对于西方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应持“拿来主义”的态度,而不应一概拒之门外,西方文化中存在着许多负面因素,但同时也有大量正面因素,后者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样是建构当代文化可贵的思想资源,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大可不必厚此薄彼,民族虚无主义固然不对,国粹主义也显然是错误的,如何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造和运用,这也是当代美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总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孕育的当代新型文化为本位,在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五四”新文化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多方对话中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在促进其他文化形式向当代新型文化的转换过程中实现美育的当代建构,这应该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根据以上对于当代学校美育的再认识,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具体实施意见:

首先,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应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加以认识。当前学校美育的正常开展,需要一个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提倡一种全民重视教育、重视美育的风气,特别要加强政策宏观调控的力度,使得学校美育的正常实施得到有力的政策保证。目前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认识尚不明确、尚不一致,我们的文化政策尚不健全,相应的文化法规尚不配套,造成了认识上和实践上的种种偏差和失误,应该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及时的纠正,从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以期造成一种有利于学校美育、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学校美育的正常开展还有待于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必须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基本精神,重新认识学校美育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培养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这一战略目标,在美育中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有力的人文导向,把美育的重点转到提高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文化素养和精神旨趣的总体水准上来。同时也必须将美育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目标明确列入我们的教育方针,使之取得立法的形式,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得到有力的贯彻和具体的实施。

再次,学校美育必须依靠教师去实施和完成,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也是保证学校美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要采取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等积极措施,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本身也面临着提高自身素质的问题,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特别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种新型的文化品格,在价值观念、人格境界、文化修养、精神旨趣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准,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第四,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保证并适当增加美育的比重,应在其他课程中渗透美育的内容,还应在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美育。同时要改革和更新美育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其现实感和实践性,使之与世界范围内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成就相一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展望未来、接触社会、体验人生,以利于塑造一种新型的文化品格。

最后,要重视教材建设,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组织力量编写适用的美育教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由国家教委牵头,组织美学界的专家学者、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美育的教师、以及分管相关工作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通力合作编写全国通用的美育教材,使得学校美育的实施具有相对一致、相对稳定的依据和规范。

11.美育管理的实施

仅仅提高对美育的认识还无法提高管理水平,还需要明确实施美育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才能切实提高美育管理水平。

要抓好美术课和音乐课

美术和音乐是美育的重点学科。美术是通过构图、造型、设色来创造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是通过音响、节奏和旋律来塑造形象,唤起人们的感觉,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这两门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们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理解,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进行美术和音乐教学时,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和死板的技术训练的倾向。在教学中要适当进行美育知识的教育,加强欣赏课的指导,使学生了解美之所在,让学生从色、形、声中受到美的教育,吸取美的营养。

重视各科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学校教育中的各个学科、各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拿语文来说,它用不同的体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鞭挞与揭露了各种丑恶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而且还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各种形象的美和心灵美。小学思想品德课里的助人为乐、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财物等,都是在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体育课里的动作美、造型美、体型美等,都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的历史地理以及数理化生诸课,只要从美育的角度去挖掘就不难发现美育因素。当然,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美育,应该是十分自然的,而不是牵强附会的。

开展课外艺术活动

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进行美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美育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借助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去发现美,从而使学生感受美。它的特点在于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在愉快中受到熏陶。因此,要有计划地开展各种课外艺术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和远足活动以及组织绘画小组、刺绣小组、歌咏队等。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和兴趣,又可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广泛接触大自然的景物,在广阔的天地里感受周围的美,既可培养与锻炼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又可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在中学,课外艺术活动要逐步提高层次,如参加少年宫、文化馆活动,到举行电影电视讨论会、组织小型演出、自办小型画展、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等。

持之以恒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五讲”为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为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五讲四美”是我国对全体公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人们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做到“五讲四美”,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美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因此,学校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发挥环境的美感效应

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里,他们双目所视,双耳所闻,无不作用于他们的精神世界。一个整齐、清洁、和谐、色彩配合得当,达到美化、绿化、净化标准的校园,就是给学生以艺术上的享受,就是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环境中,塑造美的心灵。

做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不仅是美的享受者,也是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他们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例如一年一度的植树活动,学生既为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作了贡献,又在实践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培养和锻炼了建设美、创造美的能力。

12.美育对德育的反馈作用

目前,我国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状况对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进行专题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好坏关系到能否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关系到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和命运。但目标再伟大,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不恰当,那就很难实现其目标。而且要尽快实现目标,就得研究最有效、最可行性的途径和方法。途径和方法随着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环境有所不同,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课程专题五”共讲述了五种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分别是:“一、叙事析理,二、实践体验,三、疏通引导,四、修养指导,五、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去谈谈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即美育对德育的反馈作用。

美育在某些条件下起到诱导德育的作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人的道德面貌,也称为德性、品行品格。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反映,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无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美的形态有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美育是指通过现实生活及其在艺术上的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

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成千上万的合格接班人,实现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所以德育的最终目的和美的内容是一致的,美的内容是通过美育来实现的,由此看来从属性上德育和美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它两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德育导向美育,美育反馈于德育。美育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美育通过鲜明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人的,使人们在享受美的过程当中受到教育(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情感等教育)

譬如,当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在蒸蒸日上即看到社会美时,就感想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受到政治思想等教育);当我们欣赏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和蜿蜒的万里长城以及人民所建设的美丽公园时,既看到人工自然美时,就不由地赞叹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受到思想情感等教育);当我们观看思想健康、艺术性强的电影、电视、图片时即看到艺术美时,就自然而然地受到道德、心理品质等教育。从中引导学生爱人民、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环境、爱自然,而达到德育目的。

美育能够恰如其分的促进德育顺利进行

“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是审美意识的表现,并且是集中化了的物质形化了的表现。”可见美育的主要表现形态是艺术。美有社会功利价值和社会欣赏价值,所以艺术必须同时表现美的两种价值,即内容和形式(形态)要统一。而美的社会功利价值就是德育的内容。美育的内容和德育的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即艺术靠形象思维;德育靠逻辑思维。而对小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强。也就是说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效果更佳。我们在美术课教育教学中讲究艺术性,一是为了形象思维,二是为了增强美感。美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通过积极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反作用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可见美育通过艺术形态表现出对德育内容加以认识的作用,从而促进德育。

例如,我们对学生进行同一个内容的纪律教育时,有的教育者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给学生讲违纪的危害性和其他一大堆道理,三番五次地要求学生一定要遵守纪律。可是效果仍然不佳。与此相反,有的教者并不是苦口婆心地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而是进行形象教育。比如,组织学生观看影片《邱少云》,学生当看到邱少云同志虽然全身着火,但仍然咬着牙,忍着刀割般的痛苦守纪律的场面时,会掉眼泪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恰恰是艺术的力量及美育的力量催促学生受感染和感动。

百闻不如一见,可视性的美育比“喊口号”式的教育效果更佳。所以,我们在德育中切实结合美育,想方设法加强艺术性,那么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美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巩固和深化德育成果

德育中取得成绩固然重要,但巩固和深化其成绩更为重要。

现在青少年犯罪率偏高,而且其中有的是在学校当过“三好学生”有的当过优秀干部。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学校德育没有真正地同美育相结合的后果。学生缺乏审美观念,一进社会,遇到错综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辨不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盲目追求“美”。爱美是人的本能,无政治思想性的,但追求什么样的美是有政治思想性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既是德育的内容,又是美育的内容。但美育能够巩固和深化德育。

因此,我们在德育中必须从美的观点来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体现美的能力。以此巩固和深化德育成果。

上述是美育对德育的反馈作用,那么如何搞好美育呢?

(1)学校领导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对美育加以重视。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学校领导认识美育的重要性是认真进行美育的保障,学校领导不要把美育当成文章中不可缺少的名词来看待,而要把它当成五育中不可忽视的地位来对待。

(2)作为教育实践者在审美观点上应该除旧更新,适应于形势的发展。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教育实践者以新的审美观点来要求学生,切忌以陈旧的观点来要求学生,以免学生感到别扭。有些教育者违背美德的发展观点规律,总是以20世纪80~90年代美的观点来要求2000年代学生。所以新老一代之间在美的问题上出现不该发生的分歧。

(3)教育实践者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美学理论。意大利有个教育家曾经说:“自己没有东西,就不能给别人。”当前由于教育者缺乏美学理论,美育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对美育的认识肤浅得很。有的人以为美育就是上美育课。

②没有美的标准进行美育,即无的放矢。

③缺乏理论分析,如,评价一幅或某事物和现象是否美时,不是运用美学知识来分析判断,而是凭主观感觉来判断。

(4)教育实践者以身作则体现美、创造美。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他们的心灵就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是有些教者或做事以及摆环境设施较粗糙,缺乏美的观念。我们务必千方百计创设美的环境,熏陶学生,以来培养学生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理解德育与美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认真总结前一段美育情况,吸取教训,扬长避短,透彻地领会美育的作用,采取得力措施,不仅寓德育于其他各育之中,而且寓美育于其他各育之中,以推动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四有人才的目的。

13.美育的管理措施

学校管理者在加深了对美育的认识,又知晓了美育的途径和方法的情况下,对美育的管理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下去了。下面着重介绍一下美育管理的措施。

加强对美育的领导

(1)小学、初中必须把音乐、美术课作为必修课开齐开好。不要随意削减课时,不要把音乐、美术课时移作他用。普通高中及非艺术类、师范类的职业高中,要开设有关艺术门类的讲座或选修课;重点高中,可开必选课;幼儿园不开设专门的艺术课,但教学内容应包括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

(2)中小学要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音乐、美术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教材以选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教材为主,还可结合本地实际,补充一定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

(3)学校管理者要重视艺术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按照艺术课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艺术学科优质课标准,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各种艺术小组,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要深入艺术学科的教研组,和教师一起研究教学中的问题。要听课,看课外活动,帮助教师总结实施美育的经验。

(4)加强艺术课程的师资力量。要在近年内做到:重点中学的初中部、实验初中、实验小学、乡中心小学以及城市其他初中、小学要配齐专任教师;单设高中以及农村其他初中、小学要有兼职教师,有条件的要配备专任教师。

要稳定现有艺术教师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的福利待遇、评优选模、提职晋级等方面要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并努力创造条件,为他们的进修观摩、科研和创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对于那些为艺术教育事业尽职尽责的积极分子,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5)改善艺术教学条件。按照国家教委《全日制初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录》的要求,向上级争取逐步完成配备的任务。配备的标准是:重点中学、实验初中、实验小学及大中城市市区学校,按第一类标准配齐设备;县市中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按第二类标准配齐设备;村组小学按第三类标准配齐设备。

重视美育的常规训练

美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学校要使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外在地表现出来,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常规训练。例如心灵美的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对少年儿童要反复训练,使之成为习惯用语。小学应要求学生在一日生活中随机运用,使校园内处处都是文明之声。

首先,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看、听、唱、拉、弹、写、画。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受教育者要提高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就是要亲眼看、亲耳听、亲口唱、亲手拉,亲自动手弹、写、画。应要求每个中小学生会唱一定数量的歌曲,能掌握一门以上的乐器。学生有了亲身感受和体验,才能增强美育的效果。

其次,要对学生的衣着、外表有个美的要求。所谓美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衣着、外表整齐、清洁、朴素、大方,并非要求衣着华丽。要让学生知道,披着衣衫、不结纽扣、穿着拖鞋、吹着口哨在校园内行走或在教室里听课是很丑的表现,说话没礼貌,出口伤人,更是与中国青少年的形象不相称的,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

第三,要对学生的卫生习惯有个美的要求。蓬头垢面、理发不勤、指甲不剪、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是很丑的表现,也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

第四,要对学生课本作业有个美的要求。要爱护课本,不在书上乱涂乱画;作业书写要整齐美观,不合要求者要重做。学生的书面作业,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直到养成良好习惯为止。

第五,要对学生周围的环境有个美的要求。全班学生要保持教室内的整洁,每个学生的座位周围,要保持洁净。要让学生懂得,整洁和美观是分不开的。在家里,要学会布置环境、美化环境。这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展示美育成果,扩大美育影响

美育的成果是要有所体现的,这种体现常常通过艺术活动来显现。如文艺汇演、美术展览、书法比赛等。学校管理者要有意识地组织这类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的创作成果,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对没有创作成果的学生也很有鼓舞作用。这样,既扩大了美育的影响,又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在各种审美活动中,将会出现许多“小能人”、“小人才”。对这些冒尖学生,要因材施教,重点培养,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便为国家输送专业人才。同时,要在学生中表扬他们的成就,以激发更多的人加入此队伍中来。

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审美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1)要提高全体教师对美育的认识。认清美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明确美育的途径和方法。要纠正长期形成的音、体、美是“小三门”、“副科”等错误观念,自觉地完成学校的美育任务。

(2)要让全体教职工熟悉中小学《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国家对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具体要求,并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用模范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利用美育因素体现美的艺术。在教态方面,教师要特别注意表情和动作。表情要既严肃、大方,又亲切、慈祥;动作文雅、文明,不落俗套。在语言方面,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做到语言精炼,生动形象,逻辑严密,简洁明快。学生听这样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美的教育。在教学方法方面,要精心设计,灵活多样。讲课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就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新的知识。对学生的练习作业,应有美的质量要求。不仅作业的内容要正确无误,而且要做到文字优美,书写整洁。

发挥家庭美育的作用

家庭美育主要是指家长对学生的美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在加强学校美育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管理者可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会议,向家长宣传美育的意义和任务,介绍家庭美育的知识,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家庭环境的美化,就对孩子有良好的影响。当然,所谓美化家庭环境,不是讲排场、摆阔气、多花钱,而是做到窗明几净,地面干净,色彩协调,摆设错落有致。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和自己一道来美化家庭环境,同时交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样做,既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家长要努力做到行为美,讲道德、守纪律、谦虚诚实,忠于职守。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也会培养起这些美德来。家长要适时向孩子提出文明行为的要求,如怎样接待客人,怎样和邻居和睦相处。家长要努力使自己的家庭成为一个互相关心、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和睦相处、团结和谐的家庭,这样都是对学生的美德教育,这些道理,不一定每个家长都懂,学校有责任向他们宣传。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起来,美育任务才能很好地完成。

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美育工作的管理,最重要的措施是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没有这一条,其他措施都落不到实处。有计划是指学校工作计划中对美育要列专项,例如全学期有哪些要求,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有哪些重大的美育实践活动,由哪些人分工负责等,在工作计划中都要有明确规定。不仅如此,在实施时还要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方法、定质量标准,使审美实践活动真正落实。有检查是指平时检查和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时,美育应列为重要的检查内容之一。检查应与计划相对应,逐一检查计划的内容。计划是正确的还是有缺点错误的,有赖于检查。通过检查,进而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有总结是指学校工作总结应包括美育在内。总结是为了提高,既要肯定成绩和经验,也要指出缺点和教训;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总结过去,是为了策励将来。因此,总结和评比、表扬先进、奖励优秀要结合起来,使美育实践活动更上一个新台阶。

14.美育实施制度

(1)首先要抓好美术课和音乐课,美术和音乐是美育的重点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2)重视各科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学校课程计划中的各门学科,都含有美育因素,特别是占课时最多的语文学科,美育因素极其丰富。

(3)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4)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是塑造人、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美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5)发挥环境美的感染和教育作用。一个整齐、清洁、和谐、色彩配合得当,达到美化、绿化、净化标准的校园,就是给学生以艺术上的享受,就是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环境中,塑造美的心灵。

(6)在创造美和建设美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不仅是美的享受者,也是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他们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