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特殊平台

创建特殊平台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殊教育具有独立组织形式,有各自的文化环境和自身传统以及风气,独特的标志,优良的文化,对于任何一位学生和教师都是一块肥沃的土壤。为绥德聋哑学校创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关爱多了,情感深了,障碍少了,距离近了,研究实了,成果突显了。在教育战线共同尽心经营着特殊教育之家——绥德聋哑学校。

榆林市绥德县聋哑学校 刘占年

摘 要:在20多年的建校中,终于实现了大家梦寐以求的综合教学楼,让残疾儿童在全方面获益,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平台,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感受到学习中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最终目的置身于社会而继往开来。

关键词:沧桑 梦寐以求 奠基工程 彰显 建设方案 情怀 实施方案 整编 独特的造型 凝聚力 得益 会学习 语言康复 爱残乐教 继往开来

绥德聋哑学校在建校20多年的沧桑岁月里,历经风霜,从没有得到社会人士的羡慕。2011年,国家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中长期规划》,终于在绥德聋哑学校建起了一幢四层16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辖地2600平方米,实现我们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校园可容纳60-80多名听障儿童,20-30多名智障儿童,缓解家长心灵深处的痛苦,让残疾儿童和健全孩子一样同享祖国阳光的温暖。

高楼万丈平地起,小学教育是奠基工程。张伟伟同学毕业于1995年,毕业后前途茫然。虽然能和健全人交流沟通,凭着他的文化基础雕刻出一手精美而又栩栩如生的手工制作。如仙鹤、小燕子、老鹰、石碾、石磨。他的创意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后,得到省长赵正永和省委书记赵乐际的一致好评,得到世博会国际友人的赞叹。聋哑老师高小春毕业于1998年,先后去西安就读初中、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在2007年,她还参加了残疾人第四届全国计算机比赛,并获得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了教师及家长所特有的共同信念产物。其形成又与特定的学校的传统相联系,文化底蕴是一个长期培训的过程。

一、让学校文化建设深入师生的心田

特殊教育具有独立组织形式,有各自的文化环境和自身传统以及风气,独特的标志,优良的文化,对于任何一位学生和教师都是一块肥沃的土壤。在不经意地滋养和影响着教育者的教学态度。大家深知文化建设不是一个人和几个人说说的过程,而是不断地发展和优化未来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文化体系。在校园建成后,我们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计划在今冬明春,师生人均一株树,以挂牌为名,保证成活和完成保护任务。既锻炼了师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师生的劳动技能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情怀。方案中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以教育教学为理念,以语言康复为文化内涵和宗旨。

二、打造绥德风范,积淀绥德文化

绥德是南六县文化大县,其基本的元素是来源于教师,因为教师的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学校和师生的发展方向。一个学校形成良好风范和优良传统是靠教师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扬。近年来我们抓住年青教师的优点和爱好,组成专业发展实施方案。对绥德人文地灵优势,组织住校学生带上塑料袋,带上相机,利用周末双休日,保育员负责出入路上的安全工作,由年轻教师轮流负责到每个景点清理卫生,并负责对住校学生每到一处景观的翻译和影像资料的收集。

经过半年的努力工作,回校后在全体教职会上进行整编、座谈。让残疾学生代表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和观光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进行汇总。本着学校综合楼独特的仿古造型,结合学校原有房屋后墙,办起了绥德文化进校园宣传栏。收到良好的成效,增强了周边睦邻的凝聚力。为绥德聋哑学校创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栏目中有石牌楼,钟山楼,滨河大道,永乐大道,学子大道,神龙大道,永定大道以及建筑的由来和建筑的背景。栏目中还有合龙山,属疏山发展前后的传说。栏目中记载了蒙恬、扶苏和韩世忠等历史故事。

三、构建生本,夯实,体验,技能的课堂文化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丰富内涵的学校文化,在特殊教育推动的今天,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个性,越来越看重学校的课程文化。客观地讲,课程文化就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而这一个过程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如何上好一节课,在有效时间内让学生自信,收获知识的快乐,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生命的精彩,正确理解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努力构建课堂文化特色。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生为本,积极开启学生的潜能,将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提出了“三个注意,两个转向,一个突出”的教学原则:

第一,三个注重。

注重分层教学,按学生学习能力和现状,将学生分出层次,教师在备课及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定分层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获益。

注重体验参与。聋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与参与最为重要,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唤起回忆,再现情境,创设想象等,让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动腿(走),全方位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的力度。让他们置身于学习空间中,感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注重合作分享。一个人只有学会合作分享才能对所获得的成果更加珍惜。合作是人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只有相互学习,合作分享,才能更好地完成一项任务。例:语文课上段落分析,自然实验,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价值带来的喜悦。营造互学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两个转向。

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固然重要,但激发学生不断处理问题,学会问问题更是教学的核心。是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的教学也在由接受学习向发展学习转向,由单一手段向复合手段转向。在这两个转向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一个突出。

突出聋校的语言教学,发展聋生语言,帮助学生恢复语言功能是落实教育部下发的《聋校课程教案》具体体现,是聋校进行教改的重要课题,也是促进聋校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必然基础。我们在继承口语教学,手语为辅的基础上,通过现有助听设备的支持,多媒体教学的辅助,管理制度的完善,手势语和手指语的配合,借助《学科教学语言手册》和20多年的经验积淀,形成一整套完整聋校语言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发展而自强不息。

在20多年文化建设探索中,我深感文化带来的影响,带来的力量,我们以爱残乐教为导向,让“爱”在师生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因此关爱多了,情感深了,障碍少了,距离近了,研究实了,成果突显了。在教育战线共同尽心经营着特殊教育之家——绥德聋哑学校。这支团队曾获得过省残疾人之家,市德育先进集体,县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文化是生命的源泉,时刻温暖、滋润、成就着我们,更激励着我们将学校建成学生生活的家园,康复的田园,学习的校园,成长的乐园而继往开来。

此文于2012年10月在临潼参加的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第六届校长联谊会上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