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研究生专业实习新型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论研究生专业实习新型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侦查学专业研究生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刑事案件的侦查、治安案件的查处、现场勘查、调查访问、执勤、处置突发事件、特种行业管理、文件处理、调研和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可以更好地接触侦查,从而发现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同时,学生扎堆实习也无法保障实习的质量。

——以侦查学专业研究生实习为例[1]

任惠华 罗 佳 刘 琦 曹 威

(西南政法大学)

摘 要:专业实习作为提升研究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隶属于应用性学科的侦查学而言意义更为重大。专业实习工作可以促进该专业的研究生更好地了解侦查实践、搜集侦查资料、发现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专业实习的具体组织模式包括相对集中实习模式、专门自主实习模式、专门和集中实习模式以及分段多批次实习模式。对于侦查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实习效果的评断内容包括学生、学校、单位三方主体的评价,并且根据三个主体可以分别设计出学生、学校、单位三个专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侦查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实习;功能定位;组织模式;效果评断

专业实习是侦查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侦查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旨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在实践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不断提高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因此,结合侦查学专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总结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实习质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侦查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实习的功能定位

(一)了解侦查实践[1]

侦查学专业研究生通过在校的课堂学习,基本具备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知识基础。然而侦查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若缺乏对实践的了解则无疑是纸上谈兵。通过专业实习,可以较好地使学生了解侦查制度建设的现状、侦查各个环节的实际运作情况、侦查策略和措施的具体设计和展开等侦查实践问题,包括技术侦查的批准、运用;侦查情报的搜集、整理、储存、检索;侦查特情的设置、管理;阵地控制的方法、运作;刑事统计工作的内容、程序等。通过了解侦查实践,增强对所学专业课程的感性认识,与课堂的理论有机结合,用侦查理论指导侦查实践,在创新侦查实践中发展侦查理论,使得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二)搜集侦查资料

侦查学专业研究生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刑事案件的侦查、治安案件的查处、现场勘查、调查访问、执勤、处置突发事件、特种行业管理、文件处理、调研和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在一些缺乏稳定社会秩序的实习地区,学生可以参与重大案件的侦查。学生通过以上工作,可以接触大量侦查资料,包括年度刑事案件数量、逮捕率、破案率等数据资料;大案要案或者疑难案件的侦破资料;内部期刊文献资料等。一般来说,这些侦查资料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对于工作的资料进行针对性的搜集,可以为学术研究和文章写作提供参考,丰富学术研究和文章写作的内容。同时,侦查资料的搜集可以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发现侦查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侦查的认识也不充分。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可以更好地接触侦查,从而发现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侦查的问题可能存在于侦查各个环节或阶段中,在实践之前学生对侦查问题的了解都是静态、死板、不全面的。而且司法实践中的每一个案子或事件各不相同,出现的问题也不同。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接触到实践中的侦查,才能切身体会或者发掘到问题所在,从而对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如此一来,学生对于侦查问题的感受可以更加直观而深刻,也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改善学生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带着问题思考,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

二、侦查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实习的各种组织模式

(一)相对集中实习模式[2]

相对集中实习模式是指全体学生在规定的实习期间统一集中在一个实习接受单位,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同制订统一的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指定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学生接受统一的实习实践。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满足实习教学任务,其主要优势有四个:一是所需的实习接受单位数量少,便于确定;二是学生集中学习、生活,便于管理;三是所需实习指导教师人数少,便于配置;四是所有学生统一实习计划、统一实习内容,便于考核。

(二)专门自主实习模式

专门自主模式是指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需求、兴趣等情况联系实习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习教学要求的专业实习模式。该模式下,实习单位是根据学生的需求专门落实,实习计划由实习接受单位根据单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实习接受单位指定固定的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计划并进行考核。其主要优势有五个:一是学生选择面较大、较分散,易于实习接受单位的落实;二是学生通常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家庭所在地或就业的单位,解决了集中实习经费短缺的困难;三是实习接受单位接受人数相对较少,便于指导教师制订、指导学生实习计划,提高实习质量;四是实习单位的情况不尽相同,实习内容丰富多样,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有益于学生相互交流;五是有利于学生与单位的相互了解和磨合,为学生更好地融入单位和单位考查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机遇。

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专业实习中可能存在的部分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学生无法落实合适的实习单位;二是部分实习单位缺乏指导学生进行实习的经验,难以保证实习的质量;三是分散的实习地点使得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丧失了监督、管理的能力,无法确保实习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三)专门和集中实习模式

近些年,随着学院对学生培养方针的调整及专业的扩招,导致参加实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众多的学生集中进行实习,就可能超出了单个单位的接纳能力,对其正常的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学生扎堆实习也无法保障实习的质量。对此,学院对实习的组织模式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采取专门自主式模式,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接受单位的接纳压力。但是,这种模式又存在部分同学无法落实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以及实习内容单一等缺陷。因此,就提出了专门和集中实习模式,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

专门和集中模式并不是单一集中模式和专门自主模式的简单组合,而是两种模式的高度交融,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该模式下,由学院进行落实多个实习单位,将各实习单位的人数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由学院和单位共同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将学生分散至各个实习单位。同时,指定专职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计划。

(四)分段多批次实习模式

分段多批次实习是相对于前面提到的相对集中实习模式而言的。集中实习就是集中时间进行一次性的实习,而分段式多批次实习模式是把传统的一次性实习分成若干个阶段,分别安排在各个学期,综合考虑学生特点、专业要求及教学进程等因素,科学设定各阶段的实习目标、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方式以及实习地点,按照“理论—实践(实习)—理论—实践(实习)—理论……”实施实习教学活动。

该模式的优势:把各阶段所开理论课程与侦查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前后贯通、相互连接,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至综合,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实习层次逐步提高,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定向,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盲目性和被动性,产生主动的学习要求,并且让学生在该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分段式实习模式突出实践性,符合侦查学专业特点,对提高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水平、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侦查学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三、侦查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实习的效果评断

专业实习是学校培养人才、单位择人、学生就业历练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单位合作的重要途径。单位、学校、学生分别是专业实习的主体,其中单位、学校的层面分别主要表现为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校内专业实习带队教师。以上三者在实习中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各自目标实现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习效果的大小。笔者将主要从专业实习主体各自追求的利益目标来设计实习效果评价的内容、体系。

(一)学生自我评价[3]

学生是实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专业实习的效果评断以及整个实习模式的构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是实践经验的丰富。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能真实感受社会、单位对用人要求的认识,能扩大视野,增加社会经验,积累工作经验。

二是实践技能的提高。学生通过专业实习能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侦查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社会适应性。

三是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丰富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生专业实习的主要目标是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就业机会面前有自己的优势。实习能直接转就业,实习经历丰富了学生的阅历,能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就业的成本和风险。

四是实习待遇。学生在实习中能享受单位一定的实习待遇,包括工资、住宿和伙食补贴,对实习待遇的满意情况也能从侧面反映实习效果。

五是实习成绩。学生专业实习有学分和成绩评定,成绩能反映学生实习表现的好坏。

六是对实习的满意情况。对实习整体情况,包括单位方面、学校方面和自己的所得所失,学生自己有一个心理评价,这一评价结果同样能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

(二)专业实习带队教师评价

专业实习带队教师作为学校派驻实习点最一线的成员,其评价基本上是站在学校的视角所形成。他们的评价最真实地展现实习供方的利益需求,主要由以下五方面构成。

一是实习基本情况。这个部分主要考核侦查学专业学生的实习率,包括专业对口实习率、实习合格率、实习优秀率等。

二是就业率。提高就业率是学校专业实习的目标之一,主要考核实习对就业的贡献的大小,包括实习对就业的贡献率、实习对专业对口就业的贡献率等指标。

三是满意率。专业实习要力争各主体满意,各主体对实习的满意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习的效果。

四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学校在专业实习中追求的另一主要目标。通过实习加深学校和单位的合作,主要从理论支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等几个内容进行考核。

五是社会声誉。专业实习能扩大学校在专业、单位和社会的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带来比较好的生源。

(三)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

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了解单位情况,与实习生有最直接的接触。他们的评价客观地表现了实习需方的利益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习基本情况。这一指标主要考核单位所接受的学生实习到岗率、专业对口实习率、单位对学生实习满意率等内容。

二是实习效益。实习生在单位不会有太大的贡献,但实习生在正式工作岗位上能创造一定的价值。实习生贡献率是反映单位专业实习经济效益的指标。实习生贡献率是实习生人均创造的价值与实习生人均成本的百分比。其中实习生人均成本是实习生的工资、津贴等总成本与实习生人数的比。实习生人均创造的价值相对难以计算出来,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是单位附属在工作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下的次要目标。单位通过接受专业实习,与学校共同培养与岗位需求一致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提前接受单位的培训和单位文化教育,能与单位文化相融合,并能有效改变单位的人才资源结构。

四是学术研究。单位通过专业实习能加深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能接受专业老师的理论支撑、参与侦查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改革等学校与单位合作的内容,有利于与学校共同培养适合单位实际需求的人才。

五是社会效益。单位通过接受学生专业实习,有助于专业学习的声誉,并能在学生中、该专业中扩大其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indicator)这一术语来自于拉丁文“indicate”,具有揭示、指明或者使公众了解的含义。它是反映事物特征信息的“标识”体,可以简单定义为:指标是对更基本的数据的集成或综合,但它所具有的含义已经超过了这些基本数据本身,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确定的具体评价条目。它只反映评价对象或评价目标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局面。根据指标的表现形式和作用不同,可分为数量化指标即定量指标和非数量化指标即定性指标。两类指标均可以反映事物的“质”。

指标体系就是指系统的、具有紧密联系的反映评价对象整体的一群指标或具体指标的集合,它是能较全面反映事物特征信息的各方面“标识”组成的结构系统。综合来说,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或评价目标的全部或整体,其功能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描述和反映任何一个时间上(或时期内)各方面发展的水平或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各方面发展的趋势及速度;三是综合衡量发展整体的各领域之间的协调程度。[4]

表1 侦查学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用)

根据上面所分析的侦查学专业实习的评价内容,设计学生、学校、单位三个专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至表3。

表2 侦查学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学校用)

续表

表3 侦查学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单位用)

学生、学校、单位三个评价主体对专业实习的整体效果所起作用大小不同。笔者认为,学校所起的作用应该大于学生和单位,学生与单位二者之间所起的作用大致相当。在实践中,可以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定量及定性的研究。在统计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些数学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以控制评价的人为因素,减少评价的主观性。

参考文献

[1]曹福军,占琳,毕玉凤.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组织与管理模式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2):141-143.

[2]张洋,李壮成.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分段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123-125.

[3]姚小云,田金霞.旅游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旅游论坛, 2010(6):810-814.

[4]车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效果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9.

【注释】

[1]本文系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标号:yjg132022)部分研究生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