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农村文化建设

在农村文化建设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切实发挥书屋管理员的作用,天水市采取由市、县区文化行政部门分别组织的办法,对所有农家书屋管理员全部进行了上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有效提高了管理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榆中县高度重视农家书屋管理,成立了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包村干部、村社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书屋管理。可以说,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和村民聚在一起阅读的场景,共同构成了一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画卷。

二、在农村文化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历程中,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功绩应该永远被铭记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指出,农家书屋建设中不但要解决好“建”的问题,而且要与“管”、“用”、“活”相得益彰、互相结合,要不断探索这一长效机制的构建。

农家书屋建成后,要管好用好,关键在管理,在于图书管理员作用的发挥。从试点到全覆盖,甘肃建成了近1.7万个农家书屋,相应地也就拥有了近1.7万人的庞大的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这些人中有村干部、教师,也有致富能人和农民,几乎没有什么报酬,他们怀着对书和书所代表的知识的天然的热爱,怀着为村民服务的真诚的责任感和管好书的朴素的使命感,加入了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的行列,并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书屋的管理任务。

img68

2011年11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右一)在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右二)、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余胜(左一)的陪同下,视察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农家书屋

从农家书屋工程试点启动以来,天水市就严把用人关口,精心选拔了一批有一定文化程度、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担任书屋管理员。为了切实发挥书屋管理员的作用,天水市采取由市、县区文化行政部门分别组织的办法,对所有农家书屋管理员全部进行了上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有效提高了管理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天水市武山县政府还与农家书屋管理员签订《农家书屋管理责任书》,从农家书屋设立初期就明确了管理员的责任,为农家书屋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榆中县高度重视农家书屋管理,成立了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包村干部、村社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书屋管理。在运行模式上,一是针对各乡镇实际,把村上文化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热心群众发动起来管理书屋;二是川区乡镇由村长或书记直接管理书屋;三是川区乡镇选择大学生村官来管理书屋。全县218家书屋中,村主任管理的占80%,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占15%,热心群众自发管理的占5%。

在农家书屋试点阶段,正是草创时期,一切都不完善,一切都在探索之中,书屋管理员们是靠着手绘借阅表、摸索着给图书分类建档,推动着农家书屋建设一步一步不断向前发展的。他们都有农活或自己的工作要干,但仍然坚持按时开放书屋,几乎是随叫随到,使书屋里的图书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可以说,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和村民聚在一起阅读的场景,共同构成了一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画卷。

在农村文化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历程中,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功绩不应该被埋没,应该永远铭记。

农家书屋的“书保姆

“杜林科,12月2日借《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12月10日还,无损坏……”

2011年12月18日一大早,灵台县上良乡旧集村农家书屋刚一开放,前来借书还书的群众便排起了长队,管理员景耀南照例检查、登记。每逢农闲时节,景耀南可算得上是村里最忙的人,总是不停地忙着登记借阅、整理书籍,他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书保姆”。

今年60多岁的景耀南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出于对书的热爱,退休后他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做了管理员,村里每月从公用经费中拨出100元,算是给他的工资。前来借书的村民景宝学告诉记者:“有老景管书屋可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只要是书屋开放时间,我们过来一准能找到他,即使是其他时间,只要他不忙,也准会一叫就到!”

记者看到,40平方米见方的书屋,四周满满地陈列着各类书籍,为了方便群众查找,景耀南对这些书籍做了详细的分类,“农业实用技术类”、“政治经济类”、“文学艺术类”……书桌书架都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靠窗的一张桌是景耀南的办公桌,上面摆满了各种册簿。“这是阅读登记册,是在书屋里阅读时登记的,我手里这本是借阅登记册,是向外借书登记用的,还有群众意见征求簿……”为了使书屋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景耀南还主持修订了《旧集村农家书屋管理规定》。村文书景灵云告诉记者:“全村1700多口人,3300多册书,要管好还真不是件容易事,老景管得井井有条,我们这些年都在书屋里学到不少东西哩!”

img69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灵台县上良乡旧集村农家书屋

(惠程华郭海凤,2012年1月5日《甘肃日报》)

农书屋管理员刘学义

会宁县会师镇南十里铺村村委会。“农家书屋”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管理员:刘学义;电话:138******;开放时间:农闲(11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10时至18时;农忙(3月1日至10月31日)12时至14时、19时至21时”。刘学义是村委会的文书,兼“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他每天除了要做村委会的工作外,还要负责“农家书屋”里图书的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工作。提起“农家书屋”刚筹建那会儿,刘学义激动地说:“2008年下旬,县上领导出钱给我们村买了4个书架、4张桌子、8把椅子,还叫我去县上图书馆去拉图书,就组建成了这个‘农家书屋’,我做了一个宣传牌挂在门口,通知大家来借书。第二年县上又叫我去拉图书,书屋的书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齐,我也越来越忙!”虽然工作量猛增,但刘学义却开心得合不拢嘴。

记者在“农家书屋”里看到,所有图书被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维修、医疗卫生、政治法律、青少年儿童读物、社科文学、艺术、生活七大类,这是刘学义一本一本按类型摆放好的。翻开阅读桌上的登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来借书的村民的信息,“借阅人:李晓芸;书名《简·爱》;借阅日期2009年9月10日;归还日期2009年11月20日”……

记者注意到,虽然“农家书屋”的书类型丰富,但出版时间都相对久远,杂志和报刊的年月也都停留在三四年前,一些信息已经远远跟不上现代飞速奔跑的脚步。但对于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会宁农村来说,即便是倒退三四年的信息,常年封闭在田地里的农民读起来也像沐浴在阳光下。

img70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南十里铺村农家书屋

为了尽量满足村民求知的欲望,如果村民有事不能亲自来书屋,只要一个电话,刘学义就会拿上书送到村民家中,但如果碰上久不还书的村民,刘学义会一个个上门要,维护图书的安全,确保更多村民读到书。“兼职”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虽然琐碎麻烦,但刘学义认为,“看书是世界上最好的事!”丰富生活,传递知识,提高乡亲们的文化素质,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刘学义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乡亲们看上更多更新一些的图书,为此他依然会通过各种努力,给乡亲们拉回一车又一车的图书。

(王晶璟,2011年9月2日《科技鑫报》,有删改)

八旬老人和他的农家书屋

在文县,提起尚德镇尚德村,除了那里的橘子和蔬菜远近有名外,村上一位81岁高龄、名叫张福松的老党员和他办的农家书屋家喻户晓。

近日,记者来到了张福松老人办的农家书屋,这是一座建立在老瓦房里的书屋,两间瓦房总共不过30平方米,三面书架上摆满了书。两张桌子拼成的长桌和四把椅子就是乡亲们读书看报的地方。正逢周末,到农家书屋阅览图书和报刊的群众较多,有农民、中小学生,既有本乡的,也有外乡的。

img71

2008年7月11日,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余胜、副局长袁爱华在视察文县尚德镇尚德村农家书屋后与管理员张福松老人合影

说起农家书屋,张福松就像说自己的孩子一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就是在这样简陋的书屋中,乡亲们学到了蔬菜、果树的种植和农业机械的使用等实用知识,还可以阅读名著、报纸,关注时事,了解国家政策。”

尚德村是尚德镇镇政府所在地,文化氛围向来浓厚。张福松老人是村里颇有威望的文化人。1956年,张福松支援边疆建设,1962年他回到了家乡尚德村。近50年来,他热衷于发展村里的文化事业,每年春节都要和村里几位热爱文化的农民一起张罗着举办迎新春灯谜晚会。

2007年秋天,张福松老人利用自家一间不大的房子,办起了文县第一个农家书屋,他四处募集图书,加上自己购买,2008年初,书屋已有1000多册各类图书,他还自费订阅了《甘肃农民报》等一些报纸杂志供大家阅读。2008年7月,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余胜专程看望张福松老人,并给他送去了一批图书,目前,张福松老人的农家书屋有图书3000多册。

尚德村群众告诉记者,四年多来,不论天晴,还是下雨,这里的大门总是敞开着,桌子上的笔墨纸砚大家可以随意使用。张福松还时常教学生们书法和绘画,农家书屋成为村民们爱去和常去的地方。为营造重教兴学的氛围,让村里多出人才,张福松和村里几位农民倡导成立了“尚德村奖学基金会”,他带头捐款500元。张福松见村上没有幼儿园,又支持女儿和孙女办起了全镇第一个农村幼儿园,招收幼儿60多名。

“自从农家书屋开办以来,村民们渐渐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村风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新变化,去年尚德村还被县上评为文明示范村。”说起农家书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尚德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山深有感触。

去年,文县文化局给张福松捐款300元,资助他办好农家书屋,他本人被文县评选为“农村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文县文化局工作人员沈璇说:“张老先生倾心乡村文化建设,反映了山乡农民对新生活的追求,他的肩膀非常瘦弱,却支撑起了一方乡土文化,我们还要对他的农家书屋进行大力扶持和帮助。”

“我虽然81岁了,但我精力还好,我要把农家书屋办得更好,为乡亲们服务,让村里人在这里增长知识,增添本领,早日致富。”张福松由衷地说。

(周者军,2011年4月19日《甘肃日报》)

海连泽矢志不渝做文化的事

走进红古区窑街红山村中心,一座小二楼映入眼帘,门面上悬挂着“农家书屋”的牌子,入门处,隐隐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2009年获红古区先进“农家书屋”奖、2010年获兰州市“优秀读书家庭”奖、2011年获甘肃省“先进农民文化大院”奖的牌匾赫然在目。

此书屋早在全国农家书屋配送图书工程启动之前既已建成。应该说,收藏图书、建设书屋书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各种书籍的价值有判断上的敏感,从建书屋到管理书屋都要有执著的坚持,维持书屋运转要有经济上的支撑。是什么人,建立书屋源自何种动力,付出了何等的艰辛,凭着怎样的毅力维持着书屋的日常运转?这一切,引发了我们对书屋管理员海连泽老先生的探访。

img72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街道红山村农家书屋

自幼酷爱文学,爱书惜书,矢志构建自己的精神巢穴。海连泽出身于书香之家,与共和国同龄。父亲海起仙是民国时期的师范生,一生在书本里摸爬滚打。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幼时既对家藏古今文学艺术名著爱不释手,把看书、收藏书当做高于一切的挚爱。他爱书惜书的举动常常遭到邻里乡亲的不屑和鄙夷,尽管如此,他依然重别人之所轻,轻别人之所重,把拥有一个自己的图书天地作为自己童年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可惜无边的愚昧总是在吞噬着易碎的智慧,这些书籍的大部分在“文革”时期被烧毁了,所幸的是,他把部分书法字帖和文学典籍偷偷保存下来,至今还是他学习书法和写作的范本。出于对书籍、对文学的酷爱,常年积累,妥善保管,就连自己的中小学课本和笔记本也保存至今。

时至1995年,在他的私人藏书已具备相当的规模的时候,即向区上申请宅基地,把家搬到了离村三里外的地点,贷款在自家原先的宅基地上修起了“农家书屋”,但由于没有资金,原先准备建二层的书屋只建了一层就停止了,一停就是几年。1999年7月,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编辑《红古区教育志》的招聘干部工作,回到家乡红山村,在当地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又贷款并东借西凑续建了“农家书屋”的二层,并购置了配套设施,供村民免费借阅图书。“农家书屋”运转五年后才还完借款。当年,海连泽的图书达5000余册,成为当时红古区私人藏书最多的书屋,因其常年的执著和坚守,为乡亲免费借阅图书所作出的巨大成绩,荣获了全区“优秀农家书屋”奖。

到2008年,海连泽的个人存书已达8000余册,时值全国农家书屋配送图书工程启动,他的书屋被红古区图书馆定为“红山村农家书屋”。配置送了5个书架和2000余册图书,书屋藏书达到了11000余册,阅览室设施设备基本健全。有了政府支持,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在进一步补充完善图书借阅、管理、登记制度的同时,针对乡亲们白天忙于农活的实际,增设了晚间阅读服务。为了保持图书的整洁,夜以继日,给每本书备好书皮,待乡亲借阅时包上书皮,书还来时又把书皮取下,方便下次借阅。按他的话说,乡亲捧上一本挺展洁净的图书,就像与一位衣衫整洁的智者对话,大家都享受着雅洁和愉悦。多年来,为乡亲免费借阅图书万余册(次),图书借阅返还率达95%以上。

(兰州市文明办,转引自中国农家书屋网,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