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类主题一体化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分类主题一体化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类主题一体化已成为当今检索语言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次年6月,侯汉清同志在《论分类法和主题法的一体化》一文中,第一次在我国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之后,分类主题一体化问题成为我国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界热门的研究课题。1986年邓顺国在张琪玉教授指导下完成了题为《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问题的探讨以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目与〈汉语主题词表〉主题词对应试验》的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 分类主题一体化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一、国外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进程

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是检索语言两大分支,两大语言构成原理不同,功能相异。而两者又互为优长,分类语言的优点正是主题语言的缺点,主题语言的长处正是分类语言的不足。如将两者结合,则相得益彰。正是由于两种语言的这种差异与互补,导致两者的结合,即分类主题一体化。

分类主题一体化是将分类语言与主题语言融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兼具两种标引、检索功能的检索语言。分类主题一体化已成为当今检索语言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分类主题一体化检索语言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迅速。自从英国学者艾奇逊(Aitchison,J.)1969年编出第一部分主题一体化的检索语言——分面叙词表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在了几十部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如下表所示。

分面叙词表的发展与推广,使之成为分类主题一体化检索语言的最典型代表,如今已不仅在英国,在美国、西欧、南美、苏联及世界其他国家,这种词表模式已广为采用。《基础叙词表》英文版出版以后,又有法文、日文、德文、葡萄牙文版。1985年的英文第2版,已被国际标准化情报网(ISONET)用于标准文献。目前,使用的国家有英、德、日、印、加、葡、巴、沙特和中国等。我国已将这部大型分面叙词表翻译,以三卷本形式出版,改名为《标准文献主题词表》,用于中国标准文献的标引与检索。

对于分面叙词表这一新的模式,前苏联图书馆学家维连斯卡娅认为,其功绩在于首次为建立一个真正实现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系统“拟定了方法,建造了模型”。澳大利亚的福斯克特认为,分面叙词表“是对索引工作理论和实践的一大贡献”。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兰开斯特在其名著《情报检索词汇规范化》第一版中辟有专章予以介绍。兰开斯特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分面叙词表具有全面的优点”,“这种叙词表十分新颖而重要”,“看来至少在英国,分面叙词表将成为用于标引和查找的规范化词汇的标准”。如果兰开斯特这句话还留有余地的话,在其同一著作的第2版中,则将分面叙词表作为叙词表显示的一种基本方式进行评价。

国外主要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

img674

除分面叙词表之外,还有一些是对现有分类语言或主题语言进行一体化改造。例如,1972年威廉斯(Williams,I.G.)等人出版了两卷《分类的国会图书馆标题表》,曼海默(Manheimer,M.L.)在该书的前言中指出:“标题和类目应该是一致的。分类表应该由标准的分类一览表组成,同样的标题按照字顺排列起来将起到分类表索引的作用。”此外还有人编出《国际十进分类法》(UDC)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叙词表》的对照索引。该对照索引包括三部分:①英文字顺表,按英文叙词字顺排列,同时列出相应的UDC类号;②UDC类表,按UDC类号排列,列出相应的叙词;③法文字顺表,按法文叙词字顺排列,并列出相应的UDC类号。在日本则编了《国立国会图书馆件名表》与《国立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日本十进分类法》之间的对照表。

综上所述,编制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新编一体化词表,主要是编制分面叙词表型的新颖词表为基础,引入分类体系或深化原来的范畴体系,对主题词进行全面的分类显示和等级控制;②以分类法为基础,进行分面处理和类名规范化,尽可能转为叙词和叙词组配形式,然后编制字顺表;③利用现有的分类法和主题词表,编制对照表,使之合二为一。

二、我国分类主题一体化研究概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刘国钧在《分类、标题和目录》和《分类法与标题法在检索工作中的作用-在检索方法座谈会上的发言》两篇文章中曾对分类法和标题法进行了比较。刘国钧认为分类法的主要特征是系统性,标题法的主要特征是其直接性。因此,刘国钧得出的结论是:“分类法和标题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合其双美,离则两伤。近来分类法和主题法各向对方转变,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种趋势。”由此可见,刘国钧在对分类法和标题法的比较中就认识到了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洞察到了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962年,杜定友在《图书分类法的路向》一文中认为:“由于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都存在着问题,就出现了两种新的方法:活动分类系统和分类主题目录。”后来在《图书分类主词目录的建议》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分类和主题目录合流,创设一种新型的主词目录。这种将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合二为一的设想,是对分类主题一体化较早的具体探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已发展得相当成熟,而我国则仍然没有作更多新的探讨。1980年底,侯汉清同志发表了《分类法与主题法结合的成功尝试——分面叙词表》一文,向国内同行介绍了艾奇逊编制的《分面叙词表》的原理与结构。次年6月,侯汉清同志在《论分类法和主题法的一体化》一文中,第一次在我国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之后,分类主题一体化问题成为我国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界热门的研究课题。

起初,有些研究者试图从分类法或主题词表内部寻找改进的方案。例如,谌荣安等人认为在既感分类法不足,又感主题法一下子难于推广的情况下,建议修订《中图法》第三版时采用“分类主题法”的修订方针,以逐步向主题法过渡。其具体设想是以《中图法》简本为基础,以《汉语主题词表》为借鉴,在各大类下,划分三、四级就不再列细目,而列相关的主题词。

1982年,陈树年在考察了《中图法》与《汉语主题词表》在编制原理和技术上的异同之后,提出了范畴索引与《中图法》分类体系对应修订、最后统一起来的可能性和意义,认为分类号是沟通这两大检索语言的桥梁。陈树年的设想后来被王正兴等进一步发挥和具体化。

上述所作的这些探讨,成为后来直接探讨将《中图法》与《汉语主题词表》结合为一体的前导。1984年,杨丹曾将《中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中的文化教育部分对照,编成了《文化教育主题词表》和《文化教育分类主题表》。1986年邓顺国在张琪玉教授指导下完成了题为《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问题的探讨以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目与〈汉语主题词表〉主题词对应试验》的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不仅对主题词表一体化进行了探讨,而且着重对《中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的兼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编制对照索引的可行性和困难性。此外,封庆阳发表的《试论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现实道路——关于〈中图法〉的类目与〈汉语主题词表〉的叙词对应规范问题的探讨》,丘峰发表的《我国情报检索语言标准化的几个问题》等文又再次论及编制对照索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上述研究为确立《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编制计划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准备。1986年6月,北京图书馆图书馆学研究部和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研究所,就我国分类主题一体化问题的实施进行了研究和磋商。10月,北京图书馆向全国公共图书馆正式发函提出了编制“《中图法》、《汉语主题词表》对应索引”的建议。11月,由文化部图书馆局和北京图书馆联合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主题标引和主题目录研讨会”,会议就北京图书馆图书馆学研究部和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研究所共同提出的《〈中图法〉〈汉语主题词表〉对应索引编制方案》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编制计划。随后,北京图书馆图书馆学研究部和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研究所分别就编制规则、方法、技术等做了大量的编制试验和可行性研究,以及编制单位的组织落实工作,并正式拟定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编制工作。张琪玉、刘湘生等同志在我国这部大型一体化词表的研究、设计、编制及组织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分面叙词表的编制也取得可喜的进展。1983年熊兴成以《分面叙词表》为楷模,把《中图法》中的TJ武器工业类与《汉语主题词表》中武器军事技术装配方面的叙词,改编成《常规武器工业分面叙词表》。1987年,为论证《社会科学叙词表》选用模式的可行性,侯汉清和戴维民成功地用计算机辅助编制了《教育分面叙词表》,从而促进了《社会科学叙词表》选用分面叙词的模式。这部我国第一大型的综合分面叙词表目前正在编制之中,可望在1990年底完成。

三、《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理论与技术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考虑到《中图法》广泛的使用基础和便于推广主题标引的情况,选择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现实道路。

(一)《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编制目的与意义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在《中图法》类目与《汉语主题词表》主题词对应的基础上,将分类法与主题法,先组式与后组式语言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对文献进行一次性标引,可观时获得分类号和主题词两种检索标识,从而建立分类和主题两种检索系统。并使之具有兼容性、互换性。其编制目的的主要是:

①便于在分类标引的同时进行主题标引,降低标引的难度,提高标引质量;

②便于工作于对已分类的文献补编主题目录;

③沟通分类检索系统与主题检索系统之间的联系,方便检索;

④同时起主题词表、分类法和分类法索引等多重作用。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编制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对我国文献标引与编目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结构与功能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主体包括两个部分,即《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和《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

1.《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包括下列几个基本要素

①分类号、类名、注释(《中图法》、《资料法》全部照写);

②对应主题词、对应参见;

③对应注释说明(必要时采用,主要用来解决一些特殊类目的主题词对应问题)。

其结构如下所示:

img675

《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的功能主要有:

①可以起主题词分类索引(范畴索引)的作用;

②可以作为一部独立的分类法使用,因斯大林后面对应着主题词,对准确判断类目的涵义极有帮助;

③通过分类体系鸟瞰某一领域主题词的全貌,提供按学科、按专业查找主题词的途径。这种效果比查范畴索引好得多;

④在分类标引之后,可立即得出主题标识,因为每个类目后对应着所包含的全部主题词及组配表达式,必要时再核对字顺表,这对主题标引来说十分方便;

⑤是编制分类目录字顺主题索引最理想的工具。

2.《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包括下列几个基本要素

①单个主题词和主题词的组配标题形式;

②对应分类号(特殊词可缺);

③对应注释说明(必要时使用,主要用于说明一些特殊主题词的对应问题)。

款目的排列格式为:主题词在前,对应分类号在后,间隔两字。款目按主题词汉语拼音音节先后排列(相同汉字集中),同音同调的汉字再依笔画笔形为序。

单个叙词款目,只在叙词后带上《中图法》相应的分类号,其结构同《汉语主题词表》的结构,如为族首词则作全显示,如下例:

img676

img677

如为组配标题,则要作轮排,但款目下不带任何参照,如下例:

img678

轮排为:农业-应用-优选法

《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的功能主要有:

①用于主题标引;

②可以作为分类表的主题索引;

③可以提供多途径检索,这是由于组配标题的轮排的作用;

④直接用于组织主题目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