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篇课文,四种上法

一篇课文,四种上法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散步》是一篇描写亲情的精美散文小品。我试着从阅读的角度来教这篇课文,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散步》正好属于这类文章。但是课堂上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当我最后问《散步》之美,美在哪里时,竟然冷场。我决定再换一个角度来上,我发誓一定要上出一点味道来。这堂课,我反复提醒自己,要简洁,要紧扣目标,不要声东击西。

一篇课文,四种上法——四味《散步》

深圳市翠园中学 刘荣青

前言:一篇课文,反复四次上,不是偷懒,而是通过耐心的尝试,寻找最佳的路径。其间需要不厌其烦地研究、对比、反思、修正,然后终于有所收获。

第一次:深度阅读

《散步》是一篇描写亲情的精美散文小品。以前也听好几个老师上过这个课,总觉得没有上出想应有的味道来。大多是围绕尊老爱幼这个主题,陈旧,很明显味道不在这里。

可是味道在哪里呢?

我试着从阅读的角度来教这篇课文,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的文章,阅读能力的高下表现在理解的深度。《散步》正好属于这类文章。

初一的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见表层,不见深意,这是肤浅;由表及里,方为深刻。于是,我精心预设了如下两个问题:

(1)“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

(2)理解文中主旨句的含义。

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学生果然理解比较肤浅,认为“我”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陪伴儿子的时候还长,陪伴母亲的时候不多了。我于是继续问:那么推而广之,“我”在这里的处世原则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假设对比(假如“我”顺从儿子会怎么样?)明确作者重点突出“孝”,虽爱幼但更尊老。我乘机继续发问:为什么这样写更有意义?学生讨论后认识到:爱幼是一种本能,尊老则是人类的文明之举。由此认识到这正是文章立意的新意所在,深意所在。可是我忘了总结:适当的假设比较是深刻理解文章深意与作者的意图的重要法宝。

理解第二个问题时,我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解读作者的心灵之歌,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担负家庭的重担的?罗小禾,她引用她妈妈的话,非常生动真实地诠释了“整个世界”的含义。她说,她妈妈经常对她说,回到家,不管多累,只要一眼看到老的小的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觉得很满足很幸福。“因此,我理解的作者的整个世界跟我妈妈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那就是对亲情的珍视,体现了他们这一代人对家庭的责任和爱。”原来小禾生长在单亲家庭,她亲眼目睹感受了妈妈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使命。因而她的理解也就特别深刻。而深圳老中青三代同住的家庭很多,小禾声情并茂的讲述,顿时打开了同学们的心扉,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实际,很快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尽管如此,但课后看录像,反思,我还是觉得文章的味道没出来,可以说,没有多少情趣。同学们都在干巴巴地“回答”问题,并没有进入所预想的思想碰撞,产生新的启迪,联想。而老师急功近利,牵引的痕迹一目了然。那么文章的味道究竟何在呢?

第二次:品味《散步》之美

第二次上这个课,我反复阅读,发现这篇小散文的真正味道在于字里行间含蕴的丰富的美感,母亲慈爱,儿子乖巧,妻子温顺,“我”很孝顺,尤其是结尾的“背影”画面,更是浓缩了人性美、绘画美、诗意美。此外文章还包含语言美、景物美等,如果能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欣赏,一定富有情趣。于是我制定了“紧扣审美,教出情趣”的教学目标,从审美的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

为了突出家庭亲情的美感,我特意用学生的家庭合照制作了一个《我爱我家》的亲情短片,配的音乐是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特等奖的歌曲《我爱我家》。这个短片的效果很好,学生兴致盎然。但是课堂上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当我最后问《散步》之美,美在哪里时,竟然冷场。后来学生稀稀落落地回答“生命美”、“景物美”,进一步追问其原因时,学生的分析理解十分肤浅。

课后看录像,发现问题不少。一是问得太急,不容得学生静静思考;二是有时说话说半句;三是我高估了初一学生的审美能力。显然,此文的味道还是没有上出来。

第三次:小故事,大意境——读写指导课

我决定再换一个角度来上,我发誓一定要上出一点味道来。仔细研究作者的写作后记,我发现他在情节上和散步的时间季节上跟真实的生活相比,做了一些改动或调整。而正是这个改动赋予了文章耐人寻味的意境。那么我何不从写作这个角度来试试呢!

找到突破点,心中不觉窃喜。这堂课,我反复提醒自己,要简洁,要紧扣目标,不要声东击西。播完《我爱我家》的亲情短片后,我让学生谈感受,大家都说很感动,一个女孩甚至很动情地说:“有家的感觉真好啊!”

我抓住契机发问:我们平时也常常翻看家庭影集,那种感觉跟今天我们观看小影片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什么?

学生说:“没有像今天这么激动人心的感觉。因为,今天的照片配上了动人的乐曲,渲染了家庭亲情,让我们无比感动。”这正是我所要说的。我接着说:作文也一样,不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事情,小事情,同样可以写出大意境来,关键是我们怎样构思,怎样去营造意境。

为了避免前两次课堂主题不突出的缺点,我每一个环节都围绕怎样营造意境或情境来设计:整体感知课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构思生味(境)”,理解“我”的决定的真正意义;在理解主旨句时,我投影四个人在阳光下走在小路上的背影,让学生观察感悟,这时学生便能领悟到如诗如画的意境美;为了突出环境描写在意境营造中的作用,我设计了两个改写的练习:①改地点:把散步的地点改在“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上”;②改季节:把春天改为秋天。学生通过对比,很快领悟到这样一来,美感全失,诗意全无,深刻的意蕴殆尽。散步表现的是田园牧歌似的美丽,如歌如诗如画。尤其把背景放在春天,不仅是因为春天有着万花灿烂的绚丽,有桑树、鱼塘、菜花,更是因为她象征着母亲熬过又一个严冬迎来的新生命的春天,这次散步是一次春之旅,爱之旅,温馨之旅。其实还可以改天气、改情节、改景物,如桑树、菜花、鱼塘要是改为木棉、玫瑰、大海或水库,意境同样会发生变化,造成不和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力。

在体验亲情,描述温馨一刻时,要求学生在描述细节时注意情境的描述,阳光啊,风啊,多用有声音有色彩的词语。记得一个学生描述妈妈在冬天的早晨给她送围巾时,她就会注意努力渲染当时寒冷的天气:呼啸的北风灌进我的脖子,又像冰冷而凌厉的刀子,似乎要把我的脖子割断……当然后来妈妈穿着拖鞋,跑来给我围上围巾的情景仍然很直白,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环节显得仓促,练习没有到位。

但总的来说,总算有点味道,也就是说,有点语文味了。

这次回放录像,感觉比前两次好了很多,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躁,总是急于从学生那里得到答案,因为我在心里告诫自己:要从容!要从容!另外,由于增添了训练,内容充实了一些。

这堂课学生应该会留下印象。

第四次:返璞归真——让阅读成为学生自己的百草园

教师凭着自己所谓高深的学养,而大多情况下甚至只是根据教参,从文本中开掘一个看似深刻的主题,设立几个自以为高明的教学目标,然后指引学生奋力寻找。这跟导游让游客找马有何不同?现在的公开课一味要求设计新颖,挖掘深刻,于是,教师便很容易陷入另一个陷阱——那便是看起来很美的桃花源。教师虚构的理想的“梦中桃源”当然很美,可是怎样让这种美抵达学生的心灵却很难,打造一艘船,我们来做一名导游,好像是很惬意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你所指示的美在学生看来虚无缥缈,甚至是无聊。就如同我们在桂林看马一样。我们很多人看到的就是空虚和无聊。但是也许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美啊。那是一幅弥漫着淡淡春烟的水墨画,画里有一位醉酒的仙人,正像要乘风归去。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看?为什么不先让我们自己看?

而我们的课堂这样的场景却比比皆是。为了让学生看到你梦中的那片桃林,看到那九匹马,只好把学生变成牛,奋力地牵着他们的鼻子往前走。那种急啊!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只苍蝇飞到学生的脑子里去,好让他们说出我们心里所期待的那个答案。可是我们不行,于是,我们只好无趣地替学生说出那个我们暗藏在某个角落,渴望已久的高明答案。

因此,我决定返璞归真,真正把阅读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我的教学目标也只剩下一个: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一颗灵敏的心去解读作者智慧的歌声。真正的自由还在于每个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1)读(一句话,一段话)——用美读感染人。

(2)赏(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画面)——用赏析说服人。

(3)问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示你的思考。

甚至选择朗读的方式都让学生自己决定。他们喜欢合唱式的朗读方式那就这样好了。这样的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由自主的阅读,也许缺少所谓变换多样的形式,但却丰满充实。听课的老师反映良好。

课后反复看录像,对比以前的课,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便是愈发从容,不再像从前,为着一个所谓理想的答案而咄咄逼人,让学生诚惶诚恐,而是平易而缓缓的交流。学生一遍没读好,那就再读一遍,还是读不好,先静静地思考或者向同伴学习,然后再试试。先前疲惫的牵引变为轻松的陪同。此时的课堂更像是师生在田野里散步,那么轻松,舒适,和谐而美好。从追求繁复热烈的绚烂到从容的宁静与平淡,也许就是一种成长吧。原来,给学生自由,也是给自己自由。当学生真正拥有属于自己阅读的百草园,我相信那里一定会水草丰美,花果满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