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理论问题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理论问题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尚未提出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以及社会各界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如此薄弱,与这一重要层次的地位极不相称。当前,我们应当优先研究两类理论课题:一类是研究生教育理论的最基本问题,另一类是与我国研究生教育今后能否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课题。对研究生教育十年巨大成就的评价,教育界是没有异议的。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理论问题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理论问题[1]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现状应当如何评价呢?我认为理论研究已明显落后于实践工作,尤其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位极不相称,并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尚未形成一支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理论队伍。我国教育理论队伍尽管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有一支相当可观的队伍,尤其这十年来,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许多高校成立,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有了长足进步。然而,无论在教育研究单位还是在高等院校中,都不存在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来研究研究生教育理论,更谈不上有该研究领域理论权威。发表该领域论文的作者基本上都是管理干部、研究生导师和极个别研究生,而且只是在附带地“研究”。

(2)尚无名符其实的研究生教育的专门研究机构。我们知道,从幼儿教育到本科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都有相应的机构对它们进行研究。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特殊的层次,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层次的独特规律,应当有专门机构对此加以深入研究。然而,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我国尚无一个专门机构,甚至无一个名符其实的研究室。

(3)尚未提出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体系。较为成熟的科学研究必定有其理论体系,即有若干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框架。如果没有这一些构件,无论如何谈不上理论体系,甚至称不上“理论”。现在,在一般人看来,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专科生教育有明显的差别,后两者的理论研究尽管对前者有所帮助,但决不能代替它。而在我国教育理论界,至今尚无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体系,甚至其特殊性都极少论及。

(4)缺少发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的阵地。我国教育理论刊物众多,内部刊物姑且不论,公开出版发行的高等教育理论刊物就有十余种之多。而这些杂志上很少刊登有关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文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唯一一家专登研究生教育论文的刊物。应当肯定,这一刊物的创立对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在有的栏目(例如“研究与探索”)上也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理论文章。但是,整个杂志主要刊登国家教委领导讲话、文件解释、经验交流及一般通讯,理论色彩很淡。

(5)现有的理论研究缺乏深度,无争鸣气氛。实际上,研究生教育中有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亟待研究,而且在这些问题上常常有许多不同的见解,甚至有着截然相反的意见。可是,我们见到的大多是关于招生、培养、学位、分配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的文章,而很少见到有分量的理论文章,更看不到争鸣文章。舆论一律并非是理论研究的福音,成熟、正确的理论常常在争鸣中得到发展。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对下发文件的解释上,那么这种“理论研究”是极少价值的。

(6)在高等教育学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新华文摘》中几乎没有研究生教育的地位。我国已出版高等教育学专著多部,其中有关研究生教育的篇幅很少。《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众多条目中,只有几个词条专论研究生教育的。据作者统计,1979—1985年间,《新华文摘》共转载有关教育的论文达260篇之多,而涉及研究生教育的仅2篇,占全部论文的0.8%。由此可见,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以及社会各界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如此薄弱,与这一重要层次的地位极不相称。这种状况,必然使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的特殊规律缺少深刻的认识,从而使该项工作难以得到应有的理论指导,研究生教育改革也会缺少宏观控制。

二、研究生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

当前,我们应当优先研究两类理论课题:一类是研究生教育理论的最基本问题,另一类是与我国研究生教育今后能否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课题。前一类属于基础研究,后一类属于应用基础研究。

具体说来,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有以下几个。

1.科学总结我国十年来研究生教育从恢复至今发展的经验教训

对研究生教育十年巨大成就的评价,教育界是没有异议的。当然,至今未见一篇科学总结十年成就的论文,没有人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十年中有哪些决策和措施起了关键作用。据我个人经历来看,我国十年研究生教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学位制度及时与研究生教育配套;根据我国国情着重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生不是以学习课程为主而是学习课程和科学研究并重;成立研究生院,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相对集中在重点大学里;扩大从在职人员中招收研究生;等等。但是,我们也有不少教训,尤其受教育过热影响而导致研究生教育发展过快,如以办学条件许可而不是以客观社会需要为主的招生办法,过分强调学位论文而忽视学位课程的重要性,等等。

2.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

一般认为,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它毕竟是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它的规模也会大大发展,独立性会增强。研究生教育对社会有独特的功能,是其他层次的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我们应当着力研究它的特殊规律,构建其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括:①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范畴;②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相互关系;③研究生教育专业培养目标;④研究生心理发展特征;⑤导师的任务职责;⑥研究生教学与指导论文过程的规律。这门学科可能包括的分支有:研究生教育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学,比较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史,研究生教育分科教学法,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法,等等。

3.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十年来,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研究生教育工作是重点大学中重点之重点,尤其在33所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中更应如此,因此,主张少数高校朝着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方向发展。另有人认为,重点高校其主体仍然是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应起先导作用。两者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仅从教育角度去考察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仅应当讨论研究生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更应当从它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去思考。要看到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的影响比其他教育层次更直接些,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与科研的重要结合点,研究生是我国(注意,不光是高校)开展现代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不但具备学生特征,更具备研究者的特征。近十年,我国许多重要科研成果是在一批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做出的。国家在他们身上投入与产出之比是高效益的。

4.研究生教育应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相协调

每个时期,研究生教育有一个最佳发展规模问题,发展过慢或过快都会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不相协调。近几年来,研究生的就业出现了严重困难,甚至有的博士也找不到工作,这已引起大家的忧虑。对此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些人认为就业困难是一种假象,主要是由于各单位编制紧缩以及用人单位采取“武大郎开店”的态度造成的,毕业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边远地区也是重要原因。因此,他们认为应当充分肯定十年来研究生教育大体上是适应国家的实际需要的,今后主要在适当调整招生专业、加强学位课程、选好科研课题、提高培养质量上下工夫。另一些人认为就业困难主要是脱离客观需要造成的。因此,今后要在按需招生、扩大在职人员入学比例、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上来主动适应我国建设的需要。实际上,以上争论涉及一系列理论问题,如:如何评价十年研究生教育;何谓“适应我国客观需要”;严格意义上的“按需招生”能否做到;“应用型人才”提法是否科学;决定研究生发展规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之间最佳比例问题;调整专业设置问题;学位课程内容更新问题;多规格、多渠道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问题;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关系问题等。不弄清以上问题,难以做到协调发展。

5.学位课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研究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要求硕士生加强学位课程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科研论文,这种要求是对的。但实际上,还普遍存在着重学位论文轻学位课程的倾向。除了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外语课外,其他学位课程均由导师或院系老师开设,因此大多课程开得比较“软”,具体表现为:无深思熟虑的教学大纲、无稳定合适的教学用书和严格的考试方式。教师要求严,研究生就抓得紧;教师一放松,研究生课程学习容易走过场。提高学位课程质量是拓展研究生知识面和创造力的重要一环,而其规范化和科学化问题是亟待研究的。

6.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

一般认为,我国培养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质量是好的,尤其硕士论文可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但是,学位论文质量也有下降趋势。其中一个原因是学位论文评审把关不严,往往请与导师关系密切或者观点一致的人评审论文。在同一个研究生论文的几份评阅书中常常有评价悬殊的观点,甚至光说“好话”。这里就有一个评价标准问题。有的指标要定性,有的要定量,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又应近于合理。只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才会减少主观和随意的成分。目前,各个学校做法相差甚远,有的有完整而过于复杂的评价体系;有的则完全没有评价体系,完全由评阅人或答辩委员会写粗线条的评语。及时构建学位论文客观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7.研究生院(部、处、科)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研究

各高校或研究机构根据各自的研究生规模分别设有研究生院、研究生部、研究生处或研究生科,所谓领导体制有两个意思:①研究生院与学校的关系。有的研究生院(部、处、科)有较大的独立性,在决定重大事项、任命干部和经费使用上有很大权力,校长只作宏观指导;而有的研究生院则稍为重要的事都要请示,更无任免干部和支配经费的权力,因此,校长办公室常常把研究生院当作一个职能处室来对待。②研究生院院级领导层结构问题。常务副院长主管日常工作外,其他院长或副院长是实职还是虚设?他们的领导责任如何体现?要不要院长负责制外有定期的集体办公制?目前,研究生院管理体制也存在许多问题,33个成立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做法也很不一致。怎样设置管理机构、制定人员编制,才能使工作高效,这些问题都应该认真探讨。

8.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问题

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前沿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它的发展规划尤显重要。到目前为止,中、长期规划工作尚未引起国家教委、省教委和学校的足够重视。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尚有一定的盲目性。现在看来很有必要组织精干的队伍,做一些精细的调查研究,制定国家、省、学校三级的中、长期规划。中期规划以五年为单位时间,宜细不宜粗;长期规划以十年为单位时间,宜粗不宜细。

作者后记

本文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姐妹篇,是同一次大会发言中的后半部分。由于我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就习惯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作理论思考,对遇到的问题像做“学位论文”一样去查文献、开题、调研、分析论述和得出结论。现在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的行政官员和大学里的管理干部,很少有理性思考的,大多凭经验、灵感,再加上粗略的调研就敢于作决策。大学管理是高难度的工作,管理者应当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和实际经验。可惜,认真读过高等教育学著作的人很少,更谈不上研究。我国有大成就的教育家和大学校长大多出在新中国成立前,这种怪现象不是很值得反省的吗?

【注释】

[1]发表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第5期:42-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