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方孝孺的教育思想

方孝孺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及濂返金华,方孝孺复从之,及至卒业。靖难之际,建文帝败,成祖朱棣即位,欲藉方孝孺之名草诏,以塞天下之心。遂处之于极刑,年仅46岁,并灭十族,死者达847人。基于上述基本主张,方孝孺非常重视教育。方孝孺提出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其三,方孝孺关于道德修养的思想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笃行”、“无私”、“改过”。方孝孺称“厚己薄人”者为“自私”。方孝孺认为,为学应有崇高的志向。

第五节 方孝孺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基本思想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人称正学先生。宁海人。自幼聪明,8岁读书,14岁便应聘至前童村任塾师。15岁学诗文。20岁从学于太史宋濂。濂以为游其门者,未有若方生者也。及濂返金华,方孝孺复从之,及至卒业。前后6年,尽得濂学。洪武十五年(1382)、二十五年(1392),曾两次受明太祖召见,授汉中府教授。后得蜀献王赏识,聘为世子师,尊以殊礼。建文帝立,延为翰林院侍讲、侍讲学士、文学博士等职,颇受器重。被誉为“明之学祖”。靖难之际,建文帝败,成祖朱棣即位,欲藉方孝孺之名草诏,以塞天下之心。方孝孺拒不臣服,且哭且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遂处之于极刑,年仅46岁,并灭十族,死者达847人。[68]先时,姚广孝曾曰:“孝孺必不降,幸勿杀之。杀之,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这一气节,轰动当时,给后世树立了一个坚守臣节的书生楷模。著有《逊志斋集》24卷。

方孝孺之学,略见于其所为《杂诫》。其基本思想如下:

第一,崇尚圣贤之道。他说:“儒者之学,其至圣人也,其用王道也。”[69]提及王道,他又说:“古之治具五。政也、教也、礼也、乐也、刑罚也。今亡其四,而存其末。欲治功之逮古,其能乎哉!不复古之道,而望古之治,犹掏瓦而望其成鼎也。”[70]因此,他尚《周礼》,以为“周之成法俱在,今欲为此,不难也”[71]

第二,法古,亦欲“与时俱进”。如果因为方孝孺崇尚《周礼》,而将其视为一个迂腐书生,那就有点狭隘了。他曾作《周礼辨疑》,于其制之戾于道者,即又一一指斥之。他说:“为政有三,曰知体、稽古、审时。缺一非政。”又说:“先王之治法详矣。不稽其得失而肆行之,则为野。时相远也,事相悬也,不审其当而惟古之拘,则为固。”[72]但是,在如何变通的问题上,方孝孺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正因如此,他并不受太祖朱元璋的赏识。

第三,罢黜异端,独尊理学。方孝孺虽学于宋濂,却反对像宋濂那样杂以佛、道二氏之学。他追求的是纯而又纯的理学。他说:“古君子所以汲汲若不及者,未尝以生死入其心。惟修其可以无愧之道焉耳。天之全以赋我者,吾能全之而弗亏,推之俾明,养之俾成。扩而施之,泽于天下后世,于人之道无所愧。虽不幸而乖于天,迕于人,死于疾病患难,何害其为君子哉!不能尽人之道,而欲善其死者,此异端之惑也。异端之徒,其立心行己,固已大畔于君子。视伦理之失,夷然以为宜尔而不怪。其身虽生,其心之亡已久矣,而犹务乎不死,或尸居以求其所谓性命,或饵金石服草木而庶几乎坐化而立亡,以预知其死为神,以不困于疾病为高。彼既以此套眩于世,世之惑者又从而慕效之,不知其所云性命者果何道,而预知不困者果何益耶?”[73]

又说:“夫运行天地之间,而生万物者,非二气五行乎?二气五行,精粗粹杂不同,而受之者亦异。自草木言之,草木之形不能无别也。自鸟兽言之,鸟兽之形不能无别也。自人言之,人之形不能无不相似也。非二气五行有心于异而为之,虽二气五行亦莫知其何为而各异也。故人而具人之形者,常也。其或具人之形,而不能以全。或杂物之形,异常可怪。此气之变而然,所谓非常者也,非有他故而然也。今佛氏之言以为轮回之事。见无目者,曰:‘此其宿世尝得某罪而然耳。’见罅唇掀鼻,俯膂直躬者,曰:‘此其宿世有过而然耳。’见其形或类于禽兽,则曰:‘此其宿世为鸟兽而然耳。’不特言之,又为之书,不特书之,又谓地下设为官府以主之。诡证曲臣,若有可信,而终不可诘。此怪妄之甚者也。天地亦大矣,其气运行无穷,道行其中亦无穷,物之生亦绵绵不息。今其言云然,是天地之资有限,而其气有尽。故必假既死之物,以为再生之根,尚乌足以为天地哉!”[74]此其辨佛、道轮回、长生之说,可谓一针见血!

二、论教育

基于上述基本主张,方孝孺非常重视教育。首先,他以为教乃王道治具之一,与政、礼、乐、刑罚并列。他说:“古之治具五。政也、教也、礼也、乐也、刑罚也。”因其崇尚古道,教育同时也是明王道、致太平的重要途径。

其次,教育始自人伦秩序。从《周礼》中,方孝孺悟到王道奥秘在于治民。治民的关键在于“正德、利用、厚生”。而教育能够“正德”。因“德”之根本在于人伦,故“化民必自正家始”,并为此作《宗仪》九篇。所谓“正家”便是“为孝在学,爱子在教”。善教者在于让学习者明礼、义,而不尚文词章句。那么,如何教育学子明礼、义呢?方孝孺提出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

其三,方孝孺关于道德修养的思想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笃行”、“无私”、“改过”。“笃行”是指“诵其言,思其义,存诸心,见乎事”[75],即将所思所言落实到行动上。方孝孺在石镜精舍执教时曾作有《幼仪杂箴》,其中提出“道之于事,无乎不在”的命题,主张通过儿童的具体活动,例如洒扫应对、饮食起居、言行举止等,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无私”是指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品格。方孝孺称“厚己薄人”者为“自私”。他认为,一个人自私自利,必将损公肥私、见利忘义,最终必将害人害己。为此,他常鼓励学子,计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改过”是指“知错就改”、“不二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之为贵。方孝孺认为如果一个人时时“以有过为忧”,“见过立改之”,终将成大器,而且,他以大禹、子路、颜渊为例勉励学子不断自省,言是否有信,行是否能善,学是否能正,虑是否能达,及至修炼成“谦谦君子”。

其四,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学之法:(1)重视治学、力避“四蠹”。方孝孺非常重视学习,他说:“人或可以不食也,不可以不学也。不食则死,死则已。不学而生,则入于禽兽而不知也。与其禽兽也,宁死。”[76]因此,他反复告诫士子要勤于学习。而且,他进一步要求士子在学习态度上力求避免“四蠹”,即以求富贵为志,为做官而读书的“利禄之蠹”;色淫辞非,自以为是的“劳务之蠹”;假借圣人之言,以惑世人的“训诂之蠹”;不知道德之旨,口是心非的“文辞之蠹”。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社会。(2)立志高远,次第为学。方孝孺认为,为学应有崇高的志向。他说:“学,将以学为人焉,将以学事人也,将以学治人也。”[77]也就是说,治学须从学习做人开始,次学做事,终学治人。为此,治学的次序也有先后。他说:“先之《大学》以正其本,次之孟轲之书以振其气,则之《论语》以观其中,约之《中庸》以逢其源,然后六经有所措矣……”[78]方孝孺认为正是通过这种次序,才能追寻纯正的理学。(3)博文约礼,尚古通今。犹如治国要变通一样,方孝孺认为治学也要有一定的变通。他说:“不善学之人,不能有疑。谓古皆是,曲为之辞。过乎智者,疑端百出,诋诃前古,摭其遗失。学非疑不明,而疑恶乎凿。疑而能辨,斯为善学。勿以古皆然,或有非是。勿负汝能言,人或胜汝。忘彼忘我,忘古与今,道充天地,将在汝心。”[79]因此,他认为,好的老师会使学生疑,即思维活跃起来;而好的学生是疑而能辨者,即不会盲从古人,当疑则疑,不当疑则不疑。他在石镜精舍教书时,便时常鼓励诸子要善于存疑、辨疑、释疑,以便“识其大端”、“察其本”,真正达到由博返约、尚古通今的境界。(4)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方孝孺以为“人之不幸莫过于自足,恒若不足,故足;自以为足,故不足。甕盎易盈,以其狭而拒也;江海之深,以其虚而受也。虚己者进德之基”[80]。因此,他强调治学须虚心。

从方孝孺的教育思想中,不难发现,他作为一个“纯儒”的思想境界,以及他严谨治学,并亲身实践自己思想的风范。

【注释】

[1]政协宁波市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波文史资料第一集》,1983年12月,第10页。

[2](清)张廷玉:《明史》,《选举志》(卷1),中华书局,1974年。

[3](清)张廷玉:《明史》,《选举志》(卷1),中华书局,1974年。

[4](明)张时彻:《芝园定集》(卷32),《送郡长华野周公入觐叙》,《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5](清)李卫等:雍正《浙江通志》(卷152),《陆奎章》,中华书局,2001年。

[6](明)桂彦良:《送崔斯立序》,见《敬止录》第三册,浙江图书馆抄本影印本。

[7](清)李卫等:雍正《浙江通志》(卷152),《郑珞》,中华书局,2001年。

[8](明)严端:《弘治十二年记》,见《敬止录》第五册,《学校考》,浙江图书馆抄本影印本。

[9](民国)《镇海县志》(卷21),《陈轼》,见《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

[10](清)《奉化县志》(卷18),《樊毂》,见《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

[11](民国)《镇海县志》(卷21),《顾宗孟》,见《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

[12]钱茂伟、毛阳光:《宁波通史》(元明卷),宁波出版社,2009年,第310页。

[13](明)《明太祖实录》(卷96),1940年影印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

[14]钱茂伟、毛阳光:《宁波通史》(元明卷),宁波出版社,2009年,第308页。

[15]陈剩勇:《浙江通史》(明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9页。

[16]“三元”指科举考试的三个级别的第一名,即各省乡试的第一名举人,称“解元”;全国会试的第一名贡士,称“会元”;贡士们再经过殿试,由皇帝钦定的第一名称“状元”。

[17](清)张廷玉:《明史》(卷14),《列传》(88),中华书局,1974年。

[18]钱茂伟、毛阳光:《宁波通史》(元明卷),宁波出版社,2009年,第311页。

[19]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20](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32),《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1](明)钱德洪:《阳明年谱》,浙江书局,清光绪间刻本。

[22]《前童族谱》,1940年重修本,藏于前童童氏宗祠。

[23](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0),《姚江学案・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中华书局,1985年。

[24](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5](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6](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7](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8](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9](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0](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1](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2](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3](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4](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5](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6](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7](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8](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9](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0](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1](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2](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7),《文录》(4),《稽山书院尊经阁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3](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4](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5](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语录》,《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6](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3),《语录》,《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7](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8),《文录》(5),《书朱守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8](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9](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0](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3),《语录》,《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1](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3),《语录》,《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2](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3](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4](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1),《语录》,《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5](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6](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7](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8](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2),《传习录》(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9](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会语》,中华书局,1985年。

[60](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会语》,中华书局,1985年。

[61](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会语》,中华书局,1985年。

[62](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论学书》,中华书局,1985年。

[63](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论学书》,中华书局,1985年。

[64](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郎中徐横山先生爱・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

[65](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郎中徐横山先生爱・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

[66](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郎中徐横山先生爱・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

[67](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浙中王门学案・郎中徐横山先生爱・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

[68]钱茂伟、毛阳光:《宁波通史》(元明卷),宁波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

[69](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四部丛刊》本。

[70](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四部丛刊》本。

[71](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3),《成化》,《四部丛刊》本。

[72](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四部丛刊》本。

[73](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6),《斥妄》,《四部丛刊》本。

[74](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6),《启惑》,《四部丛刊》本。

[75](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四部丛刊》本。

[76](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四部丛刊》本。

[77](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四部丛刊》本。

[78](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四部丛刊》本。

[79](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学箴・辨疑》,《四部丛刊》本。

[80](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杂诫》,《四部丛刊》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