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理性方式

非理性方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性的本意是指人所具有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主观心理活动,以及人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性作为一种精神能力,总是同逻辑思维、逻辑推理、逻辑方法等相联系,因此逻辑性、自觉性是理性因素的主要特征。

第七章 自我教育机制调节方式

当自我教育个体作为一个稳定平衡的系统存在时,内外交流平稳,没有异常刺激;内心平和,无矛盾斗争;行为按部就班,不会打破原有计划,这是个体存在的理想状态。但是,自我教育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克服,包括需要克服疲倦、不适应等生理、心理体验,还包括需要克服自我教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懈怠、松散、任性等消极心理;有时候甚至还包括要牺牲个人的利益,或放弃个人原有的计划;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原先已放弃的动机、目的、计划又可能出现,它干扰当前自我教育的执行;或是在过程中又出现新的想法,容易脱离现有的计划,等等。一旦外部刺激突破一定的阙度,内部平衡就会被打破,原有的认知就会产生混乱,原有计划也会随之被打乱。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自我教育者不时调节自身状态及时地排除干扰。自我教育如何排除干扰,维持良好的自我教育,需要不停地调节自我教育中主体的心理状态。

从调节方式的角度来考察自我教育机制,主要坚持以调动激励机制为原则,同时发挥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来调节自我教育机制。

第一节 激励机制

“激励”在中文词典中解释为鼓动、激发使之振奋或振作,英文“激励”一词源于拉丁文moticate,基本意思是刺激,诱导、给予动机,引起动机。激励概念有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所讲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1]。在管理学中所讲的激励主要是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奋发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去实现组织的目标”[2]。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吸引力或推动力,通过个体的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产生出一种自动力,从而使个体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自动力越大,行为也就越积极,反之亦然。而自动力的大小,则不仅取决于推动力或吸引力的强度,也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因素。同时,应说明的是由激励所激发的积极性是一个内在的变量,是内部的心理过程,它不能被直接观察,只能从行为表现来衡量和推断。人的积极表现于行为中,若无行为表现就无法判明某人有无积极性,只有通过对人的行为观察,才能知晓其积极性如何。

激励机制是调节方式的主要机制,激励从方式分为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外部激励可以称为刺激,内部激励可以称为自勉。刺激不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自我激励。以往我们把激励一般理解为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激励,教育者是激励的发出者,学生是激励的对象。这就需要探讨两个问题:其一,即便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广义的教育,也只是受教育者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教育不能代替受教育者的生活,那么,在教育力所不能及之处,如何激发并维持受教育者的内部动机?其二,教育者的激励未必都是正确的,这可能是社会的问题,也可能是教育者个人素质的问题,这时候如何保证受教育者的内部动机的正确性?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有自我意识的参与,自我意识中积极因素激励自我维持良好的自我教育。因为单靠教育者的外部激励不足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机,要让受教育者认同教育者的外部激励,并自觉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并根据这一需要进行自我激励,这样才能激发和维持正确的内部动机。所以,真正的激励是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是自我教育者通过自我奖励和肯定推动自我开展自我教育,坚定自我教育信念,维持自我教育者精神振奋、思想活跃,激发进行自我教育的热情。激励是持久性的,经常性的,能够持续不断地刺激自我去努力地教育自己。激励机制产生出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恒心。激励机制会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遭遇挫折时、处于困境时,出现疑惑、怀疑时,促进自我教育,维持自我教育,完成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激励机制作用下,自我教育者一旦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益处,自然会产生更大的、更多的欲望,诱发更多主动的参与,更多积极的思维,从而使自我教育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内在的自我教育机制。

自我激励是在既定目标下,主体进行自我教育动机的激发,从而促使自己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断努力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目标和动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并指向于一定目标的。动机是一种比目标更为内在、更为直接推动人去行动的因素。根据弗洛姆( Y.H.Fromm)提出的激励模式:

M = f ( E×V)

式中 M——激发潜力的指数。即激励力量的大小。

   E——期望值。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一定行为能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被激励者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

   V——效价。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对目标意义的估价。

此激励模式同样适用于自我教育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激励的力量是由E×V决定的。即主体所设定的目标效价越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由此产生的激励力量也就越强。无论是目标的自我设定还是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都基于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另外,本文认为,要使自我激励保持一种强而持久的动力,主体除应具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之外,还与个人的理性和意志品质有关。试想,无论自我设定的目标具有多强的吸引力,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对于那些意志坚持性较差,自制力不强的人来说都将无济于事。基于此,如果将激励模式改写为: M = f ( E×V×L×W) ( L代表理性、W代表意志品质)更为贴切。

第二节 调节方式

一、理性方式

理性的本意是指人所具有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主观心理活动,以及人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里,理性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中其内部结构清楚有序的精神现象,其主要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及其系统化的思维、思想、理论学说等等;理性又是指人脑所具有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和按照逻辑思维规律以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合理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依据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逻辑思维的抽象能力,以及按照思维逻辑、客观实际、客观规律以及一定的理论思想体系来制定实践行动的计划和方案,并指导实践活动和行为合理进行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性作为一种精神能力,总是同逻辑思维、逻辑推理、逻辑方法等相联系,因此逻辑性、自觉性是理性因素的主要特征。人的理性在自我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因为自我的认识图式是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得以发挥的能动性根源,而这个图式中的逻辑理性能力又是自我认识图式的主力军,它担负着自我思想转化过程的主要职责。如认知意识、道德意识、审美意识的发挥都少不了逻辑理性能力的帮助,通过这种能力产生认识判断、道德判断、审美判断等等,在这些判断的基础上调整和维持后续的认知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人在理性的指导下能达到美好的自我教育状态和境界,避免陷于肉体感性欲望之中而堕落。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理性包括自我理性或社会理性,即为自身利益的理性和为社会利益的理性。自我理性是指自我教育者拥有知识,擅长学习,通过获得外界信息,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作出更合理的抉择,以使其所追求的自身利益尽可能的最大化,人追求多样需要和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自我理性”。“社会理性”是指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正确认识个人自我发展与组织、社会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组织、社会的整体发展是个人自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个人的自我发展是组织、社会整体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人自我发展与组织、社会整体发展相互促进、协调统一。

自我教育理性调节方式的主要要素有:

(一)观念

人的已有的观念系统会主导其行为。人的观念系统包括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态度、立场等等。任何个体在形成新的思想政治品德之前,都已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这些观念主导着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提升和发展。崇高的思想道德理想能够推动个体坚定不移地实施思想政治行为;坚定的信念能使个体以积极、顽强的意志来调节自身的思想政治行为,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世界观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它制约着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兴趣、能力等各种心理活动,从而影响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是个体全部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因此,如果受教育者个体的原有观念系统比较全面和完善,那么,他产生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产生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行自我教育的持久性越强,思想政治品德行为表现也就越稳定和持久。

(二)能力

能力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自我是一个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知识、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具体而言,自我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可以分为三个要素:自然方面的能力、智力方面的能力和精神方面的能力。

第一,人的体力和脑力等“自然力”是主体能力结构的物质基础。人是自然发展的最高产物,它具有与自然界相适应的物质的自然力,人作为主体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它才可能以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同自己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人的自然力量不仅包括执行大脑指令的运动器官和效应器官,也包括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指挥、控制中枢的大脑及神经系统

第二,主体所实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主体能力结构的智力因素。主体只有掌握了关于实践对象、实践手段以及自身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根据主体需要、客体属性和实践手段所提供的可能性做出合理的预测,提出实践目标,并设计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步骤。主体对有关实践活动的各种知识技能掌握得越深刻和全面,它从事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就越高,持续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就越持久。

第三,主体的情感意志是主体能力结构的精神因素。它对实践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实践主体是知情意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的任何活动总是伴随着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情感意志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的自觉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这种非智力因素又和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制约人的能力的发挥。

这里的能力主要是指对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内化能力和操作能力。所谓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化能力,是指受教育者同化社会要求,将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为个体思想政治品德意识、形成思想政治品德的能力。个体思想政治品德内化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其行为产生的程度和效果;所谓思想政治品德的操作能力,是指个体把社会意识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意识,并在实践中践履思想道德行为的能力,它是思想政治品德能力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包括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力、行为控制能力、行为调节能力,等等。没有控制的行为是不可想象的。行为越复杂,控制越需周密。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着强烈目的性的复杂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也需缜密、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是整个机制运行不可缺少的基本保证、运行控制的好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目的能否达到。一个人思想政治品德操作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其践履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工程,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则是其直观的表现。自我意识品质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节的心理活动的模式。自我意识品质的优劣主要是从自我意识的自主性、自知性同一性这三个特性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是指人能够依靠自身的潜力而不是依赖外界,其行为能受内在的独立思考和价值标准支配的特性。自知性,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特别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品德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一性是指人在自我系统中,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自我之间相统一、相接受的特性。自我教育能力是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创造的能力。

(三)自我适应

适应( adaptation),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概念,本意是指生物体的构造、形态、机能向着更适合于自然环境条件的方向的变化过程,后来被引申为“个人达到和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过程和结果。适应良好的人对所处环境怀有满意和有效能的心理状态”[3]。与其他生命体特别是动物本能的适应性相比较,人类对社会环境的不断适应是建立在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的基础之上,包含着对环境的积极改造,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和体现。因此,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具有自我适应的特性。

所谓自我适应,就是人在适应与改造周围环境的同时,能够不断发挥主体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充分挖掘人的自由天性和内在潜力,自觉地向自己的理想目标迈进,完成对自我主观世界的改造。自我适应是反映人类在同周围环境接触、互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对环境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个概念,它一方面强调人类必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应意味着人对环境一定的依赖和顺从,但是,人不是对环境一味地消极依赖与顺从,而是在接受环境馈赠的同时参与改造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自我适应主要体现为人面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恰当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寻求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科学性、和谐性、丰富性,最终引导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的生态秩序。

自我适应性要求自我个体在发展、培养和确立自我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综合利用多种技能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使自己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处于最佳状态,为获取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采取行动。自我适应是个体自觉确立自己的自我规范与自我发展相统一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要求从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在改造自然与社会中不断改造自我、创造新的生活,不断提升自身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自觉地追求社会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高尚化。在现阶段,自我个体的自我适应意味着他们积极引导自身在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去追寻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自我适应的调节指向主要是社会化和自觉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化是自我适应的基本指向,自觉发展则是自我适应的主要指向。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使自我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引导自身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自觉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使自我个体对自身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进行常态化、科学化处理,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

二、非理性方式

所谓非理性,是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特定的方面,是人类所特有一种精神现象,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并能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反映并作用于社会存在的非条理化、非规范化、非逻辑化、非秩序化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为意志、情感、信念、兴趣、直觉。在自我教育机制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有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属于非理性调节方式。

(一)意志

意志是自我教育的调控因素,它可以把教育的外在内容内化为自我教育主体的内在自觉的政治信仰和自由的道德责任感,实现意志自由。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将愿望设计为蓝图,以它支配和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求实现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的积极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它起到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其他意图和动机的作用。原因就在于它能自觉地用“志”进行自我激励,不断激发并维持其内部动机。自我教育活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因素,而且也消极的因素,不仅有对过去的反省,而且有对未来的设计。这些都需要有意志的参与调节。意志就是人们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和障碍时,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意志的强弱决定着自我教育机制发挥功能的程度。

意志对自我教育的实现具有推动性的作用,意志具有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自制能力在自我教育的运行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自制力是调整自我教育活动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保证自我教育按照既定目标运行的重要品质,它是自我教育者一种内在自觉的选择能力。反映着人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目标选定以后,如何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逐渐了解与掌握客体本身固有的内在规律的内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数不清的困难,因为客体中存在的固有的内在规律,要求人的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反复的活动才能获得。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规律的内涵是深层次埋藏在事物的内部,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这个规律,只有那些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具有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者才能成为新规律的主人。规律不能简单地被人认识的原因,有的是来自主体本身所具有的素质不高,有的是客体规律的外部存在着很厚的障碍。因此,人们在克服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中,无论是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认识手段的改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求人们要有坚强的意志,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向纵深发展,否则,尽管各种条件都具备,也不能掌握自我存在的规律和科学内容。自我教育者在深入认识自我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意志的作用时,让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协同起来。意志为啥能帮助克服自我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是因为意志本身是指人们实践过程中由于有意地、积极地、理智地和顽强地变革某一客观事物过程,以实现预定的目的所表现的那种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具体来说,意志在自我教育方向一旦确定,就能使自我教育坚定地进行下去;意志还能帮助自我克服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真假难分的现象,以及帮助解决自我对自我现状认识不深刻的问题;意志更能使自我对于已经获得的教育成果,通过克服自我意识中不坚强的弱点,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正因为自我在完成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经受许多本身不能解决的困难,才必须由人的非理性的心理因素的意志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完成。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意志在参与和实现自我教育过程中具有推动性的作用。

总之,在漫长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必将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必然有许多收获和诱惑,这是考验人的意志和定力的时候。苏东坡说,世上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说的就是意志和毅力的问题。没有超常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是难以克服艰难困苦和寂寞孤独,最后走上成功的巅峰。一个具有较强意志力的人,往往是克服社会中的种种误导思想,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理想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剔除种种思想政治谬误,以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为己任,剥离种种不科学的思维方式,选择辩证思维来克服实践活动中的种种障碍和困难。一个具有优秀意志品质的人,体现了一种高度的道德自律,不以外在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是以自己的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意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情感

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5]列宁也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6]情感是基于一定的认识,对教育信息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体验。这种人类特有意识活动是心理结构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情感在本质特性上是人的一种社会属性,它是个体有意识地控制生理和心理变化而获得的一种心理机制。当情感与理性要求结合时,就能获得一种价值认同感。情感机制是自我教育机制发动与持续的“润滑剂”,具有激活、催化、选择、评价功效。即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又分为情绪、激情、心境、情操多个层次,它随着自我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逐步纵向的提升。情绪是自我教育情感体验的最低层次,它是对自我教育过程中某些具体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特殊情感色彩,是直接的情感体验。激情是自我教育情感体验的特殊感情状态,表现为对自己的道德情感失去自控,表现出极度的狂喜或绝望。当自我教育者通过艰苦努力完成了具有极高思想政治道德价值的行为时,往往会产生狂风暴雨般的感情冲动,从而推动接下来的自我教育行为。心境是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者在某阶段时间内所具有的、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要求的持续性和一般性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已经从表象感知上升到自觉认知,它是以理想自我为目标迈进过程中,透过了具体任务的感受而形成的对自身内在提高的一种持久的感情,不断正面强化心境,有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和稳定,有利于道德行为的产生。情操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实践磨砺而在思想、政治和道德上形成的一种坚定性,是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的结合,是一种政治信仰、思想理性和道德崇高的忠贞不渝。

情感在自我教育中的动力作用表现为:其一,影响自我教育活动的指向。人的思维总是有一定指向的、总是为解决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而展开的,它所产生的影响除主体的知识、经验、思维模式等理性因素外,还有主体的求知欲、好奇心、惊讶感、美感、偏好等情感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形成了主体信息加工中的非逻辑性选择。其二,情感影响自我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情感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有着激活、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有抑制积极性、阻碍、干扰正确认识进程的消极作用。只有那些积极的情感才是激发主体积极性、维持认识正确指向、推动认识发展的力量。认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认识过程中往往是以热情和激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认识热情可以调动认识主体各种认识器官以及大脑皮层各个部分的认识积极性。爱因斯坦曾深情地谈到这种创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他说:“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7]他还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8]

情感对人的行为有增力或减力的功效,情感也不仅仅是人类实践中的一种态度体验,而且能够对人的行为施加直接的影响。平静、平淡的心情,这是一种很难得的短暂的心里宁静,固然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并不是这样一帆风顺的,充满着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矛盾,这些都需要我们真情体验,无论是来自外部间接的体验,还是源自于自身的直接体验,情感的历练对自我思想道德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它往往比他人“宣布”的真理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情感激发,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不时调节自我教育,继而修正不良的生活态度,实现自我的超越。

(三)兴趣

所谓兴趣,就是一个人对一定的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通常称之为乐趣,而且就兴趣的实质来看,它还具有倾向性、广博性、持久性、效果性等特征。在人的素质基础上产生人的兴趣,而人的兴趣决定人对某些事物产生特别的好感与能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兴趣对自我教育的迅速落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自我教育能否得以迅速落实,人们心理上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使人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使自我教育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活跃状态,或者由弱转强。在兴奋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创造良好的接受心理状态,自我教育者就会全神贯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情绪下,可以自动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克服心理倦怠,使心理活动更加准确和高效。自我教育者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兴趣越大,自我教育过程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就越小。因此我们说兴趣,对于自我教育的迅速落实和维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特殊的决定性的作用。

(四)榜样

榜样是根据人们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学习旗帜和样板,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可比性。榜样是人行为的良性参照物。人的发展不平衡规律是榜样产生的现实基础,由人向善的本性以及人性的弱点所决定的。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表明在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发展水平是呈序列性的,而道德榜样处于这一序列中的较高层次。由于人一方面本来具有向善的本性,另一方面又力求克服某种人性的弱点,因而往往把榜样作为自己在道德上得以提升的参照和目标。榜样是分层次的,社会根据需要树立的学习榜样、先进典型,能有效地激发、调动激励对象向典型看齐;榜样有他人树立的,也有自己树立的。榜样激励是通过先进人物或其他人的先进事迹来激励鼓动自我,从而感染自我教育个体。榜样一般体现着社会主体的完美形象,代表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具有能够触发人们仰慕、效仿的特征,榜样就像一面旗帜,具有生动性、鲜明性;榜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榜样是无声的命令、最好的示范,榜样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崇敬和追求的愿望。榜样的身上总会透射出人类精神的正义感、崇高感和责任感。这些精神力量总能对周围人群产生巨大的引力和磁场,使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在仰慕中效仿接近并达到社会所提倡的要求。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自我意识要把自身当作自我关照的对象必须跳出原来的位置,以别人的立场对待自己才能实现自照与自度。“我们假定自己是自己行为的旁观者,并且用这种眼光来尽力想象这种行为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能用别人的眼光来检查自己行为合宜性的唯一的镜子。”[10]这个理想的镜子就是榜样。自我教育者通过自觉对照和学习先进人物的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使自我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共鸣,使先进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价值理想和思想境界扎根于自己的内心深处,使自己有方向、有目标,形成催人奋进的力量。我国开展道德模范的评比,以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都客观上给人以榜样的力量,给人以衡量自己的尺度。

【注释】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页。

[2]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330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页。

[6]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5页。

[7]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3页。

[8]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97页。

[9]《论语·雍也篇第六》。

[10][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