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已有教材观研究的反思

对已有教材观研究的反思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列举的许多教材观研究,基本上是纯理论探讨,缺乏对教师真实生活情境下的教材观研究。为了缩小“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促进课程教材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有效达成,有必要对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教材观进行诠释与探究。

第二节 对已有教材观研究的反思

前面已经对已有教材观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肯定已有研究贡献的基础上,也发现它们还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一、从研究的主体来看,以专家学者为主,教师参与不够

上述教材观研究的主体是专家学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的参与较少。由于很多教材观的研究只是“剃头担子一头热”[71],它们并不是教师教材观的真实写照。这样,理论研究者所倡导的教材观往往难以被一线教师所接受与认同。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布鲁纳推动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由于缺乏教师的参与理解和支持,最终未能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正如古德莱德(Good land)所言:“当前的课程改革运动在很大部分是对三四十年代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反动。这种对儿童中心和社会取向的理论的反动表现于过分强调学科内容对决定课程目的和手段的作用,今天的运动往往养育了明天的反叛。”[72]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倡导教师既是课程教材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其开发者与研究者,而对于教师教材观的研究更需要教师的参与和合作。

二、从研究方法来看,侧重于哲学思辨与实证主义取向,田野研究不够

哲学的思辨只是研究者头脑中的观念或者意识流,由于理念与实践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家的应然与实践者的实然之间如果相去甚远,必将引起双方的冲突与对峙。如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些目标提得太高、过于理想化,在课堂中要真正实行起来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国外有些学者虽然运用了实证方法对课程教材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是缺乏教师教材观的研究,如持科学取向教材观的博比特与泰勒、倡导结构主义教材观的布鲁纳、持人本取向教材观的Chambliss等。其中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取向教材观由于过分强调课程的“预设性、控制性和价值中立性”[73],人为地割裂了教师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忽视具体教育情境下的教育目标、手段、方法的变通性,把教师排斥在课程的开发队伍之外,最终导致课程被教师所“抵制”。针对课程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派纳认为传统的课程已经死亡,“今天的课程领域开始为理解(understanding)所占有”[74]。理解课程并不是不要理论,而是认为我们不再是完全听命他人的“服从者”,而是课程教材的开发者和文本解读的诠释者。

三、从研究成效来看,当前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是否为教师所理解和接受还不得而知

前面列举的许多教材观研究,基本上是纯理论探讨,缺乏对教师真实生活情境下的教材观研究。由于这些研究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范式,它停留在“应然”研究层面,能否为教师所理解和认同我们并不知晓。为了缩小“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促进课程教材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有效达成,有必要对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教材观进行诠释与探究。

【注释】

[1]Arthur W.Foshay.Textbook and the Curriculum during the Progressive Era:1930—1950.David L.Elliott and Arthur Woodward. Textbooks and 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34.

[2]曾天山:《教材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3]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第18页。

[4]黄政杰:《多元社会课程取向》,师大书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173页。

[5][美]约翰・杜威(1916):《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6][美]杜威(1902):《儿童与课程》,载《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顾岳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124页。

[7][美]约翰・杜威(1916):《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8][美]杜威(1902):《儿童与课程》,载《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顾岳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9][美]约翰・杜威(1916):《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10][美]约翰・杜威(1916):《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11][美]约翰・杜威(1916):《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12]Franklin Bobbitt.The Curriculu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18:42.

[13]Franklin Bobbitt.The Curriculu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18:44.

[14][美]拉尔夫・泰勒(194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5页。

[15][美]拉尔夫・泰勒(194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3—56页。

[16][美]拉尔夫・泰勒(194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17]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197页。

[18][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邵瑞珍、张渭城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19][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邵瑞珍、张渭城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

[20][美]施瓦布:《学科结构的概念》,李一平译,载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21][美]施瓦布:《学科结构的概念》,李一平译,载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页。

[22][美]施瓦布:《学科结构的概念》,李一平译,载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页。

[23]陈昌岑:《奥苏贝尔论教材的编写和组织原则》,《课程・教材・教法》1986年第2期,第60页。

[24][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邵瑞珍、张渭城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25]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26]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27]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28]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9]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第19—20页。

[30]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2期,第10页。

[31]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2期,第13页。

[32]宋晓平、张有德:《新课程理念下教材观反思》,《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1期,第70页。

[33]张恰:《基于新课程的教材本质特性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53页。

[34]张恰:《基于新课程的教材本质特性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55—156页。

[35]俞红珍:《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8期,第44页。

[36]秦晓华:《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材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第3期,第47页。

[37]于世华:《论教师与教材对话》,《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4期,第76页。

[38]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39]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5—446页。

[40]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页。

[41]Marilyn J.Chambliss.Textbook for Learning:Nurturing Children's Mind.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13.

[42]Marilyn J.Chambliss.Textbook for Learning:Nurturing Children's Mind.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21-32.

[43]Charles Hummel.School Textbooks and Lifelong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Schoolbooks from Three Countries.Hamburg: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1988:2.

[44]黄甫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期,第10页。

[45]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2期,第21页。

[46]张廷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245页。

[47]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6期,第13页。

[48]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第9—10页。

[49]夏纪梅:《现代外语教材的特征及其意义》,《外语界》2002年第5期,第37—40页。

[50][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7页。

[5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7页。

[52][瑞士]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53]王光荣:《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54][美]George J.Posner(2004).Analyzing the Curriculu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5年版,第100页。

[55]陈月茹:《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4—37页。

[56]陈月茹:《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7—42页。

[57]周建平:《生态式教育视野中的教材观》,《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9期,第21页。

[58]Arthur N. Applebee. Curriculum as Conversation:Transform ing Tradi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5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60]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第17—21页。

[61]嵇辉:《别再让教师成为教材的“奴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第13—15页。

[62]秦晓华:《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材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第3期,第46—48页。

[63]段会冬、袁桂林:《符号学视角下学生教材观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5—16期,第108—112页。

[64]肖菊梅:《杜威的教材观:理论基础与实践应对》,《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34—38页。

[65]陈柏华、高凌飚:《教材观研究:类型、特点及前瞻》,《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6期,第63—69页。

[66]Woodward&Elliot(eds.).Textbooks and 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184.

[67]Neville Grant.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London:Longman,1987.

[68]黄显华、霍炳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69]SheilaW.Valencia,Nancy A.Place,Susan D.Martin&Pamela L.Grossman.Curriculum Materials for Elementary Reading:Shackles and Scaffolds for Four Beginning Teachers.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6(107),1:93-120.

[70]Janine T. Remillard. Can Curriculum Materials Support Teachers' Learning?Two Fourth-grade Teachers' Use of a New Mathematics Text.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0(100),4:331-350.

[71]指以前走街串巷的剃头匠挑着扁担,其中一头挑着板凳和剃头工具,另外一头挑着火盆用来烧洗头水,因此剃头匠的担子是一头热一头凉的。如果没有人需要剃头的话,就只能是“剃头担子一头热”。现在比喻为如果只有一方很有热情,但另一方却无动于衷,最终还是达不到热情一方的预期效果。

[72]William Pinar,Patrick Slattery&Peter M.Taubman.Understanding Curriculum: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5:163.

[73]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74][美]威廉・F.派纳(1996)等:《理解课程》,张华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