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队活动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各团队成员的优势

团队活动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各团队成员的优势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各校的学科教师团队活动主要以教研组活动为主。时间长了,不利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学校在配备备课组成员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年龄结构,做到老中青结合,将6~10年教龄的教师分散在各组。不过目前课题组很少有专家引领,大多是教师“自力更生”。②充分发挥课题组团队的辐射作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带动所有的备课组,使备课组在交流、互动中多思考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教研组。

(二)团队活动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各团队成员的优势

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各校的学科教师团队活动主要以教研组活动为主。而科层运行机制下的教研组人员相对固定且规模较大,如某所学校语文教研组有51人,成员分散在两个校区,交流和沟通不便,团队灵活性差。教研组活动多“教”少“研”,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或流于形式,读读文章,做做笔记;或形式单一,皆为听课、说课、评课、磨课。时间长了,不利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备课组团队规模则比较适中,一般是4~12人,成员任教同一年级的同一学科,目标一致——即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交流也多,往往同在一个办公室,距离较近;成员组成相对灵活,一般2~3年更换一次。学校在配备备课组成员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年龄结构,做到老中青结合,将6~10年教龄的教师分散在各组。

学校课题组一般由各备课组挑选出来的年轻业务骨干组成,活动比较有规律,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不过目前课题组很少有专家引领,大多是教师“自力更生”。

根据调查中出现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较少,缺乏专家引领,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虽多但效果不佳的现状,笔者建议:①以课题组为每个学科的核心团队,由10~12人组成,来自不同的备课组,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水平、知识技能互补,形成一个灵活的解决问题式的团队。由高校专家引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应是课题组的共同目标。如此,可以尽量避免教科研走过场、没有实效的问题。学校对课题组给予外部环境的支持,如拨给专项经费、加强与兄弟学校团队的交流与合作。②充分发挥课题组团队的辐射作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带动所有的备课组,使备课组在交流、互动中多思考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教研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