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研座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院科研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情况,目前我院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等。这些已经成为影响学院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的“瓶颈”问题。这一突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院科学研究工作的提升和发展,想实现实质性突破在高层次人力资源上构成“瓶颈”也是不争的事实。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研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端行为。

二、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科建设科研工作调研活动基本情况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院于2009年4月至5月在全校组织了学院学科建设科研工作调研活动。调研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议、发放问卷、重点走访三种方式进行。调研期间,先后组织召开了各院、系、附属医院的主要领导、分管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的三场座谈会,走访老专家、学科带头人20余人次。调研座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院科研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情况,目前我院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等。此次调研活动提纲针对性强,涉及面广,所有院系的院长、主任,科研管理干部,一线科研骨干均参与了调研活动,所反馈信息真实、数据可靠,基本反映了我院科研工作的总体状况,为建立起符合我院学科布局和科学研究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许多建议与措施。

(二)陕西中医学院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获得资助的研究经费很少

全国共23所中医药院校,我院是唯一不在省会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为数不多的不属于省属重点大学中医药院校之一。我院是全省唯一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有其潜在的特色和差异性,但由于我省高校多,且我省高校呈“理多文少医弱”,虽是全省唯一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其特色和差异性尚未得到政府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院人均获得资助的研究经费仅为我省重点省属院校的百分之五左右。

2.学术团队合力不足,学术理念更新不够

由于学科背景和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院的科研人员按照学科分类所形成的科研团队组合松散,部分现有团队及课题小组形式组合“虚”多“实”少,协作配合“言”多“行”少,学术观念“陈”多“新”少。个别团队明显老化,突出表现为“两大一少”:即“人员数量大、平均年龄大、学术骨干少”,故难于体现合力,难于保证精力,难于产生和更新出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所以,如何合理整合学术研究构架,既充分体现学术自由又能保证良好学术发展效果,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3.研究目标定位不当,部分科研方向凝练不够

我院属于基础应用型高校,所以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但由于部分学科缺乏引领学科发展的国内知名专家,导致学科方向分化不良,或研究目标过于分散、庞大或不稳定,致使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深度不够,基础性研究工作薄弱。反过来,研究目标和方向不够明确和先进致使高质量、高层次科研项目少,所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刊物收录以及能够延伸培育成为国家级项目更数量偏少,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够突出。这些已经成为影响学院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的“瓶颈”问题。

4.总体科研项目层次偏低,成果数量亟待提高

截至2009年4月统计显示,我院近五年来各级各类纵向课题29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57项,分别占课题总数的3%和19%;近三年我院作为成果第一申报单位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仅7项,且马振亚教授独占3项。这一数据表明,项目层次、数量、成果直接影响研究经费的有效扩充,“少米之炊”“乏源之水”值得忧虑和深思。

5.学科设计与规划不够,部分学科资源利用率不高

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在学科中兼指导、带动、协调和示范作用于一身,规划和设计学科的定位和方向,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院部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有序更迭未被纳入学科长期发展计划,导致部分专业缺乏统一管理和顶层设计,出现“四个并存”:即科研设备缺乏和闲置并存,设备到位与项目缺位并存,研究资源不足和研究资源浪费并存,部分专家高频交流和多数专家缺少交流并存。

6.高水平科研领军人物缺乏,顶层设计能力不强

由于地理位置、自身发展、学术积累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院长期缺乏高水平科研领军人物,难于形成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使学科整体水平的快速推进显得力不从心。截至目前,缺少能够组织协调诸如973、863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实力和能力,团队竞争力整合不足,所以无人问鼎国家重点领域各类大型研究课题和重点项目也就不难理解。这一突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院科学研究工作的提升和发展,想实现实质性突破在高层次人力资源上构成“瓶颈”也是不争的事实。

7.学科交叉不够,部分科研平台利用率不足

通过长期努力,我院现有科研平台中,部分实验室尽管已通过不同级别资格认定,但还存在技术人员培训指导跟进较慢,多因素导致部分实验室、研究室尙停留在“取名字、戴帽子、撑面子”的阶段。

(三)今后加强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利用自身特色,突出中医药创新

“中医药的创新,要有理论作为支持和引领。用科学的思维来研究中医理论,必将推动中医药的原始创新。”中医有其科学性和独特体系,今天应该赋予它新的含义。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医理论,就不可能有大批的创新中药;没有中医理论的支持,中医药现代化只能是昙花一现。中医各大流派归一作为前沿科学,可能还是非共识性的,但是这种探讨将给更多的人以启发。中医药学是有中国的特色医学,从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上看,它既是古代先民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更是中国灿烂的先秦百家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成果。遗憾的是,虽然2000多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中医理论从明清以后就少有重大进展,在科学迅速发展的近百年来,对中医的研究却停顿了。我们今后要在优化研究平台、强化学科建设中充分利用好自身特色,突出“三点一新”:即找准发展热点,结合发展重点,突出学科特点,力求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学技术方面实现新的融合,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不断更新。

2.大力营造重视科技,尊重人才和崇尚学术的气氛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勇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了实现科技创新,培养造就优秀科技创新群体是第一要务。结合我院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吸引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才作为学术顾问,使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的梯队结构更加合理,以保证学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科技创新后备力量脱颖而出及科研平台的满负荷利用。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研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端行为。

3.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推进科技强校战略

目前正处于中医药振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的机遇稍纵即逝,想方设法增强全校师生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珍视机遇,抢抓机遇,在学院有限的科技平台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按照“优先支持优势学科,努力作强特色学科,加强发展基础学科,积极扶持边缘学科”的思路,整合学院人才、资金、设备等资源,大力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争取更多的省、部、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4.团结协作,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上层次上水平

随着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纲要》的落实,国家和地方以及企业对中医药的研究开发投入会大大增加,引导全校师生要积极关注相关科技网站,研究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招标指南,主动投标,做好搞药的与搞医的、理论研究人员与试验人员、学院与企业的协作工作,争取在高层次项目、大项目上要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加强与企业联系,争取更多的横向科研项目。同时学院将结合各级招标指南设立校内基金,启动预研机制。在中青年学术骨干中遴选扶持一批具有研究价值的初级项目,以及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获得较好评价但未获得立项资助的项目,对有研究价值的苗头项目自行招标,以逐步弥补项目申报中基础薄弱的显著不足。

5.更新理念,源头创新,加大对学术领军人物的培养和扶持

结合我院现阶段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规划,急需一批能够引领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到学术研究中去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我们力争3至5年内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一批学历高、能力强、基础好的中青年骨干作为科研领军人物进行重点培养,并着力引进国内知名专家“1对1”作为技术指导。同时,依托政策平台,最大程度调动学院内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培养经费、学术交流、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全方位重视,力争使“选种子、育苗子、结果子”成为学术领军人物培养有效途径,用发展的眼光和有效的措施避免高层次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6.强化职能部门的领导责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任务,强化各职能部门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责任,抓科学研究工作,确定目标,落实任务,保证人员,协调支撑系统,把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定期检查在研项目进展,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充分考虑学院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力求建成专家教授从事科研的创新平台,研究生从事论文的实验平台,本科生开阔视野的实践平台。积极按照“学校统筹,专家把关,坚持开放,公用共享”的原则,加快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管理机制。另外,随着我院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试验仪器平台的建设需要,相应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也应引起足够重视,针对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需要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整合,要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对其中一些技术尖子和高层次人才也要给予优厚待遇。引导教师、研究生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把现有的试验仪器设备利用起来,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加强科研管理工作,为科研项目顺利完成服务

当前我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展势头是好的,但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引导科研协作和团队建设,切实改变单打独斗的分散的科研模式,鼓励将单一领域的科研课题按照学术方向和跨学科整合的原则组成体系型的综合课题,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课题和成果,激励学校的各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带动全校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其次加强横向联合,吸引人才和资金,多出成果。并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最后,要协助财务部门和项目主持人使用好科研经费,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杜绝浪费。

总之,我院的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工作,如何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符合我院学科布局和科学研究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掘科技管理潜能,不断创新服务理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我院的科学研究工作引领内涵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