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智能指导下对主体的认识

多元智能指导下对主体的认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多元智能理论首先尊重了学习主体在智力上的差别。多元智能理论在这一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节 多元智能指导下对主体的认识

一、多元智能理论是指导正确认识主体的科学方法

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只有尊重学生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20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加德纳教授认为:一个小孩即使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他仍然可以显示出音乐上的才华,但他的其他智能可能很低;另一个小孩可能各种智能发展得很均衡,但没有一项是发展很高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多元智能理论首先尊重了学习主体在智力上的差别。基于这种认识,多元智能理论特别强调评价的连续性、多项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仅仅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这就尊重了学习主体在学习上的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的最大价值就是发现和尊重每个人的优势,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聪明优秀之处,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可能不同于他人的潜能,鼓励每个人充分发挥潜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而不是强调与他人相比的单一成就,并创造合适的环境加以培养成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实现成才。多元智能的教学理念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策略,关注“个别差异”,注重“智能优势强项”的发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成功欲望。关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满足多元需求,释放人格能量,使个性尤其是精神和人的价值、理解力、判断力、批判思考精神及表达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被定为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而其他智能则被忽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教育要平等地对待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九种或更多的智能,而且这些智能是同等重要的,是人类都能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尤其是对中职生,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被称为“十字路口”的青春期。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即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没有什么优势,因此,对他们的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的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天生我材必有用”,个体有差异,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这就需要老师去挖掘学生的潜力,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我们明白除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是学习中很重要的智能之外,很多学生在绘画方面、唱歌方面、手工制作方面等具有优势,而且有的学生从小就有明显的天赋。

一般认为:学生安然度过这个“危机阶段”,就有机会持续保持创造力和求知欲。这个时期学校教育关键的议题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系列专门知识。这个阶段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形象和作用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年的学习成绩不佳,更有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倍受老师的责备、冷落。我们发现教师如果能够认识智能的多元性和人类展现智能的多元方式,将使教学过程中的沟通更加有效。摆脱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教师们发现他们的学生“变”聪明了。所以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克服传统的偏见,运用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树立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使之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具体教育教学情况中所表现的态度,总受过去成败体验的影响。大多数中职生学习没有兴趣,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经历失败,很少品味成功的愉悦。因此,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产生开发、展示这种潜能的心理期望,不断认识、发现自己新的潜能、新的优势,并为新的成功不断努力。

第一,尊重学习主体的特殊性。俗话说:“一个荞麦三个棱,十个兄弟十个性。”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有着不同的血脉关系、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个性气质、不同的生活经历的学生呢?所以要尊重学习主体的情感性。教育者面对的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就决定了作为人的学习主体及其学习活动的情感性。要尊重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十个指头伸出来也不一样齐。”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尊重这种差异性则需要教师自觉的主观努力。

第二,尊重学习过程的多层次性。尊重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性。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而不同的学生,智力水平不一,生活经历各异,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理解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也必然各不相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时,就必须尊重学习过程的这种多层次性。多元智能理论在这一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后设认知的历程档案模式”将认知分为客观层次、情意层次、认知层次、程序层次、后认知层次、应用层次六个层次。客观层次的处理是对基本事实、人物、日期、步骤等的认识;情意层次的处理是个人对所读和所学的内容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识;认知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对“理解”的理解;程序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对所学基本动力学的了解,是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后认知层次的处理是学生个人对学习的内在对话的历程,是对“认知”的认知;应用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学习的统整和综合的历程。显然,以上六个层次概括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循序渐进过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遵循这种层次性,并力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最高层次的学习目的。

第三,尊重学习方式的多角度性。学生个性、气质、经历、智力的差异,必然导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事物、探究问题,其结果也必然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要尊重教学设计的多角度性。加德纳教授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这样的见地:“如果你要教重要的东西,那就绝不只有一种方法来教。多元智力作为一个存货单,可能很有用途。”就是说,达到我们教学目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你要过一条河,可以架一座桥,可以造一艘船,可以乘飞机,可以游泳等等。“条条大道通罗马!”以语文教学为例,要教读一篇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写出课文的内容提要,可以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评价课文中的人物,可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指导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尊重学生智能多元的现实,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人才,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和谐发展,作为教育者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社会的和谐关键是人的合作,各有所长的人形成互补,只有这样才有合作的愿望和可能。

二、主体多元智能的主动发挥

我们提倡学生多元智能的主动发挥,因为内因始终比外因更有效。中职生人格心理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个性鲜明差异大。由于近几年中职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各校招生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手段,抢夺生源的竞争十分激烈,使生源呈现多样化。

冒险敢为,少顾忌。中职生突出地表现在部分学生喜欢惹是生非,破坏纪律和规则,甚至向学校挑衅,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与社会上部分媒体渲染的诸如暴力、武打等不良信息,家庭的不良教育手段,西方社会所推崇个人主义等的强化作用也有一定的关系。

世故圆滑,讲实际。中职生除一些家长本身处事世故圆滑的“示范教育”外,与社会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们常用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来为人处事有关,而频繁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也过早地让中职生“社会化”了。

缺乏自信,依赖性强。一是大部分学生对进职校认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由于中考失败,认为进职校便“没希望”、“没出息了”;二是中职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是“失败者”,缺乏了前进性;三是学习动机很弱,许多学生很想考出好成绩,但平时学习不抓紧,上课不专心听课,“等、靠、要”思想严重。

中职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除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因过高而失望、学生本身对学习不感兴趣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职学校本身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应该起到良好的开发引导作用,作为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开启学生的多元智能。我们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一)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每个学生

人才是智能之士。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只要教育与学习得法,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他或许在学习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在评价学生时,我们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考试,使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也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客观全面,要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应力求多元,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争取一个令学生满意的评价。

(二)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

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教师的教学应该改变原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积极探索新的方法,促进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在教学的形式方面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在教学的延伸过程中,应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当然,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学生主体的主动性,一定要让学生有极大的兴趣,主动并且愿意去实施这个过程。学校也应该创造一些条件,比如多开设课外活动、建实验室、课外活动场所,等等。

(三)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心态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中职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正确选择目标和发展道路。同时,中职生还应该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自信是积极心态的根本,宽容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自我调节是通往积极心态之舟。

(四)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知而行,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主体教育功能有效发挥的最好活动。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明白个人是自我的主体、学校生活的主体、未来家庭和社会的主体,从而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健全道德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内化为他的意识品质。

三、主体天赋潜能的激发原则及机制

(一)原则

1.保持舒适的心情原则

经过研究发现,天才的秘密就是智力潜能比一般人开发得多一些、早一些而已。所有天才的诞生都源于成人为他们的幼年生活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并获得了较好的心灵阳光。人本教育的主体是中职生,他们一般不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如果教师能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的时候心情舒适,这样的学习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2.开窍原则

开窍,即顿时醒悟。有时学生的思想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沉淀之后会产生一种混沌,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了解,而是知识在脑海里没有及时消化。教育者要抓住这种时刻,对学生进行思维的点拨,才能让他们顿时醒悟,即所谓的开窍。

3.心理暗示原则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中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了,他让校长把三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过去三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我们特别挑选了三班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这批学生的智商比同龄人都要高,希望你们能有更好的成绩。”

老师们表现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临出门时,校长又叮嘱他们: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者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是整个学区中最优秀的,比平均分数高出两三成。这时候,校长才告诉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而只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普通学生,三位老师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只有归功于自己教得好而已。而校长又告诉他们,其实他们也是随机抽选出来的。

这是因为暗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三位老师觉得自己很优秀,充满了自信与自豪,工作中自然就格外卖力;学生知道自己是个好学生,肯定会努力学好,结果就真的全部优秀起来了。

4.相互勉励的原则

中职学生很多都自信心不足,内心封闭,所以,师生之间的沟通,相互勉励是很重要也是必需的。相互勉励其实是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是一个相互促进的活动过程。

5.计划原则

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即根据组织对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即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政治、技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变革与发展既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也给人们带来了风险,特别是在争夺市场、资源、势力范围的竞争中更是如此。如果管理者在看准机遇和利用机遇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即在朝着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架设一座便捷而稳固的桥梁,那么,组织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机遇与风险的纵横选择中,得到生存与发展。如果计划不周,或根本没计划,那就会遭遇灾难性的后果。

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的组织以及它们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分工越来越精细,过程越来越复杂,协调关系更趋严密。要把这些繁杂的有机体科学地组织起来,让各个环节和部门的活动都能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相互衔接,既围绕整体目标,又各行其是,互相协调,就必须要有一个严密的计划。管理中的组织、协调、控制等如果没有计划,那就好比汽车总装厂事先没有流程设计一样不可想象。

计划的实质是确定目标以及规定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如何朝着既定的目标步步逼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计划无疑是管理活动中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它指导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岗位上的人们,围绕一个总目标,秩序井然地去实现各自的分目标。行为如果没有计划指导,被管理者必然表现为无目的的盲动,管理者则表现为决策朝令夕改,随心所欲,自相矛盾。结果必然是组织秩序的混乱,事倍功半,劳民伤财。在现代社会里,可以这样说,几乎每项事业,每个组织,乃至每个人的活动都不能没有计划蓝图。

计划不仅是组织、指挥、协调的前提和准则,而且与管理控制活动紧密相联。计划为各种复杂的管理活动确定了数据、尺度和标准,它不仅为控制活动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控制活动提供了依据。经验告诉我们,未经计划的活动是无法控制的,也无所谓控制。因为控制本身是通过纠正偏离计划的偏差,使管理活动保持与目标的要求一致。如果没有计划作为参数,管理者就没有“罗盘”,没有“尺度”,也就无所谓管理活动的偏差,那又何来控制活动呢?

无论做什么计划都必须遵循客观要求,符合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不能脱离了现实条件任意杜撰,随意想象。从事计划工作,就是通过管理者的精心规划和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使那些本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成为可能,使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成为现实。

因此,从事计划工作,一是必须要有求实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二是必须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包括准确的信息,完整的数据资料等;三是必须有正确的科学方法,如科学预测、系统分析、综合平衡、方案优化等。这样才能使整体计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既富有创造性,又具有可行性。列宁指出:“任何计划都是尺度、准则、灯塔、路标。”它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计划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生活中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人本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实施人本教育是一个过程,既需要长期计划,也需要短期计划。中职生是一个群体,长期计划就是让人本教育的理念真正地融入到师生中去,成为教育的新理念。短期计划则是通过人本教育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以致用。

以上所述的这些原则在人本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都很重要,相互联系,各具特色,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几个原则可以使人本教育实施得更为顺利。

(二)正确认识中职教育主体,需要机制的创新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职教育的主体。很多教育者由于没有认识到主体的天赋,因此没能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动力机制。情商是孩子成才活动的动力机制,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越高,主体越能及时摆脱焦虑、愤怒、抑郁、悲痛等不良情绪,保持冷静、乐观、热情、开朗等积极的心态。心理医学研究表明:在积极的情绪下,人的中枢神经处于最佳功能状态,人体的内脏及内分泌处于平衡状态,整个躯体协调,充满活力,能为神经系统补充新的力量,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相反,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下,往往会引起人体病变,引发疾病,延缓、阻碍成才活动。

情商的核心动力——自我激励的能力,就是主体善于激发活动的动机。良好的动机,是成才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可把兴趣、自信、乐观、热情等情绪因素调动起来,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内部动力机制,对成才活动起着发动、加强、维持的内驱力作用。如:兴趣能内在地驱使主体从事喜好、有趣、新的活动,激发钻研、探索和成功的欲望,并将这种活动维持在最优状态。自信往往表现为对自己的肯定,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主体可通过自我鼓励、自我强化不断战胜成才活动中的困难。成熟的动力机制利于充分认识中职教育的主体,促进他们成熟、健康地发展。

人本教育首先要以人为本,我们这里要以中职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一切事物的关系都是相互的,成功的教学模式不是教师一味地教,也不是学生一味地学,而是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过程。学生学习要有充足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奖励和肯定认同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

2.过程机制

重视过程机制,有利于认识中职生是动态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中职生学习中的交往互动尤为重要,因为中职生普遍主观认为老师对他们不够重视,因此,适当地与他们进行互动很有意义。

教学中交往的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性。交往的本质属性就是其主体性。交往是主体的生存状态与活动方式,有交往的主体,才有交往的行为,才能成为交往活动。处于教学交往中的师与生应该是教学过程共同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施教与受教、改造与被改造的单一对象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我与你”意义上的存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与生人格上独立,关系上平等,活动上自主,教学上民主。有了师与生,特别是学生主体的定位,交往的双方才能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互相作用,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交往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民主性。

对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超越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课堂情境中社会认识过程与个体认知过程的揭示,确认了教学过程的社会性与对话性实践本质,即有效教学机制的本质属性。

从教学发生的场景看,教学是具有社会情境属性的活动过程;课堂情境之中,学习既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理解的过程,同时又是需要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合作的过程。在课堂文化情境制约之下,众多学生、教师在展开各自活动的同时,借助交互作用而产生影响的活动。只有在与他人互动合作的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主体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从教学所涉及的人格领域看,教学是涉及全部人格领域的对话性实践,包括三种互动对话活动:

(1)与人类文化知识经验对话——与以课程教材资源为主要载体的人类文化知识经验对话,探究知识含义、积极加工知识信息、发展深层理解的认知活动。

(2)与教师同学对话——在教师、同学的多向互动中,生成更加丰富多样的知识经验资源,深化知识理解与情感体验,同时形成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决策技能的班级交往活动。

(3)与自身对话——在上述过程中,反思调控自我认知、情感、行动过程与策略,形成自我观念、建构自我修养的多元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活动。

有效教学所追求的“有效”与“责任”的统一,就是通过建构具有社会性与对话性实践本质的有效教学机制而实现的。有效教学既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要求教师善于创造能够保证三种对话性学习方式的课堂环境、转变教学方式与专业角色。

(1)建立对话性教学机制要求教师创造对话性课堂学习环境:建立起有效引发和推动对话性学习实践的学校课堂场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建构起对话性教学机制。

(2)建立对话性教学机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视野由“学科中心”视野,转向“课程属性”视野;教学实施由“灌输中心教学”,转向“对话中心教学”;教学评价由“分数评判”、“名次排列”,转向促进学生“深层理解”和“三维目标”的达成。

(3)建立对话性教学机制还意味着教师专业角色的转变:从教学技术熟练者,转变为教学反思者与行动研究者;由教学控制者,转向学习引领者、推进者和平等对话者。

过程机制就是教学过程的制度化。教学不只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人本教育的理念里,教学的过程涵括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也包括生生之间的教与学,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学校应将过程的内容制度化。

3.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使用有利于及时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过程实施反馈。由于很多教育者没有掌握科学的理论,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不能对学生进行客观而科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的活动应该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有学生的活动就应该有对学生的评价。几千年来,其实一直都有评价。历史上关于中国教育家孔子教育评价学生的记载是很多的。因为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分清优劣,了解情况,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增强信心,明确下一步奋斗的目标;才能让学校和老师反思自己的工作成效和得失,进一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创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因此,评价是一种诊断,是一种反思,是一种记录,同时也是一种调节、激励和导向。我们应该把评价看成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功能。

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十分全面的,评价的方式、方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一提到评价就是发展性评价。评价的实质在于衡量、关心和帮助学生。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要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评价就既要尊重客观事实,又要体现科学精神,还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评价内容的选择,应该既全面,又尊重个性;既注重行为,又注重素质;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既注重水平,又注重发展潜能,还要考虑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较大的开放性。

在评价过程中,同样需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要与学生的自评、互评有机结合;诊断性的评价、形成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要有机结合;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要有机结合;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要有机结合。应给学生以充分的表现机会,来充实自己,包括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笔书写、动手操作的机会等。也需要注意平时的观察、分析、思考,为评价积累客观全面的材料。

人本教育的评价机制不能只将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要综合学生的所有能力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水平。尤其是中职生,成绩本身就不是他们的强项,因此在评价机制中要考虑到多元智能的因素,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从而建立客观准确、真实有效的多元评价机制。重视评价机制真实有效的反馈,才能让中职主体学习生活幸福,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美的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