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升国民素质教育

如何提升国民素质教育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这一口号以来,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1999年中央召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全面推进。从而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纳入到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拓展、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这一口号以来,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里明确地提出了劳动者的素质问题。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党的十四大报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在中共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2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1998年李鹏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1999年朱镕基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提出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要求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为主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为主。

1999年中央召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全面推进。

20世纪90年代初,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引入到高校,开始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高教司贯彻中央精神,1995年召开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提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1998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清晰地表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任务、方法和意义。如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表述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

多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召开了数次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104所普通高等学校建立了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编写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举行了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和报告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等(1)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经历了“三注”→“三提高”→“三结合”→“战略主题”的过程。1994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针对时弊,提出“三注”,即“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1998年以后,随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文化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推广和提高的阶段。针对这个阶段的形势,提出“三提高”,即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学校品位,特别是文化品位。从而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纳入到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拓展、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2005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0周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出应着重做到“三结合”,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一阵轰轰烈烈之后,素质教育实行得怎样?在基础教育中,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坦言:“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2006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同样谈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很大困难。”(2)教育界也普遍认为:“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3)家长也说:“教育的确有些走上歧途了:校长累,老师累,家长累,学生更累!最令人心痛的是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失去了灵性,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创新!为了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再也不能搞应试教育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经过几年的教育变得背驼了,眼睛近视了,头脑僵化了,目光呆滞了,这些都是谁的错?”(4)

在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也没有取得应期的效果,大学生的素质还依然存在问题,主要有:社会公德失范、专业素质偏低、非专业素质浅薄、心理素质不高、身体状况不良。(5)总体说:直到今天,从政策上看,实施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从时代发展的要求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迫在眉睫;从实施过程来看,学校社会缺乏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力度;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高效应。

如今,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热情似乎已渐渐冷却,特别进入2000年后,由于素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长期未获根本突破,其理论体系没有形成,致使实施和关心素质教育的人们对它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心情。当这种困惑从教育文件和教育专家观点中还一时找不到明确答案时,很多人开始对素质教育失去耐心,甚至产生怀疑。

2005年10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0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作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坚定不移地把战略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要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2006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了“战略主题”的高度。在这样的转折点上,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的今天,一方面,改革在势不可挡地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深层次问题日渐浮现,改革无法回避地进入了打攻坚战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恐怕也是难免的。但是,对于其中一些可以称得上是“病症”的东西,我们需要认真对待”。(6)因此借助教育病理学这个对教育问题进行反向研究的工具研究高校素质教育“病症”,分析政策上的高要求与实践中的低效应形成如此强大的反差原因,提出高校素质教育科学实施的建议,无疑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