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四”运动时期,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富有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经过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创新,逐步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发展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层次。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李 霞

摘 要:毛泽东文化思想——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江泽民 “先进文化”理念——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脉络,启发我们发展文化应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强文化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融合。

关键词:文化建设 创新 文化软实力

“五四”运动时期,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产物,而且是人类新文化的创造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富有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经过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创新,逐步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发展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层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党的文化建设,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也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文化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脉络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构建了文化为经济政治服务的文化思想体系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关注中国的文化建设,并致力于使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及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1]663毛泽东对“文化”的界说,深刻阐述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政治生活一旦发生变化,反映这种政治、经济生活的文化形态也相应地发生转变。为此,他站在20世纪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构想。他关于文化建设应与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新文化建设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文化建设多样性和大众化及科学性的思想,为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只可惜在他晚年,他偏离了自己的正确思想,把中国文化建设引入歧途,使我国的文化事业遭受重大损失。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他提出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要相适应的思想无疑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大胆探索,使我们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初步形成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同步发展的科学体系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昔日纠结于文化和政治和经济关系上的争论,又转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上来。部分地方出现了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社会风气日渐坏下去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208。邓小平特别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3]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正确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邓小平说过:“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367。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二大报告规定,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论断,先进的文化能为经济和政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政治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向深层次掘进,文化建设滞后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其与新经济、新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国已加入了WTO,文化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文化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构与WTO相适应、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的新文化,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

推动党的文化大发展,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是推动党的文化大发展的几个重要环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体现我们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不仅如此,党的十七大为适应当前新环境的需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党的文化建设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新理念。

二、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经验启示

通过梳理党的文化建设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以下四点经验。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前提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开展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提,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在不同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的创新。在毛泽东时期由文化建设对经济、政治的依附性发展到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看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随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并列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基本纲领、并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新论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进而把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想协调,形成五位一体的格局,足见中央在不同时期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创新。

2.党的文化建设如果背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前提就会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损害。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70年代末,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和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背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错误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使得上述关于党的文化建设的思想和方针实际上未能在具体工作中得以贯彻,“文化大革命”对党的文化事业更是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害。

(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是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发展的基础

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恩格斯在论述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发展时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6]文化发展的传承性说明,任何一种新文化的产生,总是以其母体文化为基础,抛弃母体文化等于毁灭新文化形成的根基。中国新文化的产生不是无根的浮萍,它的建设必须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为基础。毛泽东也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1]534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来未曾中断的历史传统,深深地植根于民族的心灵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性格,它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有丰富的思想蕴涵,党的文化思想建设应开发这个资源,它对于提升中国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只有认识自己的身份,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来增强我们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

(三)不断创新是党的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命之源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文化的创新包括观念上、制度上的创新两个方面。其中观念文化是影响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东西,它是创新的内在动力。观念文化中所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否能够“创新”,它表现为人们对创新活动的态度。一种适宜创新的观念文化其自身也必定是一种创新,它使人有一种广博的思维视角,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从而使人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我们党在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一直有创新的传统。在对待创新问题上,毛泽东曾主张“推陈出新”,学习外国文化要与独创相结合。他指出,“学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专门模仿;一种是有独创精神,学习与独创相结合。”[7]他赞成后者,把外来文化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创新出中国自己的、不同于外国的、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在创新问题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整合和对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中不断创新,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中国特色文化。尤其是在当今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控制已经从“硬实力”——军事、武力转移到“软实力”——经济、文化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创新的、有竞争力的文化,也就意味着它无法也无力抵挡“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因此,对于文化这种特殊性的资源来说,创新不仅可以赋予它创造财富的新能力,而且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国际形象,乃至维护国家战略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融合是党的文化建设发展的途径

1.通过大众传媒发挥文化硬实力实现民族精神的浸润和固化。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国家凝聚力所体现出的“软实力”。其中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国软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这种文化硬实力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工具。比如通过卡通片、电影等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硬实力载体来传播文化软实力。“大众传媒是既定工业社会秩序的文化武器,主要用来维护、建立和巩固传统的信仰和行为,而不是去改变、威胁或削弱它”。[8]“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大众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歪曲加以利用,可能对民族精神形成侵蚀和破坏。因此,大众媒体传递共同民族精神时需要注意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运用适合于各个民族、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宣传报告方式,实现民族精神的浸润和固化,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渗透到网络传媒之中,引导民族选择崇高的信仰。

2.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使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硬实力走向未来。文化的强势,绝不只是拥有铺天盖地的传媒系统和信息手段,尽管这些物性的条件十分重要,也是文化硬实力的构成;但更重要的是传播系统透露出来的文化软实力内容的可信度、可接受性和可实践性。“文化的元素和力量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直接或间接地转换成社会的元素和力量。一个文化先进与强势的国家,它的自我证明力量、对外话语力量、国际沟通力量、价值认定力量、思想整合力量和精神渗透力量,一定是很强大的。”[9]因此,文化软实力有时能够一定程度地克服和超越硬实力的限制而发挥它的独特功能。我们应加强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只有文化硬实力的发展才能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才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使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硬实力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毛泽东.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8]樊浩.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J].新闻出版与交流,2000(5):14-15.

[9]于莉莉.论文化软实力的内构[J].求索,2008(7):77-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