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四节企业外来员工的教育形式

第四节企业外来员工的教育形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外来务工人员接受教育的机会减少。办这个骨干班的目的有六:一是为了加强对外来人员公共道德、安全知识的教育。三是为了提高外来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五是为了扩大对外来人员培训教育的面,通过骨干班辐射到尽可能多的外来人员。六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外来人员骨干班人员组成也有一定的选择。

第四节 企业外来员工的教育形式 ——午餐教育

什么叫午餐教育?

我这里所讲的“午餐教育”是指在午餐时间及其延伸段,利用餐厅(或其他场所),对须要或愿意接受教育的成年人实施的具有一定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为什么要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午餐教育

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外来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就业、创业技能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二是思想观念更新不快,市民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制观念还不强。三是环境意识、卫生观念还很淡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任重道远。因此,改变陈规陋习,规范举止行为,把外来务工人员从相对落后的思想和生活状态中转变过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外来人员接受教育机会较少。从政府层面来看:我区从市劳动保障局〔2006〕169号文件以后开始重视,当时所涉及的主要是以紧缺工种为主。全面启动是在2006年9月份,为了保证培训质量,这项工作主要由本区的职成校、有关大公司的培训机构及部分信誉较好的民办培训机构承担,所培训的专业以大众化的电脑、数控车床(以民办为主)、特种作业及简单的安全技能操作等为主,但培训层次不高,以合格证书为主,约占65%以上,资格证书加上紧缺工种的比例只有30%—35%左右,培训的量不多(与全镇的外来务工人员总量相比只占10%左右),培训面仅局限在部分企业的在职职工。从外来务工者个体来看:参加的学习培训以短期性、见效快的专业为主。而对于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或学历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有三:一是短期培训花费的时间与费用都不多,而且往往回报见效不快;二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技能素质低的人大多家庭条件及个人的工资待遇都不高,除了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家庭开支之外,所剩已不多,要参加高技能的专业学习和学历教育,费用难以承担;三是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打工是临时观念,哪里工作环境好、工资高就到哪里,工作普遍不稳定,所以对要投入较长时间的学习培训不太愿意参加。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外来务工人员接受教育的机会减少。

3.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教育时间上安排比较困难。一是工作辛苦。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苦、险”的工作;二是上班时间长、休息时间少。工作时间每天都在10个小时左右,干一天才有一天的工资,不干就没有工资,所以要想学习,客观上时间不允许。

二、如何开展午餐教育

具体操作可以从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几方面考虑。

1.时间。利用午餐时间及其延伸段。一般是中午11点至下午1点。这一时间段,对企业、职工都较为有利。企业而言:不占用工作时间,对其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影响,而对提升员工素质则有一定促进。对职工个体而言:可以尽量少占用休息时间,为他们学习了解有关政策法规、技能知识及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娱乐休闲活动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

2.地点。主要利用两类场所,一是企业,利用企业食堂;适用于全员培训,这可以充分利用就餐时间,减少走动,提高时间利用率。二是学校,适用于骨干成员,可以开展较为系统的政策法规、人文礼仪、职业技能等培训。

3.内容。主要是针对地方企业及个人所需的操作技能和针对“和谐企业”所需的“公共技能”。包括政策法规、综合素质、操作技能、安全知识及和谐氛围的创建等。

4.方式。教育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

(1)主题教育。对知识性、技能性、安全性、礼仪性的内容,通常将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教育。如为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对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认识,我们就请劳动保障站的人员专门讲解劳动合同法,并向他们讲解为什么要签订劳动合同的道理。为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我们就同镇安监所联合,利用午餐时间,分别到各个企业开展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等常识教育。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尤其是完善市民的文明礼仪,我们一方面到各企业、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另一方面组织骨干班成员进行专题培训,并通过他们去带动影响其他的外来务工人员。总之,通过主题教育,可以为普及性的教育发挥积极的推广作用。

(2)专题讨论。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主题的选择、道德理念类的常识介绍、文体活动的开展,我们一般都不随意决定,而是组织部分人员,采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如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的拔河比赛、才艺比赛及相互沟通的艺术等内容,就是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决定的。通过集体讨论决定的事,参与度和成功率都比较高。

(3)活动引导。对娱乐性的文体活动,通过以活动的形式加以引导并可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为了引导他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就以骨干班的名义组织各企业开展小型体育比赛(如拔河)。为了发挥外来务工人员的聪明才智、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我们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才艺比赛,另一方面又积极组织骨干班学员参加区电台新镇海人主持人比赛及征文比赛,获得大家的支持,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5.操作策略。其操作策略主要体现在:“走出去”、“请进来”。

(1)“走出去”。尤其是成人教育,一定要想方设法带着老师走出去,通过企业调研、职工需求调研,实地查看等方式,直接接触、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在教育学习方面有什么需要,企业对培训有什么要求。

如为促进和推动以岗位技能为中心的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安全操作培训,不断体现成人教育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功能,我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利用中午休息时间(11点—13点),送教上门为企业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仅2007年就为12家企业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外来务工人员2057人。一方面为企业职工教育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学习搭建了平台,受到了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

(2)“请进来”。我所讲的“请进来”,是要把学员请到学校来。当然,不可能把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都请到学校来,我们的目的是组织骨干,以“骨干班”的形式开展培训。

办这个骨干班的目的有六:一是为了加强对外来人员公共道德、安全知识的教育。二是为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他们遵纪守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三是为了提高外来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四是为企业培训一批综合能力较高、政策理念较强的,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五是为了扩大对外来人员培训教育的面,通过骨干班辐射到尽可能多的外来人员。六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外来人员骨干班人员组成也有一定的选择。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企业中就业的、有责任感、事业心强的中层以上的骨干外来工。二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或来自某一地域范围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外来务工者。三是社会上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其他外来人员。四是要求文化层次有一定的代表性,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对骨干班学员培训的基础上,将重要的内容印制成《外来务工人员学习报》,由骨干学员带下去宣传,每个人负责50—100个外来务工人员,并要求每个人把资料带回家,争取让每个家庭成员或周围的朋友都能了解我们的宣传内容,这样我们的一个学员就可能从带动100个人变成带动300—500个人,那么50个骨干成员就可以带动2万—3万;通过这种“以点带面——放射状培训机制的构建”,最终就能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

预期效果:一是使外来务工人员养成自身热爱学习、热爱工作,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二是起到对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用。三是做到传播先进文化、和谐礼仪、社区文明等公共道德知识。四是争取让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终身发展养成不断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对我们更深入地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