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来去”格式义的正式形成

“来去”格式义的正式形成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3 “X来X去”格式义的正式形成在唐五代的语料中,总体上用例数量仍然较少,且未见有“A来A去”格式,“N来N去”格式中“来”和“去”的语义稍有虚化。这一意义自然是受到“飞”的[+持续]语义特征影响而形成的。

6.3 “X来X去”格式义的正式形成

在唐五代的语料中,总体上用例数量仍然较少,且未见有“A来A去”格式,“N来N去”格式中“来”和“去”的语义稍有虚化。但这一时期,“V来V去”已产生了B类格式,并有了较大发展。

6.3.1 B类“V来V去”产生——类推

先来看这一时期的“V来V去”格式用例:

(15)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全唐诗》)

(16)君不见[生来死去],似蚁修还,为衣为食。(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17)新妇报娘子,不须[赌来赌去],今夜定知娘子不免。(唐《游仙窟》)

在X为动词性的格式中,我们发现,X出现了可持续的位移动词“飞”,“飞来”和“飞去”虽可单说,但根据语境,两者的时间差已经不明显,只表示“飞”在一个时间段内“持续进行”。这一意义自然是受到“飞”的[+持续]语义特征影响而形成的。这里的“来、去”有可能方向相反,也有可能方向不定,表示“到处飞”;例(16)“生来死去”中,“来、去”跟随在“生、死”之后,也尚有虚化的“趋向义”存在,与前文中的“热来冷去”相似,是通过隐喻形成的。

以上分析中可看到,不论是以“来、去”为核心还是以“X”为核心的格式,都可表达“反复”或“持续”的意义。同理推之,一般性的动作动词如要表达“反复、持续”义是否也可运用这一格式呢?从上文的用例中,可以看到,“来、去”搭配的虚化程度已为其准备了足够的条件,加之四字格表达的经济、简洁性,人们完全可以通过类推生成新的例子。这种类推的条件就是表达“反复、持续”义的“X来X去”,X由表示位移的动词类推至一般的动作动词。

在这一时期我们发现了“赌来赌去”用例,即本章第一节所考察的“V来V去”的B类格式。X没有位移义,只可重复或持续;“来、去”也完全失去其词汇意义,两者紧密融合在一起。不能理解为“1+1”叠加模式的“赌来+赌去”,而只能理解为“赌+(…来…去),即“来、去”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式义,“赌”这一类的词汇才能和其整合。在太田辰夫(1987)的考察中还有“看来看去渐成川”、“续来续去心肠烂”的例子,可以看到“赌、看、续”等动词在语义上都与位移动词有特定的一致性,即有[+反复]、[+持续]的特征,这是它们进行类推的语义基础。

可见,在这一时期,“X来X去”格式发展更为成熟,X与“来、去”可高度整合,已成为一个表“反复、持续”的固定格式。这为大量的动作动词X的替换提供了一个能产的框架。

6.3.2 “N来N去”格式的新发展

再看X为名词性的“N来N去”格式:

(18)勾栏,花草、飞禽、走兽,诸天伎乐,麒麟、鸾凤、白鹤、飞仙,[丝来线去],鬼出神入。(唐《野朝佥载》)

(19)[年来年去]暗更移,没一个将心解觉知。(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20)[燕来燕去]时复促,花荣花谢竟(竞)推排。(同上)

(21)[胡来汉去],四姓杂居,各亲其亲,相参是非互起,致使玄开固闭,识锁难。(五代《祖堂集》)

这一时期,除了已有的类型“年来年去、燕来燕去、胡来汉去”,还出现了较为不同的“丝来线去”用例。“丝、线”是无生命、不能位移、也无法自行产生变化的名词,但仍然可在人的作用下“上下、来回移动”,即“来、去”仅表空间上的方向变化,语义上已有虚化。但这仍在A类“N来N去”范围之内。总的来说,“N来N去”比“V来V去”发展缓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