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控制实验室建设研究

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控制实验室建设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对于战场上的装备保障人员、保障装备和能量供应只有依靠信息流保障,才能有效生成和提高保障能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实验室的建设,以提升信息能为目的,以培养新型装备指挥人才为根本。理论教学基于不同岗位,以详细的“信息流”为牵引,使理论学习和指控平台操作相结合,通过文本、视频、录音和信息查询等方式实施。

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控制实验室建设研究

陈超敏 刘向刚 栾卫震

(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丰台100072)

摘 要:立足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能力,阐述了装备保障指挥实验室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实验室建设的目标、结构和功能。

关键词:数字化部队 装备保障指挥 实验室建设

数字化部队,是指在信息作战中实现了通信技术数字化、战场信息实时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控制一体化和作战系统网络化的新一代武装。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就是数字化部队装备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根据数字化作战需求和战时装备保障的特点与规律,依托或借助指挥信息系统,运用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力量保障作战行动的组织领导活动。

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实验室的建设,紧紧抓住装备指挥的基本环节和任务,突出数字化部队“五化”特点,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传递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作战模拟以及分布式交互仿真等技术,采取虚拟实践的方式,采用虚拟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可开展装备首长机关单独训练、装备首长机关带分队训练、装备保障方案论证和优化等实验内容,为培养高素质装备指挥人才和促进装备保障理论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1 建设目标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源主要由热能转变为核能和信息能,其中信息能是指信息经过捕获、传输、交互、处理和应用产生的效能,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因子。同样,对于战场上的装备保障人员、保障装备和能量供应只有依靠信息流保障,才能有效生成和提高保障能力。用公式表示为:保障能力=(保障人员+保障装备+组织结构)×信息能。当信息能为零时,就无保障能力可言。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实验室的建设,以提升信息能为目的,以培养新型装备指挥人才为根本。

实验室建设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为保障装备机关和修理分队的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和综合演练等环节实施模拟训练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构建“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以保障资源有效管理和共享为目的,建立装备保障资源管理系统;以获得战场信息优势为目的,建立装备保障信息系统;以提升装备保障能力为目的,建立装备保障训练系统。

2 功能结构

围绕装备保障信息能的提高,从装备保障资源信息的管理、装备保障战场信息的捕获应用和装备保障信息的可视化等方面,构建实验室功能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2.1 基础平台

(1)计算机网络分系统。为实验室提供网络运行环境,实现各种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

(2)数据库分系统。管理基础数据库,包括三维视景数据库、理论教学数据库、武器装备数据库等,为训练和实验提供数据支持。

img69

图1 实验室功能结构框架图

2.2 应用平台

(1)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资源管理系统。数字化部队保障方式已由传统的能力保障逐渐向需求保障转变,即需要如何保障,就采取相应的保障行动。因此要求装备指挥员对装备保障资源的全面掌握和合理配置。在实验室建设中,综合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模拟电台通信技术、语言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时、准确地获取战场装备保障资源信息,并加强了工厂、院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公司保障资源信息的采集、录入,实现装备保障资源信息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共享和统一化、整体化的集成管理,构建军民兼容的装备保障资源管理系统。

(2)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信息系统。装备保障信息系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输、交换、处理和应用,包括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情报侦察监视系统以及电子对抗和网络对抗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由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和作战模拟、作战分析与评估等软件系统组成,进行装备保障信息的处理和应用;通信系统由各种光电通信网络组成,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情报侦察监视系统由光学探测系统、雷达探测系统、无线电探测系统和地面传感器系统组成,进行信息的侦查与监视;电子对抗和网络对抗系统由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以及网络攻防系统等部分组成,进行“制电磁权”和“制网络权”的争夺。数字化部队装备指挥员借助信息系统,可以将装备保障力量编组成一个结合严密的统一体,使所有装备保障部队在整个空间连成一体,全面掌握从后方基地到前沿分队的各种保障活动,极大地提高保障效率。

(3)导调监控系统。筹划装备保障指挥训练课目、想定以及训练问题,并根据想定和红蓝军部署态势图,进行文书导调和态势导调。支持战术战役从训练准备、实施到讲评全过程导调,能够实时掌握训练动态信息,控制训练进程,记录操作及故障信息。

(4)辅助评估系统。一是装备保障活动效率评估,通过对在单位时间内指控系统完成的工作量和准确性的评估,考核参训席位在信息的获取、控制和利用上是否及时高效;二是装备指挥活动质量评估,对各参训席位做出的参训人员情况判断、决策方案、组织计划等文字性内容从质量上进行批判,主要考察其正确程度;三是对参训人员素质评估,主要对其洞察、思维、筹划、决策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结合具体的装备指挥实践活动,综合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四是对装备保障决策方案评估,主要是评估装备保障部署、各种保障计划等符合装备保障任务的程度,保障的效益和风险度大小,与保障任务变化相适应的程度等。

(5)数字化战场虚拟态势演示系统。根据作业想定,建立一个与平面二维图相对应的数字化战场的三维态势显示环境,给受训者一个沉浸式的战场视景仿真环境。三维态势演示包括从战备等级转换到战斗准备、进行、结束的装备保障活动的全过程演示,演示范围包括整个战场的实时三维视景显示,局部战斗实体受损、抢修的实时状态以及实时的态势切换。系统根据训练的需求,建立三维视景数据库,主要包含地形地貌模型、战斗和保障装备模型、直升机模型等。

(6)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子系统建立理论数据库,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装备保障业务工作理论学习,以数字化部队保障机关和分队的体制编制为基础,依据不同的岗位和业务,建立相应的装备保障理论数据库;二是信息化指控平台的操作指南,以数字化部队保障机关和分队战时作业需求,建立指控平台功能模块操作指南数据库。理论教学基于不同岗位,以详细的“信息流”为牵引,使理论学习和指控平台操作相结合,通过文本、视频、录音和信息查询等方式实施。

(7)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系统。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图形处理技术等技术手段,将装备保障行动进程、保障资源、战场状况等信息以文字、图形、图像和动画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装备保障指挥员,增强装备保障指挥员的战场认知能力和指挥决策能力。

(8)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训练系统。训练系统在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的基础上,依据数字化部队的编制体制设置参训席位,并根据各席位作业所需的指控平台功能模块,进行“拆拼重组”,建立简洁明了的作业环境。通过训练,使装备机关和分队各级指挥员熟练运用信息系统,提升保障效能。

(9)仿真实验系统。对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的原则和方法,装备保障方案等进行实验和分析论证,为数字化装备保障指挥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实验环境。

3 实验室运用

实验室通过装备保障资源管理、信息化指挥人才的培养和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指挥的训练,提升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效能。

3.1 装备保障资源管理

基于数字化部队的装备融各种高新技术于一体,对于保障人员、技术和器材的要求将更高。而对于部队自身来说,有些专业保障力量的数量、质量提升是无法在短期之内达到的,这就需要社会力量在战时给予有力的补充。点多面广的社会保障资源加上战场信息量的空前膨胀,使保障资源的信息量得到了很大的扩充。实验室建设为战时装备保障资源信息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

3.2 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人才培养

基于不同的岗位,区分保障机关和分队两个层次,为装备指挥员提供信息化条件下的模拟训练环境。在装备机关业务学习上,实现传统业务流与信息流的结合;在专业技能培养上,实现理论教学与指控平台操作的结合。并依托《装备保障指挥》、《装备保障分队行动》、《装备机关工作》、《战斗装备保障训练》等教材,培养装备指挥员扎实的理论基础。

3.3 数字化部队战时装备保障指挥训练

由于时间、人员、场地和经费等问题,影响了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训练开展的正规化和制度化,这就造成了训练质量不高,人员素质不硬,保障力量不强等问题。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实验室的建设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是依托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和装备保障指挥训练系统,以装备保障“业务流”牵引保障训练,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的方式,使装备指挥员具备对信息及时获取、有效控制和高效利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整合装备保障力量、提高装备保障能力。二是依托网络技术和多种信息传输手段,组成综合性的与作战指挥中心网相连的装备保障局域网、区域网和远程网,通过数字化网络、微波传输系统,实现音视频互动对话,促使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更好地渗透组合,为作战与装备保障相融合提高良好的实验环境。

3.4 进行装备保障方案论证和理论研究

随着战场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装备保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战场变化,理论创新迫在眉睫。建设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实验室,将改变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理论研究常常陷入“纸上谈兵”的状况,为装备保障方案的分析和验证提供了仿真实验环境,为探索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理论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季卜枚.数字化部队[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4.

赵武奎.装备保障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宋武,等.装甲装备作战保障实验室建设浅析[C]∥第六次全军院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90~91.

张伟,等.装备保障管理信息可视化框架[J].网络与信息技术,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